一种药品中亚硝胺类致癌毒素总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82224发布日期:2022-06-29 12:5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品中亚硝胺类致癌毒素总量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特别涉及一种药品中亚硝胺类致癌毒素总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药品(比如低分子肝素类药物、沙坦类药物等)中含有痕量或超痕量的亚硝胺类致癌基因毒物,这些痕量亚硝胺类化合物杂质是一类很强的化学致癌物质,可诱发许多动物的恶性肿瘤。对药品中该类致癌物的高效、准确且宜推广的检测方法问题亟需解决。
3.目前该类致癌物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方法。但是该类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数据结果分析复杂、检出限高、基体效应(背景干扰)大、仪器易被污染等缺点。对于痕量的目标产物来说,极少量的损耗都会造成数据的失真,对药物的评判造成误导。
4.事关病人的健康安全,该体系事关重大。因此,药品市场急需一种可以快速准确对痕量亚硝胺类致癌物杂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检测方法;且该方法的开发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披露了一种药品中亚硝胺类致癌毒素总量的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施的:
6.一种药品中亚硝胺类致癌毒素总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7.s1,制备待测溶液;
8.s2,制备标准溶液;
9.s3,检测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中的样本;
10.其中,s1包括,
11.s1.1,将待测药品磨成细粉;
12.s1.2,称取待测药品的细粉5g于离心管内;
13.s1.3,添加2.5ml水和2.5ml乙腈并涡旋4-6min;
14.s1.4,离心5-7min;
15.s1.5,取上层清液2ml并对其进行二次离心,得到待测溶液;
16.s2包括,
17.s2.1,准确吸取待测溶液0.1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μg/ml的标准工作溶液。
18.s2.2,准确吸取标准工作溶液10μl、20μl、50μl、100μl、200μl、500μl、1000μl、2000μl,置10ml量瓶中,用50%四氢呋喃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ng/ml、2ng/ml、5ng/ml、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的标准溶液;
19.s3包括,
20.s3.1,采用化学降解提取系统-热能分析仪对上述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进行检测分析同时对待测溶液进行检测分析;
21.s3.2,获取标准溶液检测数据和待测溶液的检测数据;
22.s3.3,将标准溶液的梯度浓度做为横坐标,将其对应的特征峰面积为纵坐标,对标准溶液检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
23.s3.4,将待测溶液的检测数据的峰面积大小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待测药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总含量。
24.优选地,s2.1步骤中,准确吸取待测溶液0.1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μg/ml的标准工作溶液。
25.优选地,s2.2步骤中,准确吸取标准工作溶液10μl、20μl、50μl、100μl、200μl、500μl、1000μl、2000μl,置10ml量瓶中,用50%四氢呋喃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g/ml、2g/ml、5g/ml、10g/ml、20g/ml、50g/ml、100g/ml、200ng/ml的标准溶液;打开加热装置使溶剂加热回流;
26.s3.1.2,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100μl,加入已提前准备好的乙酸乙酯和氢溴酸混合溶液所在的化学降解装置中;
27.s3.1.3,打开化学降解提取系统-热能分析仪进行分析并收集数据;
28.优选地,检测待测溶液的步骤包括,
29.s3.1.4,向圆底烧杯中加入15ml乙酸乙酯和5ml氢溴酸,加入磁力搅拌棒,把氮气调节阀调至5psi,冷阱温度为-10℃-25℃,打开磁力搅拌开关,调节检测气体通过的流量阀,使系统真空度为1.6-1.8torr;打开加热装置使溶剂加热回流;
30.s3.1.5,取待测溶液100μl,加入已提前准备好的乙酸乙酯和氢溴酸混合溶液所在的化学降解装置中;
31.s3.1.6,打开化学降解提取系统-热能分析仪进行分析并收集数据;
32.优选地,所述s1.3步骤中的涡旋时间为5min。
33.优选地,所述s1.4步骤和s1.5步骤中的离心时间均为5min。
34.优选地,所述s3.1.1步骤或s3.1.5步骤中,氮气压力为5psi,系统真空度为1.6-1.8torr。
3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检测药品中亚硝胺类致癌基因毒素的检测方法,该发明所保护的方法具有特异性、检测限低、定量限低、检测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广泛适用于药品中亚硝胺类致癌基因毒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检测。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38.图1为化学降解-热能分析仪系统样品检测图谱;
39.图2为标准溶液的检测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实施例
4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一种药品中亚硝胺类致癌毒素总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43.s1,制备待测溶液;
44.s2,制备标准溶液;
45.s3,检测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中的样本;
46.其中,s1包括,
47.s1.1,将待测药品磨成细粉;
48.s1.2,称取待测药品的细粉5g于离心管内;
49.s1.3,添加2.5ml水和2.5ml乙腈并涡旋5min;
50.s1.4,离心5min;
51.s1.5,取上层清液2ml并对其进行二次离心,离心时间5min,得到待测溶液;
52.s2包括,
53.s2.1,准确吸取待测溶液0.1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μg/ml的标准工作溶液。
54.s2.2,准确吸取的标准工作溶液10μl、20μl、50μl、100μl、200μl、500μl、1000μl、2000μl,置10ml量瓶中,用50%四氢呋喃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ng/ml、2ng/ml、5ng/ml、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200ng/ml的标准溶液;
55.s3包括,
56.s3.1,采用化学降解提取系统-热能分析仪对上述浓度不同的标准溶液进行分析;并对待测溶液进行分析;
57.s3.1.1,化学降解提取系统准备:向圆底烧杯中加入15ml乙酸乙酯和5ml氢溴酸,加入磁力搅拌棒,把氮气调节阀调至5psi,冷阱温度应在-10℃-25℃之间,打开磁力搅拌开关,调节检测气体通过的流量阀,使系统真空度为1.6-1.8torr;打开加热装置使溶剂加热回流;
58.s3.1.2,加样: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100μl,加入已提前准备好的乙酸乙酯和氢溴酸混合溶液所在的化学降解装置中;
59.s3.1.3,热能分析仪检测:打开化学降解提取系统-热能分析仪进行分析并进行检测和收集数据。
60.s3.1.4,向圆底烧杯中加入15ml乙酸乙酯和5ml氢溴酸,加入磁力搅拌棒,把氮气调节阀调至5psi,冷阱温度为-10℃-25℃,打开磁力搅拌开关,调节检测气体通过的流量阀,使系统真空度为1.6-1.8torr;打开加热装置使溶剂加热回流;
61.s3.1.5,取待测溶液100μl,加入已提前准备好的乙酸乙酯和氢溴酸混合溶液所在的化学降解装置中;
62.s3.1.6,打开化学降解提取系统-热能分析仪进行分析并收集数据;
63.s3.2,获取标准溶液检测数据和待测溶液的检测数据;
64.s3.3,将标准梯度浓度做为横坐标,将特征峰面积为纵坐标,对标准溶液检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
65.s3.4,将待测溶液的检测数据的峰面积大小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待测药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总含量。
66.结果见图1和图2。
67.由于本实施例中关于检测数据的获取计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因此不做过多赘述。
68.本发明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同时采用对亚硝胺类致癌物有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得到样品中含有亚硝胺致癌物的总含量,及时判断样品的质量问题。可广泛应用于药品、化妆品、食品等领域。
69.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