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7655发布日期:2022-09-06 21:0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大气采样装置采用传统的按键式操作进行控制,在进行检测作业时,需要作业人员对大气采样装置进行实时监管以确保检测作业的顺利进行,包装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包含:防护壳体、承载支架、开关按键、若干个支撑脚、供电模块、扬声器、控制模块、第一执行模块、第二执行模块与温湿度感应模块;
4.承载支架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内壁上,防护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5.控制模块设置在承载支架的内部,控制模块与外部的控制终端无线通信;
6.供电模块设置在承载支架上,供电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7.扬声器设置在承载支架上,扬声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第一执行模块设置在承载支架上,第一执行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执行模块的输入端贯穿防护壳体的内壁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9.第二执行模块设置在承载支架上,第二执行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二执行模块的输入端贯穿防护壳体的内壁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10.若干个支撑脚对称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外壁的底部;
11.温湿度感应模块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外壁的底部,温湿度感应模块位于任意两个支撑脚之间,温湿度感应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2.开关按键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外壁的顶部,开关按键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3.进一步,控制模块包含:控制电路板与通讯器;
14.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承载支架上,控制电路板与开关按键、供电模块、扬声器、第一执行模块、第二执行模块、温湿度感应模块电性连接;
15.通讯器设置在控制电路板的一侧,通讯器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讯器与控制终端无线通信。
16.进一步,供电模块包含:定位支架、电池与电源接口;
17.定位支架设置在承载支架上;
18.电池设置在定位支架上,电池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19.电源接口设置在防护壳体上,电源接口贯穿防护壳体的外壁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0.进一步,第一执行模块包含:第一采样口、第一过滤器、第一分流管、第一电机与第
一检测器;
21.第一采样口设置在承载支架的顶部,第一采样口的输入端贯穿防护壳体的内壁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22.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承载支架上,第一过滤器的输入端与第一采样口的输出端气路连接;
23.第一电机设置在承载支架上,第一电机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4.第一检测器设置在控制模块上,第一检测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5.第一分流管设置在承载支架上,第一分流管的输入端与第一过滤器的输出端气路连接,第一分流管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的进气端气路连接,第一分流管的若干个分流端与第一检测器气路连接。
26.进一步,第二执行模块包含:第二采样口、第二过滤器、第二分流管、第二电机、第二检测器;
27.第二采样口设置在承载支架的顶部,第二采样口的输入端贯穿防护壳体的内壁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28.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承载支架上,第二过滤器的输入端与第二采样口的输出端气路连接;
29.第二电机设置在承载支架上,第二电机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30.第二检测器设置在控制模块上,第二检测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31.第二分流管设置在承载支架上,第二分流管的输入端与第二过滤器的输出端气路连接,第二分流管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的进气端气路连接,第二分流管的若干个分流端与第二检测器气路连接。
32.进一步,第二执行模块还包含:第三分流管,第三分流管与第二电机的进气端相连。
33.进一步,温湿度感应模块包含:装配壳体、装配顶盖、感应组件、若干个塑料螺丝、;
34.装配顶盖固定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装配壳体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通孔,装配顶盖位于任意两个支撑脚之间;
35.装配壳体与装配顶盖相连;
36.感应组件固定设置在装配壳体的内壁上,感应组件与装配顶盖的内壁相连,感应组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37.若干个塑料螺丝贯穿装配顶盖与防护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螺纹连接,用于将装配顶盖固定在防护壳体的外壁的底部。
38.进一步,感应组件包含:定位件与温湿度传感器;
