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式温度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48648发布日期:2023-06-27 22:5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散热式温度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温度变送器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散热式温度变送器。


背景技术:

1、温度变送器采用热电偶、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从测温元件输出信号送到变送器模块,经过稳压滤波、运算放大、非线性校正、v/i转换、恒流及反向保护等电路处理后,转换成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4~20ma电流信号0-5v/0-10v电压信号,rs485数字信号输出。

2、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2210070593.3,公开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油田用温度变送器,技术问题:温度变送器无法将热量及时散出、设备外表面附着杂质使其对原油的温度测量不准确、温度变送器受原油的压力作用晃动。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效散热功能的油田用温度变送器,包括有外壳、第一保护壳、散热机构、水冷机构、阻热机构和固定机构等,外壳的下表面固接有第一保护壳,外壳内设有散热机构,外壳的上部设有水冷机构,第一保护壳的上部内设有阻热机构,第一保护壳下部设有固定机构。

3、现有技术中,在温度变送器检测管道内蒸汽温度时,由于管道温度高,使温度变送器内部温度急速升高,导致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损坏,同时当温度变送器不使用时,温度变送器的感应杆,持续受管道温度影响,使得温度变送器内部的温度难以快速降低,从而导致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4、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高效散热式温度变送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式温度变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在温度变送器检测管道内蒸汽温度时,由于管道温度高,使温度变送器内部温度急速升高,导致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损坏,同时当温度变送器不使用时,温度变送器的感应杆,持续受管道温度影响,使得温度变送器内部的温度难以快速降低,从而导致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式温度变送器,包括安装管和温度变送器本体,所述温度变送器本体中的感应棒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底端贯穿安装管后与安装管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底端对称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半密封柱,所述转动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涡轮,所述涡轮侧面啮合有蜗杆,所述蜗杆顶端贯穿安装座后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轮,当旋转轮转动,两个板密封柱相互对接,将温度变送器本体中的感应棒进行密封保护;

3、所述温度变送器本体中显示壳上对称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背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风箱后与风箱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有涡流风扇,其中一个所述风箱向外吸气,另一个所述风箱向外排气;

4、所述半密封柱侧面均固定联通有多个气管,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均贯穿安装座后分别与风箱固定联通;

