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64445发布日期:2023-02-04 01:1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原位试验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勘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2.原位试验是用于确定岩体工程特性的方法。相关技术中,原位试验是在工程现场的岩体上设置施压装置,并在岩体内设置变形测量表和声波装置,通过施压装置向岩体施加压力使岩体产生变形,并同时通过变形测量表和声波装置获取岩体的松弛状态,进而获取岩体的力学参数。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原位试验存在最终获取的力学参数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原位试验方法,该原位试验方法在岩体上形成具有55
°
~65
°
的尖端的试样,通过对试样施压以获取变形量或变形过程,能够降低后续建模分析过程的误差,以提升最终获取的力学参数的精准度。
4.本发明实施例的原位试验方法包括:
5.在岩体的表面挖掘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在正交于所述岩体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面内,所述第一沟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沟槽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沟槽的延伸方向之间呈夹角且夹角为55
°
~65
°
,以使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之间形成横截面为尖角形的试样,所述试样具有第一临空面和第二临空面,所述第一临空面形成所述第一沟槽的一部分内壁面,所述第二临空面形成所述第二沟槽的一部分内壁面;
6.在所述岩体的表面上设置施压装置,所述施压装置与所述试样相对设置并向所述试样施加压力;
7.获取所述第一临空面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以及所述第二临空面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
8.本发明实施例的原位试验方法通过岩体的表面挖掘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以形成具有55
°
~65
°
的尖端的试样,然后通过施压装置对试样施压以获取试样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由于在通过试样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推算岩体的力学性能的过程中,需要将试样和在岩体中获取的岩芯分别建模进行对比,因此需要试样和岩芯在几何结构上非常接近,其中岩芯为圆柱体,而在岩体上施工出环形沟槽以形成圆柱形的试样以及对圆柱形试样的周面进行观察十分困难,难以实现,因此具有55
°
~65
°
的尖端的试样是在几何结构上与岩芯的最接近的形态,且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也便于观察,因此能够降低后续建模分析过程的误差,以提升最终获取的力学参数的精准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临空面在所述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二临空面在所述第二沟槽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沟槽在所述岩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深度和所述第二沟槽在所述岩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深度均为x米,所述第一沟槽在正交于所
述第一临空面的方向上的宽度为y米,所述第二沟槽在正交于所述第二临空面的方向上的宽度为y米,y=1.2z,z为预估的试样的变形量,其中x、y和z均为大于0的常数。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x为大于等于9的常数。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岩体的表面上设置施压装置的步骤包括:
12.在所述试样的顶面选取承压区,所述承压区为具有o、a和b三个端点的三角形区域,其中端点0为所述第一临空面、所述第二临空面和所述试样的顶面的交点,端点a位于所述第一临空面上,端点b位于所述第二临空面上,端点0和端点a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x米,端点o和端点b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x米,且端点0和端点a之间的直线距离与端点o和端点b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同,并标记端点a和端点b连线的中点为c;
13.在所述试样的顶面覆盖承压板;
14.在承压板上设置施压装置,所述施压装置的施压中心位于所述中点c上,所述施压装置的至少部分支撑在所述岩体的表面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位试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16.在所述第一沟槽内放置朝向所述第一临空面的第一摄像装置;
17.在所述第一临空面上绘制第一网格,所述第一网格包括多条间隔排布的第一横线和多条间隔排布的第一纵线,第一横线和第一纵线的交点为第一摄像装置的第一信息采集点;
18.在所述第二沟槽内放置朝向所述第二临空面的第二摄像装置;
19.在所述第二临空面上绘制第二网格,所述第二网格包括多条间隔排布的第二横线和多条间隔排布的第二纵线,第二横线和第二纵线的交点为第二摄像装置的第二信息采集点;
20.所述获取所述第一临空面和所述第二临空面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的步骤包括:
