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MTS设备墙体抗震附属装置

文档序号:32976468发布日期:2023-01-17 21:2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度可调的MTS设备墙体抗震附属装置
一种角度可调的mts设备墙体抗震附属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自然灾害模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抗震附属装置,特别是一种角度可调的mts设备墙体抗震附属装置。


背景技术:

2.地震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且由于其难以预测性,在地震发生时,往往会对受灾地区造成较大的破坏及人员伤亡,地震造成人员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人类的承重力是有限的,建筑物倒塌很容易造成人员压伤或者砸死,对墙体进行地震模拟可以帮助人们建设更好的建筑。
3.而地震模拟情况中常使用到mts电液伺服加载设备,在地震模拟时,部分携带mts设备的地震模拟器不可对震动面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无法精确模拟出墙体和地基在大地中的实际工作情况,易导致测试数据存在误差,并且在对墙体进行地震模拟时,若墙体发生倒塌,还会由于墙体倒塌而产生飞溅物和灰尘,易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角度可调的mts设备墙体抗震附属装置,该角度可调的mts设备墙体抗震附属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使用内置设备可以模拟出墙体在不同角度的地面时,发生地震的情况,并且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升降机构,使帆布升起,避免由墙体倒塌而飞溅出的废渣危害到工作人员的安全,还可以使用吸尘机构和喷淋机构对由倒塌后产生的灰尘进行处理。
5.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角度可调的mts设备墙体抗震附属装置,包括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所述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顶部的四周均固定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万向节头,所述第一万向节头的顶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侧箱,所述侧箱的内腔固定有升降机构,所述侧箱的顶部固定有顶箱,所述顶箱的内腔固定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的一侧固定有喷淋机构,所述机箱内腔的另一侧固定有吸尘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帆布,所述帆布的下侧活动连接于底板的表面,所述顶箱内腔的两侧连通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至顶箱的外侧。
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将帆布活动安装在升降杆的表面,并且使用升降机构使升降杆下降到最底端,将待测墙体放置在底板的表面,并且通过使用液压杆将底板调整到合适的角度,然后打开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对待测墙体进行抗震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若发现墙体即将发生倒塌,则快速使用升降机构使帆布伸展开,将飞溅物隔绝在底板的表面,然后工作人员迅速打开喷淋机构和吸尘机构,达到除尘的效果。
8.所述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万向节头,所述第二万向节头的顶部固定于底板的下侧。
9.采用以上结构,为角度调节和支撑提供稳定性。
10.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侧箱的内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有活动连接轴,所述活动连接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帆布设置于升降杆的表面。
11.采用以上结构,将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上方的四周进行维护,从而避免砖体在掉落的过程中,溅射伤人。
12.所述螺纹套管的一侧固定有滑块,所述侧箱内腔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于滑槽的表面。
13.采用以上结构,为螺纹套管提供移动时的稳定性,并且为螺纹套管移动提供限位。
14.所述吸尘机构包括风机和吸尘管,所述风机固定于机箱内腔的一侧,所述风机作用端的两侧连通有吸风口,所述风机作用端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连通至顶箱的外侧,所述吸尘管固定于顶箱的两侧,所述吸尘管的下侧固定有吸尘罩。
15.采用以上结构,对由倒塌产生的灰尘进行吸取,避免灰尘弥漫至工作环境中。
16.所述喷淋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于机箱内腔的一侧,所述水泵作用端的两侧均连通有一级进水管,所述一级进水管的表面连通有若干个二级进水管,所述二级进水管的表面连通有若干个喷水头,所述水泵作用端的一侧连通有外界水管,所述外界水管贯穿机箱连通至顶箱的外侧。
17.采用以上结构,对顶箱内的灰尘进行降尘,从而进一步地对灰尘进行处理。
18.所述喷水头为雾状头,且平均分布于二级进水管的表面。
19.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呈现雾化状,从而增加水和灰尘的接触面积。
20.所述吸尘罩内腔的表面固定有格栅,所述格栅条状物之间的距离为1cm-1.5cm。
