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

文档序号:33394101发布日期:2023-03-08 12:2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2.土壤侵蚀是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外营力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土壤侵蚀可按照外营力的类型划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水力侵蚀是土壤侵蚀当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土流失。
3.经研究发现,在天然降水条件下,地表径流和管道流会直接冲刷和挟带土壤颗粒,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了防止水土流失,需要监测水土流失的数据,分析和掌握水土流失规律,进而指导水土保持实践。然而,目前大多研究仅聚焦地表径流驱动的坡面水土流失规律,而有关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作用对土壤侵蚀过程的驱动机制研究较为少见,从而难以精准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和实现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用以模拟地表径流和管道流造成的土壤侵蚀,为土壤侵蚀过程量化研究提供方法支持,为土壤侵蚀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5.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土槽、第一供水装置、第二供水装置和预埋件;
6.所述试验土槽内装有试验土壤;所述预埋件用于在所述试验土壤内构造出管道通道,所述管道通道沿所述试验土槽内的径流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供水装置用于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所述第二供水装置用于向所述管道通道内供水。
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包括第一供水组件;所述第一供水组件沿所述径流方向设于所述试验土槽的一端,以实现沿所述径流方向向所述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
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所述第一供水组件包括稳流槽,所述稳流槽和试验土槽连接,并在所述稳流槽和所述试验土槽之间形成溢流面,所述溢流面和所述试验土壤的表面齐平。
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所述第一供水装置包括第二供水组件,所述第二供水组件用于沿垂直于所述径流方向设于所述试验土槽的至少一侧边,以实现沿垂直于所述径流方向向所述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所述第二供水组件包括供水主管和多个供水支管;
11.所述供水主管分别与多个所述供水支管连通,所述供水主管沿所述径流方向延伸,所述多个供水支管沿所述径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供水支管沿垂直于所述径流方
向伸向所述试验土槽的内侧。
1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所述第二供水组件设有两套,两套所述第二供水组件分设于所述试验土槽的相对侧,两套所述第二供水组件的所述供水支管呈一一相对设置。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所述试验土壤在所述试验土槽内形成为试验土层,所述试验土层的下侧依次铺设有纱布层和沙层;所述试验土层当中构造有所述管道通道。
1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还包括:坡度调节装置,所述坡度调节装置和所述试验土槽连接,以调节所述试验土槽相对于地面的倾角。
1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还包括:降雨装置,所述降雨装置设置于所述试验土槽的上方,以对所述试验土槽内的试验土壤进行人工模拟降雨。
16.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如上所述的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包括:
17.控制降雨装置对试验土壤进行人工模拟降雨,使得试验土壤的含水量达到饱和,然后将试验土壤静置预设时间,使得试验土壤内的水分均匀分布;
18.在试验土壤内没有管道通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供水装置和降雨装置当中的至少一者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采集试验土壤中流出的第一径流泥沙样品;
19.在试验土壤内构造管道通道,控制第一供水装置和降雨装置当中的至少一者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采集试验土壤中流出的第二径流泥沙样品;
20.根据第一径流泥沙样品和第二径流泥沙样品,分别获取试验土壤的土壤侵蚀速率,进而分析地表径流和管道通道对试验土壤的侵蚀情况。
2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试验方法,还包括:
