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2047683发布日期:2022-11-03 07:4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功效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近些年来,随着敏感肌人群的占比逐渐提升,舒缓功效类化妆品的开发也备受关注。而人体功效试验作为化妆品功效评价的重要科学依据,需要筛选出合格的敏感性肌肤受试者。目前,敏感性肌肤的评估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1)主观评估:首先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受到触发因素刺激时皮肤是否容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对皮肤的敏感状况进行自我评估,自己得出是否为敏感性皮肤,所述触发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季节交替、温度变化或日晒)、化学因素(如化妆品、清洁用品、消毒产品、维a酸等刺激性外用药或环境污染物)或精神因素(如焦虑或抑郁)等;(2)半主观评估:采用刺激实验用于判定是否为敏感性肌肤,如乳酸刺痛实验;(3)客观评估:通过无创性皮肤生理指标,例如经表皮失水率、角质层含水量、皮肤ph值、皮脂、皮肤红斑指数或局部血流速度和血流分布直方图的测试,来反映敏感性皮肤的严重程度。
3.但现行标准中采用主观或半主观的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人群,可重复性差,刺激性实验较易影响人体的耐受性,且存在敏感性肌肤当前不一定处于泛红和需要舒缓的状态,由此导致筛选的准确度较低。相较而言,客观评估方法避免了主观评估导致的可能误差,在《中国敏感性皮肤诊治专家共识》提供了5种定量化评估指标,但针对这几种常用指标筛选的临床纳入标准至今仍未达成统一标准,筛选标准设置过高可能导致合格受试者招募困难,筛选标准设置过低可能无法检测出产品的实际效果,如何快速、准确、可靠地区分合格受试者仍是舒缓类化妆品功效验证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4.cn114262729a公开了一种化妆品及其原料的舒缓功效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细胞替代人体试验,首先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株,将待测样品加入细胞中进行测试,测试样品的细胞毒性,再选择无细胞毒性的浓度进行一氧化氮(no)释放抑制试验,通过统计学手段分析评价样品的舒缓功效。该方法经济快捷,测试过程可控,测试体系标准化,避免因人体个体差异引起的较大的结果偏差。但细胞实验与人体实际的使用场景相差较远,仅适合于早期原料的筛选,且由于细胞培养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使用化妆品成品/半成品,因此无法准确评估在人体上的舒缓功效。
5.cn114469948a提供了一种可复用皮肤泛红模型造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产品改善皮肤易激惹状态能力的评价。该方法利用烟酸甲酯进行皮肤泛红造模后,等皮肤泛红完全消退后,重新进行热刺激,造模部位会不同程度的重新泛红,根据重新泛红的程度来表征产品改善皮肤易激惹状态能力的差异。但造模往往不能完全替代实际处于泛红的敏感肌人群,对化妆品功效检测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和系统。所述测试方法能够快速、客观、准确地筛选出合格的舒缓功效受试者。
7.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1)依据化妆品舒缓功效测试的主观及半主观评价方法将受试者分为正常肌肤组和敏感肌肤组;
9.(2)获得各受试者的皮肤指标值,所述皮肤指标值选自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
10.(3)根据混淆矩阵方法分别对步骤(2)所述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得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
11.(4)选定任意一种步骤(2)中的皮肤指标值作为检测指标值,将各受试者的皮肤指标值与所述皮肤指标值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高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敏感肌肤,即舒缓功效测试的合格受试者,低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正常肌肤。
12.优选地,步骤(3)具体为:
13.根据混淆矩阵计算方法分别对步骤(2)所述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得到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在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分别以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中真阳率和假阳率的差值最大时对应的阈值作为标准阈值,分别得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
14.其中,不同阈值中的最小阈值为最小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减1,最大阈值为最大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加1,其他所有阈值是其余两个连续排序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的平均值。
15.所述真阳率为步骤(1)中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且步骤(4)中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步骤(1)中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16.所述假阳率为步骤(1)中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但步骤(4)中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步骤(1)中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17.优选地,所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为1.231。
