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09065发布日期:2022-11-02 15:3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一种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数据o型密封圈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在设备的接口之间采用各种密封圈进行有效的密封,目前,o型密封圈应用尤各种机械、化工、冶金及制药等设备中,为了防止液体和气体的渗漏,需要为广泛。o型密封圈在生产加工后出厂前,一般需要进行检测,检测o型密封圈是否合格,符合出厂标准。
3.如公告号为cn10967108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密封圈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密封圈检测方法通过接收密封圈的灰度图像;对所述灰度图像中的内圆和外圆分别进行边沿查找,其中,内圆周长小于外圆周长;获取边沿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边沿点之间的距离,获取内圆周长像素值和外圆周长像素值,以便获得所述内圆周长和所述外圆周长;根据所述内圆周长和所述外圆周长,确定所述密封圈的内径和截面直径。本技术在接收密封圈灰度图像后,分别对内圆和外圆进行边沿查找,得到边沿点间的距离,从而分别得到内圆和外圆的周长像素值,进一步得到内圆和外圆的周长,最终得到密封圈的内径和截面直径,有效提升测量密封圈尺寸的效率。
4.上述密封圈检测方法只能通过接收密封圈的灰度图像,获得密封圈内圆周长和外圆周长,从而确定出密封圈的内径和截面直径,使得密封圈检测的范围较小,不能对密封圈的其他性能进行检测。
5.为此,我们推出一种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s1、外观质量检测:
9.s101、目测:
10.工作人员目测o型密封圈表面是否光滑、清洁,o型密封圈表面是否存在孔隙、裂纹、杂质、气泡,若o型密封圈表面存在孔隙、裂纹、杂质、气泡,则手动将次品剔除;
11.s102、表面缺陷检测:
12.s1021、采用适合指标规格的工业相机、镜头、计算机以及环形led光源搭建针对o型密封圈的视觉测量系统,并对视觉测量系统进行标定;
13.s1022、采集o型密封圈的图像信息;
14.s1023、将采集到的o型密封圈的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成灰度图像,与标准模板图像和设定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比较发现不一致的区域是否超过设定的参数范围,若超过
设定的参数范围,则输出次品报警信息及剔次控制信号,将o型密封圈次品剔除;
15.s103、尺寸检测:
16.s1031、通过步骤s102中的视觉测量系统对灰度图像中的内圆和外圆分别进行边沿查找,获取边沿点之间的距离;
17.s1032、根据获取的边沿点之间的距离,获取内圆周长像素值和外圆周长像素值,从而获得内圆周长和外圆周长;
18.s1033、根据内圆周长和外圆周长,计算出o型密封圈的内径和截面直径,并与设定参数进行比较,比较计算出的o型密封圈的内径和截面直径的数据是否超过设定的参数范围,若超过设定的参数范围,则输出次品报警信息及剔次控制信号,将o型密封圈次品剔除;
19.s2、机械性能检测:
20.s201、硬度试验:
21.s2011、通过邵氏硬度计对o型密封圈进行硬度试验,先检查邵氏硬度计指针是否归零,如果没有归零则使用螺丝刀调节使其归零;
22.s2012、归零后,用适当的力匀速垂直将针头按压o型密封圈表面,待邵氏硬度计针头端面完全接触被测o型密封圈表面时即可,此时记录硬度计表盘上测试的数值;
23.s2013、再测量o型密封圈的不同位置,取其平均值,即为o型密封圈的邵氏硬度,将计算出邵氏硬度与预设的参数进行比较,若超出预设参数范围,则将次品进行剔除;
24.s202、拉伸性能试验:
25.s2021、通过拉力试验机对o型密封圈进行拉伸性能试验,根据测试要求和o型密封圈的形状、尺寸,对拉力试验机进行测试参数设置;
26.s2022、根据测试要求和o型密封圈的形状、尺寸选择相应的夹具,将o型密封圈,通过夹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
27.s2023、通过启动拉力试验机的开关使得拉力试验机进入试验状态,对o型密封圈进行试验;