22.在试验土壤内构造有管道通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供水装置和降雨装置当中的至少一者按照第二预设条件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以及控制第二供水装置按照第三预设条件向管道通道供水;
23.在试验土壤出现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后,采集试验土壤中流出的第三径流泥沙样品和管道流泥沙样品;以及在管道通道出现坍塌后,采集试验土壤中流出的第四径流泥沙样品;
24.根据第三径流泥沙样品、管道流泥沙样品和第四径流泥沙样品,分别获取试验土壤的土壤侵蚀速率,进而分析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对试验土壤的侵蚀情况,以及管道通道坍塌对试验土壤侵蚀的贡献率。
2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通过设置试验土槽、第一供水装置、第二供水装置和预埋件,可通过第一供水装置和第二供水装置实现对整个试验土槽在浅沟发育过程中的供水,真实模拟表径流和管道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其操作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土壤侵蚀过程量化研究提供方法支持,为土壤侵蚀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供水装置相对于稳流槽布设的示意图;
29.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试验土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31.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32.附图标记:
33.1、试验土槽;101、沙层;102、纱布层;103、试验土层;2、第一供水装置;21、第一供水组件;211、稳流槽;212、挡板;2111、溢流面;22、第二供水组件;221、供水主管;222、供水支管;3、第二供水装置;31、供水管道;311、硬质管段;312、软管段;4、预埋件;5、恒压水箱;6、集流口;7、降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下面结合图1至图5,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36.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土槽1、第一供水装置2、第二供水装置3和预埋件4。
37.进一步地,试验土槽1内装有试验土壤;预埋件4用于在试验土壤内构造出管道通道,管道通道沿试验土槽1内的径流方向延伸;第一供水装置2用于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第二供水装置3用于向管道通道内供水。
38.可理解的是,预埋件4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预埋管道或预埋杆。
39.在需要单独模拟地表径流对土壤造成的侵蚀时,无需在试验土壤内埋设预埋件4。相应地,在需要模拟管道流对土壤造成的侵蚀时,则可先在试验土壤内埋设预埋件4,待试验土壤在试验土槽1内装填好后,只需将预埋件4从试验土壤中抽出,即可使得试验土壤内构造出管道通道。
40.与此同时,本实施例的试验土壤用于模拟真实地况的土壤结构,在进行模拟试验时,试验土壤的含水量达到饱和,并且试验土壤内的水分呈均匀分布状态。
41.在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时,第一供水组件21既可以沿着径流方向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也可以沿垂直于径流方向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还可以沿着其它方向向试验
土壤的表层供水,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而是根据具体的试验需求确定。
42.另外,本实施例可设置预埋管道预埋于试验土壤内的预设深度,以使得管道通道的中心距离试验土壤的表层深度达到预设深度,预设深度可以为20~40cm。其中,可根据实际地况的土壤中管道流的深度设置预设深度,预设深度可设置为20cm、25cm、30cm、40cm等,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43.由上可知,本发明通过设置试验土槽1、第一供水装置2、第二供水装置3和预埋件4,可通过第一供水装置2和第二供水装置3实现对整个试验土槽1在浅沟发育过程中的供水,真实模拟地表径流和管道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其操作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土壤侵蚀过程量化研究提供方法支持,为土壤侵蚀精准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供水装置2包括第一供水组件21;第一供水组件21沿径流方向设于试验土槽1的一端,以实现沿径流方向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
45.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供水组件21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供水管、供水槽及其它供水结构。
