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资源勘查智能旋切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04631发布日期:2022-10-01 10:1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资源勘查智能旋切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地质资源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质资源勘查智能旋切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采样是地质资源勘查的一项基本技术,采样时对土壤进行特定深度的采样,然后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人们通常使用洛阳铲、铁锹等工具对土壤进行采样,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方便操作,通常会采用取芯钻机向地面内部进行钻探和取样,从而便于对地面内部的地质资源进行勘查。
3.一般的小型取芯钻机在工作时需要工人手持操作,因此小型取芯钻机在采样时容易发生晃动,缺乏稳定性,且增加工人的工作量,若操作不当,容易发生危险,当土壤干燥松散,由于取芯筒无法对其内部的土壤进行固定,因此取芯筒从钻孔中取出过程中土壤会从取芯筒内掉落,从而需要多次的采取样本,降低工作效率。
4.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具有土壤固定功能的地质资源勘查智能旋切采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当土壤干燥松散,由于取芯筒无法对其内部的土壤进行固定,因此取芯筒从钻孔中取出过程中土壤会从取芯筒内掉落,从而需要多次的采取样本,降低工作效率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土壤固定功能的地质资源勘查智能旋切采样装置。
6.技术方案:一种地质资源勘查智能旋切采样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的四个角分别倒有倾斜角,底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底板的四个角上分别固接有支撑板,底板的下侧面四个角上别安装有脚轮,四个支撑板的上部固接有顶板,顶板的上侧面左部固接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部的单片机编译有特定的程序,底板和顶板之间设有取样机构,取样机构用于对土壤进行旋转取样,取样机构与控制面板电气连接,取样机构内部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用于对取样机构的土壤进行固定,取样机构钻取土壤完毕复位过程中,夹紧机构对取样机构内的土壤进行夹紧固定,避免松软土壤从取样机构掉落,取样机构的上部设有旋切机构,旋切机构用于对地下的树根和石块切断破碎,四个支撑板之间设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与控制面板电气连接,稳定机构用于固定本装置,避免本装置在采样过程中位置发生移动。
7.进一步的,取样机构包括有螺纹套,螺纹套嵌于顶板中部,螺纹套的上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花键套,第一花键套的上部外侧面固接有齿环,螺纹套和第一花键套之间中部设置有第一花键杆,第一花键杆的外侧面开设有螺纹槽,第一花键杆与螺纹套螺纹连接,第一花键杆与第一花键套花键连接,顶板上侧面右部通过安装座固接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电气连接,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直齿轮,齿环与直齿轮啮合,第一花键杆的下端固接有第二花键杆,第二花键杆外侧面下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花键套,第二花键套的下侧面固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下侧面转动连接有外套筒,第一固定
板的下侧面固接有内套筒,内套筒位于外套筒内部,内套筒和外套筒下端密封且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内套筒和外套筒的下端均安装有齿牙。
8.进一步的,外套筒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槽。
