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水位观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9774发布日期:2023-03-08 01:4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水位观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位观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下水位观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水文地质勘探是为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或其他专门目的,从而运用各种勘探手段而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地下水位进行观测,所以需要用到专门的地下水位观测设备。
3.现有的传统的地下水位观测是通过将测量绳索一端连接浮球放入观测井中,然后通过观察测量绳索的大致位置进行观测,此过程使得测量人员无法得知绳索是否过量,故不能把握收放是否过量的情况,从而无法确定浮球漂浮状态时有没有多余的绳索漂浮在水面,造成严重的测量误差,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地下水位观测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测量人员无法把握测量绳索收放是否过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水位观测设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水位观测设备,包括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外壁缠绕有刻度绳索,所述移动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辊相连接,所述刻度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漂板,所述浮漂板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浮漂桶,所述浮漂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块,所述移动架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浮漂桶内部的绳索限位机构,所述固定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外壁,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双向丝杆内部的锁死件,所述浮漂桶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浮漂板顶端的浮漂阻挡机构。
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绳索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浮漂桶底端的第二密封壳,所述第二密封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活塞块,所述第二密封壳的排气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气软管,所述移动架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外壁缠绕有导气软管,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两个所述同步轮的外壁安装装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壳,所述第一密封壳的进气口处与所述导气软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密封活塞块,所述第二密封活塞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一密封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直齿轮,所述第二密封活塞块的一侧外壁位于所述导向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套接在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所述第一密封活塞块的顶端与所述浮漂板的外壁设置有导向件。
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浮漂板两侧外壁的导向块,所述浮漂桶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导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浮漂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二配重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活塞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所述第二密封壳内部的充气件。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杆内部的第五密封活塞块,所述第五密封活塞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七弹簧,所述第七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活塞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球形杆,所述第二密封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四密封活塞块,所述第四密封活塞块的内侧位于所述第三球形杆的下方设置有斜面,所述第四密封活塞块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在第二密封壳排气口的内部,所述第四密封活塞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所述第六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壳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锁死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双向丝杆外壁的第一限位孔,所述固定座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部,所述齿条的一侧外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贴合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端,所述支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滑动座的内部并与所述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安装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滑动座的内部,所述固定座的顶端与所述滑动座的一端设置有拨动单元。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拨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顶端的立杆,所述立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斜块,所述斜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立杆的内部并与所述立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外壁安装装有第三扭簧,所述第三扭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立杆的内部,所述滑动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且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斜块的下方。