46.与此同时,本实施例的径流方向沿试验土槽1的长度方向,在试验土槽1相对于水平面呈倾斜分布的情形下,可设置第一供水组件21在试验土槽1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
47.其中,试验土槽1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大于试验土槽1沿长度方向的第二端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确保第一供水组件21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的均匀性,本实施例的第一供水组件21包括稳流槽211,稳流槽211和试验土槽1连接,在稳流槽211和试验土槽1之间形成溢流面2111,溢流面2111和试验土壤的表面齐平。
49.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稳流槽211内设置有挡板212,挡板212将稳流槽211分隔为第一单元槽和第二单元槽;挡板212的底端和稳流槽211的槽底间隔设置,以使得第一单元槽和第二单元槽相连通。其中,第二单元槽和试验土槽1之间形成溢流面2111。
50.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恒压水箱5向第一单元槽内加水,第一单元槽内的水逐渐通过挡板212的底端和稳流槽211的槽底之间的间隙到达第二单元槽,以确保第二单元槽内水流的平稳性,在第二单元槽内的水再通过溢流面2111向试验土槽1内溢流时,可确保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的均匀性和平稳性。
51.在此应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可沿着试验土槽1的宽度方向在稳流槽211和试验土槽1之间设置水平板,以使得水平板的背离稳流槽211或试验土槽1的一侧面(上表面)形成为上述溢流面2111。
52.与此同时,本实施例也可在稳流槽211的底端设置排水管,可在试验结束后,通过排水管排出稳流槽211内的水,以便对稳流槽211进行清洁和检修。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供水装置2包括第二供水组件22,第二供水组件22用于沿垂直于径流方向设于试验土槽1的至少一侧边,以实现沿垂直于径流方向向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
54.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二供水组件22可设置两套,两套第二供水组件22分设于试验
土槽1的相对侧。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确保沿垂直于径流方向向试验土槽1内供水的均匀性,本实施例的第二供水组件22包括供水主管221和多个供水支管222。供水主管221分别与多个供水支管222的第一端连通,供水主管221沿径流方向延伸,多个供水支管222沿径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各个供水支管222的第二端沿垂直于径流方向伸向试验土槽1的内侧。
56.在一些示例中,本实施例可设置第二供水组件22的各个供水支管222的出水口处于同一高度。如此,在试验土槽1水平放置时,两套第二供水组件22的各个出水口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可实现对试验土槽1内供水的均匀性,保证模拟试验的真实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7.在此应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也可设置两套第二供水组件22的供水口处于同一高度位置。例如,在两套第二供水组件22配置有恒压水箱5的情形下,可将其中一套第二供水组件22的供水主管221和恒压水箱5上的第一供水口连通,将另一套第二供水组件22的供水主管221和恒压水箱5上的第二供水口连通,第一供水口和第二供水口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58.在一些示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供水在试验土槽1内均匀分布,在第二供水组件22设置两套的情形下,本实施例可设置两套第二供水组件22的供水支管222呈一一相对设置,在每套第二供水组件22中,可设置多个供水支管222沿径流方向依次等间距设置,以使得两套第二供水组件22中的各个供水支管222沿径流方向均以相同的间距依次设置。
59.在一些示例中,为了便于进行供水流量大小的调节,本实施例可在第二供水组件22的供水主管221上设置阀控装置。其中,在第二供水组件22设置两套的情形下,应确保两套第二供水组件22的供水主管221上的阀控装置的规格相同。
60.在实际应用中,可具体设置试验土槽1的尺寸为长8m、宽2m、高0.6m,设置两套第二供水组件22相对设置于试验土槽1的两个长度侧边,两套第二供水组件22距离试验土槽1的槽底的高度均为65cm,每套第二供水组件22上相邻的两个供水支管222的间距为65cm,每套第二供水组件22的供水主管221和各个供水支管222均可选用直径为5cm的pvc管。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构造管道通道,以及便于向管道通道内供水,本实施例的预埋件4包括预埋管道;预埋管道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62.在预埋管道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预埋管道预埋于试验土壤中,预埋管道和第二供水装置3连通;在预埋管道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预埋管道和第二供水装置3分离,并从试验土壤中抽离,以使得试验土壤内形成管道通道,第二供水装置3和管道通道连通。
