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全监测的360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4408发布日期:2022-12-28 02:03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安全监测的360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安全监测的360
°
棱镜常数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棱镜常数测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安全监测的360
°
棱镜常数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棱镜反射中心与结构中心不符合以及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率存在差异,全站仪的直接测距结果往往与实际距离不符会存在一个固定的偏差,即棱镜的加常数。不同反射棱镜的加常数会因产品尺寸、工艺、类型而异,而加常数设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站仪观测成果的精度与可靠性,同时现有的测定方法,需要对场地以及相关参数进行反复检测,才能够保障棱镜常数的测定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监测的360
°
棱镜常数测定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安全监测的360
°
棱镜常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选取两组棱镜以及多个全站仪的步骤;
6.s2:将选取的棱镜以及多个全站仪安装在检测平台上对应的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
7.s3:观测并记录各检测点至棱镜的相关数据的步骤;
8.s4:选取一组全站仪和一组棱镜布置在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
9.s5:获得固定点与检测点间的平距,然后与坐标反算的距离求差的步骤;
10.s6:对两次测定的常数进行比较的步骤。
11.可选的,所述s3观测并记录各检测点至棱镜的相关数据的步骤中全站仪的棱镜常数暂且设置为零。
12.可选的,所述s4选取一组全站仪和一组棱镜布置在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中全站仪和棱镜需要进行强制对中。
13.可选的,所述s2将选取的棱镜以及多个全站仪安装在检测平台上对应的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中的检测平台包括测定台,所述测定台的内部均镶嵌有四根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均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测定台的底部设置有四根支撑脚,所述测定台的顶部设置有两块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镶嵌有第一固定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二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二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三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固定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第四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固定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
第五固定台的一侧设置有第六固定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远离第一固定台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检测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检测台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检测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安装有水平仪。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台、第二固定台、第三固定台、第四固定台、第五固定台、第六固定台、第一检测台与第二检测台顶部均开设有三个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台、第二固定台、第三固定台、第四固定台、第五固定台、第六固定台、第一检测台与第二检测台内部且位于固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均延伸至固定槽内部并设置有压板,所述第一固定台、第二固定台、第三固定台、第四固定台、第五固定台与第六固定台的顶部均放置有全站仪本体,所述第一检测台与第二检测台的顶部均放置有棱镜固定架,所述棱镜固定架与全站仪本体的底部均设置有脚架,所述脚架的支脚均延伸至固定槽内部。
15.可选的,一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箱,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内部并设置有蜗轮,所述固定箱的顶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箱内部并设置有驱动电机。
16.可选的,所述s2将选取的棱镜以及多个全站仪安装在检测平台上对应的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中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与检测点和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与固定点和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已提前测定完成。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监测的360
°
棱镜常数测定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用于安全监测的360
°
棱镜常数测定方法,通过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与检测点和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与固定点和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已提前测定完成,无需进行反复进行测定参数,使得棱镜常数测定较为方便,能够快速进行棱镜常数测定。
19.2、该用于安全监测的360
°
棱镜常数测定方法,通过选取四组全站仪本体与两组棱镜固定架,然后观测并记录各全站仪本体至第一检测台与第二检测台的水平角、竖直角以及斜距,从而计算出360
°
棱镜的常数;选取一组全站仪本体和一组棱镜固定架,通过已知第五固定台与第二检测台之间的平距与第二固定台与第一检测台之间的平距,然后与坐标反算的距离求差,即求出棱镜的加常数,对比两次的测定结果,若结果相同,则代表准确的棱镜常数,若不同,则重新进行测量,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测定台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固定块侧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工作台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图1的a处放大图;