18.优选地,所述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为276.15。
19.优选地,所述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为11.963。
20.优选地,在环境温度为20℃~22℃,湿度为40%~60%,皮肤面积至少为3
×
3cm下获得正常肌肤组和敏感肌肤组的皮肤指标值。
2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系统,包括:
22.分类模块,用于将依据化妆品舒缓功效测试的主观及半主观评价方法将受试者分类为正常肌肤组和敏感肌肤组;
23.检测模块,用于获得各受试者的皮肤指标值,所述皮肤指标值选自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
24.分析模块,用于对检测模块获得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进行
数据处理,分别得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
25.比较模块,包括第一比较模块、第二比较模块和第三比较模块;
26.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将各受试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值与所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高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敏感肌肤,即舒缓功效测试的合格受试者,低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正常肌肤;
27.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将各受试者的血红素浓度值与所述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高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敏感肌肤,即舒缓功效测试的合格受试者,低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正常肌肤;
28.所述第三比较模块,用于将各受试者的皮肤a值与所述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高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敏感肌肤,即舒缓功效测试的合格受试者,低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正常肌肤;
29.选择模块,用于选定第一比较模块、第二比较模块和第三比较模块中任意一种进行比较。
30.优选地,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分类模块中分类为正常肌肤的人数和分类为敏感肌肤的人数,并统计分类模块分类为敏感肌肤且比较模块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以及分类模块分类为正常肌肤但比较模块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
31.优选地,所述分析模块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检测模块获得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在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并获得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差值。
32.其中,不同阈值中的最小阈值为最小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减1,最大阈值为最大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加1,其他所有阈值是其余两个连续排序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的平均值。
33.优选地,所述分析模块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计算模块获得的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差值,选择差值最大对应的阈值作为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
34.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真阳率计算模块和假阳率计算模块。
35.所述真阳率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分类模块分类为敏感肌肤且比较模块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分类模块中分类为敏感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36.所述假阳率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分类模块分类为正常肌肤但比较模块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分类模块中分类为正常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37.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测试方法或所述的测试系统在化妆品舒缓功效测试中的应用。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39.(1)本发明选择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作为可量化的客观筛选标准,能够快速、客观、准确地筛选出合格的舒缓功效受试者;
