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5297发布日期:2023-01-07 01:4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2.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是配电网故障研究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与小电流接地系统相比,小电阻接地系统故障电流一般较大,其故障线路的切除一般采用零序过流保护,因而能准确辨别故障线路,并切除故障线路。但当发生单相高阻接地故障时,小电阻接地系统故障电流一般低于整定值,保护拒动,无法切除故障线路。所以说,配电网系统(包括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保护任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实际工程问题。
3.单相接地故障判别是个历史难题,主要原因是其故障特征不明显,且受故障过渡电阻、故障初相角、网络参数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对单相接地故障判别的算法也有很多,但总体来说缺少一个有效的验证手段,目前的验证所使用的波形主要还是基于类似rtds、pacad、digsilent等数字仿真工具或者极少数的现场录波波形,数字仿真波形较现场录波波形而言逼近度还有待考察,而且在配电网故障研究过程中还存在分布电源接入的影响,影响最终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5.鉴于上述现有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6.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试和验证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此测试系统包括,场景配置单元,根据用户输入的测试要求信息生成模拟测试场景的配置序列信息;解析单元,与所述场景配置单元通信连接,对所述配置序列信息进行解析,并得到模拟测试场景的场景配置信息;测试场景模拟单元,与所述解析单元通信连接,根据所述场景配置信息提供不同的模拟测试场景;故障模拟单元,与所述测试场景模拟单元通信连接,能够在不同的模拟测试场景下提供需要的目标模拟故障;综合测试单元,分别与所述测试场景模拟单元和故障模拟单元通信连接,在模拟测试场景下按照所述模拟故障对待测设备进行测试并得到模拟测试结果。
8.作为本发明所述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场景配置单元包括网络架构配置模块、故障外部参数配置模块、故障内部参数配置模块、补偿参数配置模块和序列生成模块;所述网络架构配置模块根据所述测试要求信息
生成网络架构信息,所述故障外部参数配置模块根据所述测试要求信息生成外部参数信息,所述故障内部参数配置模块根据所述测试要求信息生成内部参数信息,所述补偿参数配置模块根据所述测试要求信息生成补偿参数信息;所述序列生成模块分别与所述网络架构配置模块、故障外部参数配置模块、故障内部参数配置模块、补偿参数配置模块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网络架构信息、外部参数信息、内部参数信息和补偿参数信息整合以得到所述配置序列信息。
9.作为本发明所述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网络架构信息包括单环网络、双环网络、两供一备、三供一备、多分段多联络、示范网络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外部参数信息包括故障位置、触发时间和故障数量;所述内部参数信息包括故障相、故障初相角、故障过渡电阻;所述补偿参数信息包括消弧线圈补偿度和系统补偿电容电流。
10.作为本发明所述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配置序列信息包括四个按序排列的数字序列,四个所述数字序列依次与所述网络架构信息、外部参数信息、内部参数信息和补偿参数信息一一对应,每一个所述数字序列的长度均不相同。
11.作为本发明所述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序列生成模块包括变量调整部,所述变量调整部在需要对测试要求进行调整时生成调整序列信息;所述序列生成模块根据所述调整序列信息对所述配置序列信息进行调整。
12.作为本发明所述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一个所述数字序列的长度按照顺序递增;所述数字序列包括顺序信息和内容信息,所述顺序信息用于确定所述数字序列对应在所述配置序列信息中的顺序,所述内容信息用于确定所述数字序列在所述配置序列信息中的配置内容;所述测试场景模拟单元中存储有与不同的所述内容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库。
