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痰液细胞分类技术和装置

文档序号:32938816发布日期:2023-01-14 08:3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快速痰液细胞分类技术和装置

1.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快速痰液细胞分类技术和装置。


背景技术:

2.自1958年提出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痰液的方法以来,诱导痰技术经过多次改良,目前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如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诱导痰技术是一种无创、经济、安全的检测技术。
3.诱导痰技术整个染色过程需耗时约数小时;诱导痰技术需要在专业气道炎症实验室完成,并需要经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整个操作;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重度哮喘者,诱导痰技术的安全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目前诱导痰技术还无法达到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4.为此,我们提出快速痰液细胞分类技术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痰液的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一侧一体连接有主支架,所述底部支架的另一侧一体连接有连接架,所述底部支架的上表面铺设有踏板,所述主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操作台。
6.所述操作台包括涂片台、第一水槽、染色台、第二水槽与观察台,所述涂片台位于操作台的最左侧,所述第一水槽设置在涂片台的右侧,所述染色台位于第一水槽的右侧,所述第二水槽设置在染色台的右侧,所述观察台位于第二水槽的右侧。
7.所述操作台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连接架的顶部设置有移动凳。
8.所述移动凳包括圆杆、轮架、滚轮与圆凳,所述圆杆的两端与连接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与圆杆滚动连接,所述滚轮与轮架转动连接,所述轮架的底部与圆凳的底部固定安装。
9.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架的中部设置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的一端与圆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所述踏板的上表面粘接有防滑垫,所述操作台配备有生物安全装置。
10.优选的,所述圆杆为平行设置的两根相同的金属杆,所述轮架共设置有十个,每个所述轮架与两个滚轮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滚轮位于圆杆的上方,另一个所述滚轮位于圆杆的下方。
11.一种痰液的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2.步骤1:收集痰液
13.所有患者现场取痰,痰液留取后放入四摄氏度的冰箱保存;
14.步骤2:制片
15.痰液取出放置在涂片台上,将痰液使用无菌镊子挑置无菌培养皿中,挑取无泡沫粘稠痰块,涂片,在载玻片上均匀涂出硬币大小,侧面可看到涂片呈细小颗粒,立即用固定液进行固定;
16.步骤3:染色
17.玻片固定后,通过移动凳移动至染色台,将玻片置入染液中,染色完成后移动至第二水槽冲洗玻片;
18.步骤4:观察
19.在观察台擦干玻片背面,湿片置入显微镜下观察;
20.步骤5:计数
21.选取合格涂片进行细胞计数;
22.步骤6:分析
23.计算各种细胞的百分比。
24.优选的,所述步骤1的详细操作分为以下流程:
25.步骤11:取痰前确认患者未使用药物;
26.步骤12:患者能够自主咳痰直接留痰;
27.步骤13:患者不能够自主咳痰进行诱导排痰;
28.步骤14:留取的痰液进行低温保存。
29.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详细操作分为以下流程:
30.步骤31:玻片固定五秒后取出并用流动水冲洗固定液;
31.步骤32:冲洗固定液后立即置入迪夫染液a液中;
32.步骤33:浸泡三十秒后取出,甩干染液;
33.步骤34:再次置入b液中三十秒;
34.步骤35:从染液b中取出玻片,流动水冲洗玻片;
35.步骤36:擦干玻片背面,置入显微镜下观察。
36.优选的,所述固定液使用百分之九十五的无水酒精替代甲醛。
37.优选的,所述诱导排痰时,无痰液患者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
38.优选的,所述合格涂片的镜检标准: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两者比例<1:2.5。
39.有益效果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快速痰液细胞分类技术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41.1、该快速痰液细胞分类技术和装置,通过连接架将移动凳与操作台进行连接,操作人员坐在圆凳上,通过滚轮在圆杆上进行滚动,使得圆凳可以平滑的进行移动,将操作台细分为涂片台、第一水槽、染色台、第二水槽与观察台,操作人员在对痰液进行检测时,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只需要通过移动凳进行移动即可,不需要多次的往返于不同的操作台面之间,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痰液的检测速度。
42.2、该快速痰液细胞分类技术和装置,通过采用迪夫染色,只需ab两种染液、固定液及一台显微镜、一台电脑即可完成整个过程,无需专业的气道炎症实验室。有研究表明呼吸科医师经过三个月的细胞病理学知识培训后,即可进行rose判读,因此此方法无需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医师经过培训都可完成。
43.3、该快速痰液细胞分类技术和装置,通过把迪夫染色技术运用于诱导痰的细胞分类计数,并经过多次试验,对诱导痰技术进行改良,首次染色全程采用湿片染色,去除诱导
痰的痰液裂解、制片、固定、考片等步骤,固定后流动水冲洗、湿片迪夫染色等改良方式使诱导痰液及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分类计数时间明显缩短,从取到标本至显微镜下读片整个过程约五分钟左右,达到即时判读效果,且湿片判读,对比诱导痰技术细胞清晰度、存活率明显增高。
附图说明
4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46.图3为本发明的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47.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凳的结构示意图;
