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同极圆柱电芯化成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02176发布日期:2023-04-21 10:10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负同极圆柱电芯化成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正负同极电芯测试设备,特别指一种正负同极圆柱电芯化成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圆柱电芯作为动力电池的一种形式,相比方壳电芯不仅具有一致性好、更加安全、能量密度高、内阻小等优势,而正负同极圆柱电芯相比传统的正负异侧的圆柱电芯,空间利用率也更高,以达到同等大小的动力电池布置更多的电芯,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

2、正负同极圆柱电芯在生产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化成设备对其执行化成操作,即对其进行充放电以激活内部的化学物质;由于正负同极圆柱电芯的尺寸较小,为了确保产能,装载正负同极圆柱电芯的电芯托盘往往布置极为密集,传统的化成设备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探针模组,导致功率线繁多;且化成设备受空间限制也极为紧凑,为了进行空间避让,探针模组需设置在较高位置,导致化成设备的高度较高,不利于化成设备的运输与维护。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正负同极圆柱电芯化成测试装置,实现减少功率线的用量,提升空间利用率以及运维便捷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正负同极圆柱电芯化成测试装置,实现减少功率线的用量,提升空间利用率以及运维便捷性。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正负同极圆柱电芯化成测试装置,包括:

3、一个顶升模块;

4、一个探针模块,设于所述顶升模块内部的顶面;

5、一个消防模块,设于所述顶升模块以及探针模块上;

6、一个上风机模块,设于所述顶升模块的顶端;

7、一个下风机模块,设于所述顶升模块的底端;

8、至少一个一氧化碳传感器,设于所述顶升模块上;

9、至少一个烟雾传感器,设于所述顶升模块上;

10、一个plc,分别与所述顶升模块、探针模块、上风机模块、下风机模块、一氧化碳传感器以及烟雾传感器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模块包括:

12、一个下框架,安装有所述下风机模块;

13、一个上框架,安装有所述探针模块、消防模块、上风机模块、一氧化碳传感器以及烟雾传感器;

14、一个升降导向组件,下端与所述下框架的顶端连接,上端与所述上框架的底端连接;

15、四个浮动接头;

16、四个提升气缸,动力输出端分别通过一所述浮动接头设于上框架上,底端固设于所述升降导向组件上,控制端与所述plc连接;

17、至少一个垂直限位组件,垂直设于所述升降导向组件的顶端;

18、两个探针模组限位组件,对称设于所述上框架底端的两侧;

19、一个升降检测单元,设于所述下框架以及升降导向组件上,并与所述plc连接;

20、一个定位限位组件,设于所述升降导向组件的顶端。

2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导向组件包括:

22、四根导向柱,垂直设于所述下框架与上框架之间;

23、四个直线轴承,分别设于一所述导向柱上;

24、一个托盘支撑架,通过所述直线轴承在导向柱上升降;

25、至少一个限位基座,设于所述下框架的顶端;

26、至少一个聚氨酯限位块,设于所述托盘支撑架的底端,位置和形状与所述限位基座匹配。

27、进一步地,所述垂直限位组件包括:

28、一根限位支柱,垂直设于所述升降导向组件的顶端;

29、一根调节杆,垂直设于所述限位支柱的顶端;

30、一块尼龙限位块,设于所述调节杆的顶端;

31、所述探针模组限位组件包括:

32、一块模组支撑板;

33、若干根支撑柱,垂直设于所述模组支撑板与上框架之间;

34、所述升降检测单元包括:

35、一个固定支架,设于所述下框架上;

36、一条检测条,设于所述升降导向组件上;

37、两个微动开关,设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上下两端,并与所述plc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检测条的位置;

38、所述定位限位组件包括:

39、若干个定位件,设于所述升降导向组件的顶端;

40、若干个限位件,设于所述升降导向组件的顶端。

41、进一步地,所述探针模块包括:

42、若干根导向条,并排设于所述顶升模块内部的顶面;

43、若干个探针模组,与两侧的所述导向条滑动连接,与所述plc连接。

44、进一步地,所述探针模组包括:

45、一块探针底板,设有两排探针孔和一排第一圆孔;

46、一块探针顶板;

47、四根支撑杆,垂直设于所述探针底板与探针顶板之间;

48、两块侧板,设于所述探针底板和探针顶板的前后两侧,上端平行设有若干块导向板;所述探针模组通过导向板与导向条滑动连接;

49、一条支撑条,设有一排第二圆孔,设于所述探针底板的顶端,所述第二圆孔正对第一圆孔;

50、若干根一体式探针,通过所述探针孔安装于探针底板上;

51、若干根高柔线,对各所述一体式探针进行串联连接;

52、一个铜鼻子组件,设于所述探针底板上,一端与所述高柔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plc连接;

53、两个负压汇流排组件,设于所述探针底板与探针顶板之间,并与所述探针底板呈0.5°夹角。

54、进一步地,所述探针顶板以及侧板均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55、所述负压汇流排组件包括:

56、一个负压汇流排,内部为中空结构;

57、若干个负压接头,并排设于所述负压汇流排的侧面,并与所述负压汇流排的内部连通;

58、一个负压总管接头,设于所述负压汇流排上,并与所述负压汇流排的内部连通;

59、若干个堵头,设于所述负压汇流排上;

60、若干根气管,一端分别与一所述负压接头连通,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一体式探针连通。

61、进一步地,所述消防模块包括:

62、若干根消防管,从所述顶升模块延伸到支撑条上;

63、若干个喷淋头,并排设于所述探针底板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圆孔以及第二圆孔与消防管连通。

64、进一步地,所述上风机模块以及下风机模块均包括:

65、若干个风机,与所述plc连接。

66、进一步地,还包括:

67、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与所述plc连接。

6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69、1、通过设置探针模组利用导向条并排设于上框架的底端,降低了化成测试装置的高度,各探针模组的一体式探针通过高柔线进行串联并连接到铜鼻子组件上,代替传统的并联结构,最终极大的减少了功率线的用量,极大的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以及运维便捷性。

70、2、通过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对化成过程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烟雾浓度以及温度进行监测,在探针模组上设置喷淋头用于正负同极圆柱电芯热失控时的喷淋,设置上风机模块、下风机模块以及散热孔用于化成测试装置的散热,进而极大的提升了正负同极圆柱电芯化成的安全性。

71、3、通过在探针底板上设置支撑条,用于支撑消防管的同时,还起到加强筋的作用,提升了探针模组的强度。

72、4、通过在探针顶板以及侧板设置散热孔,在增加散热性能的同时,还给探针模组的维护提供便利。

73、5、通过设置负压汇流排组件与探针底板呈0.5°夹角,即负压汇流排与探针底板呈0.5°夹角,有效防止电解液滞留结晶。

74、6、通过在顶升模块内设置探针模组限位组件,探针模组通过导向条的导向安装到上框架的底端,并架设在探针模组限位组件上,可有效防止探针模组使用过程中的晃动,进而提升正负同极圆柱电芯化成的质量与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