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ICT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3435发布日期:2022-10-14 16:3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ICT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一种全自动ict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ict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2.ict(in-circuit tester),即自动在线测试仪,主要用于印刷电路组件(pcba)的测试,是现代电子企业必备的pcba生产测试设备。ict是通过对在线元器件的电性能及电气连接进行测试来检查生产制造缺陷及元器件不良的一种标准测试手段,它主要检查在线的单个元器件以及各电路网络的开、短路情况,具有操作简单、快捷迅速、故障定位准确等特点。
3.根据测试方式的不同,在线测试仪可分为针床测试和飞针测试。目前,现有测试仪以针床测试为主。针床式测试仪需要人工掀开上模治具手动放入pcba到下模治具中,再人工关闭上模治具进行测试。上、下模治具的ict电测对位都是要通过人工的调整,生产效率低下,工人需频繁进行对位、放料,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引起的漏测、误测等不合格产品增多,甚至会影响整线的生产。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为了让针床式的在线测试变得更加智能化、让现有的人工掀开治具手动放入pcba到治具中,再人工关闭治具进行测试的方式变得更加有效率,因此亟需一种全自动ict测试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缺陷,旨在实现针床式ict测试仪的智能化、自动化测试,以提高测试精度,提升稳定性,提升检测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全自动ict测试设备,包括上模治具和下模治具;还包括机架体和针床测试设备,所述针床测试设备滑动连接于机架体底部,所述机架体上端面依次设置有线性对接的第一同步输送线、第二同步输送线及第三同步输送线,所述第一同步输送线和第三同步输送线分别与机架体做升降可调安装,所述第一同步输送线上方设置有扫码机构,所述第二同步输送线上方设置有上模升降机构,所述上模升降机构一侧设置有输送线升降机构,所述输送线升降机构与第二同步输送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输送线下方设置有下模升降机构;所述下模治具安装于下模升降机构,所述下模升降机构带动下模治具与针床测试设备对接,所述上模治具安装于上模升降机构,所述上模升降机构带动上模治具与下模治具对接合模。
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上位u型板、底板和通过支架设于机架体上端面的下位u型板,所述安装板通过四组均匀分布的支撑座设于下位u型板上端面,所述安装板中部设置有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的推杆与底板连接安装,所述底板通过四组均匀分布且活动穿过安装板的直线导柱与第一上位u型板相连接,所述第一上位u型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正对安装板的油压缓冲器,所述底板左右两端分别设
有用于卡住上模治具的l型板,所述底板前端设置有两组间隔分布的插拔销,所述底板后端设置有两组间隔分布的限位柱。
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模升降机构包括气缸、第二上位u型板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承载下模治具的滚轮式轨道,所述气缸垂直安装于下位u型板一侧,所述气缸的推杆穿过下位u型板并通过连接座与承载板相连接,所述承载板通过四组均匀分布且活动穿过下位u型板的直线导柱与第二上位u型板相连接。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输送线升降机构包括转轴和设于下位u型板一侧的第三伺服电机,所述转轴设有两组并分置在下位u型板的左右两侧,每一所述转轴通过设置在两端的轴承座与下位u型板连接安装,每一所述转轴一端设有齿轮,每一所述转轴另一端设有同步带轮,两组所述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其中一所述转轴的端部轴向延伸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三伺服电机相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输送线左右两侧分别架设有u型连接板,每一所述u型连接板设置有两组活动穿过下位u型板的直线导柱且两组直线导柱的端部通过连板相连接,每一所述u型连接板通过设在两直线导柱之间的齿条与连板相连接,所述齿条活动穿过下位u型板,所述齿条与同侧的齿轮相咬合。