21.所述第一摄像装置记录多个所述第一信息采集点的位置变化,所述第二摄像装置记录多个所述第二信息采集点的位置变化。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位试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3.在所述获取所述第一临空面和所述第二临空面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的步骤之后,在cae软件中构建所述试样的模型,在所述模型中,所述第一临空面和所述第二临空面的夹角为60
°
,将所述第一摄像装置和所述第二摄像装置获取的数据赋予模型,通过cae软件分析得到所述试样的力学参数。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原位试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5.在所述岩体的表面预设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延伸方向之间成夹角且夹角为55
°‑
65
°

26.在所述第一区域沿所述岩体的高度方向钻取第一岩芯,在所述第二区域沿所述岩体的高度方向钻取第二岩芯;
27.对所述岩芯进行力学实验,并获取所述岩芯的力学参数;
28.将所述岩芯的力学参数和所述试样的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对比分析结果获取所述岩体的力学参数;
29.所述在岩体的表面挖掘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步骤包括:
30.在所述岩体的表面沿所述第一区域的外边缘挖掘以形成所述第一沟槽;
31.在所述岩体的表面沿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边缘挖掘以形成所述第二沟槽。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岩芯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岩芯在所述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上均匀排布,所述第二岩芯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岩芯在所述第二沟槽的延伸方向上均匀排布。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岩芯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圆形,所述第二岩芯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圆形,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岩芯之间的距离为0.8m~1.2m,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岩芯之间的距离为0.8m~1.2m,所述第一岩芯和所述第二岩芯的直径为48mm~52mm,所述第一岩芯和所述第二岩芯的长度为x米。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施压装置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位试验方法中在岩体的表面上设置施压装置时的状态示意图;
3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原位试验方法中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
38.1.第一沟槽;11.第一临空面;12.第一网格;2.第二沟槽;21.第二临空面;22.第二网格;3.试样;31.承压区;4.施压装置;41.第一支架;42.千斤顶;43.第二支架;44.位移传感器;45.砼试块。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0.下面参考附图1-附图2描述根据发明实施例的原位试验方法。
41.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原位试验方法包括:
42.在岩体的表面挖掘第一沟槽1和第二沟槽2,在正交于岩体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面内,第一沟槽1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沟槽2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连通,第一沟槽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沟槽2的延伸方向之间呈夹角且夹角为55
°
~65
°
,以使第一沟槽1和第二沟槽2之间形成横截面为尖角形的试样3,试样3具有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第一临空面11形成第一沟槽1的一部分内壁面,第二临空面21形成第二沟槽2的一部分内壁面。具体地,如图2所示,通过挖掘装置在岩体的表面向下挖掘形成第一沟槽1和第二沟槽2,第一沟槽1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与第二沟槽2在其延伸方向上的一端连通,且第一沟槽1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沟槽2的延伸方向之间呈夹角且夹角为55
°
~65
°
,优选为60
°
,以使第一沟槽1和第二沟槽2之间形成具有55
°
~65
°
,优选为60
°
的尖端的试样3,且试样3具有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其中第一临空面11为第一沟槽1的一部分内壁面,第二临空面21为第二沟槽2的一部分内壁面。
43.在岩体的表面上设置施压装置4,施压装置4与试样3相对设置并向试样3施加压力。具体地,如图1所示,施压装置4优选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包括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43,第一支架41的支脚与第二支架43的支脚均位于第一沟槽1和第二沟槽2外侧的岩体上,换言之是位于岩体未形成试样3的部分上,以使第一支架41和第二支架
