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2140发布日期:2023-03-25 12:38阅读:74来源:国知局
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2.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电池包的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怎样减少电池包自燃带来的损失是当下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为此,相关技术中提出通过检测电池包热失控过程中的释放信号,如特殊气体或释放颗粒物、电池仓温度上升等来达到预警。然而,对于电池包已受损,但检测不到上述释放信号的情形,上述技术则无法实现预警,此时若仍继续使用该受损电池包,则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和车辆,以在电池包遭到撞击时,实现对撞击情况的即时检测,便于后续根据撞击情况及时提供撞击预警信息,进而降低由于撞击导致电池包损坏带来的风险。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n个压电传感器,安装在电池包所在电池仓上,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数据处理电路,分别与n个所述压电传感器连接,用于对n个所述压电传感器产生的压电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电池包的撞击情况;电源电路,与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连接,用于给所述数据处理电路供电。
5.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数据处理电路包括:采样子电路,分别与n个所述压电传感器连接,用于采样n个所述压电传感器产生的压电数据;处理器,与所述采样子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压电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电池包的撞击情况。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用于车辆,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还包括:can驱动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并用以连接所述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建立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can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撞击情况传输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低压蓄电池,用于提供第一电压;电压转换子电路,分别与所述低压蓄电池、所述采样子电路、所述处理器和所述can驱动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并将所述第二电压提供给所述采样子电路和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三电压提供给所述can驱动器。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压转换子电路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与所述低压蓄电池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转换为所述第三电压;第二dc/dc变换器,分别与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所述采样子电路的第一供电端和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三电
压转换成所述第二电压,并将所述第二电压提供给所述采样子电路的第一供电端和所述处理器;第二dc/dc变换器,与所述第一dc/dc变换器连接,并通过第一磁珠连接至所述采样子电路的第二供电端,用于将所述第三电压转换成所述第二电压,并将所述第二电压通过所述第一磁珠提供给所述采样子电路的第二供电端;第二磁珠,所述第二磁珠连接在所述第一供电端和所述第二供电端之间。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器,分别与n个所述压电传感器、所述采样子电路、所述can驱动器、所述低压蓄电池和所述电压转换子电路连接,并用以连接至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建立n个所述压电传感器与所述采样子电路之间的连接、所述can驱动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连接和所述低压蓄电池与所述电压转换子电路之间的连接。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实现向所述处理器传输硬线唤醒信号,以唤醒所述处理器。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n个所述压电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仓持仓的底盘上,并组成n组压电传感网络,n小于n,n为正整数。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n组所述压电传感网络对应的n组压电数据得到n个撞击信息,并根据n个所述撞击信息得到所述撞击情况。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n的取值为8,所述采样子电路包括:两个模数转换器,分别记为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二模数转换器;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4个所述压电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对应4个所述压电传感器的压电数据;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另外4个所述压电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对应4个所述压电传感器的压电数据。