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57770发布日期:2022-09-07 15:0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人员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各种定位技术的发展,定位技术已经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对人员管理方面,通过各种定位方式的使用,可方便的实现对人员的活动路径进行观察,可将其作为人员是否到岗工作的一项重要参考。
3.当前通过对人员的定位,可及时发现是否有人员进入禁止的区域,避免危险的发生。目前,使用的定位方式一般分为单一定位和多源协同定位两种方式。单一定位采用一种定位方式对人员进行定位,如采用gps进行定位,利用短距无线技术(rfid、wifi)进行定位等。这种单一技术的定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精度较低,若实现高精度定位的则部署成本高,且这种单一定位的方式在复杂的环境中效果会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源协同定位系统,系统可以根据定位场景进行定位,并实现准确定位。
5.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包括:
6.步骤一、获取定位传感器的定位数据;
7.步骤二、将获取的定位数据输入至多源定位模块中,进行预处理;
8.步骤三、基于配置的定位推理决策计算算法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
9.步骤四、将处理后的定位数据进行输出。
10.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步骤三中:
11.根据定位场景的属性,配置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
12.使用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
13.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定位场景的属性配置适应当前场景的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
14.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将人类的策略描述再解释,并编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将代码下传至定位服务设备中。
15.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定位服务设备根据下传的定位策略对输入的定位信息进行运算,然后输出定位结果;
16.当定位设施数据出现较大偏差、损害或者场景变化后,根据定位场景特殊性提出的适应当前场景的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重新调整定位的推理和决策策略。
17.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采用用户决策推理的方式来制定某一场景下的定位算法,确定不同定位方式所占比重;
18.用户使用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进行交互式开发,确定使用的定位方式或者接入的信息源,配置各种信息源在最终决策占据的比重,形成定位算法。
1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源协同定位系统,系统包括:定位传感器,定位获取模块,多源定位模块,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以及输出模块;
20.定位传感器用于执行定位程序,并进行定位;
21.定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传感器的定位数据;
22.多源定位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定位数据进行预处理;
23.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基于配置的定位推理决策计算算法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
24.输出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定位数据进行输出。
25.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工具配置模块;
26.工具配置模块用于根据定位场景的属性,配置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
27.使用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
28.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工具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定位场景的属性配置适应当前场景的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
29.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用于将人类的策略描述再解释,并编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将代码下传至定位服务设备中。
30.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还包括:定位调整模块;
31.定位调整模块用于在定位数据超出预设阈值或者场景属性变化时,根据定位场景属性配置适应当前场景属性的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重新调整定位的推理和决策策略。
32.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定位算法时,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向用户提供定位方式或者接入的信息源方式,得到各种信息源在最终决策占据的比重。
3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4.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通过对位置信息的综合利用实现人员的定位。解决不同场景中,不同信息源定位准确度会发生变化,不同定位方式在最终定位结果中所占用的比重也会发生变化的问题,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采用用户决策推理的方式来制定某一场景下定位算法,确定不同定位方式所占比重。用户可使用该开发工具进行简单的交互式开发,确定使用的定位方式或者接入的信息源,配置各种信息源在最终决策占据的比重,形成定位算法。
35.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系统配置工具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简便性,让用户根据特定场景下情况自己配置选择使用哪些定位数据源,制定适合该场景下的人员定位算法。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适合在建筑工地这种有限区域内的复杂的场景的人员的协同定位,工具配置简单,使用方便,不同场景下可使用统一的配置开发工具,降低了多种场景下的人员定位系统的重复部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系统部署调试的复杂程度,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流程图;
38.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0.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41.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42.在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43.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是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并融合不同的信号源定位,减少误差算法的方式进行定位。方法将基于rssi的指纹识别和行人航位推算相结合,满足定位要求。
44.比如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可以用来在建筑工地中对施工人员进行定位,但在施工过程中,被定位的人员并非固定在一个地点,有时具有很大的活动范围,这样导致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设定的定位模型和算法失效。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可以基于不同方式或信息源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定位,满足定位要求。所以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是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不同的定位方式,避免一个固化的系统或者软件难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协同定位需求。