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孔开设有四个,四个所述第一限位孔等距离分布于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所述滑动座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齿条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滑槽,所述滑动座通过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与所述齿条滑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壁设置有正反螺纹,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套接在所述双向丝杆正螺纹与反螺纹外壁,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夹持块相匹配的第四限位滑槽。
1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漂阻挡机构转动连接在所述浮漂桶内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浮漂板的顶端开设有贯穿至底端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弧形块相匹配,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底端安装在所述浮漂桶的内部,所述浮漂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壁,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浮漂桶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内侧开设有斜槽,所述浮漂板的底端位于所述斜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形杆,所述浮漂板的顶端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弧形块内壁的固
定单元。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开设在所述弧形块内壁的第二限位块,所述浮漂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形杆,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浮漂板固定连接。
1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浮漂桶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杆相匹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二滑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浮漂板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三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三限位滑槽,所述第二滑块通过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三限位块与所述浮漂板滑动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绳索限位机构与充气件,通过充气件将第二密封壳内部气体推入到导气软管内部,进而推动第二密封活塞块挤压第二弹簧带动导向块向上移动,通过齿条驱动直齿轮带动双向丝杆进行转动,进而驱动两个向刻度绳索靠近,当两个夹持块移动到刻度绳索的外壁,将刻度绳索与固定座进行固定,以此对刻度绳索一端进行固定,使得测量人员可以精准把握刻度绳索的收放量,进而提高了对地下水位观测的精准度;2、通过设置锁死件,通过锁死件将双向丝杆进行固定,以此使得两个夹持块移动到刻度绳索的外壁将其进行固定后,提高设备整体的稳定性,以此避免两个夹持块对刻度绳索进行夹持后发生松动,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看夹持的位置,进而提高了对地下水位观测的精准度;3、通过设置浮漂阻挡机构,通过浮漂阻挡机构对向下移动到最大位置的浮漂板顶端进行限位,避免浮漂板在适用的过程中发生移动,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对地下水位观测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的浮漂桶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3中b处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的浮漂桶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座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密封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绳索限位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图8中c处放大图;图10为本发明的滑动座剖视图;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d处放大图;图12为本发明的立杆剖视图。
17.图中:1、移动架;2、浮漂桶;3、第一配重块;4、浮漂板;5、刻度绳索;601、固定座;602、同步带;603、同步轮;604、导气软管;605、第一转动辊;606、齿条;607、双向丝杆;608、
第一限位孔;609、固定杆;610、第一弹簧;611、第一连接块;612、斜块;613、立杆;614、导向块;615、第二弹簧;616、夹持块;617、直齿轮;618、第一密封壳;619、第一密封活塞块;620、第二配重块;621、转动杆;622、第一扭簧;623、第二连接块;624、第二密封壳;625、第一球形杆;626、第三弹簧;627、第一滑块;628、滑动杆;629、第二球形杆;630、第二滑块;631、第四弹簧;632、弧形块;633、斜槽;634、第二密封活塞块;635、第五弹簧;636、滑动座;637、支撑块;638、滚轮;639、第一转轴;640、第二扭簧;641、第二转轴;642、第三扭簧;643、导向块;644、导向槽;645、连接杆;646、通孔;647、第二限位块;648、第四密封活塞块;649、第三球形杆;650、第六弹簧;651、第七弹簧;652、第五密封活塞块;7、第二转动辊;8、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0.请参阅图1~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地下水位观测设备,包括移动架1,移动架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辊7,第二转动辊7的外壁缠绕有刻度绳索5,移动架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与第二转动辊7相连接,刻度绳索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漂板4,浮漂板4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浮漂桶2,浮漂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配重块3,移动架1的顶端位于第二转动辊7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01,固定座601的内侧设置有延伸至浮漂桶2内部的绳索限位机构,固定座60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607,双向丝杆607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座601的一侧外壁,固定座601的顶端设置有贯穿至双向丝杆607内部的锁死件,浮漂桶2的内部设置有贯穿至浮漂板4顶端的浮漂阻挡机构。
