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监测仪器防护罩与棱镜基座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1899发布日期:2022-05-25 17:53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监测仪器防护罩与棱镜基座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桥梁工程位移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监测仪器防护罩与棱镜基座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建桥水平不断提升,特大型桥梁不断涌现,其保障桥梁施工安全的施工监测技术也不断发展,同时高精度测量仪器也不断涌现,如何保证高精度测量仪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安全、稳定、连续的完成数据采集至关重要。同时,不管是施工测量还是施工监测,稳定合适的测量基点是其完成测量任务的必备条件,而特大型桥梁一般地处偏僻,施工环境复杂,适合建造测量基点的位置较少,因此,测量基点的选址也至关重要。
3.目前,常规监测测量方法是在测量基点上架设高精度测量仪器,同时为保证仪器的安全和稳定,确保仪器状态良好,且实现连续监测,需要安排2名测量人员进行轮班值守,遇到雷雨等恶劣天气时,则需要及时拆下仪器,无法实现连续监测,致使监测作业效率降低。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基点使用较为频繁,位置较好的测量基点被自动监测仪器占用,为保证施工进度,施工测量只能新建测量基点,新建基点待稳定后,还需花费大量精力对前期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整个过程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监测仪器防护罩与棱镜基座组合装置,其不受天气的影响,利于实现自动连续监测,同时减少了反复安拆仪器的繁琐工作,提高了监测精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该自动监测仪器防护罩与棱镜基座组合装置,包括围檩套筒固定模块、竖向支撑模块以及顶面防护模块;所述围檩套筒固定模块包括用于固定在观测墩上的围檩套筒,竖向支撑模块固定在围檩套筒上,顶面防护模块设在竖向支撑模块的顶部用于对设在竖向支撑模块中的监测仪器防护,顶面防护模块上设有用于固定棱镜的棱镜基座安装盘。
7.进一步的:
8.所述围檩套筒为中空筒结构,围檩套筒套设在观测墩上用一组紧固螺栓固定。
9.所述竖向支撑模块包括竖向支撑柱和竖向支撑板,竖向支撑柱和竖向支撑板的下端均设在围檩套筒的顶面上。
10.所述顶面防护模块包括伞状顶板,伞状顶板包括固定顶板和活动顶板,固定顶板上对应监测体方位设有槽口,活动顶板可拆卸的设在槽口处。
11.所述竖向支撑板为弧形板,弧形板的下端与围檩套筒的顶部端面相连。
12.所述棱镜基座安装盘固定在固定顶板的中心处,棱镜基座安装盘上设有用于棱镜基座固定连接的连接孔。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4.该自动监测仪器防护罩与棱镜基座组合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将监测基点与施工控制点融合,设置成本低,有助于提高施工连续监测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并且其不受天气的影响,利于实现自动连续监测,减少了重复安置仪器的繁琐工作,延长了仪器使用寿命,提高了观测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15.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立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平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状顶板平面示意图。
19.图中:
20.1-观测墩;2-下层紧固螺栓;3-上层紧固螺栓;4-竖向支撑柱;5-竖向支撑板;6-伞状顶板;7-棱镜基座安装盘;8-棱镜;9-棱镜基座;10-基座螺栓孔;11-全站仪;12-围檩套筒;13-活动顶板;14-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如图1至图3所示,该自动监测仪器防护罩与棱镜基座组合装置,包括围檩套筒固定模块、竖向支撑模块以及顶面防护模块;围檩套筒固定模块包括用于固定在观测墩1上的围檩套筒12,竖向支撑模块固定在围檩套筒12上,顶面防护模块设在竖向支撑模块的顶部用于对设在竖向支撑模块中的监测仪器防护,顶面防护模块上设有用于固定棱镜的棱镜基座安装盘7。