5、工作时,现有技术中,在温度变送器检测管道内蒸汽温度时,由于管道温度高,使温度变送器内部温度急速升高,导致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损坏,同时当温度变送器不使用时,温度变送器的感应杆,持续受管道温度影响,使得温度变送器内部的温度难以快速降低,从而导致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本方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操作如下:当温度变送器本体在检测管道内蒸汽温度时,两个板密封柱为展开状态,此时变送器本体的感应棒为敞开状态,通过变送器本体的感应棒检测管道内蒸汽温度,当温度变送器不使用时,通过人工转动旋转扭,使得蜗杆发生转动,在涡轮蜗杆啮合作用下,使得转动杆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半密封柱转动,两个板密封柱相互对接,将温度变送器本体中的感应棒进行密封保护,随后在一个吸气风箱的作用下,使得与吸气风箱连接的气管将气流注入到半密封柱内,随后通过与排气风箱的气管将半密封柱的气体从风箱内排出,从而形成气流的流通回路,利用气流快速将温度变送器本体中的感应棒表面温度进行散热,从而快速降低温度变送器内部的温度,当重新需要检测管道内蒸汽温度时,重新转动旋转轮,将两个半密封转动翻转,将感应棒露出,对管道内蒸汽温度进行检测,该温度变送器,通过设置两个可翻转的半密封柱,可人工转动旋转轮,控制两个半密封柱,将温度变送器本体中的感应棒进行密封包裹,与外界高温蒸汽进行隔离,同时设置多根气管,使两个半密封柱内,形成气流的流通回路,利用气流快速将温度变送器本体中的感应棒表面温度进行散热,从而快速降低温度变送器内部的温度,避免发生温度变送器的感应杆,持续受管道温度影响,使得温度变送器内部的温度难以快速降低,从而导致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损坏的问题。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风箱与温度变送器本体中显示壳固定联通,所述温度变送器本体中显示壳与风箱的联通段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联通处的密封板,所述转动轴端部固定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底端共同设置有驱动齿轮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气管端部均设置有单向阀;工作时,当两个半密封柱敞开时,受两个风箱的影响,会将外界冷气注入到主管内,同时另一风箱会将主管内的高温蒸汽排出到外界中,不仅降低主管内蒸汽温度降低检测结果,同时温度蒸汽外泄,会造成安全隐患,通过设置单向阀,当需要检测时,先将气管的单向阀进行关闭,取消气管与风箱的联通,随后开启驱动机构,使得齿轮发生转动,从而使转动杆转动,将原本密封在温度变送器本体中显示壳与风箱的联通段处密封板翻转,将联通出打开,从而使两个风箱对温度变送器本体中显示壳的温度进行散热,不仅提高气管的密封性,提高检测精确性,同时避免高温蒸汽溢出,并且两个风箱联通处的转换,可以在感应棒工作时,继续对温度变送器本体中显示壳内部温度进行散热,避免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受高温损坏的问题。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半密封柱内阵列固定连接有与温度变送器本体中的感应棒相适配的半环密封块,当两个半密封柱对接,每两个半环密封块在半密封柱内形成一个密封腔,其中每个密封腔至少联通有两个所述气管,两个所述气管分别与不同风箱固定联通,形成气流的流通回路;工作时,通过设置半环密封块,当两个半密封柱对接后,每两个半环密封块在半密封柱内形成一个密封腔,并且每个密封腔至少联通有两个气管,两个气管分别与不同风箱固定联通,形成气流的流通回路,将感应棒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分别通过气流,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啮合在齿轮底端,两个所述驱动齿条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u形拉板,所述u形拉板底端固定连接有折形拉板,所述折形拉板滑动连接在安装座表面,所述折形拉板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旋转轮适配的卡板;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轮表面阵列设第一插槽,所述安装座表面设有和第一插槽相适配的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通过插销与第二插槽进行连接;所述折形拉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十字滑块,所述十字滑块两侧滑动连接有u形滑座,所述u形滑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座表面;工作时,通过设置驱动机构,当需要使半密封转进行翻转时,人工将插销取下,随后人工拉动折形拉板时,使得折形拉板沿着u形滑座上滑动,在驱动齿条个卡板的作用下,分别使得旋转轮和齿轮发生转动,当检测时,则两个半密封柱转动敞开,密封板取消对联通处密封,当不需要检测时,两个半密封柱对接,密封板对联通处进行密封,随后再将插销插入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将旋转轮固定,提高密封的稳定性,避免注入到冷气外泄,提高了散热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发明的通过设置两个可翻转的半密封柱,可人工转动旋转轮,控制两个半密封柱,将温度变送器本体中的感应棒进行密封包裹,与外界高温蒸汽进行隔离,同时设置多根气管,使两个半密封柱内,形成气流的流通回路,利用气流快速将温度变送器本体中的感应棒表面温度进行散热,从而快速降低温度变送器内部的温度,使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不会受高温而产生损坏。

11、2.本发明通过设置单向阀,当需要检测时,先将气管的单向阀进行关闭,取消气管与风箱的联通,随后开启驱动机构,使得齿轮发生转动,从而使转动杆转动,将原本密封在温度变送器本体中显示壳与风箱的联通段处密封板翻转,将联通出打开,从而使两个风箱对温度变送器本体中显示壳的温度进行散热,不仅提高气管的密封性,提高检测精确性,同时避免高温蒸汽溢出,并且两个风箱联通处的转换,可以在感应棒工作时,继续对温度变送器本体中显示壳内部温度进行散热,避免温度变送器内部的元器件受高温损坏的问题。

12、3.本发明通过设置半环密封块,当两个半密封柱对接后,每两个半环密封块在半密封柱内形成一个密封腔,并且每个密封腔至少联通有两个气管,两个气管分别与不同风箱固定联通,形成气流的流通回路,将感应棒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分别通过气流,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13、4.本发明通过设置驱动机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当需要使半密封转进行翻转时,人工将插销取下,随后人工拉动折形拉板时,使得折形拉板沿着u形滑座上滑动,在驱动齿条个卡板的作用下,分别使得旋转轮和齿轮发生转动,当检测时,则两个半密封柱转动敞开,密封板取消对联通处密封,当不需要检测时,两个半密封柱对接,密封板对联通处进行密封,随后再将插销插入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将旋转轮固定,提高密封的稳定性,避免注入到冷气外泄,提高了散热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