21.本实施例中:首先,当需要对地下水位进行位置进行测量时,先将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随后启动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输出端驱动第二转动辊7进行转动,从而将刻度绳索5进行释放,使得浮漂桶2通过第一配重块3的重力向下移动,当浮漂桶2漂浮在水面时,刻度绳索5继续释放时,通过绳索限位机构对刻度绳索5一端进行固定,然后通过锁死件对绳索限位机构进行加固,同时通过浮漂阻挡机构对浮漂板4顶端进行限位,以此实现了对刻度绳索5两端进行限位的功能,使得测量人员可以精准把握刻度绳索5的收放量,进而提高了对地下水位观测的精准度。
22.请着重参阅图1~12,绳索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浮漂桶2底端的第二密封壳624,第二密封壳6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密封活塞块619,第二密封壳624的排气口处固定连接有导气软管604,移动架1的顶端位于第二转动辊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辊605,第一转动辊605的外壁缠绕有导气软管604,第一转动辊605的外壁与第二转动辊7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603,两个同步轮603的外壁安装装有同步带602,同步带6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壳618,第一密封壳618的进气口处与导气软管604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壳61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密封活塞块634,第二密封活塞块634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导向块614,导向块614的一端贯穿至第一密封壳61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齿条606,双向丝杆60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齿条606相啮合的直齿轮617,第二密封活塞块634的一侧外壁位于导向块61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15,第二弹簧615的一端与第一密封壳618固定连接,固定座6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夹持块616,两个夹持块616套接在双向丝杆607的外壁,第一密封活塞块619的顶端与浮漂板4的外壁设置有导向件,导向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浮漂板4两侧外壁的导向块643,浮漂桶2的内壁开设有与导向块643相匹配的导向槽644,浮漂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重块620,第二配重块6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45,连接杆645的一端与第一密封活塞块619固定连接,连接杆645的内部设置有延伸至第二密封壳624内部的充气件。
23.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8输出端驱动第二转动辊7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辊7旋转驱动同步轮603进行转动,通过同步带602驱动第一转动辊605进行转动,从而将刻度绳索5与导气软管604进行释放,使得浮漂桶2通过第一配重块3的重力向下移动,当浮漂桶2漂浮在水面时,刻度绳索5继续释放时,使得浮漂板4在第二配重块620的重力影响向下通过导向块643沿着导向槽644方向向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配重块620推动通过连接杆645推动第一密封活塞块619向下移动,将第二密封壳624内部气体推入到充气件内部,当浮漂板4向下移动到最大位置时,通过充气件将第二密封壳624内部气体推入到导气软管604内部,通过导气软管604导入到第一密封壳618的内部,进而推动第二密封活塞块634挤压第二弹簧615带动导向块614向上移动,导向块614向上移动带动齿条606向上移动,当齿条606外壁卡齿与直齿轮617接触时,驱动直齿轮617带动双向丝杆607进行转动,进而驱动两个向刻度绳索5靠近,当浮漂板4向下移动到最大位置时,两个夹持块616移动到刻度绳索5的外壁,将刻度绳索5与固定座601进行固定,以此对刻度绳索5一端进行固定,使得测量人员可以精准把握刻度绳索5的收放量,进而提高了对地下水位观测的精准度。
24.请着重参阅图5,充气件包括滑动连接在连接杆645内部的第五密封活塞块652,第五密封活塞块65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七弹簧651,第七弹簧651的一端与第二配重块620固定连接,第一密封活塞块6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球形杆649,第二密封壳6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四密封活塞块648,第四密封活塞块648的内侧位于第三球形杆649的下方设置有斜面,第四密封活塞块648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密封壳624的排气口的内部,第四密封活塞块64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六弹簧650,第六弹簧650的一端与第二密封壳624固定连接。
25.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密封活塞块619向下移动时,由于第二密封壳624的排气口出被封堵,使得第二密封壳624内部气体推动第五密封活塞块652挤压第七弹簧651向上移动,第一密封活塞块619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三球形杆649向下移动,当第三球形杆649底端球面与第四密封活塞块648内侧斜面接触,推动第四密封活塞块648挤压第六弹簧650向远
离第二密封壳624排气口出进行移动,当浮漂板4移动到最大位置时,第四密封活塞块648从第二密封壳624排气口中移走,将第二密封壳624的排气口出打开,使得第六弹簧650受到的外界较小,进而推动第五密封活塞块652进行复位,从而将第二密封壳624内部的气体推入到导气软管604内部,以此达到了对导气软管604内部进行充气的功能,进而辅助绳索限位机构对刻度绳索5进行限位。
26.请着重参阅图6~12,锁死件包括开设在双向丝杆607外壁的第一限位孔608,固定座601的顶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杆609,固定杆609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11,固定杆609的底端延伸至第一限位孔608的内部,齿条606的一侧外别滑动连接有滑动座636,滑动座63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635,第五弹簧635的一端与齿条606固定连接,滑动座636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块637,支撑块637贴合在第一连接块611的底端,支撑块63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39,第一转轴639的一端贯穿至滑动座636的内部并与滑动座636转动连接,第一转轴639的外壁安装有第二扭簧640,第二扭簧640的一端安装在滑动座636的内部,固定座601的顶端与滑动座636的一端设置有拨动单元,拨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座601顶端的立杆613,立杆61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斜块612,斜块61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41,第二转轴641的一端贯穿至立杆613的内部并与立杆613转动连接,第二转轴641的一侧外壁安装装有第三扭簧642,第三扭簧642的一端安装在立杆613的内部,滑动座63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638,且滚轮638位于斜块612的下方。