21.采用以上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大型灰尘进入到吸尘机构和顶箱中而导致吸尘机构发生损坏。
22.所述顶箱内腔的两侧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于顶箱内腔的底部。
23.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将水源隔绝在隔板的一侧。
24.所述顶箱内腔的两侧固定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为倾斜设置,且高边靠近隔板。
25.采用以上结构,对污水排放起到导向的作用。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7.1、本发明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内置设备对与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连接的底板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可以模拟出,墙体在不同角度的地面时,发生地震的情况,并且在模拟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升降机构,使帆布升起,避免由墙体倒塌而飞溅出的废渣危害到工作人员的安全,还可以使用吸尘机构和喷淋机构对由倒塌后产生的灰尘进行处理,解决了目前在使用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对墙体进行抗震模拟时,不可以模拟出地面角度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在墙体抗震模拟中,墙体发生倒塌产生飞溅物和由倒塌产生灰尘而影响到工作人员安全的问题。
28.2、本发明通过伸缩杆和第二万向节头的设置,在工作人员使用液压杆和第一万向节头对底板进行角度调节和支撑时,可以在伸缩杆和第二万向节头的配合下,为角度调节和支撑提供稳定性,提高实用价值。
29.3、本发明通过电机、螺纹杆、螺纹套管、连接块、活动连接轴和升降杆的设置,在
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对墙体进行抗震实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帆布进行升降,将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上方的四周进行维护,从而避免砖体在掉落的过程中,溅射伤人。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中帆布放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中部分结构剖开后的立体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发明中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发明图8中a处放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2、底板;3、侧箱;4、顶箱;5、帆布;6、液压杆;7、第一万向节头;8、伸缩杆;9、第二万向节头;10、升降机构;1001、电机;1002、螺纹杆;1003、螺纹套管;1004、连接块;1005、活动连接轴;1006、升降杆;11、滑块;12、滑槽;13、喷淋机构;1301、水泵;1302、一级进水管;1303、二级进水管;1304、外界水管;1305、喷水头;14、吸尘机构;1401、风机;1402、吸风口;1403、出气管;1404、吸尘管;1405、吸尘罩;15、机箱;16、排水管;17、排水口;18、楔形块;19、隔板;20、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请参阅图1-图9所示,本角度可调的mts设备墙体抗震附属装置,包括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1,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1顶部的四周均固定有液压杆6,液压杆6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万向节头7,第一万向节头7的顶部固定有底板2,底板2表面的四周均固定有侧箱3,侧箱3的内腔固定有升降机构10,侧箱3的顶部固定有顶箱4,顶箱4的内腔固定有机箱15,机箱15内腔的一侧固定有喷淋机构13,机箱15内腔的另一侧固定有吸尘机构14,升降机构10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帆布5,帆布5的下侧活动连接于底板2的表面,顶箱4内腔的两侧连通有排水口17,排水口17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16,排水管16连通至顶箱4的外侧,本发明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内置设备对与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1连接的底板2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可以模拟出,墙体在不同角度的地面时,发生地震的情况,并且在模拟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升降机构10,使帆布5升起,避免由墙体倒塌而飞溅出的废渣危害到工作人员的安全,还可以使用吸尘机构14和喷淋机构13对由倒塌后产生的灰尘进行处理,解决了目前在使用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1对墙体进行抗震模拟时,不可以模拟出地面角度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在墙体抗震模拟中,墙体发生倒塌产生飞溅物和由倒塌产生灰尘而影响到工作
人员安全的问题。
42.值得注意的是,帆布5又称遮盖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实耐用,用于汽车运输和露天仓库的遮盖以及野外搭帐篷,在本发明中采用帆布5可以应对由墙体倒塌产生的作用力,并且可在帆布5的表面设置拉链,在待测墙体倒塌后,工作人员通过拉链进入到底板2的表面,对倒塌墙体进行清理,从而解决倒塌墙体挤压帆布5变形,而阻碍到升降杆1006升降的问题。