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同步输送线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侧立板,所述侧立板通过两组u型连接板与第一立板相连接,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相对面均设有两组间隔分布并通过同步带相连接的同步轮模块,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同侧的同步轮模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立板通过两组活动穿过第二立板的导柱与侧立板相连接,所述第一立板与侧立板之间活动安装有两组穿过第二立板的丝杆,每一所述丝杆的丝杆螺母与第二立板连接安装,两组所述丝杆通过设置在侧立板一侧的同步带模块驱动连接,其中一所述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支架与侧立板连接安装。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针床测试设备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多组导向滚轮,所述机架体底部设置有两组间隔分布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朝向导向滚轮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滚轮于导向槽内滚动滑行,所述导向板前端设有连通导向槽呈喇叭状的导向口,所述导向板一侧设置有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的推杆穿过导向板并设置有导向轴承,所述侧板一侧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气缸推动导向轴承嵌入定位槽以实现针床测试设备的限位,所述侧板后端设置有u型定位块,所述机架体底部设有两组正对u型定位块的导向柱。
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体一侧设置有用于锁死针床测试设备的止退机构,所述止退机构包括l型握柄、t型卡座和设于机架体一侧的支座,所述t型卡座前端设置有正对侧板的顶柱,所述t型卡座后端一侧与支座铰接,所述t型卡座后端另一侧与l型握柄的前端铰接,所述l型握柄另通过连接板与支座铰接,通过转动所述l型握柄以带动顶柱抵住侧板进而实现针床测试设备的锁死。
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同步输送线包括输送线本体、支撑板和托板,所述支撑板架设于机架体上端面,所述支撑板底部设有四组均匀分布的导套,所述输送线本体通过四组均匀分布且活动穿过导套的支柱与托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还设有活动穿过托板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螺接有两组调节螺母,其中一所述调节螺母抵于托板上端面,另一所述调节螺母抵于托板下端面。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下模治具安装就位后下模升降机构将其下降,针床测试设备的针床会与下模治具的针板接通,第一同步输送线接取上一工位传递来的pcba并将其传递至第二同步输送线,扫码机构对流经第一同步输送线的pcba进行扫码存档,pcba经第二同步输送线时被拦下,上模升降机构带动上模治具与下模治具对接合模,以此实现pcba的在线测试,测试完毕后,第二同步输送线放行pcba,通过第三同步输送线送至下一工位。综上,本发明集自动扫码、自动检测等功能为一体,自动化程度高,测试过程中避免了人工的直接参与,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确保pcb板的质量和一致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第二同步输送线的安装示意图。
21.图4为上模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图。
23.图6为下模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扫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第一同步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针床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图9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上位托盘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输送线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机架体,11、三色警示灯,12、显示面板,13、抽屉,14、上掀门,15、触摸显示屏,16、检修门,17、导向柱,18、定位气缸,181、导向轴承,19、导向板,191、导向槽,192、导向口;2、上模升降机构,21、下位u型板,22、支撑座,23、安装板,24、第一上位u型板,25、伺服电缸,26、油压缓冲器,27、底板,271、限位柱,272、l型板,28、插拔销;3、下模升降机构,31、气缸,32、第二上位u型板,33、连接座,34、承载板,35、导轨,351、滚轮,4、扫码机构,41、立柱,42、第一调节座,43、横杆,44、第二调节座,45、第一调节杆,46、第三调节座,47、第二调节杆,48、第四调节座,49、扫码器;5、第一同步输送线,51、支撑板,511、螺纹柱,512、调节螺母,52、导套,53、托板,531、支柱;6、针床测试设备,61、侧板,611、导向滚轮,612、定位槽,62、止退机构,621、支座,622、l型握柄,623、连接板,624、t型卡座,625、顶柱,63、u型定位块;7、第二同步输送线,71、第一立板,711、同步轮模块,72、第二立板,721、第一伺服电机,73、侧立板,731、第二伺服电机,732、同步带模块,74、丝杆,75、u型连接板,76、导柱;8、第三同步输送线;9、输送线升降机构,91、第三伺服电机,92、轴承座,93、转轴,931、齿轮,932、同
