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869311发布日期:2023-01-07 03:0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


背景技术:

2.我国钼矿类型复杂,根据矿床成因和含矿岩体的不同,我国钼矿床主要可分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石英脉型和沉积型四种类型;其中斑岩型钼矿是我国的主要钼矿类型,已探明的斑岩型钼金属储量占我国钼矿总量的70%以上。
3.我国钼矿资源的主要特点,表现为钼矿床常常与cu、w、sn、fe等多金属共生,还可与其他有益组分伴生,而独立钼矿床却不常见;钼作为一种有色金属矿产,因熔点高、密度低、热胀系数小等特点,被主要应用于钢铁、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和农业化肥等方面,同时在冶金、化工、电子、石油及机械等工业领域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大力开发钼矿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是一个成功率极低,但是找矿成功后效益又极好的投资,相关研究表示,矿产勘查的投入与产出相比,其效益可达数十倍至百倍,所以说矿产勘查投资是非常典型的高投入和高回报的经济活动。
5.但是目前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勘查,大部分都在预查和普查阶段即告终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没有能够找矿成功,使得积累了大量的丰富有关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资料,而目前这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集得到的资料,因为缺少系统的分析处理和二次开发,使得无法得到妥善的使用,使得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找矿经济活动大量衰退,并且使得我国的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无法得到充分的应用;并且现有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勘查方法比较粗放,无法充分利用多金属矿产的矿石资源,环境污染程度高。
6.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还原性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现有技术中,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集得到的资料,因为缺少系统的分析处理和二次开发,使得无法得到妥善的使用;并且现有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勘查方法比较粗放,无法充分利用多金属矿产的矿石资源,环境污染程度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步骤1、收集斑岩型钼矿,矿区内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开展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
10.步骤2、在步骤1的基础上,开展野外地质、物探、化探工作,进行有限的取样工程施
工,找出斑岩型钼矿潜力较大的地区;
11.步骤3、在步骤1、2的基础上,对斑岩型钼矿潜力较大的地区采用多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并进行系统的取样,做出工业价值评价,圈定勘探区范围;
12.步骤4、基于步骤3的勘探区范围,详细查明对钼矿及多金属矿床开采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开采的规模以及相关安全因素;
13.所述步骤1的斑岩型钼矿,矿区资料包括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各类与斑岩型钼矿探矿工程有关的地质科研成果信息资料;
14.所述步骤1在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后,可以开展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对可能存在斑岩型钼矿的矿区,进行路线地质调查工作,其中地图的比例尺精度可定为较小的1:50000~1:25000;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通过收集斑岩型钼矿资料与已知或典型的斑岩型钼矿,矿床的相关特点进行比对分析,预测和圈定矿体分布范围,初步估算预测资源量;
16.步骤2、在步骤1的基础上,开展野外地质、物探、化探工作,进行有限的取样工程施工,找出斑岩型钼矿潜力较大的地区;
17.所述步骤2、在实施时可以采用中大比例尺1:25000~1:10000的地质填图和路线进行踏勘检查,大致查明矿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
18.所述步骤2的地质、物探、化探工作,是在步骤1完成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进行有限的取样工程施工,更加具备针对性;
19.所述步骤2的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包括采集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区的钻孔岩心和探槽中的含脉矿石;
20.所述步骤2的地质、物探、化探工作是在将上述样品制成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
21.所述步骤2对制成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的测试;通过进行显微测温可以判别该矿区的钼矿成矿阶段矿物细脉的流体包裹体是否显示高温高盐度的斑岩型矿床流体特征;其中激光拉曼光谱测定,可以检测出流体包裹体中是否含有ch4组分,即流体包裹体是否为还原性流体;
22.所述步骤2通过结合矿相学观察、电子显微图像,可以对流体包裹la-icp-ms进行相关元素原位微区含量的测定;
23.进一步的,所述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的测试,即可以知道含钼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数量和类型的组合了,从而确定是否存在还原性流体,是否为还原性斑岩型钼矿;
24.进一步的,所述流体包裹体的测定结果为中心为mo元素、外围为cu、pb、zn元素、最外围为ag、au元素,即可确定为还原性斑岩型钼矿;
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目的是初步评价斑岩型钼矿地段,圈出有找矿价值详查区范围;
26.步骤3、在步骤1、2的基础上,对斑岩型钼矿潜力较大的地区采用多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并进行系统的取样,做出工业价值评价,圈定勘探区范围;
27.所述步骤3、在实施时可以采用大比例尺1:10000~1:2000的地质填图和路线进行踏勘检查,大致查明矿区内的成矿地质条件;
28.所述步骤3的多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包括,包括h-o、s-pb同位素分析,该方法可以得
出斑岩型钼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以及u-pb同位素定年,该方法可以确定斑岩型钼矿的成岩成矿时代;
29.所述步骤3的多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包括,分析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影像特征,以了解该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矿区的区域成矿背景;