43.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1的顶部固定有若干个伸缩杆8,伸缩杆8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万向节头9,第二万向节头9的顶部固定于底板2的下侧,本实施例中,通过伸缩杆8和第二万向节头9的设置,在工作人员使用液压杆6和第一万向节头7对底板2进行角度调节和支撑时,可以在伸缩杆8和第二万向节头9的配合下,为角度调节和支撑提供稳定性,提高实用价值。
44.升降机构10包括电机1001,电机1001固定于侧箱3的内腔,电机1001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1002,螺纹杆100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1003,螺纹套管1003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1004,连接块1004的一侧固定有活动连接轴1005,活动连接轴100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升降杆1006,帆布5设置于升降杆1006的表面,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1001、螺纹杆1002、螺纹套管1003、连接块1004、活动连接轴1005和升降杆1006的设置,在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1对墙体进行抗震实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升降机构10带动帆布5进行升降,将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1上方的四周进行维护,从而避免砖体在掉落的过程中,溅射伤人。
45.螺纹套管1003的一侧固定有滑块11,侧箱3内腔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2,滑块11滑动于滑槽12的表面,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块11和滑槽12的设置,在螺纹套管1003移动的过程中,在滑块11和滑槽12的配合下,可以为螺纹套管1003提供移动时的稳定性,并且为螺纹套管1003移动提供限位。
46.吸尘机构14包括风机1401和吸尘管1404,风机1401固定于机箱15内腔的一侧,风机1401作用端的两侧连通有吸风口1402,风机1401作用端的另一侧连通有出气管1403,出气管1403连通至顶箱4的外侧,吸尘管1404固定于顶箱4的两侧,吸尘管1404的下侧固定有吸尘罩1405,本实施例中,在工作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1对墙体进行抗震模拟时,若墙体发生倒塌,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吸尘机构14对由倒塌产生的灰尘进行吸取,避免灰尘弥漫至工作环境中,从而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
47.喷淋机构13包括水泵1301,水泵1301固定于机箱15内腔的一侧,水泵1301作用端的两侧均连通有一级进水管1302,一级进水管1302的表面连通有若干个二级进水管1303,二级进水管1303的表面连通有若干个喷水头1305,水泵1301作用端的一侧连通有外界水管1304,外界水管1304贯穿机箱15连通至顶箱4的外侧,本实施例中,通过水泵1301、一级进水管1302、二级进水管1303、外界水管1304和喷水头1305的设置,在吸尘机构14将灰尘吸入顶箱4时,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喷淋机构13,在水泵1301的作用下,外界水源通过外界水管1304进入到一级进水管1302和二级进水管1303中,并且在喷水头1305的作用下,对顶箱4内的灰尘进行降尘,从而进一步的对灰尘进行处理。
48.喷水头1305为雾状头,且平均分布于二级进水管1303的表面,本实施例中,通过喷水头1305的设置,在水源经过喷水头1305喷向灰尘时,可以呈现雾化状,从而增加水和灰尘的接触面积,加强除尘的效果。
49.吸尘罩1405内腔的表面固定有格栅20,格栅20条状物之间的距离为1cm-1.5cm,本实施例中,通过格栅20的设置,在工作人员使用吸尘机构14对灰尘进行吸取时,可以有效避免大型灰尘进入到吸尘机构14和顶箱4中而导致吸尘机构14发生损坏。
50.顶箱4内腔的两侧固定有隔板19,隔板19的底部固定于顶箱4内腔的底部,本实施例中,通过隔板19的设置,在工作人员使用喷淋机构13时,水源从喷水头1305喷洒至顶箱4中时,在隔板19的作用下,可以将水源隔绝在隔板19的一侧,从而避免水源污染至吸尘管1404。
51.顶箱4内腔的两侧固定有楔形块18,楔形块18为倾斜设置,且高边靠近隔板19,本实施例中,通过楔形块18的设置,在使用喷淋机构13时,水源在喷水头1305的作用下,喷洒至顶箱4的内腔,在楔形块18的作用下,污水向排水口17流动,从而对污水排放起到导向的作用。
5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帆布5活动安装在升降杆1006的表面,并且使用升降机构10使升降杆1006下降到最底端,然后工作人员将待测墙体放置在底板2的表面,并且通过使用液压杆6,四周液压杆6的作用下,可以将底板2调整到合适的角度,然后打开mts设备墙体抗震本体1,对待测墙体进行抗震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若发现墙体即将发生倒塌,则快速使用升降机构10,在电机1001的作用下,螺纹杆1002发生转动,并且带动螺纹套管1003向上移动,而并且带动连接块1004、活动连接轴1005和升降杆1006向上移动,在活动连接轴1005的作用下,四处的电机1001即使不同步运行,升降杆1006也可以持续上升,在墙体倒塌时,伸展开的帆布5将飞溅物隔绝在底板2的表面,然后工作人员迅速打开喷淋机构13和吸尘机构14,在风机1401的作用下,由倒塌产生的灰尘会通过吸尘罩1405和吸尘管1404进入到顶箱4中,并且在喷淋机构13的作用下,达到除尘的效果,废水在排水管16的作用下,排出顶箱4。
5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