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61930发布日期:2023-03-22 15:0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及相关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路径规划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人民群众,多年来的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受到了大量的损害。
3.在现有情况中,遇到自然灾害降临时,往往能实现的就是通过向该区域内所有的通讯工具发送灾害提醒。而对于重大的自然灾害,需要当地群众进行自发转移的情况下,往往并没有有效的指导。在自然灾害面前,多一分钟的行动也就多一分可能性能挽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4.因此,如何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及时生成避难路径以减少人民损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实现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及时生成避难路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及相关装置。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在检测到预设信号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灾害信息;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灾害等级和灾害范围确定受灾影响区域;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受灾影响区域中的当前路况信息;根据所述当前路况信息确定第一类可行通道和第二类可行通道;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受灾影响区域所属片区的历史受灾日志,结合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所属转移类型;在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一类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第一类可行通道以及所述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一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二类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第二类可行通道以及所述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二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
7.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灾害等级和灾害范围确定受灾影响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受灾等级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匹配对应的影响范围;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灾害范围确定实际受灾区域;根据所述影响范围和所述实际受灾区域确定受灾影响区域。
8.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路况信息确定第一类可行通道和第二类可行通道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当前路况信息中获取当前可通行道路信息;判断所述可通行道路信息是否满足筛选条件;若是,则获取第一预设条件以在所述可通行道路信息中筛选出第一类可通行通道,同时获取第二预设条件以在所述可通行道路信息中筛选出第二类可行通道。
9.可选的,所述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受灾影响区域所属片区的历史受灾日志,结合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确定所述受灾影响区域对应的片区;获取所述片区对应的历史受灾日志;根据所述历史受灾日志判断是否需要扩大所述受灾影响区域;若否,则获取默认安全距离结合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
10.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历史受灾日志判断是否需要扩大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根据所述历史受灾日志判定需要扩大所述受灾影响区域时,在所述历史受灾日志中获取具体灾害数据;获取所述具体灾害数据的影响权重;根据所述影响权重在预设策略集合中进行匹配以获取对应的扩大策略;根据所述扩大策略和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
11.可选的,所述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所属转移类型的步骤,包括: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板块;根据所述当前位置板块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转移方向;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识别码判断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转移类型。
12.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一类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第一类可行通道以及所述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一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步骤,包括:若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一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转移方向和所述目标安全区域匹配第一类可行通道;根据匹配结果生成第一类避难路径;根据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识别码确定路线接收终端;将所述第一类避难路径发送至所述路线接收终端。
1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装置,所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预设信号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灾害信息;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灾害等级和灾害范围确定受灾影响区域;
路况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受灾影响区域中的当前路况信息;通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路况信息确定第一类可行通道和第二类可行通道;安全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受灾影响区域所属片区的历史受灾日志,结合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转移类型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所属转移类型;第一类转移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一类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第一类可行通道以及所述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一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第二类转移模块,用于在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二类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第二类可行通道以及所述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二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
1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时,执行如上文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文所述的方法。
