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33784067发布日期:2023-04-19 02:0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线束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线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一般通过压接或者焊接的方法,将线束与线束、线束与端子连接在一起。采用焊接方法进行线束与线束、线束与端子连接时,受材料、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者在线束进入焊机时没有对齐等因素影响,导致线束焊接完成后存在焊接不良的问题。目前,线束焊接完毕后,直接流向总装车间进行装配,如此使得焊接不良的线束进入下一生产线,导致产品检测不合格,由于产品经多个生产工序加工完成,因此需多次排查才能确定故障原因,增加返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线束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焊接不良的线束流向总装车间,导致产品故障排查困难,增加返修难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线束检测装置,用于线束焊接点检测,所述线束检测装置包括:

3、安装座,具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端面凹设有沿左右向延伸的容设槽,所述容设槽用以使待测线束的局部定位,所述承载台在左右向的两端均设有电极板,用以与待测线束的两端电连接;

4、限位结构,设于所述承载台,用以将待测线束固定于所述容设槽;

5、测量结构,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台,以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容设槽的方向移动,用以测量待测线束的直径;以及,

6、检测组件,包括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且位于所述承载台的上方,用以检测所述容设槽内的待测线束上焊接点的初始温度和通电温度。

7、可选地,所述承载台的上端面开设有沿上下延伸的穿设孔,所述穿设孔位于所述容设槽的前侧;

8、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容设槽的前侧和后侧,前端固定至所述承载台,后端绕过所述容设槽且自所述穿设孔穿出,用以固定待测线束。

9、可选地,所述承载台的前侧面设有沿前后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穿设孔连通;

10、所述固定带背离所述容设槽的侧面凸设有多个限位块,多个所述限位块沿前后向间隔设置,每相邻的两个限位块之间限定出一容设间隙;

11、所述限位结构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安装于所述承载台,所述锁止组件形成有活动抵接部,所述活动抵接部伸入至所述穿设孔内,且可选择的插设于其中一所述容设间隙内。

12、可选地,所述承载台的前侧面设有两个限位臂,两个所述限位臂分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左侧和右侧;

13、所述锁止组件包括:

14、连接板,沿前后向滑动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臂之间,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承载台的侧面凸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且延伸至所述穿设孔内部,以形成所述活动抵接部;以及,

15、弹簧,设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承载台的前侧面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载台的前侧面连接。

16、可选地,所述测量结构包括:

17、固定组件,包括分设于所述容设槽的前侧和后侧的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朝向彼此的侧面为安装面;

18、夹持组件,包括两个抵接板,各所述抵接板沿前后向活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安装面,各所述抵接板靠近所述容设槽的端部设有位移传感器;以及,

19、两个电动推杆,分设于两个所述安装面,用以驱使所述抵接板移动至与待测线束抵接,以测得待测线束的直径。

20、可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沿前后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形成所述承载台;

21、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

22、驱动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支架;

23、连接座,能够沿左右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面,所述红外热像仪安装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有过孔;以及,

24、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面,且沿左右向延伸,所述齿轮沿前后向延伸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连接座,且所述齿轮的轴端穿过所述过孔,以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25、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安装于所述连接座,且分别与所述测量结构和所述红外热像仪电连接,用于录入待测线束的直径数据以及待测线束上焊接点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直径数据和所述温度数据确定待测线束是否合格。

26、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连接座,且位于所述容设槽的上方。

27、可选地,所述线束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压紧结构,两个所述压紧结构分设于两个所述电极板,用以使待测线束的接线端子与所述电极板贴合。

28、可选地,各所述压紧结构包括:

29、固定螺柱,设于所述电极板,所述固定螺柱的上端用以伸入待测线束上接线端子的通孔内;以及,

30、固定螺母,螺纹安装至所述固定螺柱穿出所述接线端子的通孔的部分,用以与待测线束的接线端子抵接,以使得待测线束的接线端子与所述电极板贴合。

3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具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的上端面凹设有沿左右向延伸的容设槽,所述容设槽用以使待测线束的局部定位,所述承载台在左右向的两端均设有电极板,用以与待测线束的两端电连接;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承载台,用以将待测线束固定于所述容设槽;所述测量结构活动安装于所述承载台,以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容设槽的方向移动,用以测量待测线束的直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红外热像仪,所述红外热像仪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且位于所述承载台的上方,用以检测所述容设槽内的待测线束上焊接点的初始温度和通电温度。通过所述限位结构将待测线束固定在所述容设槽内,并与所述电极板电连接,此时,所述测量结构朝向靠近所述容设槽的方向移动,以检测出待测线束的直径,所述红外热像仪测得待测线束上焊接点的初始温度和通电温度,将待测线束的直径、焊接点的初始温度和通电温度,与理论合格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待测线束焊接点是否合格,如此,避免焊接不良的线束流入总装线,提高产品合格率,进而降低产品故障确认难度,提高返修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检测装置,用于线束焊接点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检测装置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的上端面开设有沿上下延伸的穿设孔,所述穿设孔位于所述容设槽的前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的前侧面设有沿前后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穿设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的前侧面设有两个限位臂,两个所述限位臂分设于所述安装孔的左侧和右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结构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设有沿前后向依次分布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面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形成所述承载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安装于所述连接座,且分别与所述测量结构和所述红外热像仪电连接,用于录入待测线束的直径数据以及待测线束上焊接点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所述直径数据和所述温度数据确定待测线束是否合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设于所述连接座,且位于所述容设槽的上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检测装置还包括两个压紧结构,两个所述压紧结构分设于两个所述电极板,用以使待测线束的接线端子与所述电极板贴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紧结构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束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限位结构、测量结构和检测组件,安装座具有承载台承载台的上端面凹设有沿左右向延伸的容设槽,容设槽用以使待测线束的局部定位,承载台在左右向的两端均设有电极板;限位结构设于承载台,用以将待测线束固定于容设槽;测量结构活动安装于承载台以能够朝向靠近或者远离容设槽的方向移动,用以测量待测线束的直径;检测组件包括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活动安装于安装座。通过测得的待测线束的直径、焊接点的初始温度和通电温度,与理论合格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待测线束焊接点是否合格,如此,避免焊接不良的线束流入总装线,提高产品合格率,进而降低产品故障确认难度,提高返修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聂金泉,刘作强,李智,刘思远,谢卓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文理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