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本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09837发布日期:2024-03-05 14:5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样本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医学技术中的体外诊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样本检测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医学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于血液样本的高通量检测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反应连杯因其同时具备板式反应容器的高通量特性及管式反应容器的灵活特性,成为高通量检测中常用的反应容器。在实际应用中,反应连杯通常以反应连杯组的形式被安置在自动检测设备中(比如:8个反应连杯构成一个反应连杯组),通过自动检测设备将样本及检测试剂添加至反应连杯的反应杯中。因此,反应连杯组中所包含的反应连杯数量为孵育机构可承载的最多反应连杯数量。反应连杯组作为一个检测批次而整体在孵育机构中进行批量孵育以及随后在检测机构处进行批量检测。由此实现高检测通量。

2、现有的以反应连杯为反应容器的样本检测方法中,为了减少添加样本和添加检测试剂的次数,通常采用一吸多分的形式进行样本及试剂的添加。样本在反应连杯组中是按照样本的检测项目进行排布,即,在一个反应连杯组中,先将一个样本的所有检测项目排布完,再进行另一个样本的所有检测项目排布。但是,受到反应连杯组的反应杯数量限制,在完成其中一些样本的所有检测项目排布后必然余留若干剩余反应杯。这些剩余反应杯将用作另一个样本的检测项目,但又不能满足该另一个样本的所有检测项目。由此必然造成一个或几个样本的跨批次检测。这造成了复杂的样本分注和试剂分注动作以及阻碍了检测效率的提升。

3、另外,在这种样本检测方法中,由于相同的检测项目可能散落在反应连杯组的多个位置处,造成试剂分注时需要很长的移动路径。而且,这样的样本排布方式在大批量的样本检测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试剂吸取,会降低自动检测设备的运行效率,影响检测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样本检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样本检测方法存在的检测试剂吸取频繁,自动检测设备运行效率低,检测速度慢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样本检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通过反应连杯进行样本检测的检测设备,反应连杯为多个反应杯连接排列的板条,该方法包括:检测设备从用户端接收待检测的样本信息和待检测的样本的检测项目,并根据检测项目确定总检测数量;在总检测数量超过检测设备的单次检测的预设检测量的情况下,将总检测数量分成多个检测批次;使用样本的检测项目数量确定待执行的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依次执行多个检测批次。

3、在此,检测设备从用户端接收样本的检测信息,其中包含样本编号、检测项目。检测设备由此获知待执行的总检测数量。用户端可以是与检测设备相连接的上层控制站,即控制计算机。用户可以在控制计算机的人机界面手动输入样本的检测信息。用户端也可以是与检测设备相连接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或者检验室信息系统(lis)。在此优选地,每个样本所要执行的检测项目相同。

4、优选地,单次检测的预设检测量为检测设备的孵育盘可承载的最大反应杯数量。例如,孵育机构可承载8个反应连杯,每个反应连杯包含8个反应杯,则最大反应杯数量为64且预测检测量为64。当然,预设检测量也可以是用户根据需求预设的固定值,只要小于最大反应杯数量即可。

5、优选地,所确定的待执行的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可以大于单次检测的预设检测量,也可以小于单次检测的预设检测量。

6、可选地,使用样本的检测项目数量确定待执行的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包括:根据检测项目数量和反应连杯的反应杯数量的乘积,确定待执行的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

7、在本技术的样本检测方法中,通过使用检测项目数量来确定待执行的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使得每批次的检测数量可以被弹性、灵活设置,从而克服了每批次的检测数量受到孵育机构的物理空间和承载能力限制的缺点。由此,可以根据样本的实际检测需要合理规划每批次的检测数量,平衡自动检测设备在各个批次之间的检测负荷。

8、可选地,在确定待执行的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之后,使用检测项目数量与单次检测的预设反应连杯数量之商将待执行的检测批次分成多个子批次;按顺序执行多个子批次。