23.本实用新型将监测基点与施工控制点融合,设置成本低,有助于提高施工连续监测的精度和效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并且其不受天气的影响,利于实现自动连续监测,减少了重复安置仪器的繁琐工作,延长了仪器使用寿命,提高了观测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
24.围檩套筒12为中空筒结构,即钢板围成圆筒结构,围檩套筒套设在观测墩上用一组紧固螺栓固定;进一步的,一组紧固螺栓包括下层紧固螺栓和上层紧固螺栓,即紧固螺栓分上下层,每层4个紧固螺栓,围檩套筒通过一组紧固螺栓与观测墩基点进行固定,稳定可靠。
25.竖向支撑模块包括竖向支撑柱4和竖向支撑板5,竖向支撑柱和竖向支撑板的下端均设在围檩套筒的顶面上;进一步的,竖向支撑板为弧形板,弧形板的下端与围檩套筒的顶部端面相连,结构稳定可靠。
26.顶面防护模块包括伞状顶板6,伞状顶板呈伞状,伞状顶板包括固定顶板和活动顶板13,竖向支撑柱和竖向支撑板将圆周平分四等分,并于围檩套筒钢板顶焊接,固定顶板固定在竖向支撑柱和竖向支撑板的顶部上,固定顶板上对应监测体方位设有槽口,活动顶板可拆卸固定螺丝的设在槽口处,伞状顶板和支撑柱以及支撑板形成防护罩;当监测体高度
逐渐增高,监测视线遮挡时可拆除活动顶板。
27.棱镜基座安装盘7固定在固定顶板的中心处,棱镜基座安装盘上设有用于棱镜基座固定连接的连接孔,棱镜基座9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棱镜基座安装盘上,棱镜8设在棱镜基座上。
28.优选具体实例为:
29.本实用新型装置具体包括呈圆形的围檩套筒12,位于下方的围檩套筒12周围均匀分布的下层紧固螺栓2和上层紧固螺栓3,用于将组合装置固定在强制对中观测墩1上,围檩套筒12顶设置竖向支撑柱4及竖向支撑板5,竖向支撑柱4及竖向支撑板5将围檩套筒12四等分,竖向支撑板5及竖向支撑柱4顶面焊接伞状斜顶板,伞状顶板6四分之一区域设置成可拆卸式活动顶板13,伞状斜顶板顶面设置棱镜基座安装盘7,棱镜基座安装盘7中心预留基座螺栓孔10,可拆卸式活动顶板13设置与四分之一区域伞状斜顶板下方,通过固定螺丝14进行连接。
30.上述结构设计简单,建造施工方便,可作为自动监测仪器的防护和日常后视棱镜基座使用,对保证自动连续监测、延长仪器使用寿命和提高测量作业效率大有帮助,同时也保证了测量精度。
31.仪器防护罩是一种保护仪器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并在仪器防护罩顶部设置棱镜基座安装盘,起到固定后视棱镜基座的作用,即在进行连续监测时,不需要考虑天气的影响,确保可以实现自动连续监测,采用传统方法无非就是中断监测,要不就是采用人工打伞或设置防护棚,费时费力。而采用这种组合装置,则不需要单独安排一人进行防护,避免了中断测量。同时在防护罩顶面设置基座安装盘,便于施工测量后视,让监测基点和施工测量基点相融合,基点的作用性更大。本组合装置采用钢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便于建造和拆卸回收。
32.圆形围檩套筒高0.15m,上下层紧固螺栓间距0.05m,通过双层紧固螺栓将围檩套筒固定在强制对中观测墩上,面向监测体270度区域设置2根竖向支撑柱,背向监测体90度区域设置成竖向支撑板。之所以设置成支撑板,主要为了增大对雨水的遮挡,避免仪器长时间在雨水环境中而降低使用寿命。
33.在竖向支撑柱和竖向支撑板顶面焊接伞状斜顶板,将面向监测点90-100度的区域设置成可拆卸式的活动伞状斜顶板,避免监测体的竖向高度不断增加,监测视线仰角逐渐增大,致使伞状斜顶板遮挡监测视线,伞状斜顶板和可拆卸式活动伞状斜顶板在连接区域重合0.02m的宽度,并将可拆卸式的活动伞状斜顶板设置于伞状斜顶板下方,避免雨水进入防护区域,并利用紧固螺丝进行连接。之所以设置成可拆卸式的活动伞状斜顶板,主要是为了视线遮挡时,将活动伞状斜顶板拆除,以完成监测任务。
34.在伞状斜顶板顶面设置基座安装盘,基座安装盘中心预留0.03-0.05m的螺栓孔,用于棱镜基座的固定,之所以设置基座安装盘,主要在于进行连续监测时,会长期占用测量基点,给施工测量带来极度的不便。
35.若在伞状斜顶板顶面设置棱镜基座安装盘,施工测量时,此基点即可作为监测基点使用,若将棱镜基座架设于安装盘顶面,即可作为施工测量后视点使用,无需再新建测量基点,效率提高,进度加快,减少资源耗费。
36.上述仅为对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
3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