13.作为本发明所述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故障模拟单元包括第一故障模拟模块和第二故障模拟模块,所述第一故障模拟模块和第二故障模拟模块均与所述测试场景模拟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故障模拟模块在模拟测试场景下模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故障,所述第二故障模拟模块在模拟测试场景下模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故障,且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故障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故障的故障位置不同。
14.作为本发明所述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综合测试单元包括测试用例模块、分布电源检测模块和测试模块,所述测试用例模块提供不同的测试用例,所述分布电源检测模块获取模拟测试场景中的内部分布电源,并获取内部分布电源的影响情况,所述测试模块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模块提供的测试用例获取初步测试结果,并根据内部分布电源的影响情况获取目标测试结果,根据目标测试结果对所述目标模拟故障进行验证。
15.作为本发明所述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分布电源检测模块包括分布电源模拟部、测试参数配置部和结果获取部,所述分布电源模拟部用于在故障位置附近模拟内部分布电源,所述测试参数配置部用于内部分布电
源的测试参数,所述结果获取部用于获取在不同的测试参数下,内部分布电源的影响结果。
16.作为本发明所述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测试参数包括网络架构、内部分布电源容量、内部分布电源接入位置、故障持续时间和故障过渡电阻,所述内部分布电源的影响结果包括继电保护器灵敏度、线路电流和电压。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8.本发明通过场景配置单元和故障模拟单元分别模拟不同的模拟测试场景以及对应的目标模拟故障,采用配置序列信息的方式对模拟测试场景进行配置,配置过程中只需要传输配置序列信息即可实现配置,不需要传输完整的场景配置相关信息,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测试效率,另一方面,在测试过程中利用分布电源检测模块检测整个模拟测试场景中的内部分布电源,并获取在不同参数下内部分布电源对整个故障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以便于后续得到更加准确的目标测试结果,以提高对目标模拟故障下验证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0.图1为本发明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场景配置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中以电缆线路配电网络为例构建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模拟的具体实验场景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的综合测试单元的构成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中以有源馈线自动化试验单环网络为例的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7.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8.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
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此测试系统包括:
31.场景配置单元100,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测试要求信息生成模拟测试场景的配置序列信息;解析单元200,与场景配置单元100通信连接,用于对配置序列信息进行解析,以并得到模拟测试场景的场景配置信息;测试场景模拟单元300,与解析单元200通信连接,根据场景配置信息201提供不同的模拟测试场景;故障模拟单元400,与测试场景模拟单元300通信连接,能够在不同的模拟测试场景下提供需要的目标模拟故障;综合测试单元500,分别与测试场景模拟单元300和故障模拟单元400通信连接,在模拟测试场景下按照模拟故障对待测设备进行测试并得到模拟测试结果。
32.由于单相接地故障的故障特征不明显,即使在完成故障测试之后,也需要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模拟测试,以便于根据模拟测试的结果对最终的情况进行验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测试场景模拟单元300对场景进行模拟以得到满足要求的模拟测试场景,同时故障模拟单元400在模拟测试场景下提供不同的目标模拟故障,以便于后续综合测试单元500完成整个模拟测试过程,并根据模拟测试结果对故障进行验证。而且由于模拟测试场景的生成是根据场景配置单元100生成的配置序列信息经过解析得到的,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更高,可以提高不同场景下的测试效率。