63.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二供水装置3具体可采用供水管道31;在预埋管道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预埋管道的一端和供水管道31的一端插接,预埋管道和供水管道31沿相同的方向延伸。
64.在此应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供水管道31可采用柔性管制成,以便进行供水管道31的布设,以及将供水管道31和恒压水箱5连通。
65.当然,供水管道31也可包括硬质管段311和软管段312,硬质管段311的第一端和恒压水箱5连通,硬质管段311的第二端和软管段312的一端连通,软管段312的另一端和预埋管道的一端插接。
66.在一些示例中,在第一供水组件21包括稳流槽211的情形下,本实施例供水管道31
沿上述径流方向贯穿稳流槽211,供水管道31和预埋管道设置的高度相同,并且在供水管道31设置有阀控装置,以便对供水管道31的供水流量进行调节。
67.在一些示例中,本实施例可将供水管道31远离预埋管道的一端和恒压水箱5上的第三供水口连通,第三供水口设置的高度低于上述第一供水口和第二供水口设置的高度。
68.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所示的试验系统还设置有坡度调节装置,坡度调节装置和试验土槽1连接,以调节试验土槽1相对于地面的倾角,以实现对多种自然坡度的模拟调整,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69.其中,坡度调节装置既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液压缸或气缸等伸缩器件,也可以采用丝杠升降机及其它举升装置。
70.在一些示例中,坡度调节装置选择为液压缸,液压缸的一端支撑于地面,另一端支撑于试验土槽1的底端,可设置液压缸具体支撑于试验土槽1靠近稳流槽211的一端的1/3处,以通过驱动试验土槽1的底端的上升或下降,来实现调节试验土槽1相对于地面的倾角。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确保在试验时试验土壤的含水量达到饱和,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降雨装置7,降雨装置7设置于试验土槽1上方,以对试验土槽1内的试验土壤进行人工模拟降雨。
72.其中,降雨装置7可包括水箱,水箱和供水系统连通,水箱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出水孔。供水系统可选用本领域公知的自来水系统,在供水系统向水箱内供水后,水箱内的水可通过出水孔流出,并自然下落,以形成人工模拟降雨。
73.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方案,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试验土壤在试验土槽1内形成为试验土层103,试验土层103的下侧依次铺设有纱布层102和沙层101;试验土层103当中构造有管道通道。
74.具体地,本实施例可根据具体模拟的地况,选择沙层101所对应的沙子的粒度。纱布层102用于隔开沙层101和试验土层103,纱布层102可选择透水性较好的纱布,并由多片纱布层102叠布置而成。
75.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试验土层103具体可以为黑土层,还可在沙层101和纱布层102之间设置黄土层。
76.在此应指出的是,为了便于收集试验土壤中流出的径流泥沙样品,本实施例可在试验土槽1远离稳流槽211的一端设置集流口6,集流口6呈喇叭状,集流口6的大口端朝向试验土槽1,以便于承接从试验土壤中流出的径流泥沙样品。
77.与此同时,集流口6可设置多个,多个集流口6呈分层设置,并且每层的各个集流口6沿着试验土槽1的宽度方向排列。
7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如上所述的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叠加的土壤侵蚀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9.步骤410,控制降雨装置对试验土壤进行人工模拟降雨,使得试验土壤的含水量达到饱和,然后将试验土壤静置预设时间,使得试验土壤内的水分均匀分布。
80.步骤420,在试验土壤内没有管道通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供水装置和降雨装置当中的至少一者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采集试验土壤中流出的第一径流泥沙样品。
81.其中,在采用第一供水装置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的情形下,第一预设条件具体
为第一供水装置的供水流量和供水时间,第一供水装置可选择第一供水组件和第二供水组件当中的至少一者。
82.在采用降雨装置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的情形下,第一预设条件具体为降雨装置进行人工模拟降雨的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间。
83.步骤430,在试验土壤内构造管道通道,控制第一供水装置和降雨装置当中的至少一者按照第一预设条件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采集试验土壤中流出的第二径流泥沙样品。
