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40974发布日期:2024-02-20 20:3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1、在使用免疫方法测量样本中被测抗原抗体浓度时,经常出现抗原过量问题,由此产生的状况称为前带现象。在免疫方法中,吸光度随着抗原浓度升高而上升,但当抗原达到一定浓度以上时产生吸光度不增加反而下降的现象。例如,抗原浓度为z1时检测到吸光度x,但在高浓度区域的抗原浓度z2下由于产生前带现象而仅仅检测到与吸光度x相同程度的甚至下降的吸光度。因此,虽然样本中的实际抗原浓度为高浓度但表观上被判断为不存在或低浓度,这样的前带现象常常产生抗原浓度测量值偏低的假阴性的结果,给测量带来很大干扰。

2、在生化分析仪、血凝分析仪中为了克服前带现象产生的干扰,采用警报处理方式。其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具有前带现象的样本会在反应曲线的斜率上出现异常,通过分析反应曲线一阶导数的性质,能够分辩出具有前带现象的样本,从而给出系统提示,从而进行稀释处理,给出正确的样本浓度信息。但上述基于一阶导数分析的处理结果,依赖于时间区间的选取,而区间选取涉及到反应曲线具体性质,试剂的组分等多种因素,复杂且易发生错误。因此,如何有效地检测出样本是否为具有前带现象的高浓度抗原样本显得尤为重要。

3、上述对背景技术的陈述仅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使用的技术手段、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等方面)的深入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消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和装置,其能够获得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反应曲线,通过比较反应曲线的二阶导数为零的点(即,拐点)出现的时间,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前带现象,不依赖于反应曲线上时间区间的选取,与其它预测前带样本方法结合使用,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其包括:获取待检测样本;对待检测样本的原始信号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反应曲线;对反应曲线求二阶导数,在反应曲线的二阶导数等于零处获得待检测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将获得的待检测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待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前带现象。

3、进一步地,所述预定阈值是利用正常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确定的;当待检测样本拐点出现时间小于预定阈值时,确定出待检测样本中存在前带现象。

4、进一步地,通过如下的等式来确定预定阈值:a=t×c,其中,a是预定阈值,t是多个正常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的平均值t,c是系数,系数c的取值范围在0.8至1.2之间。

5、进一步地,待检测样本的原始信号反应数据是在待检测样本的反应过程中利用光学检测系统采集到的透射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将待检测样本的原始信号反应数据转换为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从而确定出待检测样本的反应曲线。

6、进一步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确定出待检测样本中存在前带现象时,发出警报。

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一种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装置,其包括:获取模块,其配置为获取待检测样本;处理模块,其配置为对待检测样本的原始信号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反应曲线;计算模块,其配置为对反应曲线求二阶导数,在反应曲线的二阶导数等于零处获得待检测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比较模块,其配置为将获得的待检测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待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前带现象。

8、进一步地,所述预定阈值是利用正常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确定的;所述比较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当待检测样本拐点出现时间小于预定阈值时,确定出待检测样本中存在前带现象。

9、进一步地,通过如下的等式来确定预定阈值:a=t×c,其中,a是预定阈值,t是多个正常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的平均值t,c是系数,系数c的取值范围在0.8至1.2之间。

10、进一步地,待检测样本的原始信号反应数据是在待检测样本的反应过程中利用光学检测系统采集到的透射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将待检测样本的原始信号反应数据转换为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从而确定出待检测样本的反应曲线。

11、进一步地,装置进一步包括:报警模块,其配置为:当确定出待检测样本中存在前带现象时,发出警报。

12、本发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能够获得待检测样本的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反应曲线,通过比较反应曲线的二阶导数为零的点(即,拐点)出现的时间,从而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前带现象,不依赖于反应曲线上时间区间的选取,与其它预测前带样本方法结合使用,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的等式来确定预定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6.一种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的等式来确定预定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和装置。一种检测待检测样本的前带现象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样本;对待检测样本的原始信号反应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反应曲线;对反应曲线求二阶导数,获得待检测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将获得的待检测样本的反应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待检测样本中是否存在前带现象。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获得吸光度随时间变化的反应曲线,通过比较反应曲线的二阶导数为零的点(即,拐点)出现的时间,从而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前带现象,不依赖于反应曲线上时间区间的选取,与其它预测前带样本方法结合使用,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献民,潘旱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