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模数转换器采用中断的方式进行压电数据采集,中断频率根据所述模数转换器的数据输出速率确定,所述处理器中设有8个数据缓存区,分别对应8个所述压电传感器,n的取值为2;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数据量达到预设阈值的压电数据时,将该压电数据缓存至相应的数据缓存区,并在8个所述数据缓存区均缓存有压电数据,且缓存持续时间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时,根据2组压电数据得到2个撞击信息,并根据2个所述撞击信息得到所述撞击情况。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撞击信息包括撞击位置和撞击能量,或者,包括撞击位置和损伤等级;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撞击能量大于能量阈值或者损伤等级大于预设等级对应的撞击信息作为所述撞击情况。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压电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腔体,所述壳体上设有m个安装通孔,其中,所述压电传感器通过m个所述安装通孔安装在所述电池仓上,m为正整数;压电探头,所述压电探头设于所述腔体内。
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电池包、放置所述电池包的电池仓,以及上述的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
18.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和车辆,根据电池仓上安装的压电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可实现即时对电池包撞击情况的检测,便于后续根据撞击情况及时提供撞击预警信息,进而降低由于撞击导致电池包损坏带来的风险。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20.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电传感器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撞击检测装置的拓扑图;
22.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电传感器的外壳的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撞击检测装置的软件结构图;
24.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电数据处理的流程图;
25.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核心计算模块算法流程图;
26.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特征位置标识点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27.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9.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和车辆。
30.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31.如图1所示,撞击检测装置100包括:n个压电传感器101、数据处理电路102和电源电路103。
32.其中,n个压电传感器101安装在电池包所在电池仓1(如图2所示)上(如安装在电池仓1的底盘上),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数据处理电路102分别与n个压电传感器101连接,用于对n个压电传感器101产生的压电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电池包的撞击情况;电源电路103与数据处理电路102连接,用于给数据处理电路102供电。
33.具体地,电池包撞击事件发生后,撞击过程产生的机械波会以撞击点为中心,迅速地在电池包的内部结构中向四周传播开来。而机械波所携带的传播路径信息会被位于电池包所在电池仓1上的n个压电传感器101捕捉,n个压电传感器101可实现能量转化,将撞击产生动能转化成电流信号(即压电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电路102。数据处理电路102可对n个压电传感器101的电流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电池包的撞击情况。其中,n的取值可为4、6、8、10、12等,图2以n=8为例示出。撞击情况可包括撞击位置、撞击能量、因撞击造成电池包的损伤等级等,基于该撞击情况可进行风险预警。
34.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可在电池包发生撞击时,根据电池仓上安装的压电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实现对电池包撞击情况的即时检测,便于后续根据撞击情况及时提供撞击预警信息,进而降低由于撞击导致电池包损坏带来的风险进行撞击信号的能量检测以及撞击位置检测,提供撞击预警信息,减少由于撞击导致电池损坏的风险。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数据处理电路102包括:采样子电路21和处理器22。采样子电路21分别与n个压电传感器101连接,用于采样n个压电传感器101产生的压电数据;处理器22与采样子电路21连接,用于对压电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电池包的撞击情况。
36.其中,如图3所示,处理器22可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该mcu可采用s32k146u芯片。
37.在一些实施例中,采样子电路21可包括:多个模数转换器。以n=8(如图2所示)为例,此时采样子电路21包括两个模数转换器,分别记为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二模数转换器;第一模数转换器分别与处理器22和4个压电传感器101连接,用于采集对应4个压电传感器101的压电数据;第二模数转换器分别与处理器和另外4个压电传感器101连接,用于采集对应4个压电传感器101的压电数据。
