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硫储槽的液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18702发布日期:2023-02-01 03:1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液硫储槽的液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含硫废弃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液硫储槽的液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化肥厂、焦化厂对含硫气体用湿法脱硫所产生的硫泡沫收集后,使用熔硫釜来进行加热处理这些泡沫硫,通常熔硫釜为带夹套的釜体,通过加热泡沫硫使泡沫分裂,120℃~130℃的单质硫聚集下沉至釜体下部,当需要排出时通过重力自流排出至精硫储槽。
3.但是,在从熔硫釜将120℃~130℃的液硫泄流至精馏储槽过程中需要对液位进行控制来防止精硫储槽溢流。同时,在精硫储槽通过输送泵向外输送液硫时,也需要对精硫储槽中的液硫液位进行判断防止液硫泵空转损坏液硫泵。
4.现常规方式为采用雷达液位计对液硫储槽的液位进行判断。但是,由于液硫的挥发性,经常导致硫蒸汽在雷达液位计的探头处凝结导致雷达液位计失效。为避免此种情况,相关技术中,采取了压缩空气喷吹来清理雷达探头的失效,但是由于液硫蒸汽的附着性,压缩空气喷吹的效果差,无法保证液位计的可靠运行。故,现场最常用的措施只能是人工从精硫槽的顶部人孔通过肉眼活采用金属棍棒进行探测的方式来判断实际液位。无法进行精确控制,传统的控制方式给操作者带来很多不便和职业卫生安全隐患。
5.随着工业智能制造的应用要求,如何精确安全的进行液硫液位检测的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液硫储槽的液位测量装置,能够精确的探测精硫槽内液硫高度,避免液硫在整个精硫储槽内的溢流及打空。
7.本技术提供一种液硫储槽的液位测量装置,包括:
8.一固定座,用以固定多个测量套管;
9.所述测量套管,第一端用以朝向液硫面且该端为密封状态,第二端具有开口部,不同测量套管的第一端部距离测量套管的固定点的距离任意二者互不相同;
10.以及,一第一测温件,用以透过第二端的开口对所述第一端进行测温。
11.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为法兰盘。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测温件为激光测温仪。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测温件安装在所述测量套管的第二端。
14.可选地,不同的测量套管的长度任意二者互不相同。
15.可选地,还包括用以测量液硫内温度的第二测温件。
16.以上提供的液硫储槽的液位测量装置,当要实施液位测量时,第一测温件透过第二端的开口对第一端进行温度检测,液硫液面以上为内部空气温度,内部空气温度相较液硫温度相差很大,当液硫面触及不同的管束底端时,被触及到的底端温度为液硫的温度。此温度与液硫槽内部的温度进行比对,当温度差距在预设范围时,证明实际液位达到了该测
量套管的第一端面。再从第一测温件所测温度差距在预设范围的所有测量套管中,将第一端距离液硫面最大的一者确定为目标测量套管,再将该目标测量套管的固定点距离液硫槽底的距离h2与该目标测量套管固定点距离液第一端的距离h1之差即为此时的实际液硫液位。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硫储槽的液位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图中元件标识如下:
20.1-固定座,2-测量套管,3-固定螺栓,4-液硫,5-第一测温件,6-液硫储槽。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4.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25.在介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前,有必要阐述下本技术的发明创造的创立背景。
26.已为普遍存在的是,相关技术中,现常规方式为采用雷达液位计对液硫储槽6的液位进行判断。但是,由于液硫4的挥发性,经常导致硫蒸汽在雷达液位计的探头处凝结导致雷达液位计失效。作为另外的测量方式,采取了压缩空气喷吹来清理雷达探头的失效,但是由于液硫4蒸汽的附着性,压缩空气喷吹的效果差,无法保证液位计的可靠运行。故,现场最常用的措施只能是人工从精硫槽的顶部人孔通过肉眼活采用金属棍棒进行探测的方式来判断实际液位。无法进行精确控制。