40.(2)本发明采用混淆矩阵模型计算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用来替代主观及半主观筛选方法,采用所述标准阈值能够有效区分受试者为正常肌肤或敏感肌肤;
41.(3)基于所述标准阈值筛选的受试者具有泛红需要舒缓的真实状态,进行临床实验研究化妆品的舒缓功效更具有代表性,且在受试者筛选和化妆品功效验证阶段均可采用该单一皮肤检测指标进行衡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主观或半主观筛选受试者带来的繁琐操作,有利于提高人体实验中受试者的依从性。
附图说明
42.图1为实施例1中受试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分布图;
43.图2为实施例1中得到的roc曲线图;
44.图3为实施例3中得到的roc曲线图;
45.图4为实施例4中得到的roc曲线图;
46.图5为对比例1中得到的roc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8.本发明对所涉及的所有原料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从市场上购买或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即可。
49.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1)依据化妆品舒缓功效测试的主观及半主观评价方法将受试者分为正常肌肤组和敏感肌肤组;
51.(2)获得各受试者的皮肤指标值,所述皮肤指标值选自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
52.(3)根据混淆矩阵方法分别对步骤(2)所述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得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
53.(4)选定任意一种步骤(2)中的皮肤指标值作为检测指标值,将各受试者的皮肤指标值与所述皮肤指标值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高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敏感肌肤,即舒缓功效测试的合格受试者,低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正常肌肤。
54.在本发明中,首先依据舒缓功效测试的主观及半主观评价方法(乳酸刺痛实验)优选将受试者分为正常肌肤组和敏感肌肤组,即自述为敏感肌或正处于敏感状态、应激状态需要舒缓功效产品,且经乳酸刺痛实验评估为阳性的人群为敏感肌肤组,反之则为正常肌肤组。在本发明中,所述正常肌肤组和敏感肌肤组中各组的受试者人数优选不低于150人,甚至不低于200人。
55.在本发明中,所述受试者优选年龄在18~45岁之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除外)。另外,所述受试者不能具有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
56.(1)近一个月使用影响皮肤血红蛋白浓度或进行了影响皮肤血红蛋白浓度、皮肤血红素、皮肤a值的手术者;
57.(2)近一周使用抗组胺药或近一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58.(3)近两个月内受试部位使用任何抗炎药物者;
59.(4)受试者患有炎症性皮肤病临床未愈者;
60.(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61.(6)正在接受治疗的哮喘或者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62.(7)近六个月内接受抗癌化治疗者;
63.(8)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64.(9)哺乳期或妊娠妇女;
65.(10)双侧乳房切除及双侧腋下淋巴结切除者;
66.(11)在皮肤待试部位由于瘢痕、色素、萎缩、鲜红斑痣或其他瑕疵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判定者;
67.(12)参加其他的临床试验研究者;
68.(13)非志愿参加者或不能按实验要求完成规定内容者。
69.在本发明中,所述受试者在实验期间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70.(1)禁止口服或外用宣称具有影响皮肤血红蛋白浓度、皮肤血红素、皮肤a值或类似宣称的其他制剂;
71.(2)受试部位禁止接受可能影响皮肤血红蛋白浓度、皮肤血红素、皮肤a值的美容手术或其他美容方式;
72.(3)受试者以室内活动为主,避免长期暴露在室外光照下。
73.按照本发明,将受试者依据主观及半主观(乳酸刺痛实验)评价方法进行分类后,检测各受试者的皮肤指标值。在本发明中,优选在环境温度为20℃~22℃,湿度为40%~60%下获得正常肌肤组和敏感肌肤组的皮肤指标值,并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在本发明中,所述检测过程中的测试条件应保持一致,如:测试者、场所或仪器等。
74.在本发明中,所述检测的方法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即可,本发明优选在测试人员管理下,受试者用清水清洁面部,冲洗干净后用无屑吸水干纸巾吸干,在温度为20℃~22℃,湿度为40%~60%的测试环境中静坐,不能饮水及饮料,颧骨部位暴露,保持放松,避免接触颧骨部位。本发明优选颧骨部位作为检测部位,优选检测部位的面积至少为3cm
×
3cm。在本发明中,所述受试者的静坐时间至少为20min,甚至至少为30min。
75.当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化学物质等外界刺激时,会激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上的辣椒素受体(trpv1),引起钙离子内流,产生炎症因子,继而引发一系列反应,包括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等,使面部特别是颧骨部位的血红蛋白浓度升高,主观感受为刺痛、瘙痒、发热等,外观表现为皮肤出现泛红或红血丝等。另外,因为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皮肤红度也会有所改变,导致血红素浓度或皮肤a值有所变化。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皮肤指标值优选自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中的任意一种。
