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定位功能的景区游客监控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11962发布日期:2023-04-01 00:1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定位功能的景区游客监控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目标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定位功能的景区游客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深受人们喜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旅游区的安全隐患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担忧,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游客和车辆数量众多,给旅游区的安全防范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的安全管理工作由旅游区管理人员完成,人员配备和工作量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为了给每位游客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娱乐环境,采用稳定可靠的监控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3.通过景区对游客进行监控,可以便于工作人员管理,便于紧急救援,加强了景区安防体系,还能制约游客不文明行为。尤其是景区内一些较为危险的地方,比如索道、悬崖、陡峭台阶、湖边、高台等等,游客如果较多集中在这些地方,容易出现危险,更需要加强游客监控,在必要时景区管理人员对在这些区域的游客进行预警或者疏散。
4.目前,大部分景区采用安装监控设备的方式对景区人流量等情况进行监控。但是,采用监控设备需要人员时刻关注监控画面,但大量的监控画面在关注时容易遗漏部分,而且监控设备存在死角,想做到区域全覆盖又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定位功能的景区游客监控系统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景区人流监控存在死角,可以实现全面精准的监控覆盖。
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定位功能的景区游客监控系统,包括:
7.定位模块,用于定位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定位数据,并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信号交流,发送定位数据;
8.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定位模块定位的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定位数据,并对所述定位数据进行存储;
9.数据读取模块,用于将所述定位数据使用landmarc算法,计算待定位标签坐标,在景区坐标系区域模型上展示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点位位置;
10.预警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基于待定位标签坐标与坐标系区域模型进行计算,判断是否进行预警;
11.预警模块,用于在需要预警时发出预警提示,告知用户所处区域安全情况。
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模块采用用于室外定位的北斗模块、gps模块或者用于室内定位的wifi模块、rfid模块定位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定位数据。
13.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为与定位模块通信的卫星、wifi路由器、rfid阅读器、rfid定位基站。
14.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模块设置两组天线,所述两组天线分别正对着待定位标签与
参考标签的左右两边。
15.进一步的,所述预警模块为声光报警器。
1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定位功能的景区游客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根据游客所处不同景区场景,采用室内或者室外定位技术采集游客定位数据,并对所述定位数据进行存储;
18.将采集的定位数据使用landmarc算法,计算待定位标签坐标,在景区坐标系区域模型上展示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点位位置;
19.基于待定位标签坐标与坐标系区域模型进行计算,判断是否进行预警;
20.在需要预警时发出预警提示,告知用户所处区域安全情况。
21.进一步的,所述采用室内或者室外定位技术采集游客定位数据,具体为:室外定位技术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包括北斗定位或者gps定位;室内定位采用wifi定位或者rfid定位。
22.进一步的,所述将采集的定位数据使用landmarc算法,计算待定位标签坐标,具体为:
23.设定s1为待定位标签,t1、t2......t16为s1四周的16个参考标签,在16个参考标签所在平面左右放置正对标签阵列的信号天线,通过两个信号天线进行信号扫描分别获得范围内所有标签的rssi,即每个标签对应两个rssi,也即s=(r1,r2),s为待定位标签,r1与r2分别为两个信号天线获取到的rssi;
24.设定参考标签的rssi为oj=(o
j1
,o
j2
),计算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之间的欧式距离:j∈[1,16],j表示第几个参考标签,在公式中,ej表示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之间的距离关系,所得到的rssi的欧式距离向量为e=(e1,e2,......,en),n代表标签数量;
[0025]
选择距离最近的4个标签,计算最近参考点的权重:wj表示第i个近邻参考标签的权重值;
[0026]
估算待定位标签的坐标为(x^,y^),即(xi,yi)为参考点的已知坐标。
[0027]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待定位标签坐标与坐标系区域模型进行计算,判断是否进行预警,具体为:
[0028]
预先在景区场景包含的区域模型图上进行经纬度坐标设置,通过对设置的经纬度点位进行连线,获取到预警区域模型;
[0029]
当用户在预警区域模型内活动时,预警区域模型内的rfid主机接收数据获取rssi标签信息,根据landmarc算法获得用户位置坐标u=(x,y);
[0030]
将用户位置坐标u=(x,y)与需要预警区域模型的坐标集合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触发预警,具体为:
[0031]
获取预警区域模型的坐标集合内最高、最低、最左、最右的4个坐标,分别计为:y1、y2、x1、x2;当用户位置坐标u=(x,y)同时满足:x1<x<x2,y1<y<y2,则判定用户位置坐
标u=(x,y)在预警区域内。
[0032]
进一步的,所述在需要预警时发出预警提示,具体为报警区域模型的边界闪烁报警,同时游客所处位置坐标闪烁报警。
[0033]