9.进一步的,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一滑动板,第一滑动板共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滑动板均穿过第一固定板并与其滑动连接,四个第一滑动板在第一固定板等距设置,四个第一滑动板的内侧面上下两部均固接有第一伸缩杆,内套筒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四个方形通孔,内套筒的四个方形通孔内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板,四个弧形板内侧面与内套筒弯曲弧度相同,四个弧形板外侧面上下两部均开设有盲孔,四个弧形板的盲孔均与相邻的两个第一伸缩杆滑动连接,四个第一滑动板两侧壁的上下两部均固接有楔形块,四个弧形板外侧面的上下两部均固接有两个支撑杆,每根支撑杆的外端均固接有用于减少摩擦力的滚轮,每根支撑杆的外端均与相邻的楔形块配合,四个弧形板的外侧面设有用于固定土壤的支撑组件。
10.进一步的,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四个第一滑动板的内侧,四个第二固定板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上下两侧的第一伸缩杆分别穿过相邻第二固定板的滑槽,四个第二固定板分别与相邻弧形板上下两部均固接有弹簧,四个弧形板两侧均等间距开设有三个圆形通孔,四个第二固定板的内侧面两侧均等间距固接有用于固定土壤的钢针,四个第二固定板上的钢针均与相邻弧形板的圆形通孔滑动连接,四个第二固定板两侧壁的上下两部均固接有圆形固定轴,圆形固定轴位于相邻支撑杆的下侧,每个圆形固定轴均与相邻的楔形块配合,四个第一滑动板的上端之间固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中部为圆形壳设置,且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四个方形通孔,连接套与第二花键套滑动连接,第二花键杆的下部固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连接套内且与其滑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旋切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穿过连接套的方形通孔,固接于第二花键套的外侧面,第一固定架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花键杆滑动连接,外套筒的外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二锥齿轮,外套筒的外侧面上部环套有支撑架,支撑架位于第二锥齿轮的下侧,支撑架与外套筒转动连接,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分别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顶板的左部嵌有用于限位的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下端与支撑架固接。
12.进一步的,稳定机构包括有第二滑动板,第二滑动板滑动连接于四个支撑板之间,第二滑动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外套筒穿过第二滑动板的圆形通孔,顶板前后两部均嵌有电动液压推杆,电动液压推杆与控制面板电气连接,两个电动液压推杆的伸缩端均与第二滑动板固接,四个支撑板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四个l形滑动板的内端均与第二滑动板固接,四个l形滑动板的下端均固接有圆形支撑块,四个圆形支撑块的中部均嵌有固定杆,固定杆中部开设有螺纹槽,四个圆形支撑块上设置有固定组件。
13.进一步的,圆形支撑块的下侧面为圆弧形且等间距安装有若干根金属尖刺。
14.进一步的,固定组件包括有螺纹杆,螺纹杆共设置有四根,四根螺纹杆设于固定杆的中部且螺纹连接,四根螺纹杆的上部为花键设置,四个圆形支撑块上侧面均固接有第二固定架,四个第二固定架上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与螺纹杆上部花键连接,四根螺纹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圆锥块,四个固定杆下部周向均等间均铰接有四根第一连接板,四个圆锥块上部周向均等间距周向铰接有四根第二连接板,相邻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
连接板铰接,第二滑动板后侧面通过安装座固接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电气连接,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与四个第一带轮上绕设有皮带。