76.在本发明中,优选采用antera 3d成像系统拍摄受试者的颧骨部位图像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的数值;优选采用mexameter mx-18仪器测量受试者颧骨部位的血红素浓度值,优选采用colorimeter cl 400或visia仪器测量受试者颧骨部位的皮肤a值,更优选采用visia-cr仪器测量受试者颧骨部位的皮肤a值。。
77.按照本发明,优选根据混淆矩阵方法分别对步骤(2)所述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
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得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
78.在本发明中,所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优选为1.231,所述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优选为276.15,所述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优选为11.963。
79.按照本发明,优选将步骤(2)所述的各受试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与步骤(3)所述的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若受试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高于相应的标准阈值,则受试者为敏感肌肤,即舒缓功效测试的合格受试者,反之,低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为正常肌肤。
80.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又被称为“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最早应用于区分雷达信号检测领域的信号与噪声,之后又被广泛应用于评价最新医疗诊断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的有效性。此外,在统计建模领域,roc曲线也经常被用来评价预测模型的准确程度。从工作原理上讲,roc曲线通常是基于混淆矩阵得出,混淆矩阵基于“二分类(1/0)”模型,可对预测情况与实际表现的所有结果进行两两混合,从而得出以下4种情况:tp、fp、fn以及tn。混淆矩阵的指标释义如下表1所示:
81.表1
[0082][0083][0084]
据此,可以计算出模型分类的真阳率(tpr,true positive rate)、真阴率(tnr,true negative rate)、假阳率(fpr,false positive rate)以及假阴率(fnr,false negative rate),其中tpr又称敏感度,tnr又称特异度,计算公式如下:
[0085]
tpr=tp/(tp+fn);
[0086]
tn=tn/(tn+fp);
[0087]
fpr=fp/(tn+fp);
[0088]
fnr=fn/(tn+fp)。
[0089]
对于本发明而言,可将每一名受试者的皮肤指标视作一个舒缓功效受试者筛选预测模型,并将全体受试者视作所有舒缓功效受试者筛选预测模型的集合,在此基础上,即可用每一个筛选结果中的“敏感性肌肤”和“正常肌肤”,分别替换混淆矩阵中的“p”和“n”;同时用该判定结果的“正确”和“错误”,分别替换混淆矩阵中的“t”和“f”,模型转换后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见下表2:
[0090]
表2
[0091][0092]
通过给到分类模型不同的阈值,混淆矩阵中tp、fp、fn和tn的取值会随之改变,而tpr、tnr、fpr及fnr也同样随之变化,从而能够得到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在本发明中,所述真阳率为步骤(1)中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且步骤(4)中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步骤(1)中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的人数的比值。所述假阳率为步骤(1)中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但步骤(4)中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步骤(1)中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093]
根据阈值的变化,以fpr(假阳性率)和trp(真阳性率)分别为横轴和纵轴绘制roc曲线,设定最小阈值是最小测试值(测试值为: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减1,而最大阈值是最大测试值加1,其他所有的阈值是其余两个连续排序测试值的平均值。随后通过约登指数来确定roc曲线中的最佳阈值。约登指数又称正确指数,是敏感度和特异性之和减去1(即真阳率与假阳率的差值),计算公式如下:
[0094]
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性

1=tpr+tnr-1=tpr-fpr;
[0095]
约登指数的数值范围介于0~1之间,代表当前阈值下中鉴别阳性与阴性的能力。约登指数越大,说明出现真阳性的概率越高、假阳性的概率越低,表示该阈值下的分类性能越好。
[0096]
同时为了确定当前分类模型的效果,用spss(22.0版本)的roc曲线模型进行分析,在本发明中,将正常肌肤组的数据定义为“阴性”,对应数值为0;将敏感状态肌肤组的数据定义为“阳性”,对应数值为1,计算曲线下auc(auc,area under curve)面积,假设共有n个数据,roc曲线的坐标点为{(x1,y1)

(xn,yn)},则auc面积计算公式如下:
[0097]
auc面积=
[0098][0099]
auc面积通常在0.5~1左右,数值越大则该分类模型的分类准确性越高,按以下标准来判断该分类模型的准确性:
[0100]
auc=1,完美分类;
[0101]
0.85≤auc≤0.95,分类效果很好;
[0102]
0.7≤auc<0.85,分类效果一般;
[0103]
0.5<auc<07,分类效果较低;
[0104]
auc=0.5,跟随机猜测一样(例:丢铜板),模型没有预测价值;
[0105]
auc《0.5,比随机猜测还差,但只要总是反预测而行,就优于随机猜测。
[010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系统,包括:
