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9005发布日期:2023-01-12 22:3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定位终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内北斗卫星的投入使用,越来越多基于北斗技术的定位终端开始投入使用,现有的基于北斗技术的定位终端大都是直接通过固定安装在外侧的防护外壳进行防护,防护性能较差,由于定位终端多安装在行动的物体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振动,这种安装以及防护方式容易导致定位终端内的电气元件被损坏,实用性较差。
3.授权公告号为cn2140015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护性好的汽车用定位终端,在车载定位终端的外侧安装有防护外壳且防护外壳内设有与车载定位终端相互配合的减震装置,可以减小车辆振动时车载定位终端所受到的振动,从而能避免车载定位终端内的电气元件被损坏,设计合理,实用效果好。
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定位终端四周的检测采用弹簧和伸缩杆的形式,在受到上下左右方向来的冲击力时能形成较好的缓冲减震,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冲击来自各个方向,如倾斜于横向或倾斜于纵向的力,此时这种结构的减震效果较差,即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各种角度的冲击减震,另外,定位终端前后采用的是减震垫的形式进行减震,减震垫完全贴合定位终端,严重影响了定位终端的散热,内部电子元件容易损坏,影响定位终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应对各个方向和角度的振动冲击且散热效果好的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
6.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包括定位终端主体、箱体组件和箱盖组件;箱体组件包括箱体、底托气囊、l形气囊a、l形气囊b和顶柱;箱盖组件包括箱盖、把手、顶压气囊、顶压板和压柱;
7.箱体前后箱壁上设置多组走线孔;底托气囊设置在箱体底部内壁上,底托气囊上水平设置底托板;l形气囊a与箱体前侧以及右侧内壁连接,l形气囊b与箱体左侧以及后侧内壁连接,l形气囊a和l形气囊b上四个内侧面上均设置侧压板;顶柱在箱体内壁上竖直设置两组,两组顶柱分别位于箱体的左后角以及右前角位置处;箱体左右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向l形气囊b和l形气囊a内充气的充气组件;箱体上设置有散热组件;顶压气囊设置在箱盖顶部内壁上,顶压气囊底部水平设置顶压板;压柱在箱盖内壁上竖直设置两组,两组压柱分别位于箱盖的左前角以及右后角位置处,压柱位于顶压气囊下方;
8.四组侧压板内侧面、底托板上端面以及顶压板下端面均设置多组球形凹槽,定位终端主体六个侧面上均设置多组凸起球,凸起球卡入底托板、侧压板和顶压板上的球形凹槽内。
9.优选的,充气组件包括筒体a、连接管、活塞、限位环和螺栓;以箱体右侧壁上的充
气组件为例;筒体a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箱体右侧外壁上,筒体a后端封闭;连接管穿过箱体侧壁,连接管两端分别与l形气囊a内腔以及筒体a内腔连通;活塞配合设置在筒体a内周壁上;限位环设置在筒体a前端内周壁上,限位环的孔壁上设置有与螺栓配合的螺纹;螺栓穿过限位环并与活塞接触。
10.优选的,l形气囊a和l形气囊b完全充气状态下,螺栓头部与限位环接触。
11.优选的,散热组件包括筒体b、轴流风机和防尘网a;压柱上设置通风孔,通风孔在压柱前后端面上均形成开口;筒体b设置在箱体后侧箱壁上,筒体b与箱体内壁连通;轴流风机设置在筒体b内壁上,轴流风机朝前吹风,且吹风正对通风孔;防尘网a设置在筒体b后端,箱体前侧箱壁的左侧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防尘网b。
12.优选的,箱体和箱盖闭合状态下,顶柱将顶压气囊挤压贴在箱盖顶部内壁上,压柱将底托气囊挤压贴在箱体顶部内壁上。
13.优选的,两组顶柱顶部边缘做圆滑处理。
14.优选的,两组压柱底部边缘做圆滑处理。
15.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定位终端主体放置在底托板上,使凸起球卡入底托板和侧压板上的球形凹槽内;s2、连接好定位终端主体导线,导线从走线孔穿出;s3、通过两组充气组件向l形气囊a和l形气囊b内充气,使四组侧压板从前后左右压紧定位终端主体;s4、将箱盖盖在箱体上,同样使定位终端主体顶部的凸起球卡入顶压板上的球形凹槽内,同时顶柱挤压顶压气囊,压柱挤压底托气囊,通过上下施压进一步将定位终端主体固定。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定位终端主体外侧由底托气囊、l形气囊a、l形气囊b以及顶压气囊分别施加弹性挤压,能快速完成定位终端主体的安装固定,且由于各气囊的弹性挤压,能很好地应对各个方位及角度的振动冲击,减震效果好,另外由于定位终端主体外侧面上设置的凸起球,使定位终端主体外侧面与底托板、侧压板和顶压板之间均有一定距离,形成良好的散热气流通道,结合散热组件能对定位终端主体进行良好散热。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箱体组件的主视剖视图;
19.图3为箱体组件的俯视剖视图;