38.具体地,参见图3,两个模数转换器可采用两颗高精度4通道差分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模拟数字转换器),该adc可采用ads131芯片,实现8路压电信号同步采集,在adc采集前端采用磁珠阵列将压电传感器的电流信号转为电压信号,并将电压信号调整到adc芯片采集范围内,实现对压电数据的采集,并最大程度不损失adc的采样损耗。adc可采用spi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与mcu通信。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撞击检测装置100用于车辆,如图3所示,数据处理电路102还包括:can驱动器23,can驱动器23与处理器22连接,并用以连接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建立处理器22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之间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通信连接;其中,处理器22还可用于将撞击情况传输至电池管理系统bms,以便bms进行预警,如通过车辆的车载终端或仪表盘发出预警信号。
40.具体地,如图3所示,can驱动器23可为can收发机(tranceiver),可采用tcan1051芯片,实现mcu接入车辆的can总线,进而实现与bms的can通信。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电源电路103包括:低压蓄电池(图2、3中未示出)、电压转换子电路24。低压蓄电池用于提供第一电压(如12v);电压转换子电路24分别与低压蓄电池、采样子电路21、处理器22和can驱动器23连接,用于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二电压(如3.3v)和第三电压(如5v),并将第二电压提供给采样子电路21和处理器22,将第三电压提供给can驱动器23。
42.具体地,低压蓄电池可采用12v车载铅酸电池,内置电源管理模块(即上述的电压转换子电路24),将12v车载铅酸电池分出5v和3.3v两个分支电源。can驱动器23采用5v供电,其他模块(包括处理器22和采样子电路21)采用3.3v供电。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压转换子电路24包括:第一dc/dc变换器30、第二dc/dc变换器31、第一磁珠bead1和第二磁珠bead2。第一dc/dc变换器30,与低压蓄电池连接,用于将第一电压转换为第三电压;第二dc/dc变换器31,分别与第一dc/dc变换器30、采样子电路21的第一供电端(如数字供电端)和处理器22连接,用于将第三电压转换成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提供给采样子电路21的第一供电端和处理器22;第二dc/dc变换器31,与第一dc/dc变换器30连接,并通过第一磁珠32连接至采样子电路21的第二供电端(如模拟供电端),用于将第三电压转换成第二电压,并将第二电压通过第一磁珠bead1提供给采样子电路21的第二供电端;第二磁珠bead2连接在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之间。
44.其中,第一电压可为12v,第二电压可为5v,第三电压可为3.3v。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撞击检测装置100还包括:连接器25,连接器25分别与n个压电传感器101、采样子电路21、can驱动器23、低压蓄电池和电压转换子电路24连接,并用以连接至电池管理系统bms,用于建立n个压电传感器101与采样子电路21之间的连接、can驱动器23与电池管理系统bms之间的连接和低压蓄电池与电压转换子电路24之间的连接。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器25还与处理器22连接,用于实现向处理器22传输硬线唤醒信号,以唤醒处理器22。其中,硬线唤醒可支持12v和5v两种电平。
47.具体地,连接器25可采用24pin的插头作为接口,包括:16pin的压电传感器差分输入接口、2pin can接口(canh、canl接口)、2pin电源接口(12v正负极接口)和1pin wakeup接口,剩余3pin可空置。连接器25可采用易采购的通用24pin接口,例如imsa 13065s-2/imsa 13065b-2。需要说明的是,在连接器25接口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can接口与差分采样接口之间的互相干扰问题,以干扰小甚至没有为佳。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压电传感器101包括:壳体40和压电探头(图中未示出)。壳体40设有腔体,壳体40上设有m个安装通孔41,压电探头设于腔体内,压电探头生成压电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电路102。其中,压电传感器101通过m个安装通孔41安装在电池仓1上,m为正整数。
49.具体地,参见图4,壳体40的外轮廓尺寸可为63*66.2*23mm,m的取值可为2,两个安装通孔41设在壳体40的两侧,间距可为51
±
0.3mm,两安装通孔41直径可为5.5
±
0.15mm。壳体40采用的材料可为阻燃等级为v-0的材料,禁止使用二次料进行加工,色号可为符合国际色卡ral标准中的ral7021。
50.在一些实施例中,n个压电传感器101安装在电池仓1的底盘上,并组成n组压电传感网络,n小于n,n为正整数;其中,处理器22具体用于根据n组压电传感网络对应的n组压电数据得到n个撞击信息,并根据n个撞击信息得到撞击情况。
51.具体地,以8个压电传感器101为例,可将8个压电传感器101分为两组,参见图2,左边4个一组,右边4个一组,可分别根据各组压电数据得到一个撞击信息。其中,各组压电传感网络围成的区域可作为一个检测区域,根据该组压电传感网络对应压电数据,可分析得到该检测区域的撞击信息,如撞击位置、撞击能量等。由此,通过分组缩小检测区域,可提高撞击检测的准确性。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模数转换器可采用中断的方式进行压电数据采集,中断频率根据模数转换器21的数据输出速率确定。针对8个压电传感器101,如图6所示,处理器22中可设有8个数据缓存区,分别对应8个压电传感器101,n的取值为2;其中,处理器2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数据量达到预设阈值的压电数据时,将该压电数据缓存至相应的数据缓存区,并在8个数据缓存区均缓存有压电数据,且缓存持续时间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时,根据2组压电数据得到2个撞击信息,并根据2个撞击信息得到撞击情况。
53.其中,预设时间范围可根据各压电传感器101的设置位置确定。由于各压电传感器101的设置位置不同,撞击可能发生的位置不同,因此各压电传感器101的传输速度,即可采集到压电数据的时刻不同,因此需获取到所有压电传感器101的压电数据,且该压电数据针对的是同一次撞击或间隔时间极短的多次撞击。