39.定位件设置在装配壳体的内壁上,定位件与装配顶盖的内壁相连;
40.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定位件上,温湿度传感器位于装配壳体的内部,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检测周围空气中的温湿度信息。
41.进一步,还包含:若干个筒状凸起,若干个筒状凸起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外壁的底部,若干个筒状凸起的一端与装配顶盖的顶部相抵接,若干个筒状凸起与若干个塑料螺丝的位置一一对应,筒状凸起的高度范围为6.5mm~7mm。
42.进一步,还包含:若干个散热凸块,若干个散热凸块并行设置在防护壳体的外壁的
底部,若干个散热凸块分布在若干个筒状凸起的周围,相邻的散热凸块的间距大于0mm,散热凸块与筒状凸起的间距大于0,散热凸块与装配顶盖的间距范围为0.5mm~1.5mm。
4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气采样装置需要实时人工监管的缺陷,可远程操控,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的特点。
44.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45.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的立体图;
46.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的装配示意图(隐去防护壳体与开关按键);
47.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隐去承载支架、供电模块与扬声器);
48.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湿度感应模块的结构分解图;
49.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筒状凸起与散热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51.首先,将结合图1~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用于检测环境大气信息,其应用场景广阔。
5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包含:防护壳体1、承载支架2、开关按键3、若干个支撑脚4、供电模块、扬声器5、控制模块、第一执行模块、第二执行模块与温湿度感应模块;
53.具体地,如图1~3所示,承载支架2设置在防护壳体1的内壁上,防护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1,提高了本实施例;控制模块设置在承载支架2的内部,控制模块与外部的控制终端无线通信;扬声器5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扬声器5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若干个支撑脚4设置在防护壳体1的外壁的底部;开关按键3设置在防护壳体1的外壁的顶部,开关按键3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54.进一步,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包含:控制电路板61与通讯器62;控制电路板61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控制电路板61与开关按键3、供电模块、扬声器5、第一执行模块、第二执行模块、温湿度感应模块电性连接;通讯器62设置在控制电路板61的一侧,通讯器62与控制电路板61电性连接,通讯器62与控制终端无线通信,控制终端通过通讯器62向控制电路板61发送控制指令,同时,控制电路板61通过通讯器62向控制终端实时反馈信息数据,实现了本实施例的远程控制,极大的降低了大气采样作业的人工成本,使本实施例具备使用方便的特点。
55.具体地,如图2所示,供电模块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供电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56.进一步,如图2所示,供电模块包含:定位支架71、电池72与电源接口73;定位支架71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电池72设置在定位支架71上,电池72与控制电路板61电性连接;电源接口73设置在防护壳体1上,电源接口73贯穿防护壳体1的外壁与控制电路板61电性连接。
57.具体地,如图1~3所示,第一执行模块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第一执行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执行模块的输入端贯穿防护壳体1的内壁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58.进一步,如图1~3所示,第一执行模块包含:第一采样口81、第一过滤器82、第一分流管83、第一电机84与第一检测器85;第一采样口81设置在承载支架2的顶部,第一采样口81的输入端贯穿防护壳体1的内壁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第一过滤器82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第一过滤器82的输入端与第一采样口81的输出端气路连接;第一电机84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第一电机84与控制电路板61电性连接;第一检测器85设置在控制模块上,第一检测器85与控制电路板61电性连接;第一分流管83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第一分流管83的输入端与第一过滤器82的输出端气路连接,第一分流管83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84的进气端气路连接,第一分流管83的若干个分流端与第一检测器85气路连接;使本实施例具备结构简单的特点,减小了本实施例的体积。
59.具体地,如图1~3所示,第二执行模块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第二执行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二执行模块的输入端贯穿防护壳体1的内壁与外部环境相连通。