30.所述步骤3的多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包括,分析斑岩型钼矿的围岩蚀变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岩相矿学特征,以分析出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矿化类型以及成矿阶段;
31.所述步骤3、通过进行系统的取样,基本查明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质量和物质组成;综合评价可供综合利用的共、伴生的多金属矿产,并大致圈定勘探范围;
3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工业价值评价为,对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矿石的加工、选矿、冶炼性能进行试验研究;
3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在上述工业价值评价的结果上,再结合国内、外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市场情况,进行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经济预可行性研究,分析是否具备下一步投资机会;
34.步骤4、基于步骤3的勘探区范围,详细查明对钼矿及多金属矿床开采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开采的规模以及相关安全因素;
35.所述步骤4、在实施时可以采用大比例尺1:2000~1:500的地质填图,以完成查明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内在规律,建立矿床的地质模型;
36.所述步骤4详细查明影响钼矿及多金属矿床开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并结合抽水、土工等试验,获取有关参数;首先针对未开发过的钼矿及多金属矿区的原生地质环境首先做出评价,随后再针对老钼矿及多金属矿区已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查明产生原因和形成条件,并提出治理防患措施;
37.所述步骤4、开采的规模包括矿产品的供应方案、矿山生产的开拓方式、采掘方案、选矿工艺等规模方面;
38.所述步骤4、在矿区范围内,针对不同的矿石类型,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钼矿及多金属矿产样品,进行加工选冶性能试验;
39.所述步骤4、针对可类比的易选的钼矿及多金属矿产样品,应进行试验室流程试验;
40.所述步骤4、针对一般的钼矿及多金属矿产样品,在易选的试验室流程基础上,还应当适当扩大连续的实验室试验;
41.所述步骤4、针对难选和新类型的钼矿及多金属矿产样品,在上述基础上,还应当进行半工业试验;
4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老钼矿及多金属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包括有害气体、放射性等危害;
43.采用以上方案,本发明公开的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44.(1)本发明的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在步骤1、2阶段,充分利用目前积累的大量的有关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资料,系统的分析处理使得这些资料为后续的勘查工作提供依据,并且二次的充分利用,也使得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成本低,可操作性高;
45.(2)本发明的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在步骤3阶段,充分调研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并且会将与钼矿伴生的多金属矿产一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使得能够充分利用多金属矿产的矿石资源,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益;
46.(3)本发明的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在步骤4、针对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查明污染产生原因和形成条件后,会提出治理防患措施;使得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在后续开采中污染较小,对环境比较友好;
47.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的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方法,通过系统的分析处理充分利用目前积累的有关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各种资料,使得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成本低,可操作性高;通过充分调研,在勘查中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使得能够充分利用多金属矿产的矿石资源,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益;并且勘查中污染较小,对环境比较友好。
48.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技术方案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49.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这些实施例为示例性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50.实施例1、采用本发明方法对冀东某地区进行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
51.该待勘查矿区位于冀东地区燕山山脉的中段,山势起伏连绵,属中低山区,海拔高程170m~726m,最大高差达556m,地形切割较深,地貌形态百般复杂,植被较发育;待勘查矿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早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夏季湿润多雨,最高气温为30~40℃,最低气温-16℃~-24℃;年降雨量为450~750毫米,多集中在7-9月;全年霜冻期130天,最大冻结深度97cm;区内河流属沙河水系,其支流州河流经矿区,为长流水河,夏秋季易发洪水,河床水面宽达15-20m,冬春季流量骤减,水面宽3-5m,河水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两岸发育有一至三级阶地。
52.首先进行步骤1、收集斑岩型钼矿,矿区内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开展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
53.进行步骤1时,进行路线地质调查工作的地图的比例尺精度选择为1:50000,使得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地质调查;在矿区内收集包括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各类与斑岩型钼矿探矿工程有关的地质科研成果信息资料;该类信息资料的来源为各大研究院;步骤1的基础就是将收集上的该地区的斑岩型钼矿资料,与国内已知的大型或典型钼矿进行相关特点的比对,本次实施例主要对比的是华北板块的兰家沟、大庄科、小寺沟等矿床特征;在具备相似特征的地区,在比例尺为1:50000的的地图上进行初步的标记;根据相似的特点,预测和圈定矿体分布范围,并且初步估算预测资源量;
