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08251发布日期:2022-06-25 01:0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应变是指在外力和非均匀温度场等因素的作用下,使得物体局部发生相对变形,而轮胎是汽车中常用的一个部件,轮胎在生产完成后一般都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其在进行检测时,一般都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其一般是通过射线照相术法(x射线)、光学法(错位散斑检测)、超声波、红外线、电涡流等方式来实现,但为了轮胎检测的效果更佳,有时还会采用轮胎应变状态下的检测,即轮胎发生形变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此种方式检测更佳全面,效果更佳,同时此种方式在进行检测时,一般也会用到对轮胎进行挤压形变的设备,从而利于其进行检测。
3.但现有的挤压形变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其一般都是将轮胎,进行单独的向下挤压,随后单独的向一侧进行施力,此种方式过程连贯性较差,使得装置在检测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装置在对轮胎整体进行固定时,也会耗时耗力,不利于操作,使得整个装置的效率较为低下,因此亟需一种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挤压形变设备,功能较为单一,其一般都是将轮胎,进行单独的向下挤压,随后单独的向一侧进行施力,此种方式过程连贯性较差,使得装置在检测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方法,包括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且安装顶板顶端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安装顶板上设置有移动挤压机构,所述移动挤压机构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安装顶板内部的两侧上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外部的上侧皆开设有螺纹,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皆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一组所述活动块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活动插杆,所述第一活动插杆的一侧上设置有连接插杆,另一组所述活动块内部插设有第二活动插杆,且第二活动插杆内部插设有螺纹套杆,所述连接插杆和螺纹套杆互相靠近的一端上皆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插杆一侧的连接轴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定位夹环,且定位夹环外部的中侧上固定安装有检测器,另一组所述连接轴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所述移动挤压机构的一侧上设置有往复移动机构,且往复移动机构的下侧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安装顶板顶面的右侧上设置有移动抵接机构。
6.优选的,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顶端上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外部上侧皆套设有第一活动卡块,两组所述第一活动卡块分别卡合在两组活动块内部,且第一螺纹杆外部上侧皆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皆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环和第一活动卡块上。
7.优选的,所述往复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活动插杆一侧的活动块后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前端的右侧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部上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轴,且第一活动轴的前端上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第一活动插杆靠近连接插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活动限位板,所述活动限位板靠近连接插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连接插杆的一端上,且转盘的前端上固定连接有引导凸杆,所述引导凸杆延伸至活动限位板内部,且活动限位板与引导凸杆相互配合,所述安装板内部下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且第二活动轴和第一活动轴外部的一侧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两组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活动连接,且第二活动轴外部的中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插杆和第二活动插杆外部的一侧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活动插杆和第二活动插杆外部的一侧上皆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皆分别焊接在第二连接环和活动块上。
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底端中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下侧的安装顶板顶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限位杆底端延伸至第一套杆内部,且第一套杆内部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杆相互配合的槽口,所述第一活动插杆和第二活动插杆互相远离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
10.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皮带轮,两组所述第一螺纹杆外部下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两组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活动连接,一组所述第一螺纹杆一侧的安装顶板底端上固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电机一侧的第一螺纹杆底端上固定连接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互相啮合。