84.步骤440,根据第一径流泥沙样品和第二径流泥沙样品,分别获取试验土壤的土壤侵蚀速率,分析地表径流和管道通道对试验土壤的侵蚀情况。
85.其中,在步骤410之前,还包括向试验土槽中装填试验土壤的步骤,具体如下所示:
86.(1)制备混合均匀的试验土壤。
87.(2)测定试验土壤的含水量,并计算填入试验土槽当中的试验土壤的总重量。
88.(3)将完成称重的试验土壤装填至试验土槽内。
89.其中,在试验土壤装填至距离试验土槽的槽口所在的平面20cm时,沿试验土壤的长度方向将预埋管道埋入试验土壤的中心线处。
90.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向试验土槽中装填试验土壤的步骤包括:在试验土槽的槽底铺设第一设定厚度的沙层,并在沙层的上侧铺设纱布层,将试验土壤按设定容重分六层铺设于纱布层的上侧,每层试验土壤按照第二设定厚度铺设。第一设定厚度为10cm,第二设定厚度为5cm。
91.在一些示例中,上述向试验土槽中装填试验土壤的步骤包括:
92.采集黑土样品,将黑土样品中的石块、根系残落物、秸秆等挑出后风干,将黑土样品中的大土块按照土壤自然节理掰开,以保护其原有结构,将黑土样品混合均匀,完成试验土壤的制备。
93.测定试验土壤的含水量,根据土壤容重,计算试验所需的试验土壤的质量。
94.在试验土槽的槽底铺设30cm厚的沙层作为透水层,在沙层的上表面铺设纱布,将试验土壤按照1.2g/cm3的容重分六层铺设于纱布层上,每层试验土壤的厚度为5cm。
95.在每铺装一层试验土壤后,采用1cm厚的木板对该层试验土壤的表面进行抓毛,再进行下一层试验土壤的铺设,防止相邻两层的试验土壤之间出现分层现象,保证所装填的试验土壤的均匀性和整体性。
96.进一步地,在步骤410中,通过降雨装置向试验土槽内的试验土壤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设置人工模拟降雨的降雨强度为30mm/h。
97.在试验土壤达到饱和含水量,试验土槽内开始产生径流时,停止人工模拟降雨。
98.接着,采用塑料布(塑料彩条布)覆盖试验土壤,将试验土壤静置12-24h,使试验土槽内的试验土壤中的水分均匀分布,以便模拟地表径流与管道流驱动下浅沟发育的试验。
99.其中,对试验土壤的静置时间具体可设置为24h。
100.进一步地,在步骤420和步骤430中,本实施例可设置单独通过稳流槽向试验土槽供水预设时间,设置第二供水组件和第二供水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可设置稳流槽的供水流量为15l/min、30l/min、45l/min、60l/min和75l/min,预设时间可以为120min。
101.基于上述设置,本实施例可在有、无管道通道的情况下,采用稳流槽对试验土壤的
表层供水,得到坡面侵蚀速率的对比数据,该对比数据可参照下述表1。
102.表1:坡面土壤侵蚀对比数据
[0103][0104]
基于上述表1可知,本实施例可通过在没有设置管道通道时测得的侵蚀速率来评价地表径流对试验土壤的侵蚀情况,可通过管道流贡献率来评价管道通道对试验土壤的侵蚀情况。
[0105]
其中,
[0106]
在上式中,q2表示在有管道流时测得的侵蚀速率,q1表示在没有管道流时测得的侵蚀速率。
[0107]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试验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108]
步骤510,在试验土壤内构造有管道通道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供水装置和降雨装置当中的至少一者按照第二预设条件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以及控制第二供水装置按照第三预设条件向管道通道供水。
[0109]
步骤520,在试验土壤出现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后,采集试验土壤中流出的第三径流泥沙样品和管道流泥沙样品;以及在管道通道出现坍塌后,采集试验土壤中流出的第四径流泥沙样品。
[0110]
步骤530,根据第三径流泥沙样品、管道流泥沙样品和第四径流泥沙样品,分别获取试验土壤的土壤侵蚀速率,进而分析地表径流和管道流对试验土壤的侵蚀情况,以及管道通道坍塌对试验土壤侵蚀的贡献率。
[0111]
具体地,在采用第一供水装置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的情形下,第二预设条件具体为第一供水装置的供水流量和供水时间,第一供水装置可选择第一供水组件和第二供水组件当中的至少一者。
[0112]
在采用降雨装置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的情形下,第二预设条件具体为降雨装置进行人工模拟降雨的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间。
[0113]
与此同时,第三预设条件具体为第二供水装置向管道通道进行供水的供水流量和供水时间。
[0114]
在此应指出的是,可根据第四径流泥沙样品得到试验土壤在管道通道坍塌后土壤侵蚀速率,将该土壤侵蚀速率和管道通道坍塌的体积(或面积)相结合,可得到管道通道的坍塌对试验土壤侵蚀的贡献率。
[0115]
在实际应用中,可在确保向试验土壤的表层进行供水的供水参数保持恒定的情形下,控制第二供水装置以多种不同的供水流量向管道通道中供水,以研究管道通道对试验土壤的侵蚀情况。
[0116]
如下述表2所示,本实施例可在上方供水流量(采用稳流槽对试验土壤的表层供水)保持恒定的情形下,以两种降雨强度对试验土壤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可研究在每一种降雨强度下试验土壤的土壤侵蚀速率,并可根据管道流贡献率研究管道通道对试验土壤的侵蚀情况。
[0117]
表2:坡面土壤侵蚀对比数据
[0118][011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