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9238发布日期:2022-12-17 10:4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废气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会产生部分废气,废气中的许多成分是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一,其中颗粒物中废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废气检测和处理中需要对颗粒物的含量进行检测,传统的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主要通过采样仪器将空气中的低浓度颗粒物经过采样嘴收集在滤膜上,然后滤膜连带采样嘴一起放置于天平等称重设备中进行称量,从而根据滤膜前后重量差换算出废气中的颗粒物含量,传统的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3.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将新的滤膜取出并放置到装置内,步骤繁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将新的滤膜取出并放置到装置内,步骤繁琐、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一侧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箱体靠近第一通孔一侧的侧壁设置有贯穿第一通孔的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腔的上端设置有横杆,所述第二箱体远离第一箱体一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横杆外部缠绕有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滤膜本体,所述第二箱体顶壁靠近第一箱体的一侧固定镶嵌有采样嘴,所述第二箱体远离第一箱体一侧侧壁的底部固定镶嵌有排气管,所述采样嘴和排气管的外壁均设置有单向阀。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滤膜本体的端部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伸出第二箱体,然后打开单向阀并将废气通过采样嘴注入到第二箱体的内腔中,废气中的颗粒物自动截留在滤膜本体上,接着拉动滤膜本体的端部向外侧移动,然后将撕下的滤膜本体进行称量,进而换算出废气中的颗粒物重量,在使用完毕后只需再次拉动滤膜本体的端部移动即可,不需要反复放置滤膜本体,使用较为方便。
8.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靠近第二箱体一侧的侧壁设置为开口状,所述第一箱体的底壁长度大于第一箱体的顶壁长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箱体的开口设计方便后续对滤膜本体进行更换。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内腔底壁靠近第二箱体的一端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
组件上固定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顶部的输出端固定有u型板,所述u型板套设在横杆的端部,所述第一箱体远离第二箱体一侧的侧壁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延伸到第一箱体内腔并与第三气缸相固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动组件可以限制第三气缸的移动轨迹,方便放置滤膜本体。
12.可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板,所述第一箱体内腔底壁靠近第二箱体的一端开设有滑道,所述滑板固定在第三气缸的底壁中间位置处,所述滑板滑动穿设于滑道的内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板滑动穿设于滑道中的设计,方便达到限制第三气缸的移动轨迹的目的。
14.可选的,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二l型板,两组所述第二l型板均与第二箱体的外壁相接触,所述第一箱体顶壁和底壁均匀开设有多组螺孔,两组所述第二l型板上均活动穿设有与螺孔螺纹连接的螺栓。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螺栓可以使其与螺纹分离或者固定,方便组装或者拆卸第一箱体。
16.可选的,所述第二箱体内壁靠近第二通孔的一端固定有下垫板,所述第二箱体顶壁靠近下垫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底部输出端延伸到第二箱体的内腔并固定有上压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气缸伸缩使得上压板和下垫板之间相互贴合或者分离,可以固定或者移动滤膜本体的端部。