[0107]
分类模块,用于将依据化妆品舒缓功效测试的主观及半主观评价方法将受试者分类为正常肌肤组和敏感肌肤组;
[0108]
检测模块,用于获得各受试者的皮肤指标值,所述皮肤指标值选自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
[0109]
分析模块,用于对检测模块获得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得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
[0110]
比较模块,包括第一比较模块、第二比较模块和第三比较模块;
[0111]
所述第一比较模块,用于将各受试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值与所述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高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敏感肌肤,即舒缓功效测试的合格受试者,低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正常肌肤;
[0112]
所述第二比较模块,用于将各受试者的血红素浓度值与所述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高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敏感肌肤,即舒缓功效测试的合格受试者,低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正常肌肤;
[0113]
所述第三比较模块,用于将各受试者的皮肤a值与所述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高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敏感肌肤,即舒缓功效测试的合格受试者,低于标准阈值的受试者判定为正常肌肤;
[0114]
选择模块,用于选定第一比较模块、第二比较模块和第三比较模块中任意一种进行比较。
[0115]
在本发明中,所述测试系统优选还包括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分类模块中分类为正常肌肤的人数和分类为敏感肌肤的人数,并统计分类模块分类为敏感肌肤且比较模块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以及分类模块分类为正常肌肤但比较模块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
[0116]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析模块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检测模块获得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在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并获得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差值。
[0117]
其中,不同阈值中的最小阈值为最小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减1,最大阈值为最大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加1,其他所有阈值是其余两个连续排序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血红素浓度值或皮肤a值的平均值。
[0118]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析模块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计算模块获得的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差值,选择差值最大对应的阈值作为血红蛋白浓度值的标准阈值、血红素浓度值的标准阈值或皮肤a值的标准阈值。
[0119]
优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包括真阳率计算模块和假阳率计算模块。
[0120]
所述真阳率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分类模块分类为敏感肌肤且比较模块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分类模块中分类为敏感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121]
所述假阳率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分类模块分类为正常肌肤但比较模块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分类模块中分类为正常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12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测试方法或测试系统在进行舒缓化妆品功效测试中的应用。本发明对舒缓化妆品功效测试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制,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即可。本发明优选在测试人员管理下,受试者用清水清洁面部,冲洗干净后用无屑吸水干纸巾吸干,在温度为20℃~22℃,湿度为40%~60%的测试环境中静坐,不能饮水及饮料,颧骨部位暴露,保持放松,避免接触颧骨部位,记录受试者相应皮肤指标值的初始值。本发明优选颧骨部位作为检测部位,检测部位的面积优选至少为3cm
×
3cm。在本发明中,所述受试者的静坐时间至少为20min,甚至至少为30min。
[0123]
按照本发明,在完成相应皮肤指标值的初始值的检测后,对受试者进行样品的涂抹。在本发明中,优选测试样品(即舒缓化妆品)按(2.0
±
0.1)mg/cm2的用量进行单次涂抹,通过注射器、移液器或相当者进行定量取样,使用乳胶指套将试样均匀涂布于受试者的颧骨部位内,并记录实际涂样量。在本发明中,设定的测量时间点间隔优选不少于0.5h,可根据舒缓化妆品评价需要设定多个测定点,测试总时长优选不超过8h,长期测试周期优选不超过28天。
[0124]