11.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三转轴,另一组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的安装顶板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另一组所述第一螺纹杆后侧的安装顶板底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四转轴,且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外部的中侧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两组所述第三皮带轮之间通过第三传动皮带活动连接,且第三转轴外部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能够与第一传动齿轮相互配合,且第四转轴靠近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三锥形齿轮一侧的第一螺纹杆底端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且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三锥形齿轮相互啮合,另一组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的安装顶板底端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靠近第四锥形齿轮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锥形齿轮,所述第五锥形齿轮与第四锥形齿轮互相啮合。
12.优选的,所述移动抵接机构包括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活动插杆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靠近螺纹套杆的一端延伸至螺纹套杆内部并与螺纹套杆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远离螺纹套杆一侧的外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所述第三传动齿轮一侧的安装顶板顶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且固定竖板靠近第三传动齿轮
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板,所述齿条板与第三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且第二活动插杆内部顶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延伸至螺纹套杆内部,且螺纹套杆上开设有与限位卡块相呼应配合的限位槽。
13.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内部中侧卡合有第二活动卡块,且第二连接板内部开设有与第二活动卡块相互配合的滑槽,所述安装顶板后面的中部上固定连接有连杆,且连杆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二活动卡块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且第二限位杆延伸至第二套杆内部。
14.一种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s1:首先将需要检测的轮胎套设在定位夹环外部上,按动开关,使得电机工作;s2:两侧的活动块向下运动,同时带动轮胎向下运动;s3:同时螺纹套杆会进行移动,活动夹板靠近定位夹环对轮胎完成固定;s4:轮胎与安装顶板顶端进行抵接,发生变形,进行检测;s5:转盘进行转动,先带动定位夹环和活动夹板向左进行移动,轮胎再次发生形变,进行检测;s6:定位夹环和活动夹板复位并向另一侧移动,使得轮胎向另一侧发生形变,再次进行检测;s7:再次按动开关,使得电机反转,活动块向上运动,带动轮胎向上移动,同时螺纹套杆远离连接插杆使得装置进行复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方法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活动块、定位夹环和活动夹板,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可通过电机工作带动,两组第一螺纹杆转动,进而使得活动块向下运动,当活动块向下运动时,会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螺纹套杆带动活动夹板向定位夹环靠近,从而自动完成对轮胎的固定限位,使得装置无需手动进行操作,简化了操作流程,后续装置进行复位时,其还可自动进行解除,极大的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简化了操流程;2、该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方法设置有转盘、连接插杆和第二活动插杆,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当活动块带动轮胎行下移动并挤压到预设值后,轮胎不会继续向下挤压,此时转盘会进行转动,使得连接插杆和第二活动插杆整体先向左进行移动,随后转盘进行转动带动轮胎复位,并再次向右运动,使得整体无需进行调节,可自动完成一个周期的移动,使得轮胎发生相应的应变,无需人们手动的进行多次操作,同时装置各个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并且在后续检测完成后,只需控制电机反转,即可使得整体装置自动进行复位,也无需人们手动操作,极大的降低了工人们的劳动量,和设备的检测时间。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左侧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背面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1中移动挤压机构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1中移动挤压机构和往复移动机构处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图6中转盘、第一活动插杆和连接插杆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图7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图6中第二活动插杆和螺纹套杆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图5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图5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图2中连杆、第二套杆和第二限位杆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17.图中:111、安装顶板;112、支撑柱;113、开关;2、移动挤压机构;211、第一螺纹杆;212、活动块;213、第一活动插杆;214、连接插杆;215、第二活动插杆;216、螺纹套杆;217、连接轴;218、定位夹环;219、活动夹板;220、第一活动卡块;221、第一连接环;222、第一弹簧;3、往复移动机构;311、第一连接板;312、安装板;313、第一活动轴;314、转盘;315、活动限位板;316、引导凸杆;317、第二活动轴;318、第一皮带轮;319、第一传动皮带;320、第一传动齿轮;321、第二连接环;322、第二弹簧;323、第一限位杆;324、第一套杆;325、第二连接板;4、传动机构;411、第二皮带轮;412、第二传动皮带;413、电机;414、第一锥形齿轮;415、第二锥形齿轮;416、第三转轴;417、固定板;418、第四转轴;419、第三皮带轮;420、第三传动皮带;421、第二传动齿轮;422、第三锥形齿轮;423、第四锥形齿轮;424、安装块;425、传动杆;426、第五锥形齿轮;5、移动抵接机构;511、第二螺纹杆;512、第三传动齿轮;513、固定竖板;514、齿条板;515、限位卡块;611、第二活动卡块;612、连杆;613、第二套杆;614、第二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及方法,包括安装顶板111,安装顶板111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组支撑柱112,且安装顶板111顶端的一侧上固定安装有开关113;安装顶板111上设置有移动挤压机构2,移动挤压机构2包括第一螺纹杆211,安装顶板111内部的两侧上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