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34]
本技术通过这种带有定位功能的监控平台,实现多维度定位数据采集,摆脱弱信号区域信号丢失问题,精准展示景区人流情况,对危险定位信息进行采集,实现对各种可能危险进行预警。
附图说明
[0035]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6]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0037]
图2为本发明的位置定位原理图;
[0038]
图3为本发明基于信号强度的多个信号发射源部署位置示意图;
[0039]
图4为本发明坐标系区域模型坐标图;
[0040]
图5为本发明结合待定位标签坐标与坐标系区域模型计算是否预警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2]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43]
实施例1
[0044]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定位功能的景区游客监控系统,包括:
[0045]
定位模块,用于定位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定位数据,并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信号交流,发送定位数据;
[0046]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定位模块定位的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定位数据,并对定位数据进行存储;
[0047]
数据读取模块,用于将定位数据使用landmarc算法,计算待定位标签坐标,在景区坐标系区域模型上展示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点位位置;
[0048]
预警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基于待定位标签坐标与坐标系区域模型进行计算,判断是否进行预警;
[0049]
预警模块,用于在需要预警时发出预警提示,告知用户所处区域安全情况。
[0050]
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采用用于室外定位的北斗模块、gps模块或者用于室内定位的wifi模块、rfid模块定位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定位数据。
[0051]
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模块为与定位模块通信的卫星、wifi路由器、rfid阅读器、rfid定位基站。
[0052]
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设置两组天线,两组天线分别正对着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
签的左右两边。
[0053]
本实施例中,预警模块为声光报警器。
[0054]
实施例2
[005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定位功能的景区游客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6]
根据游客所处不同景区场景,采用室内或者室外定位技术采集游客定位数据,并对定位数据进行存储;
[0057]
将采集的定位数据使用landmarc算法,计算待定位标签坐标,在景区坐标系区域模型上展示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的点位位置;
[0058]
基于待定位标签坐标与坐标系区域模型进行计算,判断是否进行预警;
[0059]
在需要预警时发出预警提示,告知用户所处区域安全情况。
[0060]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室内或者室外定位技术采集游客定位数据,具体为:室外定位技术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包括北斗定位或者gps定位;室内定位采用wifi定位或者rfid定位。当人员处于室外空旷公共的活动区域时,由于gps信号较好,且不易于发生由于地理位置造成的突发情况时,使用北斗/gps卫星信号,采集定位数据用于人流量统计。当人员处于室内或指定的区域时,佩戴景区提供的定位设备,使用多维度的位置计算方式,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
[0061]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将采集的定位数据使用landmarc算法,计算待定位标签坐标,具体为:
[0062]
设定s1为待定位标签,t1、t2......t16为s1四周的16个参考标签,在16个参考标签所在平面左右放置正对标签阵列的信号天线,通过两个信号天线进行信号扫描分别获得范围内所有标签的rssi,即每个标签对应两个rssi,也即s=(r1,r2),s为待定位标签,r1与r2分别为两个信号天线获取到的rssi;
[0063]
设定参考标签的rssi为oj=(o
j1
,o
j2
),计算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之间的欧式距离:j∈[1,16],j表示第几个参考标签,在公式中,ej表示待定位标签与参考标签之间的距离关系,所得到的rssi的欧式距离向量为e=(e1,e2,......,en),n代表标签数量;
[0064]
选择距离最近的4个标签,计算最近参考点的权重:wj表示第i个近邻参考标签的权重值;
[0065]
估算待定位标签的坐标为(x^,y^),即(xi,yi)为参考点的已知坐标。
[0066]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基于待定位标签坐标与坐标系区域模型进行计算,判断是否进行预警,具体为:
[0067]
预先在景区场景包含的区域模型图上进行经纬度坐标设置,通过对设置的经纬度点位进行连线,获取到预警区域模型;如图4所示,d所处不规则模型为预警区域,此区域边界的坐标集合即参考坐标集(a-g的坐标)。
[0068]
当用户在预警区域模型内活动时,预警区域模型内的rfid主机接收数据获取rssi
标签信息,根据landmarc算法获得用户位置坐标u=(x,y),如图5所示。
[0069]
将用户位置坐标u=(x,y)与需要预警区域模型的坐标集合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触发预警,具体为:
[0070]
获取预警区域模型的坐标集合内最高、最低、最左、最右的4个坐标,分别计为:y1、y2、x1、x2;当用户位置坐标u=(x,y)同时满足:x1<x<x2,y1<y<y2,则判定用户位置坐标u=(x,y)在预警区域内。
[0071]
获取坐标集合d内最高、最低,最左,最右的4个坐标,如图5中b、f、a、d点,可得坐标a=(xa,ya),b=(xb,yb),d=(xd,yd),f=(xf,yf);
[0072]
罗列表达式:x、y为获取到的定位坐标u,根据逻辑判断的sap原则,当
①②
条件全满足时,则断定当前处于预警区域需要触发预警。
[0073]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预警时发出预警提示,具体为报警区域模型的边界闪烁报警,同时游客所处位置坐标闪烁报警。
[0074]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含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75]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