43在施加压力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第一支架41的中部设有朝向下方的千斤顶42,千斤顶42的下端抵接在试样3的顶面,以通过千斤顶42向试样3施加压力,为了抵消千斤顶42向第一支架41传递的反作用力,第一支架41上设有多个砼试块45,第二支架43的中部设有朝向千斤顶42的位移传感器44,位移传感器44用于获取千斤顶42向试样3施加压力时的位移,以进一步获取千斤顶42向试样3施加的压力值。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施压装置4也可以不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44.获取第一临空面11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以及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
45.本发明实施例的原位试验方法通过岩体的表面挖掘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以形成具有55
°
~65
°
的尖端的试样,然后通过施压装置对试样施压以获取试样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由于在通过试样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推算岩体的力学性能的过程中,需要将试样和在岩体中获取的岩芯分别建模进行对比,因此需要试样和岩芯在几何结构上非常接近,其中岩芯为圆柱体,而在岩体上施工出环形沟槽以形成圆柱形的试样以及对圆柱形试样的周面进行观察十分困难,难以实现,因此具有55
°
~65
°
的尖端的试样是在几何结构上与岩芯的最接近的形态,且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也便于观察,因此能够降低后续建模分析过程的误差,以提升最终获取的力学参数的精准度。
46.同时,具有55
°
~65
°
的尖端的试样在受压时更容易出现变形,因此更易于在第一临空面和第二临空面上获取变形量或变形过程。
4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临空面11在第一沟槽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第二临空面21在第二沟槽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第一沟槽1在岩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深度和第二沟槽2在岩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深度均为x米,第一沟槽1在正交于第一临空面11的方向上的宽度为y米,第二沟槽2在正交于第二临空面21的方向上的宽度为y米,y=1.2z,z为预估的试样3的变形量,其中x、y和z均为大于0的常数。
48.如图2所示,第一临空面11在第一沟槽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第二临空面21在第二沟槽2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第一沟槽1在岩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深度和第二沟槽2在岩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深度均为x米,换言之,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为正方形,以便于获取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并使试样3在几何结构上尽可能接近圆柱体。第一沟槽1在正交于第一临空面11的方向上的宽度为y米,第二沟槽2在正交于第二临空面21的方向上的宽度为y米,y=1.2z,z为预估的试样3的变形量,一方面使第一沟槽1和第二沟槽2在宽度方向上能够容纳对应的第一临空面11或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量,避免第一临空面11与第一沟槽1的与其相对一侧的内壁面贴合,以及避免第二临空面21与第二沟槽2的与其相对一侧的内壁面贴合,影响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正常变形,另一方便,也使第一沟槽1和第二沟槽2为观察对应的第一临空面11或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提供充分的空间。预估的试样3的变形量可以根据工程师的经验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粗略的计算公式获取。
49.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临空面在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第二临空面在第二沟槽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第一沟槽在岩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深度和第二沟槽在岩体的高度方向上的深度也可以具有差异,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宽度也可以不同。
50.在一些实施例中,x为大于等于9的常数。
51.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长度大于9米且试样3的高度大于9米时,通过试样3获取的数据可代表工程尺度的岩体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后续的建模分析后推算的更大尺寸的岩体的力学参数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岩体的表面上设置施压装置4的步骤包括:
53.在试样3的顶面选取承压区31,承压区31为具有o、a和b三个端点的三角形区域,其中端点0为第一临空面11、第二临空面21和试样3的顶面的交点,端点a位于第一临空面11上,端点b位于第二临空面21上,端点0和端点a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x米,端点o和端点b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x米,且端点0和端点a之间的直线距离与端点o和端点b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同,并标记端点a和端点b连线的中点为c。如图2所示,端点0为试样3的尖端的顶点,端点a位于第一临空面11和试样3的顶面的交线上,端点b位于第二临空面21和试样3的顶面的交线上。