54.具体地,如图6所示,数据处理电路102主要由数据驱动软件模块进行工作。即每次由外部新的数据来驱动整个算法的进行,数据的采集生产由adc自动进行。因此整个软件模块可以分为三大部分:adc采集缓存模块、核心计算模块、对外接口模块。另外,软件模块还可包括附加模块,其可包括测试数据注入模块和can bootloader模块(该模块可合并到对外接口模块中)。adc采集缓存模块负责把压电数据采集进来,并按照要求做好缓存工作,当数据满足运算条件时发出启动一次运算的信号。核心计算模块接收到adc采集缓存模块的
一次运算信号时,把压电数据从数据缓存区一个个通道取出来进行运算。由于核心计算模块中的算法是顺序进行,且各通道较少关联性,因此可以在内部运算缓存上做最优化设计,核心计算模块可分析压电数据得到撞击情况,还可根据撞击情况分析是否输出报警信号。对外接口模块(结果io模块)负责接收报警信号并按要求上报,同时处理bms下发的命令;另外,结果io模块也可发送报警信息到存储数据模块(可根据需要设置)进行存储。
55.在上述过程中,如图7所示,adc采集缓存模块可以实现8路数据同步采集,mcu与adc模块通过spi连接。每当mcu采集完成预设阈值如128ms的数据后产生事件给到消息处理线程,消息处理线程将接收到的128ms数据推送至相应的数据缓存区,如果接收的数据满足要求,将产生一个事件给核心计算模块,核心计算模块开始计算缓存区1024ms的数据(即数据包1-8的数据)。另外,当128ms的数据通过spi接收完成后发送事件,将空闲的9号数据包作为adc采集缓存模块的数据接收地址,同时将9号数据包链接到0号数据包的尾部,产生一个数据完成事件。当计算完毕后,将8号数据包断开与7号数据包的连接作为空闲数据包,7号数据包作为数据包头,开始进行新的一轮计算。其中,对于数据量是否达到预设阈值,可在每一个数据包设置预设阈值对应的数据信息位置,可以在启动计算之前判断是否存在数据量超过该位置的情况来确定数据量是否达到预设阈值。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撞击信息包括撞击位置和撞击能量,或者,包括撞击位置和损伤等级;其中,处理器22具体用于将撞击能量大于能量阈值或者损伤等级大于预设等级对应的撞击信息作为撞击情况。
57.具体地,核心计算模块通过算法处理达到识别撞击能量(或损伤等级)和撞击位置的目的。以撞击位置和撞击能量为例,处理过程可包括:对adc采样存储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及识别adc采样数据有效信号位置;采样数据达到预定算法要求时,对采样数据进行fft(快速傅里叶变换)、envelope(包络线)处理、trapz(梯形积分面积)计算、tukeywin(汉宁窗)滤波、ifft(逆快速傅里叶变换)、降噪等处理。处理完成后,需要对信号包络线峰值,有效信号到达的时间,有效信号的波形长度进行一定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得到撞击能量和撞击位置。
58.下面以图2左边4个压电传感器101的设置位置(靠近电池仓1的边界)为例,对电池包的撞击位置与撞击能量的分析过程进行说明。具体过程包括:
59.s1,特征位置标识点的选取,如图8所示。选取原则为确保电池包的关键位置均有标识点分布,包括每个电池组芯内部、结构梁上等。在特征位置标识点中再设定能量标识点和定位标识点,分别用于获得能量标定系数和定位系数。可将每个电池组芯位于中心处的特征位置标识点同时设定为能量标识点和定位标识点,将位于中心梁外侧的特征位置标识点设定为定位标识点。
60.s2,根据特征位置标识点在电池包上的位置分布特点,将撞击位置的判定分5种情况,分别为:角落位置点、中心线位置点、对角线位置点、内部位置点和中心位置点。参见图8,各位置点设置如下:
61.角落位置点:#13、#19、#25和#31;
62.中心线位置点:#2、#3、#4、#5、#6、#7、#8和#9;
63.对角线位置点:#12、#18、#24和#30;
64.内部位置点:(#10、#11、#38、#14、#15、#34)划分为一组、(#16、#17、#35、#20、#21、#
40)划分为一组、(#22、#23、#39、#26、#27、#36)划分为一组、(#28、#29、#37、#32、#33、#41)划分为一组;
65.中心位置点:#1。
66.s3,在电池包上预先实施落球撞击标定试验,以获得能量标定系数和定位系数。在标定实验中,利用模拟撞击物(小球)从一定高度下落进行自由落体运动,依次撞击能量标识点和定位标识点。通过波阵面上的波动能量守恒条件以及对定位标识点在电池包结构中的位置分布特征识别,计算出能量标定系数、角落点定位系数、中心线点定位系数、对角线点定位系数以及内部点定位系数。
67.s4,利用s3得到的能量标定系数和定位系数,对随机发生的电池包撞击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先对撞击点的位置进行判定后再进行撞击能量的评估,具体如下:
68.s41,角落位置点的判定。角落位置点因为距离压电传感器的位置较近,传感信号特征表现为传感信号的幅值较大,特点突出,容易辨别,因此可利用角落点定位系数优先判断。若判定为角落位置点,则进入s45,否则进入s42。
69.s42,中心线位置点、对角线位置点和内部位置点的判定。这三种情况需要利用中心线点定位系数、对角线点定位系数以及内部点定位系数进行判定。若判定条件符合三种情况之一,则计算相应的判定可信度,并进入s43,否则进入s44。
70.s43,比较撞击位置判定为中心线点、对角线点和内部点的可信度大小,判定可信度最大的确定为最终结果,并进入s45。
71.s44,中心位置点的判定。若s41和s42中的判定条件均未得到满足,则判定为中心位置点,并进入s45。
72.s45,撞击位置已明确,通过波阵面的波动能量计算公式结合确定的撞击点位置坐标,可以实现对撞击能量的评估。
73.s5,bms输出电池包受到的撞击能量和撞击位置,重新进入s4。
74.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撞击检测装置,可在电池包受到撞击时,通过压电传感器输出压电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电路根据压电数据即时分析得到电池包的撞击情况,并可根据撞击情况及时提供撞击预警信息,进而可降低由于撞击导致电池包损坏带来的风险。
75.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图。
76.如图9所示,车辆900包括电池包901、安装电池包901的电池仓1,以及上述的撞击检测装置100。
77.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上述的撞击检测装置100,可在电池包受到撞击时,通过压电传感器输出压电数据,并通过数据处理电路根据压电数据即时分析得到电池包的撞击情况,并可根据撞击情况及时提供撞击预警信息,进而可降低由于撞击导致电池包损坏带来的风险。
7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8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8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82.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83.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