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77354发布日期:2023-10-08 09: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气地球物理地震资料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在西部广袤沙漠、戈壁、浮土地区的推广应用,野外生产效率较以往常规采集方式大幅提高。在进行三维采集时,为最大程度的方便野外施工,提高野外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投入及不必要的推土工作量,一般在设计时会优先选用单台单次,震源沿着检波线方向移动的观测系统。

2、锯齿状观测系统由于有利于可控震源搬点,又可降低搬点时对采集设备的损坏,因此常常应用于高效采集三维项目中。但由于高效采集施工特性,单炮信噪比往往较常规可控震源生产的单炮低,存在噪音干扰大、信噪比低、连续性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提高分辨率、落实岩性—构造圈闭此类地质任务的完成。

3、为了提高分辨率,现有技术的处理中通常采用插值改善资料品质。插值需要设立目标测线位置,设立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实际数据目标测线位置进行插值;第二种是以实际数据观测系统为参考,设计理论观测系统,然后对理论观测系统生成的目标测线位置进行插值。

4、现有技术只能按纵横向炮点位置形成正交十字形理论观测系统,如图2所示,三角形图标为炮点,圆形图标为检波点;与高效采集锯齿状观测系统实际按“之”字形排列的炮点位置差别大,如图3所示,方形图标为炮点,圆形图标为检波点,对应关系不清,无法为后续插值提供有效的目标测线位置,影响插值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包括:

3、将地震资料数据导入实际采集锯齿状观测系统;

4、实际炮点位置的炮点呈规律的“之”字形排列;

5、设计一组与所述实际炮点位置对应的理论炮点位置,所述理论炮点位置与实际炮点呈反“之”字形;

6、拆分理论炮点,获取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参数;

7、根据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参数设计多个理论观测系统;

8、将多个所述理论观测系统进行整合,生成一个完整理论观测系统;

9、将所述完整理论观测系统与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一起显示,获得位置精确结果。

10、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完整理论观测系统与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一起显示,获得位置精确结果具体包括:

11、将所述完整理论观测系统与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一起显示,获得显示结果;

12、根据所述显示结果判断“之”字与反“之”字形对应关系是否清楚,如果清楚,目标测线位置准确;否则,目标测线位置不准确。

13、可选的,所述实际炮点位置的炮点呈规律的“之”字形排列具体包括:一个“之”字为一组由12个炮点组成,炮点排列均匀。

14、可选的,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参数具体包括:已知的道距、接收道数、接收线数、线距、横向炮点距和纵向炮线距。

15、可选的,所述拆分理论炮点具体包括:

16、拆分理论炮点,以12个炮点为一组,计算组内每个炮点的横纵坐标、桩号、炮线距、炮点距、炮排数、每条炮排上炮点数的参数。

17、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参数设计多个理论观测系统具体包括:

18、计算与每个理论炮点对应的接收检波点的横纵坐标、桩号、接收线距、道距、检波线数、每条检波线上检波点数等参数;

19、根据计算出的理论炮检点相关参数,建立12个理论观测系统。

2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包括:将地震资料数据导入实际采集锯齿状观测系统;实际炮点位置的炮点呈规律的“之”字形排列;设计一组与所述实际炮点位置对应的理论炮点位置,所述理论炮点位置与实际炮点呈反“之”字形;拆分理论炮点,获取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参数;根据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参数设计多个理论观测系统;将多个所述理论观测系统进行整合,生成一个完整理论观测系统;将所述完整理论观测系统与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一起显示,获得位置精确结果。理论观测系统目标测线位置与高效采集资料实际数据测线位置对应关系清楚,依据插值产生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便于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弥补浅层缺口,提高地层信噪比和连续性,保幅保真。

21、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完整理论观测系统与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一起显示,获得位置精确结果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炮点位置的炮点呈规律的“之”字形排列具体包括:一个“之”字为一组由12个炮点组成,炮点排列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参数具体包括:已知的道距、接收道数、接收线数、线距、横向炮点距和纵向炮线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分理论炮点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参数设计多个理论观测系统具体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集资料插值的理论观测系统生成方法包括:将地震资料数据导入实际采集锯齿状观测系统;实际炮点位置的炮点呈规律的“之”字形排列;设计一组与所述实际炮点位置对应的理论炮点位置,所述理论炮点位置与实际炮点呈反“之”字形;拆分理论炮点,根据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参数设计多个理论观测系统;将多个所述理论观测系统进行整合,生成一个完整理论观测系统;将所述完整理论观测系统与所述实际锯齿状观测系统一起显示,获得位置精确结果。理论观测系统目标测线位置与高效采集资料实际数据测线位置对应关系清楚,依据插值产生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提高地层信噪比和连续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徐娇,张辉,孙朋朋,葛大明,孔青华,龙正书,王敬阁,陈震林,曹晓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