48.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49.图6为本发明的步骤1的详细流程图;
50.图7为本发明的步骤3的详细流程图。
51.图中:1、底部支架;2、主支架;3、操作台;31、涂片台;32、第一水槽;33、染色台;34、第二水槽;35、观察台;4、防护板;5、连接架;6、移动凳;61、圆杆;62、轮架;63、滚轮;64、圆凳;7、踏板;8、防滑垫;9、辅助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3.请参阅图1-7,一种痰液的检测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底部支架1的一侧一体连接有主支架2,底部支架1的另一侧一体连接有连接架5,底部支架1的上表面铺设有踏板7,主支架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操作台3。
54.操作台3包括涂片台31、第一水槽32、染色台33、第二水槽34与观察台35,涂片台31位于操作台3的最左侧,第一水槽32设置在涂片台31的右侧,染色台33位于第一水槽32的右侧,第二水槽34设置在染色台33的右侧,观察台35位于第二水槽34的右侧。
55.操作台3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4,连接架5的顶部设置有移动凳6。
56.移动凳6包括圆杆61、轮架62、滚轮63与圆凳64,圆杆61的两端与连接架5的顶部固定连接,滚轮63与圆杆61滚动连接,滚轮63与轮架62转动连接,轮架62的底部与圆凳64的底部固定安装,通过连接架5将移动凳6与操作台3进行连接,操作人员坐在圆凳64上,通过滚轮63在圆杆61上进行滚动,使得圆凳64可以平滑的进行移动,将操作台3细分为涂片台31、第一水槽32、染色台33、第二水槽34与观察台35,操作人员在对痰液进行检测时,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只需要通过移动凳6进行移动即可,不需要多次的往返于不同的操作台3面之间,减小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痰液的检测速度。
5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底部支架1的中部设置有辅助支架9,辅助支架9的一端与圆杆61的中部固定安装,踏板7的上表面粘接有防滑垫8,操作台3配备有生物安全装置。
5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圆杆61为平行设置的两根相同的金属杆,轮架62共设置有十个,每个轮架62与两个滚轮63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滚轮63位于圆杆61的上方,另一个滚轮63位于圆杆61的下方。
59.一种痰液的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60.步骤1:收集痰液
61.所有患者现场取痰,痰液留取后放入四摄氏度的冰箱保存;
62.步骤2:制片
63.痰液取出放置在涂片台31上,将痰液使用无菌镊子挑置无菌培养皿中,挑取无泡沫粘稠痰块,涂片,在载玻片上均匀涂出硬币大小,侧面可看到涂片呈细小颗粒,立即用固定液进行固定;
64.步骤3:染色
65.玻片固定后,通过移动凳6移动至染色台33,将玻片置入染液中,染色完成后移动至第二水槽34冲洗玻片;
66.步骤4:观察
67.在观察台35擦干玻片背面,湿片置入显微镜下观察;
68.步骤5:计数
69.选取合格涂片进行细胞计数;
70.步骤6:分析
71.计算各种细胞的百分比。
7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1的详细操作分为以下流程:
73.步骤11:取痰前确认患者未使用药物;
74.步骤12:患者能够自主咳痰直接留痰;
75.步骤13:患者不能够自主咳痰进行诱导排痰;
76.步骤14:留取的痰液进行低温保存。
7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3的详细操作分为以下流程:
78.步骤31:玻片固定五秒后取出并用流动水冲洗固定液;
79.步骤32:冲洗固定液后立即置入迪夫染液a液中;
80.步骤33:浸泡三十秒后取出,甩干染液;
81.步骤34:再次置入b液中三十秒;
82.步骤35:从染液b中取出玻片,流动水冲洗玻片;
83.步骤36:擦干玻片背面,置入显微镜下观察。
8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固定液使用百分之九十五的无水酒精替代甲醛。
8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诱导排痰时,无痰液患者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
8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合格涂片的镜检标准: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25个/低倍视野,或两者比例<1:2.5。
87.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取痰前确认患者未使用药物,对于可自主咳痰的患者直接留痰:患者坐位,蒸馏水漱口,擤鼻、吐干唾液,用力咳嗽,咳出痰液于无菌杯中,四摄氏度冰箱保存;对于无痰液患者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多次,清洁干净双侧鼻腔,诱导前嘱患者半坐卧位或坐位雾化吸入特布他林两毫克,随后检测fev1,当fev1大于
百分之七十,可继续行痰诱导试验,如果患者在使用高渗盐水诱导过程中出现fev1下降超过百分之二十,为防止意外发生应终止诱导;二十分钟后用百分之三高渗盐水五毫升雾化吸入,约十五分钟鼓励检查者咳嗽以利于痰液松动及生成。若诱导过程中出现雾化完嘱患者深呼吸多次,每次间隔五分钟,指导患者上身微向前倾,将深部痰液咯出,放置于无菌容器中。在诱导排痰期间给予患者心电监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发现血氧饱和度小于百分之八十五或低于静息值的百分之十则停止诱导,观察患者情况并给予相应治疗,痰液留取后四摄氏度冰箱保存,检测时,将痰液取出置于涂片台31,操作人员坐在圆凳64上,将痰液使用无菌镊子挑置无菌培养皿中,挑取无泡沫粘稠痰块,涂片,在载玻片上均匀涂出硬币大小,侧面可看到涂片呈细小颗粒,立即用固定液进行固定,玻片固定五秒后,取出移动圆凳64,滚轮63在圆杆61上进行滚动,使得圆凳64可以平滑的进行移动,移动至第一水槽32处,使用流动水冲洗玻片,冲洗固定液后移动圆凳64只染色台33,将玻片立即置入迪夫染液a液中,浸泡三十秒后取出,甩干染液,再次置入b液中三十秒,从染液b中取出玻片,移动圆凳64只第二水槽34流动水冲洗玻片,流动水冲洗玻片后,移动圆凳64至观察台35,,擦干玻片背面,湿片置入显微镜下观察,选取合格涂片进行细胞计数,进行细胞分类时可选取4个不同部位,分别数100个个有核细胞(上皮细胞除外),分别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的绝对数进行计数,并计算每种细胞的百分比。
8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8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