15.本发明通过设置取样机构,第一花键杆带动第二花键杆、第二花键套和第一固定板旋转向下移动,通过外套筒和内套筒下部的齿牙向下钻进,实现了外套筒和内套筒自动对土壤进行取样,从而代替传统的手持式地质勘探钻机,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夹紧机构,四个第二固定板在楔形块的挤压力作用下相靠近移动,四个第二固定板分别带动其上的钢针沿相邻弧形板的圆形通孔相靠近滑动,随后钢针沿刺入到内套筒内的土壤中,钢针支撑着土壤,避免土壤从内套筒掉落,四个弧形板分别沿内套筒上的四个方形通孔相靠近移动,四个弧形板对内套筒内的土壤挤压固定,避免钢针不能对土壤产生支撑力,内套筒内的土壤松散掉落;通过设置旋切机构,外套筒和内套筒转动方向相反,当外套筒和内套筒向下钻进的过程中遇到树根和石块时,外套筒和内套筒分别带动下侧的齿牙对树根和石块进行剪切破碎,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稳定机构,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铰接处向侧移动,使圆锥块上部体积增大,避免了在采样过程中遇到树根和石块,造成本装置下侧的脚轮远离地面侧翻,造成本装置损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取样机构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取样机构部分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夹紧机构局部放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支撑组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支撑组件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旋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稳定机构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稳定机构部分剖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的固定组件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名称:1、底板,2、支撑板,3、顶板,4、控制面板,501、螺纹套,502、第一花键套,503、齿环,504、第一花键杆,505、第一伺服电机,506、直齿轮,507、第二花键杆,508、第二花键套,509、第一固定板,510、外套筒,511、内套筒,601、第一滑动板,602、第一伸缩杆,603、弧形板,604、楔形块,605、支撑杆,606、第二固定板,607、弹簧,608、钢针,609、圆形固定轴,610、连接套,611、限位板,701、第一固定架,702、第一锥齿轮,703、第二锥齿轮,704、支撑架,705、第三锥齿轮,706、第二伸缩杆,801、第二滑动板,802、电动液压推杆,803、l形滑动板,804、圆形支撑块,805、固定杆,806、螺纹杆,807、第二固定架,808、第一带轮,809、圆锥块,810、第一连接板,811、第二连接板,812、第二伺服电机,813、第二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一种地质资源勘查智能旋切采样装置,如图1-10所示,包括有底板1,底板1的四个角分别倒有倾斜角,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底板1的四个角上分别固接有支撑板2,底板1的下侧面四个角上别安装有脚轮,四个支撑板2的上部固接有顶板3,顶板3的上侧面左部固接有控制面板4,控制面板4内部的单片机编译有特定的程序,底板1和顶板3之间设有取样机构,取样机构用于对土壤进行旋转取样,取样机构与控制面板4电气连接,取样机构内部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用于对取样机构的土壤进行固定,取样机构钻取土壤完毕复位过程中,夹紧机构对取样机构内的土壤进行夹紧固定,避免松软土壤从取样机构掉落,取样机构的上部设有旋切机构,旋切机构用于对地下的树根和石块切断破碎,四个支撑板2之间设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与控制面板4电气连接,稳定机构用于固定本装置,避免本装置在采样过程中位置发生移动。
30.在使用本装置时,操作人员将本装置推动到指定的采样位置,随后操作人员按下控制面板4上的开关,控制面板4首先启动稳定机构,稳定机构沿四个支撑板2向下移动,稳定机构的下端直接插入到土壤中,实现了对本装置进行稳定,避免在采样的过程中本装置发生晃动,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随后控制面板4关闭稳定机构并启动取样机构,取样机构使旋切机构启动,取样机构向下移动,对土壤进行采样,本装置实现了自动取样,降低了人工的工作量同时避免对人工造成伤害,在取样机构向下钻取的过程中,当遇到树根和石块时,旋切机构对树根和石块进行剪切破碎,避免树根和石块阻挡取样机构向下移动,当对土壤采样完毕后,取样机构复位过程中触发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对取样机构中的土壤进行固定,避免在取样机构复位过程中,土壤从取样机构中掉落,降低了采样的准确性,避免多次采样,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取样机构复位后,控制面板4关闭取样机构,随后控制面板4使稳定机构复位并关闭,操作人员再次按下控制面板4上的开关,使本装置停止工作,操作人员将取样机构中的土壤取出存放,随后操作人员推动本装置远离此区域并对下一区域进行采样,当全部的土壤取样完成后,操作人员将存放的土壤送去检测。