54.在试样3的顶面覆盖承压板。承压板优选为钢板。
55.在承压板上设置施压装置4,施压装置4的施压中心位于中点c上,施压装置4的至少部分支撑在岩体的表面上。如图1所示,施压装置4的第一支架41的支脚与第二支架43的支脚均位于第一沟槽1和第二沟槽2外侧的岩体上,中点c位于千斤顶42的端面上。
56.端点0和端点a之间的直线距离与端点o和端点b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同是为了使标记的中点c位于∠aob的角平分线上,以使试样3受到的压力均衡。端点0和端点a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x米,端点o和端点b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x米是使承压区以及中点c与岩体的未形成试样的部分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避免试样在受压时受到岩体的未形成试样的部分的力学影响而导致试样的变形具有较大误差。承压板的作用是使试样3受到的压力均衡。
57.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选取承压区,根据目测或者估测处试样的顶面的中心位置,将千斤顶设在中心位置上以通过施压装置向试样施压。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原位试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9.在第一沟槽1内放置朝向第一临空面11的第一摄像装置。具体地,第一摄像装置优选采用高速摄像机,第一摄像装置通过支架吊设在第一沟槽1内,并与第一临空面11的中心相对设置,以使第一摄像装置能够拍摄到第一临空面11的全部位置。
60.在第一临空面11上绘制第一网格12,第一网格12包括多条间隔排布的第一横线和多条间隔排布的第一纵线,第一横线和第一纵线的交点为第一摄像装置的第一信息采集点。具体地,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臂使用涂料在第一临空面11上绘制第一网格12,第一网格12如图1所示,其具有多条在纵向上间隔排布的第一横线和多条在横向上间隔排布的第一纵线,第一横线和第一纵线的交点为第一摄像装置的第一信息采集点,以使第一临空面11上均匀布满第一信息采集点。
61.在第二沟槽2内放置朝向第二临空面21的第二摄像装置。具体地,第二摄像装置优选采用高速摄像机,第二摄像装置通过支架吊设在第二沟槽2内,并与第二临空面21的中心相对设置,以使第二摄像装置能够拍摄到第二临空面21的全部位置。
62.在第二临空面21上绘制第二网格22,第二网格22包括多条间隔排布的第二横线和多条间隔排布的第二纵线,第二横线和第二纵线的交点为第二摄像装置的第二信息采集点。具体地,通过人工或者机械臂使用涂料在第二临空面21上绘制第二网格22,第二网格22如图1所示,其具有多条在纵向上间隔排布的第二横线和多条在横向上间隔排布的第二纵
线,第二横线和第二纵线的交点为第二摄像装置的第二信息采集点,以使第二临空面21上均匀布满第二信息采集点。
63.获取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的步骤包括第一摄像装置记录多个第一信息采集点的位置变化,第二摄像装置记录多个第二信息采集点的位置变化。具体地,在施压装置4向试样3施压的过程中,第一摄像装置记录多个第一信息采集点的位置变化,第二摄像装置记录多个第二信息采集点的位置变化,以使第一摄像装置获取第一临空面11的变形过程,第二摄像装置获取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过程,用于后续的建模分析。
64.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临空面和第二临空面上设置传感器以获取第一临空面和第二临空面的变形过程或变形量,例如,在每个第二横线和第二纵线的交点以及每个第一横线和第一纵线的交点上设置位移传感器或高度传感器,或者也可以不绘制第一网格和第二网格,直接在第一临空面和第二临空面上均匀设置多个位移传感器或高度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或高度传感器获取位移数据或者高度变化数据。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原位试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获取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的步骤之后,在cae软件中构建试样3的模型,在模型中,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夹角为60
°
,将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获取的数据赋予模型,通过cae软件分析得到试样3的力学参数。
66.具体地,在第一摄像装置和第二摄像装置分别获取对应的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过程之后,在cae软件中构建试样3的模型,在模型中,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夹角构件为60
°
,试样3的模型呈正三棱柱形,然后将获取的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过程赋予在试样3的模型上,或者将获取的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过程转化为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量,将第一临空面11和第二临空面21的变形量赋予在试样3的模型上,然后通过cae软件分析得到试样3的力学参数。
67.试样的模型呈正三棱柱形是为了使试样的模型在几何结构尽可能的接近岩芯,以保证最终获取的力学参数的精准度,这就要求在挖掘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过程,需要使第一沟槽的延伸方向和第二沟槽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尽可能的接近60
°
,最后为60
°
