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监测制冷设备的制冷剂泄漏的方法和相应的制冷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31023发布日期:2024-03-25 19:23阅读:9来源:国知局
用于监测制冷设备的制冷剂泄漏的方法和相应的制冷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制冷设备的制冷剂泄漏的方法,一种相应的制冷设备以及一种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冰箱基本上都使用r600a制冷剂,其具有良好的综合制冷性能。但是r600a制冷剂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一旦泄漏就可能导致冰箱燃烧爆炸,并给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2、现有的冰箱都不具有检测r600a制冷剂浓度的功能,只能够通过冰箱内部的蒸发器和制冷管路的优化设计、材料和生产焊接工艺去保证制冷剂不发生泄漏。然而,一方面,大批量的生产模式难以保证所生产的全部量产品均没有质量问题,即使极低的次品率也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另一方面,冰箱作为十年以上的耐用品,其对于各个用户的使用环境也差异很大,由制冷设备的储藏空间中的食材、尤其是变质的食材产生的气体(例如硫化氢等挥发性气体)会长时间腐蚀蒸发器和制冷管路的焊接部位并进而可能导致r600a制冷剂泄漏。这些因素均给冰箱的使用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3、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监测冰箱的制冷剂泄漏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监测制冷设备的制冷剂泄漏的方法,一种相应的制冷设备以及一种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制冷设备的制冷剂泄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步骤s1:检测所述制冷设备的待监测的区域中的用于表征制冷剂泄漏状况的第一化学参量,并检测所述制冷设备的储藏空间中的第二化学参量,其中,所述待监测的区域与所述制冷设备的储藏空间流体连接;

4、步骤s2:基于所检测的第二化学参量对所检测的第一化学参量进行校准;和

5、步骤s3:基于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确定所述待监测的区域处的制冷剂泄漏状况。

6、本申请的实施例基于以下基本构思:通过所述制冷设备的储藏空间中检测到的第二化学参量对用于表征制冷剂泄漏状况的第一化学参量进行校准,由此基于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确定所述待监测的区域处的制冷剂泄漏状况。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敏感度地实时监测制冷设备的待监测的区域处的制冷剂泄漏状况,并有效地降低了制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风险。

7、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所述待监测的区域例如是所述制冷设备的蒸发器和制冷管路的焊接部位。可选地,所述第一化学参量是制冷剂的浓度、尤其是r600a制冷剂的浓度;所述第二化学参量是由所述储藏空间中的储藏物体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的浓度。可以理解的是,在制冷设备的长期运行过程中,储藏空间中的储藏物体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会长时间腐蚀制冷设备的蒸发器和制冷管路的焊接部位并进而可能导致制冷剂的泄漏,由此实现对可能发生制冷剂泄漏的重点区域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

8、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可以借助预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基于所检测的第二化学参量对所检测的第一化学参量的校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制冷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数据来有效地提高所述校准的准确性。

9、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所述步骤s2可以包括:

10、步骤s21:判断所述第二化学参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

11、步骤s22:如果所述第二化学参量小于第一阈值,则基于所检测的第二化学参量通过第一校准参数对所检测的第一化学参量进行校准;和

12、步骤s23:如果所述第二化学参量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则基于所检测的第二化学参量通过与所述第一校准参数不同的第二校准参数对所检测的第一化学参量进行校准。

13、在此,基于第二化学参量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关系可以设置不同的校准参数,从而提高基于第二化学参量对第一化学参量的校准的准确度。

14、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15、步骤s4:判断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是否大于预设的报警阈值;和

16、步骤s5:如果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大于预设的报警阈值,则关闭所述制冷设备的制冷功能。

17、在此,通过及时地关闭制冷设备的制冷功能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制冷设备产生燃烧爆炸的风险。

18、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19、步骤s6:在关闭所述制冷设备的制冷功能后,产生关于制冷剂泄漏的报警信息。

20、在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醒用户及时进行维修和/或提醒制冷设备的供应商或维修人员及时上门维修,进而有效地提高制冷设备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感。

21、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的方法。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第一检测模块,其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制冷设备的待监测的区域中的用于表征制冷剂泄漏状况的第一化学参量;第二检测模块,其被配置用于检测所述制冷设备的储藏空间中的第二化学参量;和控制模块,其被配置用于基于所检测的第二化学参量对所检测的第一化学参量进行校准并基于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确定所述待监测的区域处的制冷剂泄漏状况。

22、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是制冷剂气体传感器、尤其是r600a气体传感器,且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化学参量是制冷剂的浓度、尤其是r600a制冷剂的浓度。所述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是挥发性有机物气体传感器,且通过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化学参量是由所述储藏空间中的储藏物体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的浓度。在此,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类型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类型彼此不同。

23、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用于基于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与预设的报警阈值的比较结果选择性地关闭所述制冷设备的制冷功能。在此,通过及时地关闭制冷设备的制冷功能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制冷设备产生燃烧爆炸的风险。

24、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报警模块,其被配置用于基于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与预设的报警阈值的比较结果选择性地产生关于制冷剂泄漏的报警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醒用户及时进行维修和/或提醒制冷设备的供应商或维修人员及时上门维修,进而有效地提高制冷设备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感。

25、根据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所述制冷设备尤其是冰箱,也可以是冰柜或冷链箱式货车的冷藏箱等任何使用制冷剂、尤其是r600a制冷剂的制冷设备。

26、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的程序载体,包含或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至少辅助实施根据本申请的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监测制冷设备(1)的制冷剂泄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化学参量是制冷剂的浓度、尤其是r600a制冷剂的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化学参量是由所述储藏空间中的储藏物体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的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预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基于所检测的第二化学参量对所检测的第一化学参量的校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监测的区域是所述制冷设备(1)的蒸发器和制冷管路的焊接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一种制冷设备(1),所述制冷设备(1)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1)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13)还被配置用于基于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与预设的报警阈值的比较结果选择性地关闭所述制冷设备(1)的制冷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冷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1)还包括报警模块(14),其被配置用于基于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与预设的报警阈值的比较结果选择性地产生关于制冷剂泄漏的报警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冷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模块(11)包括第一传感器,且所述第二检测模块(12)包括第二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类型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的类型彼此不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是制冷剂气体传感器、尤其是r600a气体传感器,且通过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一化学参量是制冷剂的浓度、尤其是r600a制冷剂的浓度;和/或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制冷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1)是冰箱。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算机可读的程序载体,包含或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至少辅助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制冷设备的制冷剂泄漏的方法,其包括:检测制冷设备的待监测的区域中的用于表征制冷剂泄漏状况的第一化学参量,并检测所述制冷设备的储藏空间中的第二化学参量,所述待监测的区域与制冷设备的储藏空间流体连接(S1);基于所检测的第二化学参量对所检测的第一化学参量进行校准(S2);基于经校准的第一化学参量确定所述待监测的区域处的制冷剂泄漏状况(S3)。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相应的制冷设备以及一种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敏感度地实时监测制冷设备的待监测的区域处的制冷剂泄漏状况,并有效地降低了制冷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仲伟,白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