24.图5为本发明步骤图。
25.图中:1、测定台;2、固定块;3、固定箱;4、连接块;5、转动杆;6、蜗轮;7、蜗杆;8、驱动电机;9、工作台;10、支撑脚;11、第一电动伸缩杆;12、移动轮;13、全站仪本体;14、棱镜固定架;15、水平仪;16、第一固定台;17、固定槽;18、脚架;19、第二电动伸缩杆;20、压板;21、第二固定台;22、第三固定台;23、第四固定台;24、第五固定台;25、第六固定台;26、第一检测台;27、第二检测台。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安全监测的360
°
棱镜常数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s1:选取两组棱镜以及多个全站仪的步骤;
30.s2:将选取的棱镜以及多个全站仪安装在检测平台上对应的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
31.s3:观测并记录各检测点至棱镜的相关数据的步骤;
32.s4:选取一组全站仪和一组棱镜布置在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
33.s5:获得固定点与检测点间的平距,然后与坐标反算的距离求差的步骤;
34.s6:对两次测定的常数进行比较的步骤。
35.进一步,s3观测并记录各检测点至棱镜的相关数据的步骤中全站仪的棱镜常数暂且设置为零,方便对棱镜常数进行检测。
36.进一步,s4选取一组全站仪和一组棱镜布置在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中全站仪和棱镜需要进行强制对中,使得棱镜常数的测定更加准确。
37.进一步,s2将选取的棱镜以及多个全站仪安装在检测平台上对应的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中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与检测点和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与固定点和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已提前测定完成,无需进行反复进行测定参数。
38.实施例二
39.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s2将选取的棱镜以及多个全站仪安装在检测平台上对应的检测点以及固定点上的步骤中的检测平台包括测定台1,测定台1的内部均镶嵌有四根第一电动伸缩杆11,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伸缩端均设置有移动轮12,测定台1的底部设置有四根支撑脚10,测定台1的顶部设置有两块固定块2,两块固定块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5,转动杆5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台9,工作台9的顶部镶嵌有第一固定台16,工作台9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固定台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台21,工作台9的顶部且位于第二固定台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台22,工作台9的顶部且位于第二固定台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台22,工作台9的顶部且位于第三固定台22的一侧设置有第四固定台23,工作台9的顶部且位于第四固定台23的一侧设置有第五固定台24,工作台9的顶部且位于第五固定台24的一侧设置有第六固定台25,工作台9的顶部且位于远离第一固定台16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检测台26,工作台9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检测台2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检测台27,工作台9的一侧安装有水平仪15,方便对棱镜常数进行测定,使得对棱镜常数进行测定更加方便。
40.进一步,第一固定台16、第二固定台21、第三固定台22、第四固定台23、第五固定台24、第六固定台25、第一检测台26与第二检测台27顶部均开设有三个固定槽17,第一固定台16、第二固定台21、第三固定台22、第四固定台23、第五固定台24、第六固定台25、第一检测台26与第二检测台27内部且位于固定槽17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9,第二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均延伸至固定槽17内部并设置有压板20,第一固定台16、第二固定台21、第
三固定台22、第四固定台23、第五固定台24与第六固定台25的顶部均放置有全站仪本体13,第一检测台26与第二检测台27的顶部均放置有棱镜固定架14,棱镜固定架14与全站仪本体13的底部均设置有脚架18,脚架18的支脚均延伸至固定槽17内部,能够对脚架18进行限位,从而对棱镜固定架14与全站仪本体13进行固定。
41.进一步,一块固定块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箱3,转动杆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箱3内部并设置有蜗轮6,固定箱3的顶部设置有蜗杆7,蜗杆7的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箱3内部并设置有驱动电机8,使得蜗杆7的输出端能够带动驱动电机8转动,从而调整工作台9的角度。
42.综上,该用于安全监测的360
°
棱镜常数测定方法,使用时,将测定台1推至检测位置,然后第一电动伸缩杆11的伸缩端带动移动轮12上移,使得支撑脚10与地面接触,根据水平仪15的测量结果,蜗杆7的输出端带动驱动电机8转动,使得蜗轮6通过转动杆5带动连接块4转动,从而调整工作台9的水平,然后选取四组全站仪本体13,将全站仪本体13底部设置的脚架18分别插入至第六固定台25、第四固定台23、第三固定台22与第一固定台16上设置的固定槽17内部,然后第二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推动压板20对脚架18的支脚进行限位,然后选取两组棱镜固定架14,将棱镜固定架14底部的脚架18分别插入至第一检测台26与第二检测台27顶部的固定槽17内部,第二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推动压板20对脚架18的支脚进行限位,然后观测并记录各全站仪本体13至第一检测台26与第二检测台27的水平角、竖直角以及斜距,从而计算出360
°
棱镜的常数;
43.然后第二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带动压板20移动,使得脚架18的限位解除,然后将全站仪本体13与棱镜固定架14取下,选取一组全站仪本体13和一组棱镜固定架14,将全站仪本体13底部设置的脚架18插入至第五固定台24或者第二固定台21内部,然后第二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推动压板20对脚架18的支脚进行限位,将棱镜固定架14底部的脚架18插入至第一检测台26或者第二检测台27顶部的固定槽17内部,第二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推动压板20对脚架18的支脚进行限位,通过已知第五固定台24与第二检测台27之间的平距与第二固定台21与第一检测台26之间的平距,然后与坐标反算的距离求差,即求出棱镜的加常数,对比两次的测定结果,若结果相同,则代表准确的棱镜常数,若不同,则重新进行测量。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