20.图4为箱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箱体;2、底托气囊;3、底托板;4、l形气囊a;5、l形气囊b;6、侧压板;7、定位终端主体;8、凸起球;9、顶柱;10、筒体a;11、连接管;12、活塞;13、限位环;14、螺栓;15、箱盖;16、把手;17、顶压气囊;18、顶压板;19、压柱;20、通风孔;21、筒体b;22、轴流风机;23、防尘网a;24、防尘网b;25、走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一
2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包括定位终端主体7、箱体组
件和箱盖组件;箱体组件包括箱体1、底托气囊2、l形气囊a4、l形气囊b5和顶柱9;箱盖组件包括箱盖15、把手16、顶压气囊17、顶压板18和压柱19;
24.如图1所示,箱体1前后箱壁上设置多组走线孔25。
25.如图2所示,底托气囊2设置在箱体1底部内壁上,底托气囊2上水平设置底托板3。
26.如图3所示,l形气囊a4与箱体1前侧以及右侧内壁连接,l形气囊b5与箱体1左侧以及后侧内壁连接,l形气囊a4和l形气囊b5上四个内侧面上均设置侧压板6。
27.如图1所示,顶柱9在箱体1内壁上竖直设置两组,两组顶柱9分别位于箱体1的左后角以及右前角位置处,两组顶柱9顶部边缘做圆滑处理;箱体1左右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向l形气囊b5和l形气囊a4内充气的充气组件;箱体1上设置有对其内腔进行通风散热的散热组件;箱盖15和箱体1之间通过多组弹簧卡扣连接,图中未画出。
28.如图4所示,顶压气囊17设置在箱盖15顶部内壁上,顶压气囊17底部水平设置顶压板18;压柱19在箱盖15内壁上竖直设置两组,两组压柱19分别位于箱盖15的左前角以及右后角位置处,压柱19位于顶压气囊17下方,两组压柱19底部边缘做圆滑处理;
29.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四组侧压板6内侧面、底托板3上端面以及顶压板18下端面均设置多组球形凹槽,定位终端主体7六个侧面上均设置多组凸起球8,凸起球8卡入底托板3、侧压板6和顶压板18上的球形凹槽内。箱体1和箱盖15闭合状态下,顶柱9将顶压气囊17挤压贴在箱盖15顶部内壁上,压柱19将底托气囊2挤压贴在箱体1顶部内壁上。
30.本实施例中,定位终端主体7外侧由底托气囊2、l形气囊a4、l形气囊b5以及顶压气囊17分别施加弹性挤压,能快速完成定位终端主体7的安装固定,且由于各气囊的弹性挤压,能很好地应对各个方位及角度的振动冲击,减震效果好,另外由于定位终端主体7外侧面上设置的凸起球8,使定位终端主体7外侧面与底托板3、侧压板6和顶压板18之间均有一定距离,形成良好的散热气流通道,结合散热组件能对定位终端主体7进行良好散热。
31.实施例二
32.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相较于实施例一,充气组件包括筒体a10、连接管11、活塞12、限位环13和螺栓14;以箱体1右侧壁上的充气组件为例;筒体a10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在箱体1右侧外壁上,筒体a10后端封闭;连接管11穿过箱体1侧壁,连接管11两端分别与l形气囊a4内腔以及筒体a10内腔连通;活塞12配合设置在筒体a10内周壁上;限位环13设置在筒体a10前端内周壁上,限位环13的孔壁上设置有与螺栓14配合的螺纹;螺栓14穿过限位环13并与活塞12接触。l形气囊a4和l形气囊b5完全充气状态下,螺栓14头部与限位环13接触。
33.本实施例中,定位终端主体7放置好位置后,旋转螺栓14使其推动活塞12向后移动即可对l形气囊a4以及l形气囊b5进行充气,使侧压板6从四侧面挤压定位终端主体7,完成定位的同时提供弹性缓冲。
34.实施例三
35.如图3-4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相较于实施例一,散热组件包括筒体b21、轴流风机22和防尘网a23;压柱19上设置通风孔20,通风孔20在压柱19前后端面上均形成开口;筒体b21设置在箱体1后侧箱壁上,筒体b21与箱体1内壁连通;轴流风机22设置在筒体b21内壁上,轴流风机22朝前吹风,且吹风正对通风孔20;防尘网a23设置在筒体b21后端,箱体1前侧箱壁的左侧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上设置防尘网b24。
36.本实施例中,箱盖15和箱体1闭合时,通风孔20正对筒体b21,轴流风机22向前吹风,气流穿过通风孔20进入箱体1内随后从防尘网b24吹出,带走箱体1内部热量,从而对定位终端主体7进行散热。
37.实施例四
38.基于上述一种基于北斗技术的高精度定位终端实施例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s1、将定位终端主体7放置在底托板3上,使凸起球8卡入底托板3和侧压板6上的球形凹槽内;
40.s2、连接好定位终端主体7导线,导线从走线孔25穿出;
41.s3、通过两组充气组件向l形气囊a4和l形气囊b5内充气,使四组侧压板6从前后左右压紧定位终端主体7;
42.s4、将箱盖15盖在箱体1上,同样使定位终端主体7顶部的凸起球8卡入顶压板18上的球形凹槽内,同时顶柱9挤压顶压气囊17,压柱19挤压底托气囊2,通过上下施压进一步将定位终端主体7固定。
43.本实施例中,且由于各气囊的弹性挤压,能很好地应对各个方位及角度的振动冲击,减震效果好,另外由于定位终端主体7外侧面上设置的凸起球8,使定位终端主体7外侧面与底托板3、侧压板6和顶压板18之间均有一定距离,形成良好的散热气流通道,结合散热组件能对定位终端主体7进行良好散热。
4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