,以减小在试样施压时获取的变形量或变形过程赋予试样的模型的过程中的误差。
68.在一些实施例中,原位试验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69.在岩体的表面预设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区域的延伸方向之间成夹角且夹角为55
°‑
65
°
。具体地,第一区域为第一沟槽1在岩体的表面上的投影,第二区域为第二沟槽2在岩体的表面上的投影,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可以通过标记物在岩体的表面上进行标记。
70.在第一区域沿岩体的高度方向钻取第一岩芯,在第二区域沿岩体的高度方向钻取第二岩芯。具体地,通过安装有取芯钻头的钻机在第一区域向下钻取第一岩芯,在第二区域向下钻取第二岩芯,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均是圆柱体。
71.对岩芯进行力学实验,并获取岩芯的力学参数。具体地,岩芯包括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分别对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进行力学实验,并获取第一岩芯的力学参数和第二岩芯的力学参数。
72.将岩芯的力学参数和试样3的力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对比分析结果获取
岩体的力学参数。具体地,在cae软件中构建在几何尺寸上为岩芯的内接三棱柱的岩芯模型,换言之,岩芯模型并不是与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一致的圆柱体,而是内接与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的三棱柱体,由于三棱柱体与圆柱体在几何尺寸上十分近似,因此可以直接将第一岩芯的力学参数和第二岩芯的力学参数直接赋予在岩芯模型上,在模拟分析以及计算的过程中,岩芯模型的各项力学性能与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的各项力学性能是一致的,此外岩芯模型设置为三棱柱体也便于与试样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岩芯模型可以构建一个,将第一岩芯的力学参数和第二岩芯的力学参数平均后赋予岩芯模型,然后与试样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岩芯模型也可以构建两个,其中一个赋予第一岩芯的力学参数,另一个赋予第二岩芯的力学参数,然后分别与试样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岩芯的力学参数、试样的力学参数和最终获取的岩体的力学参数至少包括杨氏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以及强化参数或软化软化参数。以抗压强度为例,通过岩芯模型获取岩芯的抗压强度曲线,通过试样模型获取试样的抗压强度曲线,然后将岩芯的抗压强度曲线与试样的抗压强度曲线进行对比,若岩芯的抗压强度曲线与试样的抗压强度曲线相同,则可以根据该曲线直接获取体积更大的岩体的抗压强度,若岩芯的抗压强度曲线与试样的抗压强度曲线具有差异,则分析获取岩芯的抗压强度曲线与试样的抗压强度曲线差异的规律,并根据该规律获取体积更大的岩体的抗压强度。
73.在岩体的表面挖掘第一沟槽1和第二沟槽2的步骤包括在岩体的表面沿第一区域的外边缘挖掘以形成第一沟槽1,在岩体的表面沿第二区域的外边缘挖掘以形成第二沟槽2。具体地,通过挖掘设备沿第一区域的外边缘向下挖掘形成第一沟槽1,并沿第二区域的外边缘向下挖掘形成第二沟槽2。
74.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岩芯也可以不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内钻取,而在岩体的除形成第一沟槽、第二沟槽和试样以外的地方钻取。
7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岩芯为多个,多个第一岩芯在第一沟槽1的延伸方向上均匀排布,第二岩芯为多个,多个第二岩芯在第二沟槽2的延伸方向上均匀排布。
7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岩芯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圆形,第二岩芯的横截面的外周轮廓为圆形,相邻两个第一岩芯之间的距离为0.8m~1.2m,相邻两个第二岩芯之间的距离为0.8m~1.2m,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的直径为48mm~52mm,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的长度为x米。
77.具体地,多个第一岩芯在第一沟槽1的延伸方向上均匀排布,且相邻两个第一岩芯间隔0.8m~1.2m,优选为1m,多个第二岩芯在第二沟槽2的延伸方向上均匀排布,且相邻两个第一岩芯间隔0.8m~1.2m,优选为1m,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的直径为48mm~52mm,优选为50mm,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的长度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的深度保持一致。
78.获取多个等间距间隔的第一岩芯和第二岩芯分别获取力学参数可以得到更精确和可信度更高的数据。
79.本发明实施例的原位试验方法适用于露天矿。
8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深度”、“高度”、“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8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8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8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84.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8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