在本发明中,优选采用spss 22.0软件对测量的皮肤指标值进行统计性描述,包括数量、均值、标准差、最小值、中值和最大值等。如测试数据为正态分布,则优选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如测试数据为非正态分布,则优选采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0125]
在本发明中,统计方法均优选采用双尾检验,检验水准α=0.05。
[0126]
分别计算测试样品涂抹侧和对照侧皮肤指标值的初始值与其他测量时间点测量值之间差值的平均值,见公式(1)和公式(2);
[0127][0128]
式中:
[0129]-样品涂抹侧皮肤指标值差值的平均值;
[0130]-样品使用前,样品涂抹侧皮肤指标值的平均值;
[0131]-样品使用后,不同测量时间点,样品涂抹侧皮肤指标值的平均值;
[0132][0133]
式中:
[0134]-对照侧皮肤指标值差值的平均值;
[0135]-样品使用前,对照侧皮肤指标值的平均值;
[0136]-样品使用后,不同测量时间点,对照侧皮肤指标值的平均值。
[0137]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原料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从市场上购买或者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即可。
[0138]
实施例1
[013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40]
(1)纳入224例符合主观及半主观评价的敏感肌人群,其中人群纳入标准是自述为敏感肌或正处于敏感状态、应激状态需要舒缓功效产品、且经乳酸刺痛实验评估为阳性的
人群,225例正常肌肤人群;
[0141]
(2)使antera 3d成像系统拍摄敏感肌人群和正常肌人群的颧骨部位图像,分别记录上述敏感肌人群和正常肌肤人群的血红蛋白浓度值,测试值如下表1所示,对测试值进行绘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敏感肌人群(实验组)和正常肌肤人群(对照组)的血红蛋白浓度值会形成一个有效区分范畴:
[0142]
表3
[0143]
[0144]
[0145]
[0146]
[0147]
[0148]
[0149]
[0150]
[0151][0152]
(3)针对步骤(2)得到的血红蛋白浓度值按照混淆矩阵的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
[0153]
不同阈值中的最小阈值为最小的血红蛋白浓度值减1,最大阈值为最大的血红蛋白浓度值加1,其他所有阈值是最小的血红蛋白浓度值与最大的血红蛋白浓度值之间的两个连续排序血红蛋白浓度值的平均值;
[0154]
真阳率为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且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155]
假阴率为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但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156]
结果如下表4所示,可以看出标准阈值为1.231,对应的真阳率为0.866,假阳率为0.044,约登指数为0.822。针对表4的数据绘制roc曲线,如下图2所示,经计算,得到auc的面积为0.968(》0.95),说明分类效果很好:
[0157]
表4
[0158]
[0159]
[0160]
[0161]
[0162]
[0163]
[0164]
[0165]
[0166]
[0167]
[0168]
[0169][0170]
(4)筛选血红蛋白浓度值高于血红蛋白浓度值标准阈值(1.231)的受试者,作为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
[0171]
实施例2
[0172]
本实施例招募30名以上血红蛋白浓度高于标准阈值(1.231)的受试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招募30名以上血红蛋白浓度值低于标准阈值(1.231)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进行舒缓类化妆品功效临床实验。
[0173]
实验方法如下:
[0174]
测试环境温度:20℃~22℃,湿度:40%~60%,并且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条件应保持一致,如:测试者、场所、仪器等;
[0175]
实验仪器检测部位为:颧骨区域;
[0176]
在测试人员管理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组受试者分别用清水清洗面部,冲洗干净后用无屑纸巾吸水干纸巾吸干,在符合标准的测试环境中静坐至少20min,不能饮水及饮料,颧骨部位暴露,保持放松,避免接触颧骨部位。然后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组受试者在使用舒缓面膜前的血红蛋白浓度值;记录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组受试者分别试用同一款市售舒缓面膜(如:小迷糊维生素b5舒缓面膜),0.5h后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值,结果如下表5-6所示,表5为各组受试者使用舒缓面膜前后的血红蛋白浓度值数据,表6为对表5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能有显著性改善效果,对照组无显著性改善效果,说明选用1.231作为血红蛋白浓度值标准阈值,对于筛选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能更快速检测舒缓类化妆品功效,该阈值设定较为合理:
[0177]
表5
[0178]
[0179]
[0180][0181]
表6
[0182][0183]
实施例3
[018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85]
(1)纳入209例符合主观及半主观评价的敏感肌人群,其中人群纳入标准是自述为敏感肌或正处于敏感状态、应激状态需要舒缓功效产品、且经乳酸刺痛实验评估为阳性的人群,207例正常肌肤人群;
[0186]
(2)使用mexameter mx-18仪器测量敏感肌人群和正常肌人群的颧骨部位的血红素浓度值,测试值如下表7所示,
[0187]
表7
[0188]
[0189]
[0190]
[0191]
[0192]
[0193]
[0194]
[0195][0196]
[0197]