33.具体的,场景配置单元100包括网络架构配置模块101、故障外部参数配置模块102、故障内部参数配置模块103、补偿参数配置模块104和序列生成模块105;网络架构配置模块101根据测试要求信息生成网络架构信息,故障外部参数配置模块102根据测试要求信息生成外部参数信息,故障内部参数配置模块103根据测试要求信息生成内部参数信息,补偿参数配置模块104根据测试要求信息生成补偿参数信息;序列生成模块105分别与网络架构配置模块101、故障外部参数配置模块102、故障内部参数配置模块103、补偿参数配置模块104通信连接,用于将网络架构信息、外部参数信息、内部参数信息和补偿参数信息整合以得到配置序列信息。
34.结合附图2中所示,当外部用户输入测试要求信息之后,场景配置单元100根据输入的测试要求信息生成与之对应的配置序列信息。具体的,网络架构配置模块101根据测试要求信息生成网络架构信息,而故障外部参数配置模块102用于根据测试要求信息生成外部参数信息,故障内部参数配置模块103用于根据测试要求信息生成内部参数信息,补偿参数配置模块104用于根据测试要求信息生成补偿参数信息,而在得到需要的网络架构信息、外部参数信息、内部参数信息、补偿参数信息之后,序列生成模块105则将上述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得到完整的配置序列信息,在后续传输过程中只需要通过配置序列信息即可传输与测试要求信息对应的模拟场景的信息,而不需要传输完整的信息,大幅度减少了信息传输内容所占内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35.进一步的,由于场景配置单元100按照用户输入的测试要求信息对应生成配置序列信息,由于配置序列信息的数据量远小于整个模拟测试场景的数据量,使得场景配置单元100可以与整个测试系统远程连接以进行模拟测试而不会产生多余的功耗,方便进行远
程测试。
36.网络架构信息包括单环网络、双环网络、两供一备、三供一备、多分段多联络、863示范网络中的任意一种;外部参数信息包括故障位置、触发时间和故障数量;内部参数信息包括故障相、故障初相角、故障过渡电阻;补偿参数信息包括消弧线圈补偿度和系统补偿电容电流。
37.具体的,故障位置设置在网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中压组态开关之间,触发时间根据需要设置,故障数量为一个或两个,故障相为单相,故障初相角为0至360
°
,故障过渡电阻为0至999ω,消弧线圈补偿度为-30%至15%,系统补偿电容电流为0至100a。
38.配置序列信息包括四个按序排列的数字序列,四个数字序列依次与网络架构信息、外部参数信息、内部参数信息和补偿参数信息一一对应,每一个数字序列的长度均不相同。
39.在序列生成模块105生成配置序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配置序列信息包括四个按序排列的数字序列,为了在后续传输和读取过程中对不同的数字序列进行区分,将数字序列的长度设置为不相同,便于读取识别。
40.每一个数字序列的长度按照顺序递增;数字序列包括顺序信息和内容信息,顺序信息用于确定数字序列对应在配置序列信息中的顺序,内容信息用于确定数字序列在配置序列信息中的配置内容;测试场景模拟单元300中存储有与不同的内容信息对应的配置信息库。
41.示例性的,数字序列的数量为四个,第一个数字序列的顺序信息为a,表示对应网络架构信息,第一个数字序列的内容信息为“(1)”,表示对应单环网络,依次类推,(2)表示对应双环网络,第二个数字序列的顺序为b,表示对应外部参数信息,第二个数字序列的内容信息为“(01,02,01)”,其分别表示故障位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中压组态开关之间、触发时间为20s、故障数量为单点故障,第三个数字序列的顺序信息为c,表示对应内部参数信息,第三个数字序列的内容信息为“(001,150,320)”,表示故障相为a相、故障初相角为150
°
、故障过渡电阻为320ω,第四个数字序列的顺序信息为d,表示对应补偿参数信息,第四个数字序列的内容信息为“(-0015,0030)”,表示消弧线圈补偿度为-15%,系统补偿电容电流为30a。与之对应的,在测试场景模拟单元30中存储有与内容信息一一对应的配置信息库,从而使得测试场景模拟单元30可以根据读取的数字序列中的内容信息进行测试场景的快速模拟。
42.序列生成模块105包括变量调整部,变量调整部在需要对测试要求进行调整时生成调整序列信息;序列生成模块105根据调整序列信息对配置序列信息进行调整。
43.而在当一轮测试过程完成之后,如果需要对已有的模拟测试场景进行修改,则只需要通过变量调整部106生成调整序列信息,同样的,调整序列信息也包括顺序信息和内容信息,以便于测试场景模拟单元30可以根据调整序列信息对模拟测试场景中需要调整的参数进行调整,对不需要调整的参数保持不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调整模拟测试场景的工作量。
