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754466发布日期:2022-12-31 02:4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溯源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颗粒物污染溯 源方法。


背景技术:

2.颗粒物污染溯源,即开展区域pm
2.5
和pm
10
污染高值发生的成因分析, 这对颗粒物高值的削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常用的颗粒物污染溯源 方法包括后推气团轨迹分析法、数值模式模拟法、移动式常规走航监测法、 网格化微站监测法等,而常规的颗粒物污染溯源绝大多数从国控点常规参 数(pm
2.5
、pm
10
、no2、so2、co、o3)高值概况、局部常规参数(pm
2.5
、 pm
10
、no2、so2、co、o3)走航、垂直空间pm
2.5-pm
10
分布情况、站点 气团轨迹等事后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虚拟化的数值模拟加以佐证。因此, 现有的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主要基于国控颗粒物参数进行常规性分析,存 在一定的滞后性,且缺乏大气物理条件、环境气象、颗粒物组分(水溶性 离子、碳组分和无机元素等)长期性监测的机理性综合分析,无法明确自 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颗粒物污染的首要贡献,更无法对高值过程中多类颗 粒物组分开展细化溯源,这就造成了区域颗粒物污染成因不清晰、环保执 法无方向、颗粒物污染改善幅度不佳等问题。
3.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以解决现有颗粒物污染溯源 方法存在的区域颗粒物污染成因不清晰的技术问题。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包括以下内 容:
6.确定目标区域,并统计目标区域的本地颗粒物源清单;
7.在目标区域内布设监测网络以进行常规参数数据、垂直探空数据、温 度垂直分布数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的实时监测;
8.当监测到颗粒物污染后,基于颗粒物浓度高值时刻选取溯源时段,基 于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辨识目标区域高空是否存在颗粒物高空沉 降现象,若是,则判定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外来传输;
9.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和温度垂直分布数据辨识高空是否 存在边界层近地骤降和逆温现象,若是,则判定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不利 气象;
10.基于溯源时段内的颗粒物组分数据与本地颗粒物源清单进行特征因 子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明确颗粒物污染的特定高值污染源。
11.进一步地,所述本地颗粒物源清单包括一次颗粒物源清单和二次颗粒 物源清单。
12.进一步地,所述在目标区域内布设监测网络以进行常规参数数据、垂 直探空数据、温度垂直分布数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的实时监测的步骤包 括:
13.对本地颗粒物源清单的污染源位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动监 测站选点规范,在重点区域布设激光雷达、风廓线仪和颗粒物组分站,通 过常规监测点位进行常规参
数监测,通过激光雷达进行垂直探空,通过风 廓线仪进行温度垂直分布监测,通过颗粒物组分站对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 监测。
14.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辨识目标区域高空是 否存在颗粒物高空沉降现象的步骤包括:
15.对消光系数和退偏振比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当消光系数整体低 值且稳定、退偏振比未出现垂直方向上的显著变化,则判定高空未出现颗 粒物传输沉降现象,当退偏振比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时序性的高空高/近地 低、消光系数呈现出持续低值分布时,则判定为沙尘高空传输沉降,当消 光系数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时序性的高空高/近地低、退偏振比呈现出持续 低值分布时,则判定为颗粒物气溶胶高空沉降或者雨水沉降。
16.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和温度垂直分布数据 辨识高空是否存在边界层近地骤降和逆温现象的步骤包括:
17.对边界层高度的时序变化和垂直气温分布进行分析,当边界层高度在 3小时内下降至60%~65%以下时,则判定为边界层骤降,当边界层内发生 显著的因海拔上升而气温升高的现象时,则判定为近地逆温。
18.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内容:
19.采用相关性矩阵法对常规参数、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 判断与颗粒物浓度高值相关性显著的颗粒物组分,并根据该颗粒物组分从 本地颗粒物源清单中查找出对应的污染源。
20.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内容:
21.将溯源时段内所有的0~23点的颗粒物浓度数据、颗粒物组分数据对 应挑选出来,分别求取均值并整合至一天内的24h内,随后以时间先后排 序制取线性图,分析颗粒物浓度的高值集中时段,并与实际社会生产作息 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污染源。
22.进一步地,基于颗粒物浓度高值时刻选取溯源时段后还包括以下内 容:
23.对溯源时段内的常规参数数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剔除 掉异常时段数据。
24.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内容:
25.根据颗粒物污染成因采用对应的管控方案。
26.进一步地,当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颗粒物高空沉降现象时,采取上风 向区域联防联控方案,当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不利气象时,采取人工干预 天气或者总结气象规律开展错峰生产,当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特定高值污 染源时,对特定高值污染源开展减排降耗、规范化作业、产业升级。
27.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28.本发明的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先根据地方环境空气考核指标和实际 颗粒物污染现状确定进行颗粒物污染溯源的目标区域,收集目标区域的背 景资料,统计得到目标区域的本地颗粒物源清单,将目标区域的所有颗粒 物污染源相关信息预先存储起来以便于后续溯源时进行比对分析。再在目 标区域内的重点区域布设监测网络,从而对常规参数数据、垂直探空数据、 温度垂直分布数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当监测到颗粒物污染 时,在基于颗粒物浓度高值时刻选取溯源时段后,先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垂 直探空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颗粒物污染成因是否包括外来传输,再基于溯 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
据和温度垂直分布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颗粒物污 染成因是否包括不利气象,然后基于溯源时段内的颗粒物组分数据与本地 颗粒物源清单进行特征因子比对,以判断颗粒物污染的特定高值污染源。 本发明的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可以对颗粒物浓度高值开展外源传输、不 利气象和本地污染源三方面的成因分析,同时明确三者是否存在叠加影 响,有效提升了颗粒物污染溯源的精确性和时效性,可以快速、准确地筛 选出颗粒物污染高值的病因,实现精准把脉。
29.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 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3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 定。在附图中:
31.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2.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进行激光雷达探空信号反演的示意图。
33.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存在近地逆温现象的探空廓线示意图。
34.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不存在近地逆温现象的探空廓线示意图。
35.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消光系数和退偏振比组合识别示意图。
36.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7.图7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布设的h省激光雷达、风廓线仪及颗 粒物组分监测网络示意图。