31.实施例2
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3所示,取样机构包括有螺纹套501,螺纹套501嵌于顶板3中部,螺纹套501的上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花键套502,第一花键套502的上部外侧面固接有齿环503,螺纹套501和第一花键套502之间中部设置有第一花键杆504,第一花键杆504的外侧面开设有螺纹槽,第一花键杆504与螺纹套501螺纹连接,第一花键杆504与第一花键套502花键连接,顶板3上侧面右部通过安装座固接有第一伺服电机505,第一伺服电机505与控制面板4电气连接,第一伺服电机505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直齿轮506,齿环503与直齿轮506啮合,第一花键杆504的下端固接有第二花键杆507,第二花键杆507外侧面下部滑动连接有第二花键套508,第二花键套508的下侧面固接有第一固定板509,第一固定板509的下侧面转动连接有外套筒510,外套筒510的外侧面设置有螺纹槽,外套筒510外侧面的螺纹槽与钻坑内壁接触,外套筒510的螺纹槽与钻坑内壁配合产生向下的力,复位过程中,外套筒510的螺纹槽与钻坑内壁配合产生向上的力,如此使本装置便于钻取和复位,减少外套筒510与钻坑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第一固定板509的下侧面
固接有内套筒511,内套筒511位于外套筒510内部,内套筒511和外套筒510下端密封且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509、内套筒511和外套筒510之间形成密闭空腔,内套筒511和外套筒510的下端均安装有齿牙,第一花键杆504带动第二花键杆507、第二花键套508和第一固定板509旋转向下移动,通过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下部的齿牙向下钻进,实现了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自动对土壤进行取样,从而能够代替传统的手持式地质勘探钻机,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33.如图3-图6所示,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一滑动板601,第一滑动板601共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一滑动板601均穿过第一固定板509并与其滑动连接,四个第一滑动板601在第一固定板509等距设置,四个第一滑动板601的内侧面上下两部均固接有第一伸缩杆602,内套筒511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四个方形通孔,内套筒511的四个方形通孔内均滑动连接有弧形板603,四个弧形板603内侧面与内套筒511弯曲弧度相同,四个弧形板603外侧面上下两部均开设有盲孔,四个弧形板603的盲孔均与相邻的两个第一伸缩杆602滑动连接,四个第一滑动板601两侧壁的上下两部均固接有楔形块604,四个弧形板603外侧面上下两部均固接有两个支撑杆605,每根支撑杆605的外端均固接有用于减少摩擦力的滚轮,每根支撑杆605的外端均与相邻的楔形块604配合,支撑杆605随后挤压相邻的弧形板603,四个弧形板603分别沿内套筒511上的四个方形通孔相靠近移动,四个弧形板603对内套筒511内的土壤挤压固定,四个弧形板603外侧面的设有用于固定土壤的支撑组件。
34.如图5和图6所示,支撑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板606,第二固定板606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二固定板606分别位于四个第一滑动板601的内侧,四个第二固定板606的中部均开设有滑槽,上下两侧的第一伸缩杆602分别穿过相邻第二固定板606的滑槽,四个第二固定板606分别与相邻弧形板603上下两部均固接有弹簧607,四个弧形板603两侧均等间距开设有三个圆形通孔,四个第二固定板606的内侧面两侧均等间距固接有用于固定土壤的钢针608,四个第二固定板606分别带动其上的钢针608沿相邻弧形板603的圆形通孔相靠进滑动,随后钢针608沿刺入到内套筒511内的土壤中,钢针608支撑着土壤,避免土壤从内套筒511掉落,四个第二固定板606上的钢针608均与相邻弧形板603的圆形通孔滑动连接,四个第二固定板606两侧壁的上下两部均固接有圆形固定轴609,圆形固定轴609位于相邻支撑杆605的下侧,每个圆形固定轴609均与相邻的楔形块604配合,四个第一滑动板601的上端之间固接有连接套610,连接套610中部为圆形壳设置,且周向等间距开设有四个方形通孔,连接套610与第二花键套508滑动连接,第二花键杆507的下部固接有限位板611,限位板611位于连接套610内且与其滑动连接。