(3)针对步骤(2)得到的血红素浓度值按照混淆矩阵的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
[0198]
不同阈值中的最小阈值为最小的血红素浓度值减1,最大阈值为最大的血红素浓度值加1,其他所有阈值是最小的血红素浓度值与最大的血红素浓度值之间的两个连续排序血红素浓度值的平均值;
[0199]
真阳率为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且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200]
假阳率为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但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201]
结果如下表8所示,可以看出标准阈值为276.165,对应的真阳率为0.726,假阳率为0.024,约登指数为0.702。针对表8的数据绘制roc曲线,如下图4所示,经计算,得到auc的面积为0.925(》0.85),说明分类效果很好;
[0202]
表8
[0203]
[0204]
[0205]
[0206]
[0207]
[0208]
[0209]
[0210]
[0211]
[0212]
[0213]
[0214][0215]
(4)筛选血红素浓度值高于血红素浓度值标准阈值(276.165)的受试者,作为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
[0216]
实施例4
[021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218]
(1)纳入165例符合主观及半主观评价的敏感肌人群,其中人群纳入标准是自述为敏感肌或正处于敏感状态、应激状态需要舒缓功效产品、且经乳酸刺痛实验评估为阳性的的人群,165例正常肌肤人群;
[0219]
(2)使用visia-cr仪器测量敏感肌人群和正常肌人群的颧骨部位的皮肤a值,测试值如下表9所示,
[0220]
表9
[0221]
[0222]
[0223]
[0224]
[0225]
[0226]
[0227][0228]
(3)针对步骤(2)得到的皮肤a值按照混淆矩阵的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
[0229]
不同阈值中的最小阈值为最小的皮肤a值减1,最大阈值为最大的皮肤a值加1,其他所有阈值是最小的皮肤a值与最大的皮肤a值之间的两个连续排序皮肤a值的平均值;
[0230]
真阳率为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且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231]
假阳率为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但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232]
结果如下表10所示,可以看出标准阈值为11.963,对应的真阳率为0.927,假阳率为0.218,约登指数为0.709。针对表9的数据绘制roc曲线,如下图5所示,经计算,得到auc的面积为0.922(》0.85),说明分类效果很好;
[0233]
表10
[0234]
[0235]
[0236]
[0237]
[0238]
[0239]
[0240]
[0241]
[0242]
[0243]
[0244]
[0245][0246]
(4)筛选皮肤a值高于皮肤a值标准阈值(11.963)的受试者,作为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
[0247]
对比例1
[0248]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化妆品舒缓功效合格受试者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249]
(1)纳入201例符合主观及半主观评价的敏感肌人群,其中人群纳入标准是自述为敏感肌或正处于敏感状态、应激状态需要舒缓功效产品、且经乳酸刺痛实验评估为阳性的人群,201例正常肌肤人群;
[0250]
(2)使用cornemeter cm825仪器测量敏感肌人群和正常肌人群的颧骨部位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测试值如下表11所示,
[0251]
表11
[0252]
[0253]
[0254]
[0255]
[0256]
[0257]
[0258]
[0259][0260]
(3)针对步骤(2)得到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按照混淆矩阵的计算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阈值下的真阳率和假阳率;
[0261]
不同阈值中的最小阈值为最小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减1,最大阈值为最大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加1,其他所有阈值是最小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与最大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之间的两个连续排序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的平均值;
[0262]
真阳率为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且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敏感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263]
假阳率为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但判定为敏感肌肤的人数与主观及半主观评价为正常肌肤的人数的比值;
[0264]
结果如下表8所示,可以看出标准阈值为80.515,对应的真阳率为0.279,假阳率为0.229,约登指数为0.05。针对表9的数据绘制roc曲线,如下图5所示,经计算,得到auc的面积为0.503,说明分类效果很一般,与跟随机猜测一样(例:丢铜板),说明选择含水量作为敏感状态肌肤筛选指标的模型没有预测价值。
[0265]
表12
[0266]
[0267]
[0268]
[0269]
[0270]
[0271]
[0272]
[0273]
[0274]
[0275]
[0276]
[0277]
[0278][0279]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