步带轮,94、张紧装置,95、连板,96、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33.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4.现有的针床式测试仪,即针床测试设备6,需要人工掀开上模治具手动放入pcba到下模治具中,再人工关闭上模治具进行测试。上、下模治具的ict电测对位都是要通过人工的调整,生产效率低下,工人需频繁进行对位、放料,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引起的漏测、误测等不合格产品增多,甚至会影响整线的生产。为了让针床式的在线测试变得更加智能化,更加有效率,同时在不淘汰现有手动测试(针床测试设备6)的情况下,来实现自动测试,达到效益最大化。由此,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ict测试设备。由图1和图2共同所示,该全自动ict测试设备包括针床测试设备6和套在针床测试设备6外侧的机架体1,使原有的针床测试设备6与机架体1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以实现自动测试。
35.由图1所示,机架体1罩有起到防护和防尘功能的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集声光报警于一身的三色警示灯11,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对开式的检修门16,壳体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壳体前端铰接有上掀门14,壳体于上掀门14左侧设有触摸显示屏15,上掀门14右侧则设有显示面板12,显示面板12下方设有抽屉13,抽屉13内放置有键盘和鼠标。
36.由图2、图9和图10共同所示,针床测试设备6滑动连接于机架体1底部。针床测试设备6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61,侧板61的侧面安装有一排导向滚轮611侧板61的末端设置有u型定位块63,机架体1底部垂直设置有正对u型定位块63的导向柱17。机架体1底部还设置有两组间隔分布的导向板19,导向板19朝向导向滚轮611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191,导向板19前端设有连通导向槽191呈喇叭状的导向口192,导向滚轮611于导向槽191内滚动滑行以引导针床测试设备6滑入机架体1。导向板19一侧设置有定位气缸18,定位气缸18的推杆穿过导向板19并设置有导向轴承181,侧板61一侧设置有相对应的定位槽612。
37.由图11所示,机架体1一侧还设置有用于锁死针床测试设备6的止退机构62。止退机构62包括l型握柄622、t型卡座624和设于机架体1一侧的支座621,t型卡座624前端设置有正对侧板61的顶柱625,t型卡座624后端一侧与支座621铰接,t型卡座624后端另一侧与l型握柄622的前端铰接。l型握柄622另通过铰接的连接板623与支座621铰接。由人工将针床测试设备6通过导向板19推入机架体1,直至u型定位块63与导向柱17接触,转动l型握柄622
以带动顶柱625抵住侧板61进而实现针床测试设备6的初步锁死。通过相关操作,使得定位气缸18推动导向轴承181嵌入定位槽612内,从而使针床测试设备6与机架体1紧密固定并定位,让二者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整体,来满足在线测试的基本条件。
38.由图2和图8共同所示,机架体1上端面依次设置有线性对接的第一同步输送线5、第二同步输送线7及第三同步输送线8。第二同步输送线7正上方设置有上模升降机构2,上模升降机构2一侧设置有输送线升降机构9,输送线升降机构9与第二同步输送线7驱动连接,第二同步输送线7正下方设置有下模升降机构3,下模升降机构3位于针床测试设备6正上方。输送线升降机构9实现了第二同步输送线7的上升或下降,从而使下模治具的进出与换型拥有了更多的空间和便捷性。为了适应第二同步输送线7的上升或下降,第一同步输送线5和第三同步输送线8分别与机架体1做升降可调安装,以便与第二同步输送线7平齐。无论是第一同步输送线5还是第三同步输送线8,其升降原理完全一致,以第一同步输送线5为例,第一同步输送线5包括输送线本体、支撑板51和托板53。支撑板51架设于机架体1上端面,支撑板51底部设有四组均匀分布的导套52,输送线本体通过四组均匀分布且活动穿过导套52的支柱531与托板53相连接,支撑板51底部还设有活动穿过托板53的螺纹柱511,螺纹柱511螺接有两组调节螺母512,其中一调节螺母512抵于托板53上端面,另一调节螺母512抵于托板53下端面。通过调节两组调节螺母512的相对位置,进而改变托板53的相对位置,由于螺纹柱511的位置固定,使得输送线本体的位置发生改变,实现了第一同步输送线5的高度调整。
39.由图13共同所示,用于驱动第二同步输送线7上升或下降的输送线升降机构9包括转轴93和设于下位u型板21一侧的第三伺服电机91。转轴93设有两组并分置在下位u型板21的左右两侧,每一转轴93通过设置在两端的轴承座92与下位u型板21连接安装,每一转轴93一端设有齿轮931,每一转轴93另一端设有同步带轮932,两组同步带轮932通过同步带相连接,其中一转轴93的端部轴向延伸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三伺服电机91相连接。第二同步输送线7左右两侧分别架设有u型连接板75,每一u型连接板75设置有两组活动穿过下位u型板21的直线导柱且两组直线导柱的端部通过连板95相连接,每一u型连接板75通过设在两直线导柱之间的齿条96与连板95相连接,齿条96活动穿过下位u型板21,齿条96与同侧的齿轮931相咬合。第三伺服电机91转动时带着右侧的转轴93转动并通过同步带使得左侧的转轴93同步转动,两转轴93上的齿轮931也会同步转动,使得两侧的齿条96带动第二同步输送线7上升或下降。