35.如图7所示,旋切机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架701,第一固定架701穿过连接套610的方形通孔,固接于第二花键套508的外侧面,第一固定架701上固接有第一锥齿轮702,第一锥齿轮702与第二花键杆507滑动连接,外套筒510的外侧面上部固接有第二锥齿轮703,外套筒510的外侧面上部环套有支撑架704,支撑架704位于第二锥齿轮703的下侧,支撑架704与外套筒510转动连接,支撑架704上转动连接有第三锥齿轮705,第三锥齿轮705分别与第一锥齿轮702和第二锥齿轮703啮合,顶板3的左部嵌有用于限位的第二伸缩杆706,第二伸缩杆706的下端与支撑架704固接,第三锥齿轮705带动第二锥齿轮703转动,第二锥齿轮703带动外套筒510,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转动方向相反,当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向下钻进的过程中遇到树根和石块时,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分别带动下侧的齿牙对树根和石块进行
剪切破碎,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36.如图1、图8-图10所示,稳定机构包括有第二滑动板801,第二滑动板801滑动连接于四个支撑板2之间,第二滑动板801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外套筒510穿过第二滑动板801的圆形通孔,顶板3前后两部均嵌有电动液压推杆802,电动液压推杆802与控制面板4电气连接,两个电动液压推杆802的伸缩端均与第二滑动板801固接,四个支撑板2的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l形滑动板803,四个l形滑动板803的内端均与第二滑动板801固接,四个l形滑动板803的下端均固接有圆形支撑块804,圆形支撑块804的下侧面为圆弧形且等间距安装有若干根金属尖刺,增大了圆形支撑块80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圆形支撑块804陷入到地下,导致本装置不能平稳固定在地面上,圆形支撑块804下侧面的尖刺插入到土壤中,避免了本装置在采样的过程中发生周向摆动,降低采样效率,四个圆形支撑块804的中部均嵌有固定杆805,固定杆805中部开设有螺纹槽,四个圆形支撑块804上设置有固定组件。
37.如图9和图10所示,固定组件包括有螺纹杆806,螺纹杆806共设置有四根,四根螺纹杆806设于固定杆805的中部且螺纹连接,四根螺纹杆806的上部为花键设置,四个圆形支撑块804上侧面均固接有第二固定架807,四个第二固定架807上部均转动连接有第一带轮808,第一带轮808与螺纹杆806上部花键连接,四根螺纹杆806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圆锥块809,四个固定杆805下部周向均等间均铰接有四根第一连接板810,四个圆锥块809上部周向均等间距周向铰接有四根第二连接板811,相邻的第一连接板810和第二连接板811铰接,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板810和第二连接板811的铰接处向侧移动,使圆锥块809上部体积增大,避免了在采样过程中遇到树根和石块,造成本装置下侧的脚轮远离地面侧翻,造成本装置损坏,第二滑动板801后侧面通过安装座固接有第二伺服电机812,第二伺服电机812与控制面板4电气连接,第二伺服电机812的输出轴上固接有第二带轮813,第二带轮813与四个第一带轮808上绕设有皮带。
38.操作人员按下控制面板4上的开关,控制面板4启动两个电动液压推杆802,两个电动液压推杆802的伸缩端带动第二滑动板801和其上部的其他部件沿四个支撑板2向下移动,四个l形滑动板803分别带动圆形支撑块804接触到地面,此时固定杆805、螺纹杆806和其上部的其他部件插入到地面,圆形支撑块804下侧面为圆弧形,增大了圆形支撑块80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避免圆形支撑块804陷入到地下,导致本装置不能平稳固定在地面上,圆形支撑块804下侧面的尖刺插入到土壤中,避免了本装置在采样的过程中发生周向摆动,降低采样效率,控制面板4关闭两个电动液压推杆802同时启动第二伺服电机812,第二伺服电机81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带轮813逆时针转动,第二带轮813通过皮带同时带动四个第一带轮808逆时针转动,四个第一带轮808分别沿相邻的第二固定架807逆时针转动,四个第一带轮808分别带动相邻的螺纹杆806逆时针转动,四个螺纹杆806分别带动相邻的圆锥块809沿固定杆805向上移动,相邻的四组第一连接板810和第二连接板811分别与固定杆805和圆锥块809发生转动,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板810和第二连接板811的铰接处向侧移动,相邻两个第一连接板810和第二连接板811向外侧展开,增大与土壤之间的挤压力,避免了在采样过程中遇到树根和石块,造成本装置下侧的脚轮远离地面侧翻,造成本装置损坏,随后控制面板4关闭第二伺服电机812。
