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及直线度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98851发布日期:2023-03-08 15:10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及直线度测量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及直线度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2.船舶建造过程中,部分设备活动部件精密度高,如油缸、液压杆杆身等直线度要求较高,安装后无法采用将部件或零件放置在水平检验平台,然后检查直线度的方法。可以说安装后未进行检测,十分不利于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后续设备运行故障的发生留有一定的风险。
3.船舶运营过程中,在设备发生故障后,往往需要部分或完全拆卸设备后,放置在水平检验平台上,检查零件或部件的直线度,该方法拆卸复杂耗时长,回装一样复杂耗时长,待检测出直线度不符合要求及确定故障源后,安排厂家适配同样零部件,拆卸回装周期、生产周期、物流周期等叠加起来,导致一个故障,将占用码头、船台或船坞等船厂关键设施的周期十分长,效率低,不利于快速故障排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及直线度测量方法,利用平直检验尺,采用卡箍贴装,局部微调的方法贴紧检测面,采用平移光源检查漏光点,标记位置,最后采用塞尺检测不平直点位的间隙数据,做到无需拆卸设备,便携快速检测,排查故障源,减少拆卸回装周期等周期,无需返厂即可提前排查故障源,减少因零部件生产、物流周期而占用公司码头、船台或船坞的关键设施的周期,有效提高设备的维修效率。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平直检验尺、两个可调卡箍、平移光源座和光源;其中:
6.所述可调卡箍包括可调箍环,所述可调箍环一端设置有连接槽,两个所述可调卡箍通过其连接槽分别连接于所述平直检验尺的两端部,两个所述可调卡箍的可调箍环位于所述平直检验尺的下端面侧,能够用于箍设待检测零部件;
7.所述平移光源座设置于所述平直检验尺的上端面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平直检验尺的延伸方向前后移动;
8.所述光源安装于所述平移光源座。
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槽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槽外表面对应所述通孔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能够经所述通孔压贴所述平直检验尺。
1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直检验尺两端部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块,两端部的限位块用于被两个所述可调卡箍的连接槽抵接,以限制所述平直检验尺移动。
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直检验尺的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通过连接板相连,所述平直检验尺在延伸方向截面为工字型。
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连接所述平直检验尺一侧设置。
1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线度测量方法,采用如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直线便携测量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4.将平直检验尺上的两个可调卡箍分别箍设在待检测零部件上;
15.打开光源,移动平移光源座确定所述平直检验尺与所述待检测零部件之间的漏光点并标记漏光点位置;
16.采用塞尺对漏光点位置进行检测以确定漏光点位置对应的间隙。
17.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采用卡箍贴装平直检验尺的方法,实现无需拆卸,直线度测量便携高效;采用平移光源检查漏光点的方法,提高直线度偏差位置的判定效率;采用塞尺检测间隙值,有效提高检测精度;设计多尺寸平直检验尺,有效提高工装适用面。
附图说明
19.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可调卡箍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平直检验尺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平移光源座及光源结构示意图。
24.符号说明:
25.11-平直检验尺;12-可调卡箍;13-平移光源座;14-光源;15-可调箍环;16-连接槽;17-限位块;18-螺母;19-螺栓;20-把手;21-待检测零部件;22-通孔;23-上端面;24-连接板;25-下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例。