40.为满足不同尺寸pcba的运输,第一同步输送线5、第二同步输送线7及第三同步输送线8均宽窄可调。无论是第一同步输送线5、第二同步输送线7还是第三同步输送线8,其调节原理一致。以第二同步输送线7为例,由图8所示,包括输送线本体,输送线本体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板71、第二立板72和侧立板73,第一立板71和第二立板72另设置有用于阻拦pcba的定位气缸组件和用于检测pcba是否到位的光电传感器。侧立板73通过两组u型连接板75与第一立板71相连接,第一立板71和第二立板72的相对面均设有两组间隔分布并通过同步带相连接的同步轮模块711,第一立板71和第二立板72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721,第一伺服电机721与同侧的同步轮模块711驱动连接。第一立板71通过两组活动穿过第二立板72的导柱76与侧立板73相连接,第一立板71与侧立板73之间活动安装有两组穿过第二立板72的丝杆74,每一丝杆74的丝杆螺母与第二立板72连接安装。两组丝杆74通过
设置在侧立板73一侧的同步带模块732驱动连接,其中一丝杆74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731,第二伺服电机731通过支架与侧立板73连接安装。第一伺服电机721通过同步带模块732的联动,会使输送线左右两边的丝杆74转动,丝杆74的丝杆螺母会驱动第二立板72前后移动,从而来达到宽窄自动调整的效果,满足不同尺寸的pcba。
41.由图7所示,第一同步输送线5正上方设置有扫码机构4。扫码机构4包括分置在第一同步输送线5两侧的立柱41,每一立柱41顶端均设有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座42,两第一调节座42通过横杆43相连接。横杆43上滑动连接有第二调节座44,第二调节座44下端设置接有水平放置的第一调节杆45,第一调节杆45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调节座46。第三调节座46下端设置有竖直放置的第二调节杆47,第二调节杆47一端滑动连接有第四调节座48,第四调节座48一侧设置有扫码器49。第一同步输送线5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pcba是否到位的光电传感器,第一同步输送线5接取上一工位传递来的pcba并将其传递至第二同步输送线7,扫码机构4对流经第一同步输送线5的pcba进行扫码存档。
42.由图4和图5共同所示,第二同步输送线7正上方的上模升降机构2包括安装板23、第一上位u型板24、底板27和通过支架设于机架体1上端面的下位u型板21。安装板23通过四组均匀分布的支撑座22设于下位u型板21上端面,安装板23中部设置有竖直放置的伺服电缸25,伺服电缸25的推杆与底板27连接安装,底板27则通过四组均匀分布且活动穿过安装板23的直线导柱与第一上位u型板24相连接。第一上位u型板2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正对安装板23的油压缓冲器26,油压缓冲器26的轴芯方向与伺服电缸25的升降方向保持一致,以避免伺服电缸25的动作超限。底板27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卡住上模治具的l型板272,底板27前端设置有两组间隔分布的插拔销28,底板27后端设置有两组间隔分布的限位柱271。人工将上模治具放置在两侧的l型板272上并推到底,当上模治具的v型导向槽与限位柱271接触时即可,人工再将插拔销28插入插拔销孔,插拔销28将上模治具锁死。上模治具会被伺服电缸25驱动向下降,当上模治具与下模治具合模时,上模治具的导向柱会与下模治具的导向孔接触,利用导向自身校正,并达到精准合模的效果,满足测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43.由图6所示,第二同步输送线7正下方的下模升降机构3包括气缸31、第二上位u型板32和承载板34,承载板3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承载下模治具的滚轮式轨道。滚轮式轨道包括导轨35,导轨35上端面设置有多组滚轮351。气缸31垂直安装于下位u型板21一侧,气缸31的推杆穿过下位u型板21并通过连接座33与承载板34相连接,承载板34通过四组均匀分布且活动穿过下位u型板21的直线导柱与第二上位u型板32相连接。人工将下模治具放置在滚轮式轨道上面,并推到底,进行相关操作后,气缸31推动承载板34使得下模治具下降。下模治具下方有导向孔,刚好与针床测试设备6的定位配合到位,针床测试设备6的针床会与下模治具的针板接通,从而达到针床测试的效果。
44.当上模治具与下模治具均已安装到位之后,下模升降机构3将下模治具下降,针床测试设备6的针床会与下模治具的针板接通,第一同步输送线5接取上一工位传递来的pcba并将其传递至第二同步输送线7,扫码器49对流经第一同步输送线5的pcba进行扫码存档,pcba经第二同步输送线5时被拦下,上模升降机构2带动上模治具与下模治具对接合模,上模治具的导向柱会与下模治具的导向孔接触,利用导向自身校正,并达到精准合模的效果,满足测试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45.依照本发明如上文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
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