27.本实施例中:当齿条606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支撑块637向上移动,从而推动第一连接块611拉动第一弹簧610向上移动,当固定杆609底端从第一限位孔608内部移出时,齿条606继续向上移动时,齿条606外壁卡齿与直齿轮617接触,当齿条606外壁卡齿与直齿轮617接触时,滚轮638与斜块612底端斜面接触,齿条606继续向上移动时,使得滚轮638受到斜块612的阻力,通过斜块612底端斜面的作用下推动滚轮638带动滑动座636挤压第五弹簧635向远离第一连接块611方向进行移动,当齿条606外壁卡齿与直齿轮617分离时,第一限位孔608与固定杆609对齐,同时支撑块637与第一连接块611分离,使得第一弹簧610不再受到外界的力通过第一连接块611带动固定杆609进行复位,使得固定杆609插入到第一限位孔608的内部,以此对双向丝杆607进行限位,当齿条606带动支撑块637进行复位时,支撑块637与第一连接块611接触,齿条606继续向下移动时,支撑块637受到阻力通过第一转轴639带动第二扭簧640一端进行转动,使得第二扭簧640进行扭曲,当支撑块637与第一连接块611分离时,第二扭簧640不再受到外界的力通过第一转轴639带动支撑块637进行复位,通过以上多个零件的配合实现了对双向丝杆607进行限位的功能,以此避免两个夹持块616对刻度绳索5进行夹持后发生松动,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观看夹持的位置,进而提高了对地下水位观测的精准度。
28.请着重参阅图1~9,第一限位孔608开设有四个,四个第一限位孔608等距离分布于双向丝杆607的外壁,滑动座63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齿条606的外壁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滑槽,滑动座636通过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与齿条606滑动连接,双向丝杆607的外壁设置有正反螺纹,两个夹持块616分别套接在双向丝杆607正螺纹与反螺纹外壁,固定座601的内侧开设有与两个夹持块616相匹配的第四限位滑槽。
29.本实施例中:便于双向丝杆607旋转驱动两个夹持块616沿着第四限位滑槽方向进行相向或相背移动,以此避免两个夹持块616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通过固定杆609插
入到第一限位孔608内部,以此对双向丝杆607进行限位,当滑动座636受到推力时通过第一限位块沿着第一限位滑槽方向进行移动,避免滑动座636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30.请着重参阅图1~5,浮漂阻挡机构转动连接在浮漂桶2内部的转动杆621,转动杆6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632,浮漂板4的顶端开设有贯穿至底端的通孔646,通孔646与弧形块632相匹配,转动杆62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623,第二连接块623的底端安装有第一扭簧622,第一扭簧622的底端安装在浮漂桶2的内部,浮漂桶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627,第一滑块6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628,滑动杆628的一端贯穿至第二连接块623的内壁,滑动杆6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626,第三弹簧626的一端与浮漂桶2固定连接,滑动杆628的内侧开设有斜槽633,浮漂板4的底端位于斜槽63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球形杆625,浮漂板4的顶端设置有贯穿至弧形块632内壁的固定单元。
31.本实施例中:当浮漂板4在第二配重块62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球形杆625向下移动,当第一球形杆625底端球面与斜槽633内部斜面接触时,推动滑动杆328挤压第三弹簧626通过第一滑块627向远离第二连接块623方向进行移动,当浮漂板4向下移动到最大位置时,弧形块632从通孔646内部穿过,使得弧形块632底端与浮漂板4顶端平齐,同时滑动杆628一端从第二连接块623内壁固定孔中移出,使得第二连接块623不再被固定,进而使得第一扭簧622不再受到外界的力通过第二连接块623与转动杆621带动弧形块632旋转九十度,使得弧形块632与通孔646发生错位,以此对浮漂板4进行限位,避免浮漂板4在适用的过程中发生移动,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对地下水位观测的精准度。
32.请着重参阅图1~5,固定单元包括开设在弧形块632内壁的第二限位块647,浮漂板4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630,第二滑块6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球形杆629,第二滑块6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631,第四弹簧631的一端与浮漂板4固定连接。
33.本实施例中:当弧形块632在浮漂板4顶端旋转时,弧形块632外壁弧面与第二球形杆629接触,推动第二球形杆629带动第二滑块630挤压第四弹簧631向第四弹簧631方向靠近,当弧形块632旋转九十度时,第二限位块647与第二球形杆629对齐,使得第四弹簧631不再受到外界的力推动第二滑块630带动第二球形杆629进行复位,进而使得第二球形杆629插入到第二限位块647的内部,将弧形块632与浮漂板4进行固定,以此从而提高设备整体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对地下水位观测的精准度。
34.请着重参阅图1~5,第一滑块62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浮漂桶2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滑槽,第二连接块623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动杆628相匹配的固定孔,第二滑块63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块,浮漂板4的顶端开设有与第三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三限位滑槽,第二滑块630通过底端固定连接的第三限位块与浮漂板4滑动连接。
35.本实施例中:便于第一滑块627在进行移动时通过第二限位块沿着第二限位滑槽方向进行移动,通过爹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滑槽的相互配合对第一滑块627进行限位,避免第一滑块627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当第二滑块630进行移动时通过第三限位块沿着第三限位滑槽方向进行移动,通过第三限位块与第三限位滑槽的相互配合对第二滑块630进行限位,避免第二滑块630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36.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