16.综上描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检测到预设信号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灾害信息;根据灾害信息中的灾害等级和灾害范围确定受灾影响区域;结合受灾影响区域的当前路况信息确定第一类可行通道和第二类可行通道;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历史受灾记录以确定目标安全区域;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并确定转移类型;根据目标终端的转移类型结合位置信息、对应的可行通道以及目标安全区确定目标终端的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实现了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实际道路情况生成避难路径,进一步减少了人们因为灾害产生的损失。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9.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20.如图1所示,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
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2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22.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程序。
23.在图1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计算机设备中,所述计算机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
2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在检测到预设信号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灾害信息。
2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信号即对应灾害发生时产生的通知信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定在检测到灾害时将会发送预设信号。例如: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灾害类型为山洪、地震以及洪水来临时发送预设信号。
27.需要说明的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位置与地理信息既是lbs的核心,也是lbs的基础。一个单纯的经纬度坐标只有置于特定的地理信息中,代表为某个地点、标志、方位后,才会被用户认识和理解。用户在通过相关技术获取到位置信息之后,还需要了解所处的地理环境,查询和分析环境信息,从而为用户活动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28.步骤s20:根据灾害信息中的灾害等级和灾害范围确定受灾影响区域。
29.需要说明的是,灾害等级为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预先制定的等级,也可以是根据国
际或者国家灾害标准的灾害等级,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30.可以理解的是,灾害范围是指通过传感设备检测到的受灾区域范围。
31.进一步地,为了精确判定受灾影响区域,所述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灾害等级和灾害范围确定受灾影响区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受灾等级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匹配对应的影响范围;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灾害范围确定实际受灾区域;根据所述影响范围和所述实际受灾区域确定受灾影响区域。
32.在具体实施中,受灾影响区域往往通过传感监测只能确定区域的一部分,为了精确受灾影响区域,通过对灾害等级的确定扩大受灾影响区域以确定实际受灾区域。
33.步骤s30: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受灾影响区域中的当前路况信息。
34.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当前路况信息的方式是指利用传感器或者卫星监测设备通过图像识别或者其他探测方式获取当前路况信息。
35.在具体实施中,获取受灾影响区域中的当前路况信息得出的结论是指当前路况是否可以正常通行。
36.步骤s40:根据当前路况信息确定第一类可行通道和第二类可行通道。
37.进一步地,为了向民众提供不同交通方式的避难路线,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路况信息确定第一类可行通道和第二类可行通道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当前路况信息中获取当前可通行道路信息;判断所述可通行道路信息是否满足筛选条件;若是,则获取第一预设条件以在所述可通行道路信息中筛选出第一类可通行通道,同时获取第二预设条件以在所述可通行道路信息中筛选出第二类可行通道。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类可行通道是指可以通过徒步或者非机动车通过的通道,第二可行通道是指可以让机动车正常通行的避难通道。其中第二通道的定义可以与国家高速公路行车标准一致。因此,因为受灾群众可能的通行方式不同,其中第一类可行通道虽然通行速度慢,但是可选路线多,第二类可行通道虽然吞吐量大且通行速度快,但是受灾时往往也会破坏大量属于第二类可行通道的道路。因此往往第二类可行通道的数量要远少于第一类可行通道的数量。
39.步骤s50: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受灾影响区域所属片区的历史受灾日志,结合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
4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历史受灾日志即通过官方数据或者其他渠道记录的目标区域的受灾记录。在本实施例中,该目标区域遭受的自然灾害也记录在所述受灾记录中。
41.进一步地,为了合理生成安全区域的范围,减少灾害带来的二次伤害,所述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受灾影响区域所属片区的历史受灾日志,结合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确定所述受灾影响区域对应的片区;获取所述片区对应的历史受灾日志;根据所述历史受灾日志判断是否需要扩大所述受灾影响区域;若否,则获取默认安全距离结合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
42.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根据所述历史受灾日志判断是否需要扩大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根据所述历史受灾日志判定需要扩大所述受灾影响区域时,在所述历史受灾日志中获取具体灾害数据;获取所述具体灾害数据的影响权重;根据所述影响权重在预设策略集合中进行匹配以获取对应的扩大策略;根据所述扩大策略和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
43.步骤s60: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判断目标终端所属转移类型。
4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终端所属转移类型是指,目标终端对应的预设转移方式是第一类转移类型还是第二类转移类型。通过实现采集目标区域内的终端转移类型进行提前记录。
45.步骤s70:在目标终端属于第一类转移类型时,根据位置信息、第一类可行通道以及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一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目标终端。
46.步骤s80:在目标终端属于第二类转移类型时,根据位置信息、第二类可行通道以及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二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目标终端。
47.本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预设信号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灾害信息;根据灾害信息中的灾害等级和灾害范围确定受灾影响区域;结合受灾影响区域的当前路况信息确定第一类可行通道和第二类可行通道;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历史受灾记录以确定目标安全区域;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并确定转移类型;根据目标终端的转移类型结合位置信息、对应的可行通道以及目标安全区确定目标终端的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实现了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实际道路情况生成避难路径,进一步减少了人们因为灾害产生的损失。
48.参考图3,图为本发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9.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方法的所述步骤s60,还包括:步骤s601: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板块。
50.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受灾影响区域中会根据东南西北划分四个片区,每个片区中的受灾群众将会有不同的避难路径规划。