11,两组第一螺纹杆211外部的上侧皆开设有螺纹,两组第一螺纹杆211上皆通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212,一组活动块212的内部插设有第一活动插杆213,第一活动插杆213的一侧上设置有连接插杆214,另一组活动块212内部插设有第二活动插杆215,且第二活动插杆215内部插设有螺纹套杆216,连接插杆214和螺纹套杆216互相靠近的一端上皆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17,连接插杆214一侧的连接轴217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定位夹环218,且定位夹环218外部的中侧上固定安装有检测器,另一组连接轴217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活动夹板219,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通过第一螺纹杆211转动带动两侧的活动块212向下运动,随后带动定位夹环218和活动夹板219向下运动,进而使得轮胎同步向下移动,两组第一螺纹杆211顶端上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11,且第一螺纹杆211外部上侧皆套设有第一活动卡块220,两组第一活动卡块220分别卡合在两组活动块212内部,且第一螺纹杆211外部上侧皆套设有第一弹簧222,第
一弹簧222的两端皆分别焊接在第一连接环221和第一活动卡块220上,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通过当活动块212向下移动时可通过第一弹簧222对其进行辅助限位,利于后续第一螺纹杆211反转时活动块212与第一螺纹杆211恢复啮合;移动挤压机构2的一侧上设置有往复移动机构3,且往复移动机构3的下侧上设置有传动机构4,安装顶板111顶面的右侧上设置有移动抵接机构5。
20.往复移动机构3包括第一连接板311,第一活动插杆213一侧的活动块212后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11,且第一连接板311前端的右侧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12,安装板312内部上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轴313,且第一活动轴313的前端上固定连接有转盘314,第一活动插杆213靠近连接插杆214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活动限位板315,活动限位板315靠近连接插杆214的一端上固定连接连接插杆214的一端上,且转盘314的前端上固定连接有引导凸杆316,引导凸杆316延伸至活动限位板315内部,且活动限位板315与引导凸杆316相互配合,安装板312内部下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317,且第二活动轴317和第一活动轴313外部的一侧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18,两组第一皮带轮318之间通过第一传动皮带319活动连接,且第二活动轴317外部的中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320,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第一传动齿轮320的转动使得转盘314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引导凸杆316可调动连接插杆214、第一活动插杆213、第二连接板325和第二活动插杆215进行两侧的往复运动,第一活动插杆213和第二活动插杆215外部的一侧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11,且第一活动插杆213和第二活动插杆215外部的一侧上皆套设有第二弹簧322,第二弹簧322的两端皆分别焊接在第二连接环321和活动块212上,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通过第二弹簧322对第一活动插杆213和第二活动插杆215的整体进行辅助限位,使其位置更加稳定,第一连接板311底端中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323,且第一限位杆323下侧的安装顶板111顶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套杆324,第一限位杆323底端延伸至第一套杆324内部,且第一套杆324内部开设有与第一限位杆323相互配合的槽口,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对一侧的活动块212和第一连接板311整体进行辅助限位,使其位置更加稳定,第一活动插杆213和第二活动插杆215互相远离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25,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第一活动插杆213和第二活动插杆215可同步进行移动。
21.传动机构4包括第二皮带轮411,两组第一螺纹杆211外部下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411,两组第二皮带轮411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412活动连接,一组第一螺纹杆211一侧的安装顶板111底端上固安装有电机413,且电机41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414,电机413一侧的第一螺纹杆211底端上固定连接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415,且第一锥形齿轮414与第二锥形齿轮415互相啮合,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通过两侧的第一螺纹杆211可同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两侧的活动块212可同时进行运动,传动机构4包括第三转轴416,另一组第一螺纹杆211右侧的安装顶板111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三转轴416,另一组第一螺纹杆211后侧的安装顶板111底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17,固定板417上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四转轴418,且第三转轴416和第四转轴418外部的中侧上皆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419,两组第三皮带轮419之间通过第三传动皮带420活动连接,且第三转轴416外部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421,第二传动齿轮421能够与第一传动齿轮320相互配合,且第四转轴418靠近第一螺纹杆21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422,第三锥形齿轮422一侧的第一螺纹杆211底端上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423,且第四锥形齿轮423与
第三锥形齿轮422相互啮合,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通过第一螺纹杆211在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传动齿轮421进行转动,使得第二传动齿轮421可为后续装置运转提供动力,进而使得装置自动完成切换,另一组第一螺纹杆211左侧的安装顶板111底端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24,安装块424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传动杆425,且传动杆425靠近第四锥形齿轮423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锥形齿轮426,第五锥形齿轮426与第四锥形齿轮423互相啮合,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装置还可通过手动转动传动杆425,使得两侧的第一螺纹杆211进行转动,使得装置更加灵活,可通过手动调节适应,使得装置更加灵活。