45.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可以为当前用于定位任何有源标签设备,包括不限于的传感设施和数据有:gps数据、手机的计步数据、门禁位置、无源、有源rfid距离数据、摄像机识别数据等。
46.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包括:
47.s101、获取定位传感器的定位数据;
48.定位传感器可以设置在被定位的装置上或人身上进行定位,并发送数据。并将定位数据进行获取或发送给数据处理终端。
49.s102、将获取的定位数据输入至多源定位模块中,进行预处理;
50.s103、基于配置的定位推理决策计算算法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
51.定位推理决策计算算法可以基于贝叶斯推理的tdoa/aoa定位算法进行定位。在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基于类人行为决策模型的推理算法来进行处理。
52.具体来讲,根据定位场景的属性,配置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使用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
53.定位场景的属性可以根据定位装置或人员所在的环境来进行设置。
54.对于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来讲,其是可以用计算机的人工智能技术弥补人类决策的非理性缺陷。
55.对于定位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先确定定位场景的属性,并结合可用策略,即确定定位数据进行处理方式。在由于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评估这些策略以确定最优的策略作为解决方案。
56.对于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来讲是以一种智能的方式整合了人类与机器的现代认知优势,从而解决不同的推理任务。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可以基于humains架构,并聚焦架构设计、定位场景的属性,推理算法实现定位推理决策。
57.本发明中,可以根据定位场景的属性配置适应当前场景的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
58.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将人类的策略描述再解释,并编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将代码下传至定位服务设备中。
59.其中,定位服务设备根据下传的定位策略对输入的定位信息进行运算,然后输出定位结果;当定位设施数据出现较大偏差、损害或者场景变化后,根据定位场景特殊性提出的适应当前场景的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重新调整定位的推理和决策策略。
60.对于本发明涉及的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是采用用户决策推理的方式来制定某一场景下的定位算法,确定不同定位方式所占比重;用户使用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进行交互式开发,确定使用的定位方式或者接入的信息源,配置各种信息源在最终决策占据的比重,形成定位算法。
61.s104、将处理后的定位数据进行输出。
62.本发明设计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可以根据定位场景的特殊性,有选择的设定定位所需的输入信息,中间针对有损定位信息的特定推理决策算法,实现准确定位。
63.对于本发明涉及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中,涉及人工智能的配置的定位推理决策计算算法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和云技术中的人工智能云服务,具体的,利用定位推理决策计算算法和人工智能云服务实现人工智能处理,可提高人工智能处理的准确度。
64.其中,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到定位过程,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综合技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也就是研究各种智能机器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使机器具有感知、推理与决策的功能。
65.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
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66.基于上述多源协同定位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源协同定位系统,如图2所示,系统包括:定位传感器,定位获取模块,多源定位模块,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以及输出模块;
67.定位传感器用于执行定位程序,并进行定位;
68.定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定位传感器的定位数据;
69.多源定位模块用于对获取的定位数据进行预处理;
70.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基于配置的定位推理决策计算算法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
71.输出模块用于将处理后的定位数据进行输出。
7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系统还包括:工具配置模块和定位调整模块;
73.工具配置模块用于根据定位场景的属性,配置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
74.使用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对定位数据进行处理。
75.工具配置模块还用于根据定位场景的属性配置适应当前场景的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
76.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用于将人类的策略描述再解释,并编译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将代码下传至定位服务设备中。
77.定位调整模块用于在定位数据超出预设阈值或者场景属性变化时,根据定位场景属性配置适应当前场景属性的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重新调整定位的推理和决策策略。
78.在形成定位算法时,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向用户提供定位方式或者接入的信息源方式,得到各种信息源在最终决策占据的比重。
79.通过对位置信息的综合利用实现人员的定位。解决不同场景中,不同信息源定位准确度会发生变化,不同定位方式在最终定位结果中所占用的比重也会发生变化的问题,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采用用户决策推理的方式来制定某一场景下定位算法,确定不同定位方式所占比重。用户可使用该开发工具进行简单的交互式开发,确定使用的定位方式或者接入的信息源,配置各种信息源在最终决策占据的比重,形成定位算法。
80.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系统配置工具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简便性,让用户根据特定场景下情况自己配置选择使用哪些定位数据源,制定适合该场景下的人员定位算法。人类推理决策交互工具适合在建筑工地这种有限区域内的复杂的场景的人员的协同定位,工具配置简单,使用方便,不同场景下可使用统一的配置开发工具,降低了多种场景下的人员定位系统的重复部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系统部署调试的复杂程度,降低了成本。
81.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是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82.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提供的多源协同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8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