28.s2024、试验结束后,从夹具上取下试样,并利用试验数据计算出o型密封圈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将计算出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与预设的参数进行比较,若超出预设参数范围,则将次品进行剔除;
29.s203、耐液体试验:
30.根据o型密封圈的使用情况,选择相应的液体,将o型密封圈置于液体中浸泡5~8h,然后将o型密封圈取出自然干燥,再重复步骤s201和步骤s202,检测o型密封圈的硬度和拉伸性能要求;
31.s204、老化试验:
32.根据o型密封圈的使用情况,设置相应的参数,将o型密封圈置于老化箱内烘烤1~1.5h,然后将o型密封圈取出自然冷却停放,再重复步骤s201和步骤s202,检测o型密封圈的硬度和拉伸性能要求;
33.s3、成品包装检测:
34.在成品包装后,通过称重设备进行称重,检测一个包装内的o型密封圈是否漏装或多装,将称重的结果与预设参数进行比较,若超出预设参数范围,则将成品包装次品进行剔除。
35.所述步骤103中,内圆周长小于外圆周长。通过内圆周长计算出o型密封圈的内径,通过外圆周长计算出o型密封圈的外径。
36.所述步骤s201中,若检测的o型密封圈厚度小于3mm,需将同规格同批次的o型密封圈叠加至3mm以上再进行检测。若o型密封圈厚度小于3mm时,直接进行测量,会影响测量精度,因此需要将o型密封圈进行叠加,再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测量精度。
37.所述步骤s201中,测量的次数不少于3次。提高测量的精度,减少测量结果受极端值的影响。
38.所述步骤s203中,o型密封圈浸泡时的温度为-40~100℃,压力为15~30mpa。o型密封圈在液体中浸泡,模拟o型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液体侵蚀情况。
39.所述步骤s203中,o型密封圈自然干燥的时长为18~36h。使得o型密封圈在浸泡后能够自然恢复,然后再进行后续检验,减小误差,提高精度。
40.所述步骤s204中,o型密封圈烘烤的温度为120~220℃。o型密封圈在老化箱内烘烤,模拟o型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高温情况。
41.所述步骤s204中,o型密封圈自然冷却停放的时间为16~144h。使得o型密封圈在烘烤后能够自然恢复,然后再进行后续检验,减小误差,提高精度。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3.1、本发明能够在o型密封圈生产后进行外观质量检测、机械性能检测和成品包装检测,能够提高o型密封圈的出厂合格率;
44.2、本发明在外观质量检测中首先通过人工肉眼目测,首先将表面存在孔隙、裂纹、杂质、气泡的次品剔除,然后通过视觉测量系统对o型密封圈表面缺陷和尺寸进行检测,降低误差,提高检测精度;
45.3、本发明在机械性能检测中,首先对o型密封圈进行硬度、拉伸性能试验,检测o型密封圈的机械强度是否符合规格,再对o型密封圈进行耐液体和老化试验,模拟o型密封圈使用环境,检测o型密封圈的机械耐力是否符合规格,使得o型密封圈的检测更全面,检测出的成品质量更高;
46.4、本发明在成品包装检测中,检测一个包装内的o型密封圈是否漏装或多装,提高出厂合格率,降低卖家或买家的损失。
附图说明
47.图1为本发明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48.图2为本发明外观质量检测的流程图;
49.图3为本发明机械性能检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1.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具
体包括以下步骤:
52.s1、外观质量检测:
53.s101、目测:
54.工作人员目测o型密封圈表面是否光滑、清洁,o型密封圈表面是否存在孔隙、裂纹、杂质、气泡,若o型密封圈表面存在孔隙、裂纹、杂质、气泡,则手动将次品剔除;
55.s102、表面缺陷检测:
56.s1021、采用适合指标规格的工业相机、镜头、计算机以及环形led光源搭建针对o型密封圈的视觉测量系统,并对视觉测量系统进行标定;
57.s1022、采集o型密封圈的图像信息;
58.s1023、将采集到的o型密封圈的图像信息进行预处理成灰度图像,与标准模板图像和设定的相关参数进行比较,比较发现不一致的区域是否超过设定的参数范围,若超过设定的参数范围,则输出次品报警信息及剔次控制信号,将o型密封圈次品剔除;
59.s103、尺寸检测:
60.s1031、通过步骤s102中的视觉测量系统对灰度图像中的内圆和外圆分别进行边沿查找,获取边沿点之间的距离;
