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短路时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等效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27444发布日期:2023-05-05 09:4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短路时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等效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抗短路试验,尤其一种变压器短路时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等效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变压器短路时,绕组主要受到从绕组两端向中部挤压的幅向力和对内绕组有压缩作用、对外绕组有扩张作用的辐向力。绕组幅向受力稳定性是影响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的关键因素,其破坏主要分布在内绕组,其失效形式表现为绕组变形等。

2、目前,为研究220kv变压器的绕组幅向受力稳定性,考虑到绕组变形无法直接测量与量化对比,主要采用理论计算或仿真测试进行变压器短路时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通过绕组变形间接反映待试验变压器的绕组幅向受力情况,试验研究的深度和准确性有待提升,且220kv变压器的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必须在特定的高电压强电流试验中心才能完成,无法采用1:1模型完成所有试验研究,难以准确反映待试验变压器的绕组幅向受力失效情况,无法保障绕组幅向受力稳定性研究的等效性和正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压器短路时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等效方法及装置,能够针对待试验变压器等效建立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有利于准确反映待试验变压器的绕组幅向受力失效情况,保障绕组幅向受力稳定性研究的等效性和正确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短路时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等效方法,包括:

3、根据待试验变压器确定绕组原型和所述绕组原型的规格,结合所述绕组原型和所述绕组原型的规格,建立绕组等效模型;

4、基于预先定义的幅向受力失效模式,对所述绕组等效模型进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得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

5、基于所述幅向受力失效模式,对所述待试验变压器进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得到第二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

6、根据所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和所述第二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判断是否将所述绕组等效模型作为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

7、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待试验变压器确定绕组原型和所述绕组原型的规格,具体包括:

8、根据所述待试验变压器的绕组的结构,确定所述绕组原型;

9、基于预先定义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条件,确定所述绕组原型的规格;其中,所述绕组原型的规格包括尺寸比例。

10、进一步地,所述基于预先定义的幅向受力失效模式,对所述绕组等效模型进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得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具体包括:

11、按照所述待试验变压器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标准,基于所述幅向受力失效模式,对所述绕组等效模型进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得到所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其中,所述待试验变压器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标准包括所述待试验变压器的标准运行参数和标准结构参数。

1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和所述第二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判断是否将所述绕组等效模型作为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具体为:

13、对于每一特征量,分别将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和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与所述特征量的预设控制范围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包括若干个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所述第二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包括若干个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

14、若各个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和各个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均对应在各个所述特征量的预设控制范围内,则判定将所述绕组等效模型作为所述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

15、若任一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或任一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对应在任一所述特征量的预设控制范围外,则判定不将所述绕组等效模型作为所述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

16、进一步地,所述对于每一特征量,分别将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和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与所述特征量的预设控制范围进行比对,具体为:

17、按照各个所述特征量的权重排序,依次选择一个所述特征量,分别将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和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与所述特征量的预设控制范围进行比对。

18、进一步地,所述变压器短路时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等效方法,还包括:

19、当判定不将所述绕组等效模型作为所述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时,调整所述绕组等效模型,建立新的绕组等效模型。

20、第二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短路时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等效装置,包括:

21、绕组等效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待试验变压器确定绕组原型和所述绕组原型的规格,结合所述绕组原型和所述绕组原型的规格,建立绕组等效模型;

22、第一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块,用于基于预先定义的幅向受力失效模式,对所述绕组等效模型进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得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

23、第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幅向受力失效模式,对所述待试验变压器进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得到第二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

24、绕组等效模型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和所述第二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判断是否将所述绕组等效模型作为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

25、进一步地,所述绕组等效模型建立模块,包括:

26、绕组原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试验变压器的绕组的结构,确定所述绕组原型;

27、绕组原型规格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预先定义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条件,确定所述绕组原型的规格;其中,所述绕组原型的规格包括尺寸比例。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块,具体用于按照所述待试验变压器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标准,基于所述幅向受力失效模式,对所述绕组等效模型进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得到所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其中,所述待试验变压器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标准包括所述待试验变压器的标准运行参数和标准结构参数。

29、进一步地,所述绕组等效模型判断模块,包括:

30、比对单元,用于对于每一特征量,分别将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和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与所述特征量的预设控制范围进行比对;其中,所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包括若干个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所述第二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包括若干个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

31、判断单元,用于若各个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和各个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均对应在各个所述特征量的预设控制范围内,则判定将所述绕组等效模型作为所述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

32、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若任一所述特征量的第一取值或任一所述特征量的第二取值对应在任一所述特征量的预设控制范围外,则判定不将所述绕组等效模型作为所述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

3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4、通过根据待试验变压器确定绕组原型和绕组原型的规格,结合绕组原型和绕组原型的规格,建立绕组等效模型;基于预先定义的幅向受力失效模式,对绕组等效模型进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得到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基于幅向受力失效模式,对待试验变压器进行幅向受力失效试验,得到第二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根据第一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和第二幅向受力失效特征值,判断是否将绕组等效模型作为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能够针对待试验变压器等效建立绕组幅向受力失效试验模型,有利于准确反映待试验变压器的绕组幅向受力失效情况,保障绕组幅向受力稳定性研究的等效性和正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