44.具体的,比如调整序列信息的为d,内容信息为“(-0012,0040)”,则调整后的补偿参数信息为,消弧线圈补偿度为-12%,系统补偿电容电流为40a,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调整过程,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45.故障模拟单元400包括第一故障模拟模块401和第二故障模拟模块402,第一故障模拟模块401和第二故障模拟模块402均与测试场景模拟单元300电连接;第一故障模拟模块401在模拟测试场景下模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故障,第二故障模拟模块402在模拟测试场景下模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故障,且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故障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故障的故障位置不同。
46.为了模拟不同的故障场景,通过第一故障模拟模块401模拟测试场景下模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故障,第二故障模拟模块402在模拟测试场景下模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故障,满足不同的测试要求。
47.参考图3,以下图所示的电缆线路配电网络为例构建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模拟的具体实验场景,其中,g1为所示配电网络供电电源,sg1为电源出口开关,s1、s2、s3、s4、s5、s6、s7、s8、s9为线路开关,st1、st2、st3、st4为模拟环网柜负荷出线开关,t3为架空线路负荷变压器,t1为st1台区负荷变压器,bt1为台区母线,rlc1、rlc2为rlc模拟负荷,srlc1、srlc2分别为rlc1、rlc2对应的负荷开关,c1、c2、c3、c4为不同长度的模拟线路模块。f1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故障位置,f2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故障位置。具体的,电源出口开关sg1与供电电源g1电连接以控制g1,c1-c4用于模拟不同长度线路阻抗特性,sg1的一端分别与s1、s2一端电连接,s1的另一端依次连接c1、s4、st4、s5、c2、c6、st1、s7,s2的另一端依次连接c3、s3、s8、c4、s9,t3连接在s3和s8之间,t1连接在st1另一端,srlc1与t1连接,rlc1与srlc1,而t3与srlc2连接,srlc2与rlc2连接,从而构成上述的电缆架空线路混合配电网络。t1、t3用于配电网络与负荷设备的电压变换,t1变换后的电压通过bt1、srlc1连接至rlc1模拟负荷,t2变换后的电压通过bt3、srlc2连接到rlc2,rlc1、rlc2用于模拟用户负载运行特性。f1、f2为所示配电网络接入故障模拟单元的位置,用于模拟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
48.该网络为一个电源供电,辐射式配电网络,其中sg1为变电站出口断路器,线路均采用具有固定阻抗的不同长度的架空线模拟模块组成,负荷采用rlc模拟负荷进行模拟。sg1变电站均可设置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可分别针对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设置不同的故障位置、故障初相角、过度电阻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场景模拟。其中,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故障位置为f1,故障相为a、b、c其中一个,故障初相角为0-90
°
;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故障位置为f2,故障相为a、b、c其中一个,故障初相角为0-90
°

49.具体的,在完成测试场景模拟和故障模拟之后,即可通过组态式动模仿真平台管理系统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会实时显示各个开关的电压、电流信息,并可选择接地故障发生时不同位置的波形数据,包括故障点前后开关,以及非故障区域开关的波形数据。测试时,可实际接入二次设备(如配电终端、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多级方向保护、智能开关控制器)以及一二次融合设备(如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开关、故障指示器)开展单相接地故障处理功能验证。
50.更进一步的,综合测试单元500包括测试用例模块501、分布电源检测模块502和测试模块503,测试用例模块501提供不同的测试用例,分布电源检测模块502获取模拟测试场景中的内部分布电源,并获取内部分布电源的影响情况,测试模块503根据测试用例模块501提供的测试用例获取初步测试结果,并根据内部分布电源的影响情况获取目标测试结