38.图8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2022年x月x日c3区域的pm
2.5
逐小时变化趋势示意图。
39.图9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进行h省c3区域2022年x月x日 雷达探空反演实况示意图。
40.图10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h省c3区域2022年x月x日6 时的气象垂直探空示意图。
41.图11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h省c3区域2022年x月x日pm
2.5
组分时序变化趋势示意图。
42.图12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h省c3区域2022年x月x日-x+2 日常规污染物及组分的相关性矩阵分析示意图。
43.图13是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h省c3区域2022年x月x日-x+2 日pm
2.5
、so2及特征组分时序归一化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 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45.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包 括:
46.步骤s1:确定目标区域,并统计目标区域的本地颗粒物源清单;
47.步骤s2:在目标区域内布设监测网络以进行常规参数数据、垂直探 空数据、温度
垂直分布数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的实时监测;
48.步骤s3:当监测到颗粒物污染后,基于颗粒物浓度高值时刻选取溯 源时段,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辨识目标区域高空是否存在颗粒 物高空沉降现象,若是,则判定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外来传输;
49.步骤s4: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和温度垂直分布数据辨识 高空是否存在边界层近地骤降和逆温现象,若是,则判定颗粒物污染成因 包括不利气象;
50.步骤s5:基于溯源时段内的颗粒物组分数据与本地颗粒物源清单进 行特征因子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明确颗粒物污染的特定高值污染源。
51.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先根据地方环境空气考 核指标和实际颗粒物污染现状确定进行颗粒物污染溯源的目标区域,收集 目标区域的背景资料,统计得到目标区域的本地颗粒物源清单,将目标区 域的所有颗粒物污染源相关信息预先存储起来以便于后续溯源时进行比 对分析。再在目标区域内的重点区域布设监测网络,从而对常规参数数据、 垂直探空数据、温度垂直分布数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当监 测到颗粒物污染时,在基于颗粒物浓度高值时刻选取溯源时段后,先基于 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颗粒物污染成因是否包括外 来传输,再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和温度垂直分布数据进行分析 以判断颗粒物污染成因是否包括不利气象,然后基于溯源时段内的颗粒物 组分数据与本地颗粒物源清单进行特征因子比对,以判断颗粒物污染的特 定高值污染源。本发明的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可以对颗粒物浓度高值开 展外源传输、不利气象和本地污染源三方面的成因分析,同时明确三者是 否存在叠加影响,有效提升了颗粒物污染溯源的精确性和时效性,可以快 速、准确地筛选出颗粒物污染高值的病因,实现精准把脉。
52.可以理解,在所述步骤s1中,基于地方环境空气考核指标和实际颗 粒物污染现状确定目标区域,收集目标区域的背景资料,统计本地颗粒物 源清单。其中,所述本地颗粒物源清单包括一次颗粒物源清单和二次颗粒 物源清单,一次颗粒物源清单主要包括土壤扬尘、道路扬尘、建筑扬尘、 海盐源、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等来源,二次颗粒物源清单包括大气中某些 污染气体组分(如so
x
、no
x
、碳氢化合物等)之间,或这些气体与大气 中的正常组分(如o2)之间通过光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或其他 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颗粒物。另外,所述本地颗粒物源清单中还可以将污 染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定期对本地颗粒物源清单保持更新,保证所积 累数据清单的时效性、科学性和充足性。