22.移动抵接机构5包括第二螺纹杆511,第二活动插杆215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11,第二螺纹杆511靠近螺纹套杆216的一端延伸至螺纹套杆216内部并与螺纹套杆216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511远离螺纹套杆216一侧的外部上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齿轮512,第三传动齿轮512一侧的安装顶板111顶端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板513,且固定竖板513靠近第三传动齿轮512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板514,齿条板514与第三传动齿轮512相互啮合,且第二活动插杆215内部顶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515,限位卡块515延伸至螺纹套杆216内部,且螺纹套杆216上开设有与限位卡块515相呼应配合的限位槽,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通过第二活动插杆215在向下移动时第三传动齿轮512可同步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套杆216进行自动移动,并且在后续反转时螺纹套杆216自动进行复位。
23.第二连接板325内部中侧卡合有第二活动卡块611,且第二连接板325内部开设有与第二活动卡块611相互配合的滑槽,安装顶板111后面的中部上固定连接有连杆612,且连杆612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套杆613,第二活动卡块611的底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614,且第二限位杆614延伸至第二套杆613内部,采用这种设计便于使得通过第二活动卡块611对活动限位板315进行辅助限位, 并且第二限位杆614可进入第二套杆613内部,从而使得装置不会影响后续运转。
24.一种用于检测轮胎内部应变的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s1:首先将需要检测的轮胎套设在定位夹环218外部上,按动开关113,使得电机413工作;s2:两侧的活动块212向下运动,同时带动轮胎向下运动;s3:同时螺纹套杆216会进行移动,活动夹板219靠近定位夹环218对轮胎完成固定;s4:轮胎与安装顶板111顶端进行抵接,发生变形,进行检测;s5:转盘314进行转动,先带动定位夹环218和活动夹板219向左进行移动,轮胎再次发生形变,进行检测;s6:定位夹环218和活动夹板219复位并向另一侧移动,使得轮胎向另一侧发生形变,再次进行检测;s7:再次按动开关113,使得电机413反转,活动块212向上运动,带动轮胎向上移动,同时螺纹套杆216远离连接插杆214使得装置进行复位。
25.工作原理:当需要使用装置对轮胎进行应变检测时,首先可借助外接工具,将检测设备安装在定位夹环218的中部上,随后将轮胎放置在定位夹环218上,进行放置,然后通过开关113控制电机413工作,当电机413工作时会使得第一锥形齿轮414进行转动,当第一锥形齿轮414转动时会带动第二锥形齿轮415转动,从而使得一组第一螺纹杆211转动,并使得
该组第一螺纹杆211上的第二皮带轮411进行转动,随后通过第二皮带轮411转动带动第二传动皮带412转动,从而使得另一组第二皮带轮411进行转动,此时两组第一螺纹杆211同时进行转动,当第一螺纹杆211两组第一螺纹杆211转动时由于两组活动块212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杆211上,但由于第一活动插杆213和第二活动插杆215插设在活动块212上,进而使得活动块212无法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活动块212向下运动。
26.当活动块212向下运动时会带动第二螺纹杆511一同向下运动,当第二螺纹杆511向下运动时由于第三传动齿轮512与齿条板514啮合,从而使得第三传动齿轮512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511进行转动,当第二螺纹杆511转动时由于第二螺纹杆511与螺纹套杆216螺纹连接,并且通过限位卡块515对螺纹套杆216限位使得螺纹套杆216无法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纹套杆216从第二活动插杆215内部移出,当螺纹套杆216移出时会带动活动夹板219向靠近定位夹环218的一侧运动,从而对轮胎进行限位。
27.随后轮胎与安装顶板111顶端进行抵接,从而使得安装顶板111收下向下挤压的力,从而使得发生应变,随后可进行检测。
28.由于两组第一螺纹杆211只开设有部分螺纹,当没有螺纹时活动块212无法继续向下运动,并且当活动块212向下运动时还会使得第一活动卡块220同时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弹簧222发生形变。
29.当另一组第一螺纹杆211转动时还会带动第四锥形齿轮423进行转动,当第四锥形齿轮423转动时会带动第三锥形齿轮422进行转动,随后使得第四转轴418进行转动并带动第四转轴418上的第三皮带轮419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三传动皮带420带动另一组第三皮带轮419转动,此时第三转轴416会进行转动,当第三转轴416转动时会带动第二传动齿轮421进行转动,并使得第二传动齿轮421处于转动状态。
30.当活动块212向下移动的同时还会带动第一连接板311向下移动,当第一连接板311向下移动时会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20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一传动齿轮320与第二传动齿轮421进行啮合,由于第二传动齿轮42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齿轮320进行转动,当第一传动齿轮320进行转动时会带动第二活动轴317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活动轴317上的第一皮带轮318进行转动,同时使得第一传动皮带319转动并带动另一组第一皮带轮318进行转动,此时会使得第一活动轴313进行转动,当第一活动轴313转动时会带动转盘314进行转动,当转盘314转动时会带动引导凸杆316进行转动,当引导凸杆316转动时可分解为水平和竖直运动,从而使得引导凸杆316在活动限位板315内部上下移动,同时带动活动限位板315进行左右往复运动,当活动限位板315向右运动时会带动连接插杆214和第一活动插杆213向右运动,同时带动第二连接板325和第二活动插杆215向右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轮胎整体向右进行运动,从而再次发生应变,随后可再次通过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后续引导凸杆316带动活动限位板315复位并向左运动,随后可再次进行检测,从而完成轮胎的应变检测。
31.最后通过开关113控制电机413进行反转,由于第一弹簧222处于形变状态,从而劳动活动块212与第一螺纹杆211啮合,从而使得活动块212向上运动,并且第三传动齿轮512和齿条板514处于啮合状态,此时第三传动齿轮512反转带动螺纹套杆216向第二活动插杆215内部移动,从而解除对轮胎的锁定,至此装置复位,完后一个检测流程。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