果,根据目标测试结果对目标模拟故障进行验证。
51.本实施例中,在测试模块503根据测试用例模块501提供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过程中,由于在模拟测试场景中的分布电源会对故障结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后续的测试和验证准确性,因此采用分布电源检测模块502检测系统中的内部分布电源并评估其影响,以便于提高最终得到的目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2.具体的,参考图4,分布电源检测模块502包括分布电源模拟部502a、测试参数配置部502b和结果获取部502c,分布电源模拟部502a用于在故障位置附近模拟内部分布电源,测试参数配置部502b用于内部分布电源的测试参数,结果获取部502c用于获取在不同的测试参数下,内部分布电源的影响结果。
53.当获取到模拟测试场景下存在的内部分布电源之后,通过分布电源模拟部502a进行模拟,测试参数配置部502b配置不同的测试参数,测试参数包括网络架构、内部分布电源容量、内部分布电源接入位置、故障持续时间和故障过渡电阻,以便于通过结果获取部502c获取内部分布电源在整个模拟测试场景下的影响,内部分布电源的影响结果包括继电保护器灵敏度、线路电流和电压,从而提高测试模块503得到的目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以便于提高后续故障结果验证的准确性。
54.参考图5,采用图5中的网络对进行测试,其中,g1、g2为所示配电网络供电电源,sg1为g1电源出口开关;sg2为g2电源出口开关;s1、s2、s3、s4、s5、s6为线路开关;st1、st2为模拟环网柜负荷出线开关,用于模拟两个不同环网柜的负荷出线;t1、t2为st1、st2对应的台区负荷变压器,用于配电网络与负荷设备的电压变换;bt1、bt2为台区母线,rlc1、rlc2为rlc模拟负荷;pv为光伏模拟系统,用于模拟光伏电源并网输出特性;srlc1、srlc2分别为rlc1、rlc2对应的负荷开关;spv为pv对应的负荷开关;c1、c2、c3、c4为模拟线路模块,用于模拟不同长度的线路阻抗特性。g1、g2为所示配电网络提供两路不同的试验供电电源,sg1与g1一端连接,sg2与g2一端连接,sg1另一端依次与c1、s1、s2、c2、s3、st1、s4、c3、s5、st2、s6、c4和sg2另一端连接,st1另一端依次与t1、bt1、srlc1、rlc1连接,而st2另一端与t2连接,而t2另一端分别与spv、srlc2连接,spv另一端与pv连接,srlc2另一端与rlc1连接。st1、st2用于模拟两个不同环网柜的负荷出线,t1、t2用于配电网络与负荷设备的电压变换,t1变换后的电压通过bt1、srlc1连接至rlc1模拟负荷,t2变换后的电压通过bt3分别由srlc2连接到rlc2,由spv连接到pv,rlc1、rlc2用于模拟用户负载运行特性,pv用于模拟光伏电源并网输出特性。
55.该网络为一个由两个电源组成的手拉手单环有源配电网络,其中sg1与sg2为变电站出口断路器,s4为联络开关。线路均采用具有固定阻抗的不同长度的架空线模拟模块组成,负荷可采用rlc模拟负荷进行模拟,接入光伏模拟电源。系统正常运行时,联络开关处于分位,其余所有开关均处于合位。其影响场景设置如下,网架结构为单环网,光伏发电容量为20kw,光伏接入位置在故障位置的下游,故障持续时间为持续性故障,故障类型为短路故障,故障过渡电阻为3.5ω,系统容量为30a,故障相为ab相,故障位置为开关s2和开关s3之间。对比在该网络下的测试结果,即可得到对内部分布电源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提高后续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56.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
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x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x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57.综上,本发明的配电网多点多态单相接地故障模拟测试系统,通过场景配置单元100和故障模拟单元400分别模拟不同的模拟测试场景以及对应的目标模拟故障,采用配置序列信息的方式对模拟测试场景进行配置,配置过程中只需要传输配置序列信息即可实现配置,不需要传输完整的场景配置相关信息,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和测试效率,另一方面,在测试过程中利用分布电源检测模块502检测整个模拟测试场景中的内部分布电源,并获取在不同参数下内部分布电源对整个故障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以便于后续得到更加准确的目标测试结果,以提高对目标模拟故障验证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58.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