53.可以理解,所述步骤s2中在目标区域内布设监测网络以进行常规参 数数据、垂直探空数据、温度垂直分布数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的实时监测 的过程包括:
54.对本地颗粒物源清单的污染源位置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自动监 测站选点规范,在重点区域布设激光雷达、风廓线仪和颗粒物组分站,通 过常规监测点位进行常规参数监测,通过激光雷达进行垂直探空,通过风 廓线仪进行温度垂直分布监测,通过颗粒物组分站对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 监测。
55.具体地,对本地颗粒物源清单进行分析,明确目标区域内污染源的位 置分布情况,然后结合国家自动监测站选点规范,在容易出现污染超标的 重点区域布设激光雷达、风廓线仪和颗粒物组分站等监测设备。其中,同 一监测点位的激光雷达、风廓线仪、颗粒物组分站搭配监测应尽量不要分 开,如参数需分开监测,需保障各设备之间距离<200m。例
间切分,进一步为环保执法明晰颗粒物管控区域。
58.可以理解,在所述步骤s3中,当监测到颗粒物污染时,例如pm
2.5
小时浓度>75ug/m3,pm
10
小时浓度>150ug/m3,基于颗粒物浓度高值时 刻选取溯源时段,溯源时段的选择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可以是空气 污染水平处于优/良/污染的任何时段。
59.其中,所述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辨识目标区域高空是否存 在颗粒物高空沉降现象的过程包括:
60.对消光系数和退偏振比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当消光系数整体低 值且稳定、退偏振比未出现垂直方向上的显著变化,则判定高空未出现颗 粒物传输沉降现象,当退偏振比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时序性的高空高/近地 低、消光系数呈现出持续低值分布时,则判定为沙尘高空传输沉降,当消 光系数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时序性的高空高/近地低、退偏振比呈现出持续 低值分布时,则判定为颗粒物气溶胶高空沉降或者雨水沉降。
61.可以理解,消光系数是可见光在大气中传播单位距离时的相对衰减 率,是环境空气质量优劣的重要表征,其定义式为:
[0062][0063]
其中,k
λ
(s)表示消光系数,di
λ
为电磁波辐射经ds后的强度变化值, i
λ
表示波长为λ的电磁波辐射强度,ρ(s)表示电磁波位于s时刻的大气密 度。
[0064]
另外,退偏振比指的是偏振电磁波照射降水质点后,其散射的电磁波 的偏振波与全偏振波之比,其定义式为:
[0065][0066]
其中,i
x
表示与激光电矢量向垂直的谱线的强度,iy表示与激光电矢 量相平行的谱线的强度。
[0067]
通过对消光系数和退偏振比的垂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数值范围介 于0~1为例,高退偏振比/高消光为冰云、高退偏振比/低消光为沙尘、低 退偏振比/高消光为水云、低退偏振比/低消光为球形气溶胶,具体如下图 5所示。因此,当消光系数整体低值且稳定、退偏振比未出现垂直方向上 的显著变化,则判定高空未出现颗粒物传输沉降现象,而当退偏振比在垂 直方向上表现为时序性的高空高/近地低、消光系数呈现出持续低值分布 时,则判定为沙尘高空传输沉降,而当消光系数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时序 性的高空高/近地低、退偏振比呈现出持续低值分布时,则判定为颗粒物气 溶胶高空沉降或者雨水沉降。其中,当判断为降水现象时的消光系数高值 集中分布于0~5km高空,当判断为气溶胶沉降时的消光系数高值主要分 布于0~1.5km的边界层内。基于激光雷达垂直探空,可及时明确高空是 否存在颗粒物沉降带,从而判断颗粒物浓度高值是否因外源传输所导致。
[0068]
可以理解,所述步骤s4中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垂直探空数据和温度垂 直分布数据辨识高空是否存在边界层近地骤降和逆温现象的过程包括:
[0069]
对边界层高度的时序变化和垂直气温分布进行分析,当边界层高度在 3小时内下降至60%~65%以下时,例如千米级别的边界层高在3小时内骤 降至数百米以下,或者数百米级别的边界层高在3小时内骤降至数十米级 别以下时,则判定为边界层骤降,当边界层内发生显著的因海拔上升而气 温升高的现象时,则判定为近地逆温,当存在边界层骤降
和近地逆温时, 则判定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不利气象。本发明基于激光雷达反演边界层高 和风廓线仪的近地1km垂直气温研判,可有效明确污染高值时是否存在不 利气象,从而判断颗粒物浓度高值是否因不利气象导致。
[0070]
