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上层取样功能的浮选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5911发布日期:2022-07-01 22:3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上层取样功能的浮选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上层取样功能的浮选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显微镜检查原料中添加矿物质,主要使用的方法为浮选法。利用矿物质密度大,而原料密度小的原理,将怀疑掺假原料用溶剂浮选,矿物质因为密度较大而沉淀于底部,原料因为密度较小则漂浮于上层。化验室用到的检测器材主要为分液漏斗或烧杯,分液漏斗可以将两种物质按密度大小从分液漏斗下端分段放出,当萃取颗粒较大样品时,无法实现从下端放出样品功能,只能从上口倒出,但因为倒出样品粘壁导致上层物质需要冲洗多遍才能完全收集,且溶剂挥发需时较长。
3.烧杯则只能观察样品内添加有矿物质,不能做定量检测,目前没有一种器材可以实现从上层取样功能。
4.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完全收集上层浮选物质,并有效过滤浮选剂、效率高,且方便快捷的具有上层取样功能的浮选取样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上层取样功能的浮选取样装置,包括斗体,所述斗体为筒形漏斗,底部设置有活塞,顶部为开口状,并配有盖体;
7.包括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水平设置,所述手柄竖直设置且顶端位于所述斗体外侧;
8.所述固定环内转动连接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底部设置有滤布,所述旋转环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若干活动门。
9.优选地,所述固定环的外径略小于所述斗体的内径,所述旋转环的外径略小于所述固定环的内径。
10.优选地,所述手柄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环的一端,所述手柄为竖直的圆杆状,工作状态下贴于所述斗体内壁;
11.所述手柄的柄体设置有可挂接于所述斗体开口处的挂接件。
12.优选地,所述手柄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旋转环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手柄内部的转杆,所述转杆杆体转动连接于若干均匀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内部中空处的连接杆,所述转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手柄外侧并设置有旋钮;
13.所述转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环内部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旋转轴垂直且所述
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环。
14.优选地,所述滤布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旋转环底部。
15.优选地,所述滤布规格为2000目或5000目。
16.优选地,所述顶板、所述固定环、所述手柄、所述活动门与所述旋转环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17.优选地,所述顶板上并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所有所述通孔均相连,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转动连接有所述活动门,每个所述活动门中部均设置有轴体,所述轴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通孔,每个所述活动门的轴体均平行设置;
18.所述轴体设置有弹簧件。
19.优选地,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直径小于所述顶板直径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半圆形的活动门,两个半圆形的所述活动门形成与所述通孔直径相同的整圆,所述活动门通过轴体转动连接于所述顶板,所述轴体设置有弹簧件,由于半圆形活动门较大,故设置的滤布要求较深,以配合活动门翻转打开后有足够空间。
20.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向斗体内放入混有两种不同密度的固体原料、加入溶剂摇匀,两种固体原料由于密度不同而分为上下两层,此时活动门由于弹簧件的作用为关闭状态,转动手柄的旋钮通过驱动机构使旋转环从贴壁实现横向转向,而此时活动门在溶剂压力作用下打开,此时拉动手柄向上移动,溶剂滤过滤布而颗粒物质则由滤布收集,下层物质可通过下端活塞气孔打开放出。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完全收集上层浮选物质,并有效过滤浮选剂、效率高,且方便快捷,可有效解决分液漏斗不能从下端放出固体颗粒物质或者从上端倒出固体颗粒物质粘壁问题,也解决了烧杯浮选物质不能分离上下层物质的问题,加大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上层物质与下层物质不能充分完全分离及溶剂挥发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方案的手柄使用十分方便且可通过挂接件挂接于斗体上,同时,本方案的滤布为可拆卸连接,方便进行清理与更换。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斗体的主视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取样机构待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取样机构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滤布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取样机构待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取样机构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其中,附图标记为:1、斗体;101、活塞;102、盖体;2、手柄;201、固定环;202、挂接件;203、转杆;204、连接杆;205、旋钮;206、第一锥齿轮;207、第二锥齿轮;3、旋转环;301、顶板;302、活动门;4、滤布。
