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土壤基本参数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2887发布日期:2022-10-05 02:2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土壤基本参数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便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土壤基本参数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意义重大,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可以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以便于人们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3.常规的土壤检测,需在现场采样后带回实验室检测,这种工作方式无法确定污染范围,而且一天工作量有限,检测周期较长,检测效率低,并且采样运输过程中土壤样品的物理性质可能会改变,也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土壤基本参数快速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土壤基本参数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土质检测仪以及与所述土质检测仪连接的连接杆,所述土质检测仪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杆可拆卸插接于空腔内部,方便连接杆与土质检测仪之间的拆装,以便于携带,所述土质检测仪中内置检测模块以及蓄电池,所述连接杆的内部空心且底部安装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模块与检测单元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钻头空壳。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该装置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检测探头用于检测多种指标,便捷省时,可以直接在现场对土质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检测方式容易使土壤变质或被污染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土质检测仪的正面还设置有显示屏和功能按钮,所述显示屏与检测模块电连接,用于显示数据,所述功能按钮分别与显示屏、检测模块、辅助模块电连接。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操作。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表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螺旋凸起,便于工作人员将连接杆插入土壤内,所述连接杆表面还设置有刻度线。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杆深入土壤内部,刻度线的设置能够让工作人员了解深入距离,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把手,钻头空壳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连接杆的底部固定。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该装置在钻土过程中能够将检测单元保护起来,防止检测单元被破坏。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土质检测仪正面且靠近显示屏顶部的位置处
设置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内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翻盖。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在显示屏上,方便人们查看显示屏。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盖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铁片,所述显示屏正面且与铁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软磁铁。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在不使用时对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钻头空壳为尖长圆锥形,所述钻头空壳长度和直径均大于检测探头。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连接杆刺入土中。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土质检测仪的一侧设置有数据线接口,用于数据传输以及充电。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螺纹快接头和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螺纹连接于螺纹快接头的内部。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方便工作人员对检测探头进行更换,以检测土壤中不同的参数。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土质检测仪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杆可拆卸插接于空腔内部。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4.1、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探头可拆卸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检测探头用于检测多种指标,便捷省时,可以直接在现场对土质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检测方式容易使土壤变质或被污染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杆上设置的螺旋凸起以及刻度线,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杆插入制定深度,使工作人员能在野外现场得到很大的方便。
2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数据线接口,使该装置能够直接与手机或计算机连接,能够将检测数据整体导入,方便查看和保存。
27.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钻头空壳,配合检测单元设置于钻头空壳内部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钻土过程中能够将检测单元保护起来,防止检测单元被破坏。
28.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土质检测仪上设置的遮阳板,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在显示屏上,方便人们查看显示屏,且遮阳板上还转动连接有翻盖,配合翻盖上设置的铁片以及土质检测仪上设置的软磁铁,能够在不使用时对显示屏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土质检测仪;2、检测模块;3、辅助模块;4、蓄电池;5、显示屏;6、功能按钮;7、遮阳板;8、翻盖;9、软磁铁;10、铁片;11、连接杆;12、数据线接口;13、把手;14、刻度线;
15、螺旋凸起;16、螺纹快接头;17、检测探头;18、钻头空壳。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将以图示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36.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7.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土壤基本参数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土质检测仪1以及与土质检测仪1连接的连接杆11,土质检测仪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连接杆11可拆卸插接于空腔内部,方便连接杆11与土质检测仪1之间的拆装,以便于携带,土质检测仪1中内置检测模块2、辅助模块3以及蓄电池4,连接杆11的内部空心且底部安装有检测单元,检测模块2与检测单元通过导线电连接,能够将检测到的土壤参数通过导线输送至检测模块2内,连接杆11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钻头空壳18,使该装置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检测探头17用于检测多种指标,便捷省时,可以直接在现场对土质进行检测,避免了传统检测方式容易使土壤变质或被污染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辅助模块3包括蓝牙模块、gps模块、wifi模块、微型x射线管等,可通过更换检测探头17检测土壤中不同常规指标,也可测定基本金属指标。
38.请参阅图1,土质检测仪1的正面还设置有显示屏5和功能按钮6,显示屏5与检测模块2电连接,用于显示数据,功能按钮6分别与显示屏5、检测模块2、辅助模块3电连接,功能按钮6可编辑检测点位名称、检测深度、设置检测指标、保存数据、查询历史数据等,显示屏5可显示实时电量、功能界面,检测结果等,方便工作人员对该装置进行操作。
39.请参阅图1,连接杆11表面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处一体成型有螺旋凸起15,便于工作人员将连接杆11插入土壤内,连接杆11表面还设置有刻度线14,方便工作人员将连接杆11深入土壤内部,刻度线14的设置能够让工作人员了解深入距离,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
40.请参阅图1和图3,连接杆11的顶端设置有把手13,钻头空壳18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连接杆11的底部固定,使得该装置在钻土过程中能够将检测单元保护起来,防止检测单元被破坏。
41.请参阅图1和图3,土质检测仪1正面且靠近显示屏5顶部的位置处设置有遮阳板7,遮阳板7的内侧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有翻盖8,能够避免阳光直射在显示屏5上,方便人们查看显示屏5。
42.请参阅图1和图3,翻盖8内侧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铁片10,显示屏5正面且与铁片1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软磁铁9,能够在不使用时对显示屏5起到保护作用。
43.请参阅图1和图4,钻头空壳18为尖长圆锥形,有利于钻入土壤中,钻头空壳18长度和直径均大于检测探头17,方便连接杆11刺入土中。
44.请参阅图4,检测单元包括螺纹快接头16和检测探头17,检测探头17螺纹连接于螺纹快接头16的内部,方便工作人员对检测探头17进行更换,以检测土壤中不同的参数。
45.使用步骤:首先将本装置呈竖直状态,选取所检测指标对应检测探头17,旋转安装在螺纹快接头16处,之后将钻头空壳18拧入连接杆11底部,将检测探头17罩住,随后需要握住把手13下压并旋转,使连接杆11刺入土中,此时工作人员根据需求观察刻度线14,达到穿刺深度后取出该装置并拧下钻头空壳18,之后再重新将连接杆11插入洞中,并轻按开机键,通过功能按钮6选取对应检测指标类别,此时检测探头17进入土壤,将信号传达到检测模块2,即可在显示屏5查看检测结果,输入对应检测点位基本信息,轻按功能按钮6保存即测定完成。
46.若已确定检测点位,可在检测前轻按功能按钮6,打开wifi功能,进入gps模块,根据定位挪动装置至已确定的点位,也可将本装置通过蓝牙功能连接手机实时关注检测动态。
47.检测完毕之后仪器关机,将连接杆11从土壤中拔出,卸下检测探头17,清理仪器内外,保持仪器干燥整洁,收入仪器箱,处理数据时,可将数据线插入数据线接口12内,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端,将检测数据整体导出。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