39.控制面板4启动第一伺服电机505,第一伺服电机505的输出轴带动直齿轮506逆时针转动,直齿轮506通过带动齿环503使第一花键套502顺时针转动,第一花键套502带动第
一花键杆504和其上部的其他部件顺时针转动,第一花键杆504和其上部的其他部件沿螺纹套501向下移动,第一花键杆504带动第二花键杆507、第二花键套508和第一固定板509旋转向下移动,通过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下部的齿牙向下钻进,实现了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自动对土壤进行取样,从而、代替传统的手持式地质勘探钻机,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第二花键套508通过第一固定架701带动第一锥齿轮702转动,当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接触到地面时,第二花键杆507带动限位板611沿第二花键套508向下移动,第二花键杆507挤压到第一固定板509的上侧面,随后连接套610、第一滑动板601和其上部的其他部件向下移动,楔形块604解除对支撑杆605和圆形固定轴609的限位,在弹簧607的作用下使四个弧形板603和四个第二固定板606均相远离移动,外套筒510带动支撑架704向下移动,支撑架704带动第二伸缩杆706向下移动,第二伸缩杆706对支撑架704进行固定,第一锥齿轮702带动第三锥齿轮705转动,第三锥齿轮705带动第二锥齿轮703转动,第二锥齿轮703带动外套筒510,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转动方向相反,当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向下钻进的过程中遇到树根和石块时,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分别带动下侧的齿牙对树根和石块进行剪切破碎,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同时避免遇到树根和石块时,外套筒510和内套筒511不能继续向下移动,使本装置下部的脚轮远离地面造成本装侧翻损坏,在向下钻进时外套筒510外侧面的螺纹槽与钻坑内壁接触,外套筒510的螺纹槽与钻坑内壁配合产生向下的力,复位过程中,外套筒510的螺纹槽与钻坑内壁配合产生向上的力,如此使本装置便于钻取和复位,减少外套筒510与钻坑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40.当土壤充满内套筒511后,控制面板4使第一伺服电机505反向转动,使第一花键杆504和其上部的其他部件反向转动并向上移动复位,当第一花键杆504向上移动时,第一花键杆504带动第二花键杆507向上移动,第二花键杆507沿第二花键套508向上滑动,第二花键杆507带动限位板611向上移动,限位板611挤压到连接套610内下侧,第二花键杆507通过限位板611带动连接套610向上移动小段距离,连接套610带动四个第一滑动板601沿第一固定板509向上移动,四个第一滑动板601分别带动其上部的楔形块604向上移动,楔形块604的上侧倾斜面挤压到相邻的圆形固定轴609,使四个第二固定板606在楔形块604的挤压力作用下相靠近移动,四个第二固定板606分别带动其上的钢针608沿相邻弧形板603的圆形通孔相靠近滑动,随后钢针608沿刺入到内套筒511内的土壤中,钢针608支撑着土壤,避免土壤从内套筒511掉落,相邻的弧形板603与第二固定板606的弹簧607压缩,随后楔形块604上侧倾斜面挤压到同侧的支撑杆605,支撑杆605随后挤压相邻的弧形板603,四个弧形板603分别沿内套筒511上的四个方形通孔相靠近移动,四个弧形板603对内套筒511内的土壤挤压固定,避免钢针608不能对土壤产生支撑力,内套筒511内的土壤松散掉落。
41.第一花键杆504转动向上复位的过程中,外套筒510带动支撑架704向上移动,使第二伸缩杆706复位,当第一花键杆504复位后,控制面板4关闭第一伺服电机505,随后操作人员将内套筒511内的土壤取出收集,随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4启动第二伺服电机812,第二伺服电机812的输出轴带动第二带轮813顺时针转动,使四根螺纹杆806分别带动其上的圆锥块809向上移动复位,使相邻的固定杆805和圆锥块809之间的第一连接板810和第二连接板811复位,操作人员随后通过控制面板4关闭第二伺服电机812,同时启动两根电动液压推杆802,两根电动液压推杆802的伸缩端带动第二滑动板801,和其上部的其他部件向上移动复位,使固定杆805和圆锥块809从地下拔出,随后控制面板4关闭两根电动液压推杆802,
随后操作人员推动本装置远离此区域并对下一区域进行采样。
42.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