27.基于发明人意识上述测量精确性较低的难题,本发明人提出了液硫储槽6的液位测量装置,当要实施液位测量时,第一测温件5透过第二端的开口对第一端进行温度检测,液硫4液面以上为内部空气温度,内部空气温度相较液硫4温度相差很大,当液硫4面触及不同的管束底端时,被触及到的底端温度为液硫4的温度。此温度与液硫4槽内部的温度进行比对,当温度差距在预设范围(例如3℃)时,说明实际液位达到了该测量套管2的第一端面。再从第一测温件5所测温度差距在预设范围的所有测量套管2中,将第一端距离液硫4面最大的一者确定为目标测量套管2,再将该目标测量套管2的固定点距离液硫4槽底的距离h2(即固定座1与液硫储槽6的槽底的距离,该距离是已知值)与该目标测量套管2固定点距离液第一端的距离h1(该距离是已知值,在测量套管2被固定件固定时便可测量获得)之差h2-h1即为此时的实际液硫4液位。由此,创立了本发明创造。
28.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一种液硫储槽6的液位测量装置,包括:
29.一固定座1,用以固定多个测量套管2;
30.上述测量套管2,第一端用以朝向液硫4面且该端为密封状态,第二端具有开口部,不同测量套管2的第一端部距离测量套管2的固定点的距离h1任意二者互不相同;
31.以及,一第一测温件5,用以透过第二端的开口对上述第一端进行测温。
32.前述表述“第一测温件5用以透过第二端的开口对上述第一端进行测”,可以想到的是,测量套管2具有内腔且该内腔连通该开口,以实现,第一测温件5的测温部位暴露在该开口处,从而第一测温件5的测温部位所发射的用以采集温度的电磁波探测线(例如超声波或者红外线,具体根据第一测温件5的类型来确定)能够直接抵达第一端的端壁的内表面,从而准确获得测量第一端的温度。
33.应当能够理解的是,在实际操作时,测量套管2本身的长度不大且测量套管2的内腔的横截面较小(即测量套管2的内腔的体积本身较小),即便测量套管2内腔的空气会吸收部分热量,但是由于测量套管2内腔的空气质量不大,因而内腔空气对热量的吸收也不大以至于完全可忽略。
34.作为第一测温件5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上述第一测温件5为激光测温仪。当然,还可为红外测温仪,或者为接触式温度计。容易想到的是,在接触式温度计的实现方式中,其测温头具有足够的长度以至于能接触测量套管2的第一端的端壁的内表面。
35.为了方便第一测温件5的安装,上述第一测温件5安装在上述测量套管2的第二端。
36.以此,能保证第一测温件5所发射的用以采集温度的电磁波探测线能够不被测量套管2的内壁所遮挡而顺利地抵达第一端的端壁的内表面(在第一测温件5为激光测温仪、超声测温仪的实现方式中),或者第一测温件5的测温部位能够直接伸入接触第一端的端壁的内表面(在第一测温件5为接触式温度计的实现方式中)。
37.作为固定座1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上述固定座1为法兰盘。法兰盘上开设有多个管孔,以供测量套管2穿过。
38.在法兰盘的实现方式中,法兰盘可通过固定螺栓3安装在液硫储槽6的槽口缘处。
39.前文已述“不同测量套管2的第一端部距离测量套管2的固定点的距离h1任意二者互不相同”,可以理解的是,此处“固定点”即指测量套管2被固定座1所固定的位置即固定座1靠近液硫储槽6底的表面的位置。该目标测量套管2固定点距离液第一端的距离h1在确定、已知的,h1可以根据实际液硫4的可能液面最高极限值来设置。
40.作为“不同测量套管2的第一端部距离测量套管2的固定点的距离h1任意二者互不相同”的一种实现,测量套管2的长度任意二者均不相同。当然作为测量套管2的长度部分相同的情形下,只要控制测量套管2在固定座1的固定位置即可。
41.由于不同的测量套管2的长度任意二者互不相同,即每一测量套管2h1是特定的、代表区分性的。在实际操作时,可在不同的测量套管2上进行不同的标识进行区分,例如可在测量套管2上标记其h1值,或者通过颜色来区分。
42.前文已述“液硫4槽内部的温度是明确且已知的”,为了在测量前获得该液硫4槽内部的温度,作为一种可示范地实现方式,还包括用以测量液硫4内温度的第二测温件。
43.以此,通过第二测温件能够对任意时刻的液硫4槽内部的温度进行实时获知,以保证对第一测温件5所采集的第一端面温度进行适应性匹配。
44.本技术液硫储槽6的液位测量装置的优势是:
45.本技术液硫储槽6的液位测量装置结构简单、合理,适用范围广,能够实现液硫4液位探测的高可靠性,实现液硫4液位检测的无人化操作,有效减少人力,保护操作者的人身安全。避免产生液硫4溢流及泵槽打空的现象。
4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