60.进一步,如图1~3所示,第二执行模块包含:第二采样口91、第二过滤器92、第二分流管93、第二电机94、第二检测器95;第二采样口91设置在承载支架2的顶部,第二采样口91的输入端贯穿防护壳体1的内壁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第二过滤器92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第二过滤器92的输入端与第二采样口91的输出端气路连接;第二电机94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第二电机94与控制电路板61电性连接;第二检测器95设置在控制模块上,第二检测器95与控制电路板61电性连接;第二分流管93设置在承载支架2上,第二分流管93的输入端与第二过滤器92的输出端气路连接,第二分流管93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94的进气端气路连接,第二分流管93的若干个分流端与第二检测器95气路连接;使本实施例具备结构简单的特点,减小了本实施例的体积。
61.进一步,如图1~3所示,第二执行模块还包含:第三分流管,第三分流管与第二电机94的进气端相连。
62.具体地,如图1、4~5所示,温湿度感应模块设置在防护壳体1的外壁的底部,温湿度感应模块位于任意两个支撑脚4之间,温湿度感应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63.进一步,如图1、4~5所示,温湿度感应模块包含:装配壳体101、装配顶盖102、感应组件、若干个塑料螺丝,承载壳体与装配顶盖102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材质,具有热传导效率高、密度低的优点,加快了装配顶盖102与装配壳体101的散热速度,有效的降低了本实施例的自身温度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检测精度,减小了本实施例的检测误差;装配顶盖102固定设置在防护壳体1的外壁的底部,装配壳体101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通孔1011,便于装配壳体101内腔中的空气流通,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检测精度,装配顶盖102位于任意两个支撑脚4之间;装配壳体101与装配顶盖102相连, 使本实施例具备结构简单的特点,减小了本实施例的体积;感应组件固定设置在装配壳体101的内壁上,感应组件与装配顶盖102的内壁相连,感应组件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若干个塑料螺丝贯穿装配顶盖
102与防护壳体1的外壁的底部螺纹连接,用于将装配顶盖102固定在防护壳体1的外壁的底部,避免防护壳体1的内部温度向装配壳体101内部的传导效率,提高了温湿度传感器1032的检测精度,降低了温湿度传感器1032的检测误差。
64.进一步,如图1、4~5所示,感应组件包含:定位件1031与温湿度传感器1032;定位件1031设置在装配壳体101的内壁上,定位件1031与装配顶盖102的内壁相连;温湿度传感器1032设置在定位件1031上,温湿度传感器1032位于装配壳体101的内部,温湿度传感器1032与控制电路板61电性连接,用于检测周围空气中的温湿度信息,并将监测信息向控制电路板61实时反馈。
65.进一步,如图1、4~5所示,还包含:若干个筒状凸起104,若干个筒状凸起104设置在防护壳体1的外壁的底部,若干个筒状凸起104的一端与装配顶盖102的顶部相抵接,若干个筒状凸起104与若干个塑料螺丝的位置一一对应,筒状凸起104的高度范围为6.5mm~7mm。
66.进一步,如图1、4~5所示,还包含:若干个散热凸块105,若干个散热凸块105并行设置在防护壳体1的外壁的底部,若干个散热凸块105分布在若干个筒状凸起104的周围,相邻的散热凸块105的间距大于0mm,散热凸块105与筒状凸起104的间距大于0,散热凸块105与装配顶盖102的间距范围为0.5mm~1.5mm,用于将防护壳体1的热量传导至空气中,加速了防护壳体1的底部的降温速度,提高了本实施例的检测精度,减小了本实施例的检测误差。
67.当设备运行时,控制终端向控制电路板61发送控制信息,控制电路板61发送控制信号,第一执行模块中第一电机84启动,第一电机84的进气端吸气,外部环境中的空气经采样口进入第一过滤器82,空气经第一过滤器82过滤后从第一过滤器82的输出端流出并进入第一分流管83,空气经第一分流管83分流管分流后从第一分流管83的输出端进入第一电机84,第一分流管83分出的气流进入第一检测器85,第一检测器85对气流进行采样分析,检测出气流的气压信息与流量信息并将气压信息与流量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板61;第二执行模块中第二电机94启动,第二电机94的进气端吸气,第三分流管对第二电机94的进气端进行缓冲分流,外部环境中的空气经采样口进入第二过滤器92,空气经第二过滤器92过滤后从第二过滤器92的输出端流出并进入第二分流管93,空气经第二分流管93分流管分流后从第二分流管93的输出端进入第二电机94,第二分流管93分出的气流进入第二检测器95,第二检测器95对气流进行采样分析,检测出气流的气压信息与流量信息并将气压信息与流量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板61;温湿度传感器1032对周围环境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分析并将温湿度信息反馈给控制电路板61,控制电路板61将第一检测器85、第二检测器95与温湿度传感器1032反馈的气压信息、气流信息与温湿度信息通过通讯器62向控制终端实时反馈。
68.以上,参照图1~5描述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远程控制的大气采样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气采样装置需要实时人工监管的缺陷,可远程操控,极大的降低了人工成本,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的特点。
6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0.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
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