51.在具体实施中,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经过确定之后可以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所在受灾影响区的具体板块。根据具体板块选择不同的避难路线。
52.步骤s602:根据当前位置板块确定目标终端对应的转移方向。
53.在具体实施中,在确定当前位置板块之后获取理当前板块位置最近的安全区域的边界。
54.步骤s603: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目标终端对应的识别码判断目标终端对应的转移类型。
5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识别码是指由系统管理员实现预先录入,通过识别码确定用户是采用第一类型转移还是第二类型转移。
56.进一步地,为了能准确匹配目标终端的特点实现有效规划避难路线,所述在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一类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第一类可行通道以及所述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一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的步骤,包括:若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一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转移方向和所述目标安全区域匹配第一类可行通道;根据匹配结果生成第一类避难路径;根据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识别码确定路线接收终端;将所述第一类避难路径发送至所述路线接收终端。
57.本实施例通过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
所述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板块;根据所述当前位置板块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转移方向;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识别码判断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转移类型;实现了根据目标终端的具体信息合理地生成了避难路线的技术效果。
58.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的程序,所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的方法的步骤。
59.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的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60.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10,用于在检测到预设信号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灾害信息;区域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灾害等级和灾害范围确定受灾影响区域;路况获取模块30,用于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受灾影响区域中的当前路况信息;通道确定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路况信息确定第一类可行通道和第二类可行通道;安全区域确定模块50,用于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受灾影响区域所属片区的历史受灾日志,结合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转移类型确定模块60,用于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所属转移类型;第一类转移模块70,用于在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一类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第一类可行通道以及所述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一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第二类转移模块80,用于在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二类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第二类可行通道以及所述目标安全区域确定第二类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
6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62.本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预设信号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灾害信息;根据灾害信息中的灾害等级和灾害范围确定受灾影响区域;结合受灾影响区域的当前路况信息确定第一类可行通道和第二类可行通道;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获取历史受灾记录以确定目标安全区域;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并确定转移类型;根据目标终端的转移类型结合位置信息、对应的可行通道以及目标安全区确定目标终端的避难路径并发送至所述目标终端;实现了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实际道路情况生成避难路径,进一步减少了人们因为灾害产生的损失。
6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区域确定模块20,还用于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受灾等级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匹配对应的影响范围;根据所述灾害信息中的灾害范围确定实际受灾区域;根据所述影响范围和所述实际受灾区域确定受灾影响区域。
6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道确定模块40,还用于在所述当前路况信息中获取当前可
通行道路信息;判断所述可通行道路信息是否满足筛选条件;若是,则获取第一预设条件以在所述可通行道路信息中筛选出第一类可通行通道,同时获取第二预设条件以在所述可通行道路信息中筛选出第二类可行通道。
6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区域确定模块50,还用于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确定所述受灾影响区域对应的片区;获取所述片区对应的历史受灾日志;根据所述历史受灾日志判断是否需要扩大所述受灾影响区域;若否,则获取默认安全距离结合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
6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区域确定模块50,还用于若根据所述历史受灾日志判定需要扩大所述受灾影响区域时,在所述历史受灾日志中获取具体灾害数据;获取所述具体灾害数据的影响权重;根据所述影响权重在预设策略集合中进行匹配以获取对应的扩大策略;根据所述扩大策略和所述受灾影响区域确定目标安全区域。
6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移类型确定模块60,还用于获取当前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终端的当前位置板块;根据所述当前位置板块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转移方向;在所述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识别码判断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转移类型。
6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移类型确定模块60,还用于若所述目标终端属于第一转移类型时,根据所述目标终端的位置信息、转移方向和所述目标安全区域匹配第一类可行通道;根据匹配结果生成第一类避难路径;根据所述目标终端对应的识别码确定路线接收终端;将所述第一类避难路径发送至所述路线接收终端。
69.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70.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径规划的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7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2.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73.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7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
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