具体实施方式
31.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32.实施例一:
33.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上层取样功能的浮选取样装置,包括斗体1,斗体1为筒形漏斗,底部设置有活塞101,顶部为开口状,并配有盖体102。
34.包括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包括手柄2,手柄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01,固定环201水平设置,手柄2竖直设置且顶端位于斗体1外侧,手柄2固定连接于固定环201的一端,手柄2为竖直的圆杆状,工作状态下贴于斗体1内壁,手柄2的柄体设置有可挂接于斗体1开口处的挂接件202。
35.固定环201内转动连接有旋转环3,固定环201的外径略小于斗体1的内径,旋转环3的外径略小于固定环201的内径,手柄2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环3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手柄2内部的转杆203,转杆203杆体转动连接于若干均匀固定连接于手柄2内部中空处的连接杆204,转杆203的顶端延伸至手柄2外侧并设置有旋钮205,转杆203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6,第一锥齿轮206啮合有转动连接于固定环201内部的第二锥齿轮207,第二锥齿轮207的旋转轴与第一锥齿轮206的旋转轴垂直且第二锥齿轮207固定连接旋转环3。
36.旋转环3底部设置有滤布4,滤布4可拆卸连接于旋转环3底部,滤布4规格为2000目或5000目。
37.旋转环3顶部设置有顶板301,顶板301上开设有若干活动门302,顶板301上并列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所有通孔均相连,每个通孔内均转动连接有活动门302,每个活动门302中部均设置有轴体,轴体转动连接于通孔,每个活动门302的轴体均平行设置,轴体设置有弹簧件。
38.顶板301、固定环201、手柄2、活动门302与旋转环3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39.顶板301上开设有直径小于顶板301直径的通孔,通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半圆形的活动门302,两个半圆形的活动门302形成与通孔直径相同的整圆,活动门302通过轴体转动连接于顶板301;
40.轴体设置有弹簧件。
41.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向斗体1内放入混有两种不同密度的固体原料、加入溶剂摇匀,两种固体原料由于密度不同而分为上下两层,如图3所示,此时活动门302由于弹簧件的作用为关闭状态,转动手柄2的旋钮205通过驱动机构使旋转环3从贴壁实现横向转向,如图4所示,此时活动门302在溶剂压力作用下打开,此时拉动手柄2向上移动,溶剂滤过滤布4而颗粒物质则由滤布收集,下层物质可通过下端活塞101气孔打开放出。
42.实施例二:
43.参见图1至图2、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上层取样功能的浮选取样装置,包括斗体1,斗体1为筒形漏斗,底部设置有活塞101,顶部为开口状,并配有盖体102。
44.包括取样机构,取样机构包括手柄2,手柄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01,固定环201水平设置,手柄2竖直设置且顶端位于斗体1外侧,手柄2固定连接于固定环201的一端,手柄2为竖直的圆杆状,工作状态下贴于斗体1内壁,手柄2的柄体设置有可挂接于斗体1开口处的挂接件202。
45.固定环201内转动连接有旋转环3,固定环201的外径略小于斗体1的内径,旋转环3的外径略小于固定环201的内径,手柄2内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环3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手柄2内部的转杆203,转杆203杆体转动连接于若干均匀固定连接于手柄2内部中空处的连接杆204,转杆203的顶端延伸至手柄2外侧并设置有旋钮205,转杆203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06,第一锥齿轮206啮合有转动连接于固定环201内部的第二锥齿轮207,第二锥齿轮207的旋转轴与第一锥齿轮206的旋转轴垂直且第二锥齿轮207固定连接旋转环3。
46.旋转环3底部设置有滤布4,滤布4可拆卸连接于旋转环3底部,滤布4规格为2000目或5000目。
47.旋转环3顶部设置有顶板301,顶板301上开设有若干活动门302,顶板301上开设有直径小于顶板301直径的通孔,通孔内转动连接有两个半圆形的活动门302,两个半圆形的活动门302形成与通孔直径相同的整圆,活动门302通过轴体转动连接于顶板301,轴体设置有弹簧件。
48.顶板301、固定环201、手柄2、活动门302与旋转环3均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49.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向斗体1内放入混有两种不同密度的固体原料、加入溶剂摇匀,两种固体原料由于密度不同而分为上下两层,如图7所示,此时活动门302由于弹簧件的作用为关闭状态,转动手柄2的旋钮205通过驱动机构使旋转环3从贴壁实现横向转向,如图8所示,此时活动门302在溶剂压力作用下打开,此时拉动手柄2向上移动,溶剂滤过滤布4而颗粒物质则由滤布收集,下层物质可通过下端活塞101气孔打开放出。
50.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