27.在本技术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第三”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调卡箍结构示意图,图3为平直检验尺结构示意图,图4为平移光源座及光源结构示意图。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可包括:平直检验尺11、两个可调卡箍12、平移光源座13和光源14。
30.可调卡箍12包括可调箍环15,可调箍环15一端设置有连接槽16,两个可调卡箍12通过其连接槽16分别连接于平直检验尺11的两端部,两个可调卡箍12的可调箍环15位于平直检验尺11的下端面25侧,能够用于箍设带检测零部件21。
31.可调卡箍12可采用不锈钢制成。示例地,本技术给出一种可调卡箍12的参考尺寸,例如:可调箍环15宽40mm厚4mm,可调箍环15设置多种规格,直径与待检测零部件21直径一致,可调箍环15呈圆环状,连接槽16呈正方形状,正方形长30mm宽30mm,中部设置通孔22,螺母18为m20螺母,螺孔对应通孔装焊22,螺母18上适配螺栓19为m20螺栓用于压贴平直检验尺11。
32.平移光源座13设置于平直检验尺的上端面23并能够相对于平直检验尺11的延伸方向前后移动。即平移光源座13能够贴合平直检验尺11的上端面23沿平直检验尺11的延伸方向平移。
33.光源14安装于平移光源座13。
3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槽16中部开设有通孔22,连接槽16外表面对应通孔22设置有螺母18,螺母18连接有螺栓19,螺栓19能够经通孔22压贴平直检验尺。
3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平直检验尺两端部边缘处设置有限位块17,两端部的限位块17用于被两个可调卡箍12的连接槽16抵接,以限制平直检验尺移动。
3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平直检验尺的上端面23和下端面25通过连接板24相连,平直检验尺在延伸方向截面为工字型。
3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直线度便携测量装置还包括把手20,把手20连接平直检验尺11一侧设置。
38.平直检验尺11可采用钢质制成。示例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平直检验尺11的参考尺寸,例如:平直检验尺11的长度可设置1500mm规格、1000mm规格、500mm规格、200mm规格共四种规格,形状呈工字,上端面23和下端面25长30mm,连接板24高30mm,上端面23和下端面25厚10mm,连接板24厚10mm,使用车床上端面23和下端面25车平,连接板24中部设置把手20用于抓提安装该尺,在上端面23两侧距离尺边缘30mm处设置10mm长10mm宽10mm高的限位块17,用于可调卡箍12通过两侧限位块17限制平直检验尺11移动。
39.平移光源座13可采用不锈钢制成。示例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平移光源座13的参考尺寸,例如:平移光源座13为长40mm宽30mm厚2mm的不锈钢板弯制成长30mm宽30mm的凹状,凹型的平移光源座13可套入平直检验尺11工字端面一端,在平移光源座13上装焊固定杆及20mm的卡箍,用于安装光源14,光源14例如可采用长100mm直径18mm的手电筒。
4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直线度测量方法,采用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直线便携测量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步骤1,将平直检验尺11上的两个可调卡箍12分别箍设在带检测零部件21上。
42.步骤2,打开光源14,移动平移光源座13确定平直检验尺11与待检测零部件21之间的漏光点并标记漏光点位置。
43.这里,例如可通过油性笔在待检测零部件21上标记漏光点位置。
44.步骤3,采用塞尺对漏光点位置进行检测以确定漏光点位置对应的间隙。
45.绘图记录间隙数据及对应的漏光点位置。
46.通过该直线度测量方法,可实现快速检测待检测零部件直线度。
47.该直线度测量方法的检测效率高。采用卡箍贴装平直检验尺的方法,实现无需拆卸,直线度测量便携高效。偏差位置快速判定。采用平移光源检查漏光点的方法,提高直线度偏差位置的判定效率。有效控制偏差数据精度。采用塞尺检测间隙值,有效提高检测精度。适用范围更广。通过设计四种规格平直检验尺,有效提高工装适用范围。
48.可调卡箍12箍紧待检测零部件21,通过调螺栓19压紧平直检验尺11,提高检测精度。
49.平直检验尺11实现无需拆卸设备,便携检测设备零部件。平移光源座13及光源14可快速排查间隙位置,提高效率,为下一步精确间隙值测量提供检测方向。
50.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卡箍贴装平直检验尺的方法,实现无需拆卸,直线度测量便携高效;采用平移光源检查漏光点的方法,提高直线度偏差位置的判定效率;采用塞尺检测间隙值,有效提高检测精度;设计多尺寸平直检验尺,有效提高工装适用面。
51.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