可以理解,在所述步骤s5中,基于溯源时段内的颗粒物组分数据与 本地颗粒物源清单进行特征因子比对,可以快速明确颗粒物污染的特定高 值污染源,实现快速污染溯源。其中,具体的颗粒物特征因子及其示踪行 业对应表如表1所示。
[0071][0072]
可以理解,本发明通过激光雷达探空、风廓线仪气温垂直反演、颗粒 物常规监测和颗粒物组分监测组合使用,可以精确分析出诱发颗粒物浓度 高值的外来源和本地源、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大大提高了溯源效率和溯 源精度。
[0073]
可选地,所述步骤s5还包括以下内容:
[0074]
采用相关性矩阵法对常规参数、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以 判断与颗粒物浓度高值相关性显著的颗粒物组分,并根据该颗粒物组分从 本地颗粒物源清单中查找出对应的污染源。
[0075]
可以理解,相关性矩阵也称相关系数矩阵,相关性矩阵第i行第j列 的元素是原矩阵中第i列和第j列的相关系数。在获得常规六参数数据和 颗粒物组分数据后,构建有效数据表,然后将有效数据表导入专业制图软 件中,通过专业制图软件制取污染物相关性矩阵分析图。通过相关性矩阵 法可以分析得到与颗粒物浓度高值相关性显著的颗粒物组分,然后从本地 颗粒物源清单中根据颗粒物组分对应查找出污染源,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 颗粒
物污染成因机理,有效开展多证据耦合分析,提高了颗粒物污染溯源 分析判断的准确率。另外,相关性矩阵分析法不仅适用于颗粒物和颗粒物 组分的相关性分析,亦适用于颗粒物和大气物理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还适用于颗粒物和常规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更适用于颗粒物和气象参数 的交集分析。
[0076]
可选地,所述步骤s5还包括以下内容:
[0077]
将溯源时段内所有的0~23点的颗粒物浓度数据、颗粒物组分数据对 应挑选出来,分别求取均值并整合至一天内的24h内,随后以时间先后排 序制取线性图,分析颗粒物浓度的高值集中时段,并与实际社会生产作息 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污染源。
[0078]
可以理解,通过采用时序归一化分析法对溯源时段内的颗粒物浓度数 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准确获取颗粒物浓度在一天24h 内的高值集中时段,将其与实际社会生产作息进行比对,则可根据比对结 果确定污染源,例如,某污染源在某一时段内排放的某类型污染物较多, 而该时段内出现了颗粒物浓度超标,且超标的颗粒物组分数据与该污染源 排放的污染物类型相匹配,即可确定该污染源是导致颗粒物污染的原因之 一,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颗粒物污染溯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0079]
可以理解,本发明采用相关性矩阵分析法和时序归一化分析法进行进 一步的溯源分析,与特征因子比对法相结合,极大地避免了颗粒物污染溯 源的偶然误差,有效提升了颗粒物污染溯源的精确性和时效性。
[0080]
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在基于颗粒物浓度高值时刻选取溯源时段后 还包括:
[0081]
对溯源时段内的常规参数数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进行数据筛选,剔除 掉异常时段数据。
[0082]
具体地,基于溯源时段内的常规参数数据和颗粒物组分数据,结合数 据标识国标对异常数据进行剔除,例如,组合之和大于浓度、小时数据离 群等情况,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了污染溯源的准 确性。
[0083]
可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颗粒物污染溯源方法还包括:
[0084]
步骤s6:根据颗粒物污染成因采用对应的管控方案。
[0085]
具体地,当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颗粒物高空沉降现象时,采取上风向 区域联防联控方案,当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不利气象时,采取人工干预天 气或者总结气象规律开展错峰生产,当颗粒物污染成因包括特定高值污染 源时,对特定高值污染源开展减排降耗、规范化作业、产业升级。
[0086]
可以理解,本发明在对颗粒物污染成因进行准确分析后,根据诱发颗 粒物浓度高值的成因采取对应的管控措施,实现对症下药,管控效果较好, 大大缓解了目标区域的颗粒物污染问题。
[0087]
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一具体示例中,对h省的颗粒物污染问题进行 了溯源管控,具体过程为:
[0088]