54.随后在步骤1的基础上,进行步骤2,开展野外地质、物探、化探工作,进行有限的取样工程施工,找出斑岩型钼矿潜力较大的地区;
55.进行步骤2时,所选用的地图的比例尺精度选择为1:25000;步骤2的地图比例尺相
较步骤1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放大,便于在实际中完成地质、物探、化探的工作,步骤2的操作更加具备针对性,主要针对,步骤1在矿区内收集资料所进行的,对其中具备重点性质的地区,进行有限的取样工程施工;
56.本次具体实施例1的步骤2主要针对做的物探、化探工作包括采集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区的钻孔岩心和探槽中的含脉矿石;并且将上述采集的样品制成矿相学和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的;
57.随后对制成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的测试;通过进行显微测温可以判别该矿区的钼矿成矿阶段矿物细脉的流体包裹体是否显示高温高盐度的斑岩型矿床典型流体特征;其中激光拉曼光谱测定,可以检测出流体包裹体中是否含有ch4组分,即流体包裹体是否为还原性流体;本次实施例在流体包裹体中检测出了含有ch4组分,故本次进行钼矿及多金属矿产勘查的冀东区域,具备钼矿开采条件;
58.并且通过结合矿相学观察、电子显微图像,可以对采集的流体包裹la-icp-ms进行相关元素含量的测定;本次实施例的测定结果为中心为mo元素、外围为cu、pb、zn元素、最外围为ag、au元素,是极其典型的还原斑岩型钼矿的类型;因此该次勘查的局域具备找矿价值,可以进行后续步骤;
59.在步骤2完成后,本次具体实施例在比例尺精度选择为1:25000的地图上,圈出有找矿价值详查区范围;这可以帮助我们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确定是否具备可供开采的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
60.在完成上述两个步骤后,随后进行步骤3,采用多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对斑岩型钼矿潜力较大的地区进行系统的取样,做出工业价值评价,圈定勘探区范围;
61.进行步骤3时,所选用的地图的比例尺精度选择为1:2000;在该地图上完成地质填图和路线进行踏勘检查,其中步骤3的多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包括,进行h-o、s-pb同位素分析,这两项测试得到的信息,可以辅助我们判断斑岩型钼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具体为花岗岩、全岩、还是辉钼矿,为后续勘查步骤提供重要参考;在上述操作的基础上,本次实施例还进行了u-pb同位素定年的测定,这可以帮助我们在后续勘查步骤中辅助确定斑岩型钼矿的成岩成矿时代;以及分析区域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影像特征,通过上述勘查手段,可以了解该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矿区的区域成矿背景;其中在步骤3还进行了分析斑岩型钼矿的围岩蚀变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岩相矿学特征的采集勘查分析,上述特征可以,帮助在本实施例中确定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矿化类型以及成矿阶段;
62.并且通过进行系统的取样,基本查明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质量和物质组成;综合评价可供综合利用的共、伴生的多金属矿产,并大致圈定勘探范围;因为不同类型的钼矿或多金属矿产,在矿石的加工、选矿、冶炼性能也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性质可能具备不同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步骤3是的勘查着重在这一方面;本实施例通过步骤3,在结合此时的国内、外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市场情况,进行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经济预可行性研究,分析是否具备下一步投资机会;
63.在基于步骤3所划定的勘探区范围基础上,进行步骤4详细查明对钼矿及多金属矿床开采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开采的规模以及相关安全因素;
64.进行步骤4时,所选用的地图的大比例尺精度选择为1:500;步骤4所需要详细查明的,影响钼矿及多金属矿床开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
在本次实施时,主要选择结合抽水、土工等试验,获取有关参数;并且本次实施例所选择的是未开发过的钼矿及多金属矿区;因此需要针对该钼矿区的原生地质环境首先做出评价;针对其余具备类似矿区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预先的提出治理防患措施;确保勘查开采的环境不会出现有害气体、放射性等安全问题;
65.并且本次实施例还根据以上信息确定了开采的规模包括矿产品的供应方案、矿山生产的开拓方式、采掘方案、选矿工艺等规模方面;
66.在此基础上,在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区范围内,针对不同的矿石类型,采集具有代表性的钼矿及多金属矿产样品,进行加工选冶性能试验;
67.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钼矿及多金属矿产样品,进行加工选冶性能试验,在实验室进行;针对一般的钼矿及多金属矿产样品,在易选的试验室流程基础上,还应当适当扩大连续的实验室试验;针对难选和新类型的钼矿及多金属矿产样品,在上述基础上,还应当进行半工业试验;以确保现有技术在勘查采集过程中是可以处理类似情况的,以确保勘查结果的经济性;
68.完成以上步骤后,即完成了对于东北某地区进行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
69.对比例1、采用传统方法完成内蒙古某处地区的斑岩型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综合勘查
70.该地区首次发现具备钼矿是在勘查铜矿时发现的含有钼的岩石,传统勘查方法,主要针对某一类的矿石进行开采,并且勘查过程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需要开采的目标矿石进行开采后,除目标矿石外的其余金属矿石全部当做尾矿堆积处理;并且在勘查过程中,片面追求目标矿石,大量相关的勘查资料无法系统分析使用,无法充分利用初步花费大量时间采集的基础资料;在后续的勘查结果中,未做工业价值分析,使得为追求高效益,转而污染环境。
71.对比分析:传统方法局限在找到矿上,已经无法跟上新时代的环保以及高效利用要求了;并且在传统勘查方法,勘查方法粗放,勘查过程中不进行工业价值判断,而在后续为提高开采收益,又制造大量环境污染,并且无法充分利用多金属矿产的矿石资源,环境污染程度高。
7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方案,通过系统的分析处理充分利用目前积累的有关钼矿及多金属矿产的各种资料,使得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成本低,可操作性高;通过充分调研,在勘查中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使得能够充分利用多金属矿产的矿石资源,提高矿产勘查的效益;并且勘查中污染较小,对环境友好。
73.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