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2940发布日期:2022-09-30 18:3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牛羊肉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病原微生物是指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病原体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性最大,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病毒。
3.牛羊肉在售卖前需要对牛羊肉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防止病原微生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现有的牛羊肉病原微生物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人工来回将放置有病原体的载玻片整齐放置在承载台上检测,放置时较为繁琐,且载玻片摆放不整齐,影响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以解决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和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上表面后端的检测壳,所述检测壳内设有检测机构;
7.检测机构包括承载台、内腔、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一组交错的固定套筒、一组滑动杆、一组条形齿条以及一组夹持板,所述承载台安装在安装底座上表面后端中心处,且位于检测壳内,所述内腔开在承载台内,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内腔中心处,且旋转端竖直朝上,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电机旋转端上,一组交错的固定套筒安装在内腔两侧,一组滑动杆分别活动插装在一组交错的固定套筒内,一组条形齿条分别安装在一组滑动杆后端,且与驱动齿轮互相啮合,一组夹持板分别安装在一组滑动杆前端,且位于承载台上。
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上表面前端安装有n型安装架,n型安装架底部右侧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缩端竖直朝下,电动推杆伸缩端安装有推动板,所述n型安装架中心处活动插装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内活动插装有转动杆,转动杆底部与推动板活动连接,转动杆上端安装有转动台,转动台两端安装有一组相对的载玻片放置架。
9.进一步的,所述n型安装架上端右侧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旋转端竖直朝上,步进电机旋转端通过传动皮带与转动套筒上端传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两侧安装有一组条形滑条,转动套筒内两侧开有一组与一组条形滑条相对应的条形滑槽。
11.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台上表面两侧交错开有一组与夹持板相对应的条形孔。
12.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壳上端安装有显微镜,检测壳相对内壁安装有一组补光灯。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位于检测壳内的检测机构可对放置有病原体的载玻片进行快速检测,采用一组相对的
载玻片放置架来回放置载玻片,同时,一组夹持板可对承载台上的载玻片进行夹持定位,方便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承载台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承载台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台驱动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杆剖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俯视图。
20.图中:1、安装底座;2、检测壳;3、承载台;4、内腔;5、驱动电机;6、驱动齿轮;7、固定套筒;8、滑动杆;9、条形齿条;10、夹持板;11、n型安装架;12、电动推杆;13、推动板;14、转动套筒;15、转动杆;16、转动台;17、载玻片放置架;18、步进电机;19、传动皮带;20、条形滑条;21、条形滑槽;22、条形孔;23、显微镜;24、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6所示:一种牛羊肉中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和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1上表面后端的检测壳2,检测壳2内设有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承载台3、内腔4、驱动电机5、驱动齿轮6、一组交错的固定套筒7、一组滑动杆8、一组条形齿条9以及一组夹持板10,承载台3安装在安装底座1上表面后端中心处,且位于检测壳2内,内腔4开在承载台3内,驱动电机5安装在内腔4中心处,且旋转端竖直朝上,驱动齿轮6安装在驱动电机5旋转端上,一组交错的固定套筒7安装在内腔4两侧,一组滑动杆8分别活动插装在一组交错的固定套筒7内,一组条形齿条9分别安装在一组滑动杆8后端,且与驱动齿轮6互相啮合,一组夹持板10分别安装在一组滑动杆8前端,且位于承载台3上;安装底座1上表面前端安装有n型安装架11,n型安装架11底部右侧安装有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伸缩端竖直朝下,电动推杆12伸缩端安装有推动板13,n型安装架11中心处活动插装有转动套筒14,转动套筒14内活动插装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底部与推动板13活动连接,转动杆15上端安装有转动台16,转动台16两端安装有一组相对的载玻片放置架17;n型安装架11上端右侧安装有步进电机18,步进电机18旋转端竖直朝上,步进电机18旋转端通过传动皮带19与转动套筒14上端传动连接;转动杆15两侧安装有一组条形滑条20,转动套筒14内两侧开有一组与一组条形滑条20相对应的条形滑槽21;承载台3上表面两侧交错开有一组与夹持板10相对应的条形孔22;检测壳2上端安装有显微镜23,检测壳2相对内壁安装有一组补光灯24。
22.本实施方案的工作原理:该装置所使用的用电设备由外接的控制器进行控制,转动台16高度高于承载台3高度,使用时,操作者首先将放置有病原体的载玻片放置在转动台16前端的载玻片放置架17内;
23.病原微生物检测时:安装底座1上表面前端安装有n型安装架11,n型安装架11底部右侧安装有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伸缩端竖直朝下,电动推杆12伸缩端安装有推动板13,n型安装架11中心处通过紧固轴承活动插装有转动套筒14,转动套筒14内活动插装有转动
杆15,转动杆15底部通过紧固轴承与推动板13活动连接,转动杆15上端安装有转动台16,转动台16两端安装有一组相对的载玻片放置架17,n型安装架11上端右侧安装有步进电机18,步进电机18旋转端竖直朝上,步进电机18旋转端通过传动皮带19与转动套筒14上端传动连接,转动杆15两侧安装有一组条形滑条20,转动套筒14内两侧开有一组与一组条形滑条20相对应的条形滑槽21,如图4和图5所示,步进电机18首先开始工作,通过转动杆15带动转动台16转动180
°
,使放置有载玻片的载玻片放置架17转动至承载台3上方,然后,电动推杆12开始工作,电动推杆12伸缩端伸长带动载玻片放置架17上的载玻片落在承载台3上,承载台3安装在安装底座1上表面后端中心处,且位于检测壳2内,内腔4开在承载台3内,驱动电机5安装在内腔4中心处,且旋转端竖直朝上,驱动齿轮6安装在驱动电机5旋转端上,一组交错的固定套筒7安装在内腔4两侧,一组滑动杆8分别活动插装在一组交错的固定套筒7内,一组条形齿条9分别安装在一组滑动杆8后端,且与驱动齿轮6互相啮合,一组夹持板10分别安装在一组滑动杆8前端,且位于承载台3上,承载台3上表面两侧交错开有一组与夹持板10相对应的条形孔22,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电机5正转,带动一组夹持板10互相靠近,对承载台3上的载玻片进行夹紧定位,检测壳2上端安装有显微镜23,检测壳2相对内壁安装有一组补光灯24,擦坐着可通过显微镜23对承载台3上的载玻片进行原微生物检测,一组补光灯24可以起到补光作用,检测完成后,操作者首先将下个待检测的载玻片放置在转动台16前端的载玻片放置架17内,并打开电动推杆12开关,电动推杆12伸缩端收缩,通过后端的载玻片放置架17将检测后的载玻片托起,然后,步进电机18通过转动杆15带动转动台16转动180
°
,重复上述动作,进行连续检测,通过位于检测壳2内的检测机构可对放置有病原体的载玻片进行快速检测,采用一组相对的载玻片放置架17来回放置载玻片,同时,一组夹持板10可对承载台3上的载玻片进行夹持定位,方便进行检测。
24.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