61.s1032、根据获取的边沿点之间的距离,获取内圆周长像素值和外圆周长像素值,此处,内圆周长小于外圆周长,从而获得内圆周长和外圆周长;
62.s1033、根据内圆周长和外圆周长,计算出o型密封圈的内径和截面直径,并与设定参数进行比较,比较计算出的o型密封圈的内径和截面直径的数据是否超过设定的参数范围,若超过设定的参数范围,则输出次品报警信息及剔次控制信号,将o型密封圈次品剔除;
63.s2、机械性能检测:
64.s201、硬度试验:
65.s2011、通过邵氏硬度计对o型密封圈进行硬度试验,先检查邵氏硬度计指针是否归零,如果没有归零则使用螺丝刀调节使其归零;
66.s2012、归零后,用适当的力匀速垂直将针头按压o型密封圈表面,待邵氏硬度计针头端面完全接触被测o型密封圈表面时即可,此时记录硬度计表盘上测试的数值,若检测的o型密封圈厚度小于3mm,需将同规格同批次的o型密封圈叠加至3mm以上再进行检测,若o型密封圈厚度小于3mm时,直接进行测量,会影响测量精度,因此需要将o型密封圈进行叠加,再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测量精度;
67.s2013、再测量o型密封圈的不同位置,测量的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即为o型密封圈的邵氏硬度,提高测量的精度,减少测量结果受极端值的影响,将计算出邵氏硬度与预设的参数进行比较,若超出预设参数范围,则将次品进行剔除;
68.s202、拉伸性能试验:
69.s2021、通过拉力试验机对o型密封圈进行拉伸性能试验,根据测试要求和o型密封圈的形状、尺寸,对拉力试验机进行测试参数设置;
70.s2022、根据测试要求和o型密封圈的形状、尺寸选择相应的夹具,将o型密封圈,通过夹具安装在拉力试验机上;
71.s2023、通过启动拉力试验机的开关使得拉力试验机进入试验状态,对o型密封圈进行试验;
72.s2024、试验结束后,从夹具上取下试样,并利用试验数据计算出o型密封圈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将计算出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与预设的参数进行比较,若超出预设参数范围,则将次品进行剔除;
73.s203、耐液体试验:
74.根据o型密封圈的使用情况,选择相应的液体,将o型密封圈置于液体中浸泡5~8h,浸泡时的温度为-40~100℃,压力为15~30mpa,o型密封圈在液体中浸泡,模拟o型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液体侵蚀情况,然后将o型密封圈取出自然干燥,o型密封圈自然干燥的时长为18~36h,使得o型密封圈在浸泡后能够自然恢复,然后再进行后续检验,减小误差,提高精度,再重复步骤s201和步骤s202,检测o型密封圈的硬度和拉伸性能要求;
75.s204、老化试验:
76.根据o型密封圈的使用情况,设置相应的参数,将o型密封圈置于老化箱内烘烤1~1.5h,烘烤的温度为120~220℃,o型密封圈在老化箱内烘烤,模拟o型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的高温情况,然后将o型密封圈取出自然冷却停放,o型密封圈自然冷却停放的时间为16~144h,使得o型密封圈在烘烤后能够自然恢复,然后再进行后续检验,减小误差,提高精度,再重复步骤s201和步骤s202,检测o型密封圈的硬度和拉伸性能要求;
77.s3、成品包装检测:
78.一般成品在包装时,是将规定数量的o型密封圈包装在一个包装容器内,因此在成品包装后,通过称重设备进行称重,检测一个包装内的o型密封圈是否漏装或多装,将称重的结果与预设参数进行比较,若超出预设参数范围,则将成品包装次品进行剔除,后续可将次品包装拆除,进行重新包装。
79.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o型密封圈进行外观质量检测、机械性能检测和成品包装检测;在外观质量检测中首先通过人工肉眼目测,首先将表面存在孔隙、裂纹、杂质、气泡的次品剔除,然后通过视觉测量系统对o型密封圈表面缺陷和尺寸进行检测,降低误差,提高检测精度;在机械性能检测中,首先对o型密封圈进行硬度、拉伸性能试验,检测o型密封圈的机械强度是否符合规格,再对o型密封圈进行耐液体和老化试验,模拟o型密封圈使用环境,检测o型密封圈的机械耐力是否符合规格,使得o型密封圈的检测更全面,检测出的成品质量更高;在成品包装检测中,检测一个包装内的o型密封圈是否漏装或多装,提高出厂合格率,降低卖家或买家的损失。
8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