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7302发布日期:2022-11-02 20:4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动力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


背景技术:

2.转子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电机进行研究时,转子横向动力学试验是重要项目之一,在此过程中就需要用到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该实验台一般会对转子运转时轴承处的温度等属性进行记录,从而配合完成后续研究。
3.现有的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般会在转子的前端部分安装上不同重量的配重块,进而便于比对不同情况下的试验数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换配重块时由于配重块较重,费时费力,进而大大降低了整体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温度检测仪,并且轴承座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一转轴主体,且第一转轴主体远离温度检测仪的一端安装有配重仓,所述配重仓靠近温度检测仪一端的顶部和底部皆开设有凹槽,所述工作台顶部靠近温度检测仪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子轴,所述转子轴靠近第一转轴主体一端的顶部和底部皆安装有契合块,且契合块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配重仓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一侧贯穿有活动板,并且活动板靠近第一转轴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活塞,所述配重仓内部顶部远离第一转轴主体的一侧贯穿有第二转轴主体,且第二转轴主体的底端安装有第一锥齿,所述第二转轴主体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转动盘,且第一转动盘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配重仓顶部靠近第一转轴主体的一侧连通有金属进料管,且金属进料管的外侧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的顶部贯穿有阀杆,且阀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转动盘,并且第二转动盘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金属进料管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转轴主体和第二转动盘的转动进行限制的弹性机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活动板移动的传动机构。
7.优选地,所述配重仓的一端安装有透明窗口,且透明窗口下方的配重仓上设置有刻度线。
8.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套设在金属进料管外侧的限位板,且限位板分别延伸至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板与金属进料管之间连接有弹簧。
9.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远离第一转轴主体一侧的丝杆,且丝杆贯穿活动板,所述丝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锥齿。
10.优选地,所述丝杆分别与安装板和配重仓为转动连接,且丝杆与活动板为螺纹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二锥齿与第一锥齿相互垂直,且第二锥齿与第一锥齿为啮合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配重仓上设置有金属进料管,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金属进料管向配重仓的内部加入不同数量的流体来调整配重仓的整体重量,使得在调整配重部分的重量时更加方便,增加整体试验效率。
14.2、通过限位板对第一转动盘和第二转动盘转动的限制,使得配重仓即使在转动的情况下,限位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回配合弹簧保持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进而充分保证第二转轴主体和阀杆的稳定性,进而保证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配重仓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工作台、2轴承座、3温度检测仪、4轴承主体、5第一转轴主体、6配重仓、7凹槽、8驱动电机、9转子轴、10契合块、11安装板、12活动板、13活塞、14第二转轴主体、15第一锥齿、16第一转动盘、17第一限位槽、18金属进料管、19阀门、20阀杆、21第二转动盘、22第二限位槽、23限位板、24弹簧、25丝杆、26第二锥齿、27透明窗口、28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23.参照图1-6,一种转子横向动力学仿真试验台,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轴承座2,且轴承座2顶部的一侧安装有温度检测仪3,并且轴承座2顶部的另一侧安装有轴承主体4,轴承主体4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一转轴主体5,且第一转轴主体5远离温度检测仪3的一端安装有配重仓6,配重仓6靠近温度检测仪3一端的顶部和底部皆开设有凹槽7,工作台1顶部靠近温度检测仪3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8,且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子轴9,转子轴9靠近第一转轴主体5一端的顶部和底部皆安装有契合块10,且契合块10延伸至凹槽7的内部,配重仓6的一端安装有透明窗口27,且透明窗口27下方的配重仓6上设置有刻度线28,便于操作人员观察配重仓6内流体的量;
24.配重仓6内部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板11,且安装板11的一侧贯穿有活动板12,并且活动板12靠近第一转轴主体5的一侧安装有活塞13,配重仓6内部顶部远离第一转轴主体5的一侧贯穿有第二转轴主体14,且第二转轴主体14的底端安装有第一锥齿15,第二转轴主体1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转动盘16,且第一转动盘16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7,配重仓6顶部靠近第一转轴主体5的一侧连通有金属进料管18,且金属进料管18的外侧安装有阀门19,阀门19的顶部贯穿有阀杆20,且阀杆20的顶端安装有第二转动盘21,并且第二转动盘21的底部均匀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2,金属进料管18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二转轴主体14和第二转动盘21的转动进行限制的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包括套设在金属进料管18外侧的限位板23,且限位板23分别延伸至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22的内部,限位板23与金属进料管18之间连接有弹簧24,使得限位板23可以对第一转动盘16和第二转动盘21的转动进行限制,从而保证在使用过程中配重仓6上部件的稳定性;
25.安装板11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活动板12移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板11远离第一转轴主体5一侧的丝杆25,且丝杆25贯穿活动板12,丝杆25的外侧安装有第二锥齿26,丝杆25分别与安装板11和配重仓6为转动连接,且丝杆25与活动板12为螺纹连接,使得丝杆25转动时,活动板12可以带动活塞13随之对应移动,进而可以将配重仓6内流体限制充满在靠近第一转轴主体5的部分,避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流体在配重仓6内晃动影响试验过程;
26.第二锥齿26与第一锥齿15相互垂直,且第二锥齿26与第一锥齿15为啮合连接,使得操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二转轴主体14即可带动丝杆25对应转动。
2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图1-6所示,将转子轴9上的契合块10对准凹槽7插入,并将驱动电机8安装在工作台1上,然后将该装置接通电源,将限位板23向下按压,使得限位板23离开对应的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22内,使得第二转轴主体14和阀杆20的转动限制分别被解除,转动第二转动盘21打开阀门19,通过金属进料管18向配重仓6的内部加入指定重量的流体,正向转动第一转动盘16,通过第一锥齿15与第二锥齿26的啮合连接,使得丝杆25可以随之对应转动,通过活动板12与丝杆25的螺纹连接,活动板12与安装板11的滑动连接,使得此时活动板12可以带动活塞13向靠近第一转轴主体5的方向移动,直至流体充满配重仓6内靠近第一转轴主体5一侧的内部,避免在后续转动过程中流体在配重仓6内晃动,转动第二转动盘21关闭阀门19,松开限位板23,弹簧24带动限位板23向上移动插入对应的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22内,使得第一转动盘16和第二转动盘21的转动被限制,开启温度检测仪3和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带动转子轴9和第一转轴主体5转动,温度检测仪3对轴承主体4附件的温度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限位板2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充分保持在第一限位槽17和第二限位槽22的内部,从而确保对第一转动盘16和第二转动盘21的限制效果,按照上述方式调整配重仓6内流体的重量,再次进行试验,并通过多次试验得出有效比对数据。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