18.可选的,所述第二箱体靠近第二通孔的一侧固定有第一l型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l型板可以确保拉动滤膜本体移动的距离大于其在第二箱体的长度,使得粘附有颗粒物的滤膜本体均可以移出第二箱体,方便对其进行撕下。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拉动滤膜本体的端部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伸出第二箱体,然后启动第一气缸伸长带动上压板向下移动固定滤膜本体,打开单向阀并将废气通过采样嘴注入到第二箱体的内腔中,废气中的颗粒物自动截留在滤膜本体上,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废气并关闭单向阀,然后启动第一气缸收缩带动上压板向上移动,接着拉动滤膜本体的端部向外侧移动,然后将撕下的滤膜本体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称量重量,进而换算出废气中的颗粒物重量,在使用完毕后只需再次拉动滤膜本体的端部移动即可,不需要反复放置滤膜本体,使用较为方便;
22.旋拧螺栓使其与螺孔分离,然后向外侧拉动第二l型板带动第一箱体与第一通孔相互分离,接着启动第二气缸伸长带动第三气缸向外侧移动至最远端,向上提起横杆使得横杆和u型板分离即可对滤膜本体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第一箱体立体结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第一气缸;2、第一l型板;3、排气管;4、第一箱体;5、第一通孔;6、第二气缸;7、第三气缸;8、横杆;9、u型板;10、采样嘴;11、第二箱体;12、第二通孔;13、滤膜本体;14、下垫板;15、上压板;16、滑板;17、滑道;18、第二l型板;19、螺栓;20、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包括第二箱体11,第二箱体11一侧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5,第二箱体11一侧的侧壁设置有贯穿第一通孔5的第一箱体4,第一箱体4设置在靠近第一通孔5的一侧,第一箱体4底壁与第一通孔5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且第一箱体4内腔顶壁与第一通孔5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箱体4内腔的上端设置有横杆8,第二箱体11远离第一箱体4一侧侧壁的上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2,横杆8外部缠绕有滤膜本体13,滤膜本体13贯穿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12,滤膜本体13、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12的宽度尺寸均等于第二箱体11的内腔宽度尺寸。
30.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第二箱体11顶壁固定镶嵌有采样嘴10,采样嘴10设置在靠近第一箱体4的一侧,第二箱体11一侧侧壁的底部固定镶嵌有排气管3,排气管3设置在远离第一箱体4的一侧,采样嘴10和排气管3的外壁均设置有单向阀,采样嘴10的进气方向是由外到内,而排气管3的出气方向是由内到外。
31.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第一箱体4靠近第二箱体11一侧的侧壁设置为开口状,第一箱体4的底壁长度大于第一箱体4的顶壁长度。
32.在使用该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时,先将该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放置在适当位置处,将多组滤膜本体13利用胶带等粘结物进行相互粘连,接着将多组相互粘连的滤膜本体13缠绕在横杆8上,并使得滤膜本体13的端部贯穿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12并伸出第二箱体11,打开单向阀并将废气通过采样嘴10注入到第二箱体11的内腔中,此时,废气通过滤膜本体13过滤后经排气管3排出,废气中的颗粒物自动截留在滤膜本体13上。
33.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废气并关闭单向阀,然后启动第一气缸1收缩带动上压板15向上移动,接着拉动滤膜本体13的端部使得滤膜本体13逐渐舒展开来并伸出第二箱体11,撕下粘连胶带使得最外端的滤膜本体13与其他滤膜本体13相互分离,然后将撕下的滤膜本体13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利用现有技术的天平进行称量,进而换算出废气中的颗粒物重量,在使用完毕后只需再次拉动滤膜本体13的端部移动即可,不需要反复放置滤膜本体13,使用较为方便。