首先,基于h省环境空气考核指标和实际颗粒物污染现状确定目标区 域,收集h省各地的地理气象等背景资料,统计本地颗粒物源清单。清单 库内容包括且不限于下表2。其中c1~cn为省域各城市,a1~x1、 a2~x2......a
n-1
~x
n-1
、an~xn为各城市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源清单,a~x(x非 具体字母,为项目拓展标记,结合实际应用,可无限延展)分别对应各类 标识元素和组分示踪的污染源类别。相同分类还可适用于其他行政级别单 位,如市—
区县、区县—街道/乡镇、街道/乡镇—社区/村落等。
[0089][0090][0091]
然后,对h省颗粒物源清单进行分析,结合监测点位布设标准,布设 h省激光雷达/风廓仪及颗粒物组分监测网络,如图7所示。运用监测网络 的设备搭配组合开展在线实时监测工作,从2022年x月x日5时起,c3 区域颗粒物浓度出现显著抬升,具体如图8所示。筛选污染出现的日期段 2022年x月x日-x月x+2日,结合小时数据标识,对异常小时数据进 行剔除,如下表3中x月x+2日22时的f-小时数据为“r”情况,结合 下表4的“数据标识”情况,r标识为“数据突变”情况,需进行剔除。
[0092]
表3、x月x日-x月x+2日c3区域污染物及组分小时数据表(原始)
[0093][0094]
表4、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状态编码表(可扩展)
[0095]
序号数据状态编码中文名称说明1h有效数据不足按5分钟、小时、日等时段数据均值计算要求。所获取的有效数据个数不足2w等待数据回复等待采样、输送、分析/检测等运行过程就绪3bb连接不良在设定等待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所需信息代码4d分析仪器离线因维护、维修、更换等分析仪器离线5b运行不良检测到相关分析仪器、辅助设备等出现的任何报警信号(信息)6r数据突变相邻数据之差超过可信范围
7hsp数据超上限数据大于分析仪器量程最小值,或设定值8lsp数据超下限数据小于分析仪器量程最小值,或设定值9pz零点检查正在检查分析仪器量程零点10ps跨度检查正在检查分析仪器量程跨度11as精度检查正在检查分析仪器量程精度12cz零点校准正在校准分析仪器量程精度13cs跨度校准正在校准分析仪器量程跨度14tzs检定零点飘移 15tss检定跨度飘移 16tsr检定跨度重现性 17tsl检定多点跨度 18gce关闭源气失败 19pf流量检查 20pm质量检查 21pt温度压力校准 22re仪器回补数据 23rm已删除数据表示当前数据无效24z0已归零数据表示当前数据无效25ms修正状态数据 26-99无数据 [0096]
然后,在c3区域出现颗粒物高值时开展深入溯源分析,首先通过c3 点位的激光雷达辩识区域高空是否存在颗粒物高空沉降。结合图9分析 2022年x月x日雷达探空情况:当日消光系数整体低值且稳定、退偏振 比未出现高空垂直方向上的显著变化,表明高空未出现颗粒物传输沉降现 象,外源传输并非导致此次污染高值的诱因,无需开展上风向区域联防联 控工作。
[0097]
然后,基于激光雷达进行边界层反演分析:当日高空边界层高持续为 0.5km~0.53km,未发生边界层骤降现象;进一步结合风廓线仪分析2022 年x月x日c3区域的高空温阔线,分布如图10所示:结果为边界层内 未现近地逆温,判断当日未受到大气物理环境变化等不利气象影响。
[0098]
接着,结合c3区域2022年x月x日pm
2.5
组分时序变化趋势分析, 如图11所示,结果发现:高值期间,c3区域首要组分为so
42-和k
+
,占 比分别达27.7%、26.1%;cl-和mg
2+
同步出现显著上升,占比分别为13.8%、 3.3%;基于so
42-—k
+
—cl-—mg
2+
特征因子组合,回溯c3区域颗粒物特 征因子及其示踪行业对应表(如表5),初步明确颗粒物高值受烟花爆竹源 —m3影响。
[0099][0100]
进一步地,运用相关性矩阵法对c3组分站(细颗粒物高值组分站点) 常规六参数、颗粒物组分进行分析,具体过程包括:1.选定颗粒物高值污 染时日2022年x月x-x+2日,制作颗粒物高值时日c3组分站(高值区 域)的污染物及组分小时浓度时序表(csv格式),具体信息包含逐小时时间 (yyyy/m/d h:mm格式)、常规六参数、13种水溶性离子小时数据;2.对表 格数据进行审核筛选,本例中剔除2022年x月x+2日22时水溶性离子 组分之和>pm
2.5
浓度的异常数据,得到最终的有效数据表;3.将有效数据 表的表格数据专业制图软件,通过专业制图软件制取污染物相关性矩阵分 析图,如图12所示;4.重复上述操作,通过专业制图软件制取污染物时序 归一图,如图13所示;5.相关性矩阵分析表明:so
42-—k
+
—cl-—mg
2+
与 pm
2.5
相关性高达0.73~0.92,进一步佐证烟花爆竹源组分与颗粒物高值相 关性显著,
此外,so2与pm
2.5
相关性高达0.69,常规污染物相关性同步 示踪“燃烧源”,进一步确定颗粒物高值的确受烟花爆竹源—m3影响;污 染物时序归一性表明:2022年x月x日—x月x+2日,so
42-—k
+
—cl-—mg
2+
、pm
2.5
和so2高值均集中于凌晨0-3时和早间7-9时,这与节假日 期间烟花爆竹燃放时间相近,时序证据进一步确定颗粒物高值的确受烟花 爆竹源—m3影响,同步建议开展境内烟花爆竹源—m3的禁燃禁放工作, 实现削峰减排。
[010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