9、由此,在本技术的样本检测方法中,对于总检测数量不仅进行了一次拆分,而且可以进行二次拆分。通常,第二次拆分可以在所确定的待执行的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大于单次检测的预设检测量的情况下进行。优选地,第二次拆分所产生的子批次可以在考虑每次检测的负荷情况下进行。例如,1个检测批次被分成3个子批次,共需18个反应连杯。那么这18个反应连杯可以均匀分布到三个子批次中,即每个子批次需要6个反应连杯,执行相同的检测数量。

10、可选地,多个子批次中所使用的反应连杯的数量之和与检测项目数量相等。

11、可选地,将一个子批次内的样本依次添加至该子批次内的反应连杯的反应杯中,一个子批次的样本的排列方向与反应连杯的延伸方向相同;将检测项目对应的检测试剂按照检测项目的排列顺序,依次添加至该子批次内的反应连杯的反应杯中,一个子批次的检测试剂的排列方向与样本的排列方向垂直。

12、换言之,每个反应连杯中各个反应杯所执行的检测项目是相同的,而待检测的样本是不同的。可选地,一个检测批次内的各个子批次排布不同的检测项目。

13、根据该排布方式,可以极大缩短样本分注机构以及试剂分注机构的移动路径。在此,一个反应连杯可以用于针对子批次的各个样本检测相同的检测项目。在此,大幅减少了试剂分注机构的吸取和分注动作次数,因为相同的试剂只需吸取一次即可。因此,尤其对于所有样本对应相同的检测项目的大批量检测需求来说,本技术实现极大的效率提高优势。

14、在该排布方式中,一个检测批次可检测的样本数量最多与一个反应连杯的反应杯数量相等。在待检测的总样本数量大于一个反应连杯的反应杯数量时,剩余的待检测样本可以在下一个检测批次进行检测。

15、可选地,在执行多个子批次后更新总检测数量,当更新后的总检测数量低于预设检测量的情况下,将剩余的待测样本排布在对应预设检测量的反应杯中。

16、在此,该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可以为预设检测量。剩余的待测样本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的排布方式排布到反应杯中,也可以按照本技术的排布方式排布,即每个反应连杯检测相同的检测项目。

17、概括来说,本技术提出了两种检测模式,在总检测数量超过所述检测设备的单次检测的预设检测量的情况下,选择第一检测模式。在第一检测模式中,将总检测数量分成多个检测批次。各个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依据检测项目数量动态确定。在需要的情况下,各个检测批次可以划分成多个子批次。

18、在更新后的总检测数量小于所述检测设备的单次检测的预设检测量的情况下,选择第二检测模式,即按照现有技术将样本和试剂排布到预设数量的反应杯中并进行检测。

19、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样本检测系统,其应用于通过反应连杯进行样本检测的检测设备,样本检测系统包括:检测项目接收单元,用于从用户端接收待检测的样本信息和待检测的样本的检测项目;检测数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接收的样本信息和检测项目确定总检测数量;检测批次拆分单元,用于在总检测数量超过检测设备的单次检测的预设检测量的情况下,将总检测数量分成多个检测批次;批次检测数量确定单元,用于在总检测数量超过检测设备的单次检测的预设检测量的情况下,将总检测数量分成多个检测批次;检测单元,用于依次执行多个检测批次。

20、可选地,样本检测系统还包括子批次拆分单元,子批次拆分单元用于在确定待执行的检测批次的检测数量之后,使用检测项目数量与单次检测的预设反应连杯数量之商将待执行的检测批次分成多个子批次。

21、根据本技术的样本检测系统优选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具有可执行的机器代码。在通过检测设备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时,执行根据本技术的上述样本检测方法。

22、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计算机程序使得样本检测系统执行根据本技术的样本检测方法。

23、本发明所提供的样本检测方法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几百项检测项目)的情景。对于大批量检测可以明显降低仪器部件的操作频次,提高总体检测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