34.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2,第二箱体11内壁固定有下垫板14,下垫板14设置在靠近第二通孔12的一端,第二箱体11顶壁固定有第一气缸1,第一气缸1设置在靠近下垫板14的一端,第一气缸1底部输出端延伸到第二箱体11的内腔,且第一气缸1输出端的底部固定有上压板15,上压板15的厚度尺寸大于第二通孔12的高度尺寸,且上压板15的宽度尺寸等于第二箱体11的内腔宽度尺寸,在进行检测时,启动第一气缸1伸长带动上压板15向下移动并与下垫板14配合固定滤膜本体13的端部,避免滤膜本体13的位置出现移动。
35.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第二箱体11远离第一箱体4一侧的侧壁上端固定有第一
l型板2,第一l型板2设置在靠近第二通孔12的一侧,第一l型板2的内腔长度尺寸大于第二箱体11的长度尺寸,在拉动滤膜本体13伸出时使得滤膜本体13的端部与第一l型板2侧壁内侧相接触,此时滤膜本体13伸出的长度大于其在第二箱体11内腔的长度,从而能够确保粘附有颗粒物的滤膜本体13完全伸出。
36.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3,第一箱体4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第二l型板18,两组第二l型板18均与第二箱体11的外壁相接触,第一箱体4顶壁和底壁均匀开设有多组螺孔20,两组第二l型板18上均活动穿设有多个螺栓19,螺栓19与螺孔20通过螺纹相互连接,当滤膜本体13使用完毕需要进行更换时,旋拧对应位置上的螺栓19使其与螺孔20分离。
37.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3和4,第一箱体4内腔底壁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设置在靠近第二箱体11的一端,滑动组件上固定有第三气缸7,第三气缸7顶部的输出端固定有u型板9,u型板9套设在横杆8的端部,第一箱体4一侧的侧壁固定有第二气缸6,第二气缸6设置在远离第二箱体11的一侧,第二气缸6输出端延伸到第一箱体4的内腔,且第二气缸6输出端与第三气缸7的一侧相固定。
38.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3和4,滑动组件包括滑板16,第一箱体4内腔底壁靠近第二箱体11的一端开设有滑道17,滑板16固定在第三气缸7的底壁中间位置处,滑板16滑动穿设于滑道17的内腔。
39.通过向外侧拉动第二l型板18,以带动第一箱体4与第一通孔5相互分离,接着启动第二气缸6伸长带动第三气缸7通过滑板16在滑道17的内腔中向外侧移动,由于第一箱体4的底壁长度大于第一箱体4的顶壁长度使得第三气缸7移动至最远端时,第三气缸7和u型板9完全伸出第一箱体4并向上提起横杆8,并使得横杆8和u型板9分离,即可对滤膜本体13进行更换,在进行检测过程中随着滤膜本体13的用量逐渐减少,此时启动第三气缸7伸长带动横杆8和u型板9向上移动适当距离,使得滤膜本体13在第二箱体11的内腔中保持水平,保证过滤的效果。
40.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时,先将该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检测装置放置在适当位置处,将多组滤膜本体13利用胶带等粘结物进行相互粘连,接着将多组相互粘连的滤膜本体13缠绕在横杆8上,并使得滤膜本体13的端部贯穿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12并伸出第二箱体11,然后启动第一气缸1伸长带动上压板15向下移动并与下垫板14配合固定滤膜本体13的端部。
41.打开单向阀并将废气通过采样嘴10注入到第二箱体11的内腔中,此时,废气通过滤膜本体13过滤后经排气管3排出,废气中的颗粒物自动截留在滤膜本体13上,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废气并关闭单向阀。
42.启动第一气缸1收缩带动上压板15向上移动,接着拉动滤膜本体13的端部使得滤膜本体13逐渐舒展开来并使得横杆8在u型板9的内腔中转动,当滤膜本体13的端部移动至第一l型板2的侧壁处时,撕下粘连胶带使得最外端的滤膜本体13与其他滤膜本体13相互分离,然后将撕下的滤膜本体13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利用现有技术的天平进行重量的称量,进而换算出废气中的颗粒物重量。
43.在使用完毕后只需再次拉动滤膜本体13的端部移动即可,不需要多次重复放置滤膜本体13,使用较为方便,更换速率较快。
44.当滤膜本体13使用完毕需要进行更换时,旋拧对应位置上的螺栓19使其与螺孔20
分离,然后向外侧拉动第二l型板18带动第一箱体4与第一通孔5相互分离,接着启动第二气缸6伸长带动第三气缸7通过滑板16在滑道17的内腔中向外侧移动,由于第一箱体4的底壁长度大于第一箱体4的顶壁长度,使得第三气缸7移动至最远端时,第三气缸7和u型板9完全伸出第一箱体4并向上提起横杆8,使得横杆8和u型板9分离即可对滤膜本体13进行更换。
45.在进行检测过程中随着滤膜本体13的用量逐渐减少,此时启动第三气缸7伸长带动横杆8和u型板9向上移动适当距离,使得滤膜本体13在第二箱体11的内腔中保持水平,保证过滤效果。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