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38577发布日期:2024-02-26 16:5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容检测,具体为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


背景技术:

1、牛角电容是一种常见的铝电解电容器,牛角电容在使用初期和末期会有一段不稳定期,在牛角电容生产过程中先通电使产品在出厂前度过产品使用初期的不稳定期即,这个过程被称为老化。

2、在牛角电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容器进行充电检测。目前,对于电容器充电通常采用人工插料方式将电容器端部上的牛角(即带有正负极的固定角)插入到充电治具上进行充电,由于电容器的牛角插入到充电治具上需要将正负极的牛角相应的对准排架上的正负极的插槽,即需要人工调节电容器角度,速度很慢,并且电容器的充电时间极短。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现有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能够实现在使用的过程中,提高电容检测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其包括横梁和连接件;

6、其中,

7、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布线槽,所述横梁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探针主体;

8、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横梁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电容主体,所述夹持机构包括t型架、连接杆、弹簧夹、探针接口、顶座、插销孔,所述t型架的内腔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两个相相对的弹簧夹,所述弹簧夹的一侧设置有探针接口,所述t型架的顶部设置有顶座,所述顶座上设置有插销孔,且所述夹持机构通过固定插销与插销孔与基座连接。

9、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螺栓和安装螺孔。

10、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箱,且电控箱的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以及人操作面板。

11、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布线槽和所述横梁上均设置有与探针相配合的通孔。

12、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诉t型架的底部设置有与弹簧夹相配合的通孔。

13、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与基座和夹持机构相配合的连接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t型架、连接杆、弹簧夹、探针接口、顶座、插销孔,实现了批量自动抓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00)和连接件(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0)上设置有安装螺栓和安装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组件(120)包括电控箱,且电控箱的前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以及人操作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槽(130)和所述横梁(100)上均设置有与探针相配合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诉t型架(221)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杆(223)相配合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连接件(200)的底部设置有与基座(210)和夹持机构(220)相配合的连接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容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容充电探针接触机构,包括横梁和连接件;其中,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电控组件,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布线槽,所述横梁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探针主体;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横梁的一侧,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电容主体,所述夹持机构包括T型架、连接杆、弹簧夹、探针接口、顶座、插销孔,其结构合理,通过在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T型架、连接杆、弹簧夹、探针接口、顶座、插销孔,实现了批量自动抓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谢道法,李红珍,蔡锦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恩慈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