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55655发布日期:2022-08-24 09:2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速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


背景技术:

2.风速计,是测量空气流速的仪器。它的种类较多,气象台站最常用的为风杯风速计,它由3个互成120
°
固定在支架上的抛物锥空杯组成感应部分,空杯的凹面都顺向一个方向。整个感应部分安装在一根垂直旋转轴上,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以正比于风速的转速旋转。
3.现有的风速仪有检测的风叶和计量的设备,其通过连接线进行连接,完成工作后需要将风叶和计量之间的连接线进行拆卸,其使用便捷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风速仪有检测的风叶和计量的设备,其通过连接线进行连接,完成工作后需要将风叶和计量之间的连接线进行拆卸,其使用便捷性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包括风速仪本体,所述风速仪本体前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内嵌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风速仪本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风速仪本体后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架,两个所述限位架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架内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风速仪本体后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
6.所述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筒,所述第一转动筒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测量架,所述测量架内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
7.优选的,所述测量架截面呈圆环状设置,所述测量架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槽位置相配合,且测量架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槽卡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风速仪本体前表面靠近中部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
9.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槽与第二连接柱位置相配合,且第一限位槽与第二连接柱外表面卡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限位挡板与第一连接柱位置相配合。
11.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筒,所述第二转动筒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风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通过在风速仪本体后表面对称设置有固
定座,并且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筒,第一转动筒位置通过连接柱连接有风叶,使用过程中,通过测量架绕第一固定柱进行转动,使得测量架展开,完成测量任务后,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筒,使得第二连接柱与第一限位槽卡合,同时测量架与第二限位槽位置进行卡合,其回收方便,大大提升使用便捷性。
14.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其使用过程中通过限位架与第一连接柱位置进行卡合,从而确保使用的稳定性,同时在风速仪本体设置有第一控制按钮和第二控制按钮,第一控制按钮为开始键,第二控制按钮为暂停键,配合显示屏方便快速显示测量数据。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例说明:1、风速仪本体;11、显示屏;12、第一控制按钮;13、第二控制按钮;14、限位挡板;15、限位架;16、第一限位槽;17、第二限位槽;2、固定座;21、第一转动筒;22、第一连接柱;23、第二连接柱;24、测量架;25、固定架;26、第二转动筒;27、风叶。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1.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可收缩的风速仪,包括风速仪本体1,风速仪本体1前表面靠近顶部位置内嵌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1,风速仪本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14,风速仪本体1后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5,两个限位架15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6,限位架15内表面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7,风速仪本体1后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风速仪本体1前表面靠近中部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一控制按钮12和第二控制按钮13。
22.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通过限位架14与第一连接柱22位置进行卡合,从而确保使用的稳定性,同时在风速仪本体1设置有第一控制按钮12和第二控制按钮13,第一控制按钮12为开始键,第二控制按钮13为暂停键,配合显示屏11方便快速显示测量数据。
23.实施例2,如图1-3所示,固定座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筒21,第一转动筒21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22,第一连接柱22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3,第二连接柱23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有测量架24,测量架24内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5,测量架24截面呈圆环状设置,测量架24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槽17位置相配合,且测量架24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槽17卡合连接,第一限位槽16与第二连接柱23位置相配合,且第一限位槽16与第二连接柱23外表面卡合连接,限位挡板14与第
一连接柱22位置相配合,两个固定架2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筒26,第二转动筒26外表面均匀固定连接有风叶27。
24.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第一固定柱的设置方便第一转动筒21进行转动,从而确保测量架24的使用和回收,固定架25用于安装第二固定柱,通过第二固定柱限定第二转动筒26的转动工作,风叶27的设置,即收到风力时,风叶27带动第二转动筒26绕第二固定柱转动,配合风速仪本体1进行数据的处理,通过在风速仪本体1后表面对称设置有固定座2,并且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筒21,第一转动筒21位置通过连接柱连接有测量架24,使用过程中,通过测量架24绕第一固定柱进行转动,使得测量架24展开,完成测量任务后,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筒21,使得第二连接柱23与第一限位槽15卡合,同时测量架24与第二限位槽17位置进行卡合,其回收方便,大大提升使用便捷性。
25.工作原理,首先将测量架24展开,使用者通过拿持测量架24,并使得测量架24绕第一固定柱进行转动,即第一连接柱22与限位架14位置进行卡合,并将装置放置于测量位置,随后通过按下第一控制按钮12,开始测量任务,完成测量后,按下第二控制按钮13,风速仪本体1处理测量过程中风叶27的转速,并将测量数据显示至显示屏11,随后收起装置,即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筒21,使得第二连接柱23与第一限位槽15卡合,同时测量架24与第二限位槽17位置进行卡合,其回收迅速,大大提升使用便捷性。
26.本实用新型中的风速仪本体1的接线图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工作原理是已经公知的技术,其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选择合适的型号,所以对风速仪本体1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