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金属污染的河底淤泥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4741发布日期:2022-11-15 20:0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重金属污染的河底淤泥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重金属污染的河底淤泥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所造成的污染,这会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水的利用价值,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底部的淤泥是重金属富集的载体,也是水生物长期生存的主要场所,因此提取分析水底淤泥的重金属含量成为必要。
3.传统淤泥类土体取样主要使用钻机回转带动取样器的方式进行,但土样取土器针对非淤泥质土样而设计,在淤泥采样过程,对于淤泥的扰动较大,容易破坏淤泥类土体的结构和原有形状,不适合稀软的淤泥及淤泥质土体采取原状样,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重金属污染的河底淤泥取样装置,通过端筒座、外筒架、瓣形片、扭力弹簧、连接弹簧、抓取杆和外套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淤泥取样对淤泥造成扰动,会对淤泥结构造成破坏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重金属污染的河底淤泥取样装置,包括端筒座,所述端筒座外周侧面套设有外筒架;所述外筒架底端部环形阵列设有瓣形片;所述瓣形片与外筒架连接处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端筒座顶端外周侧面与外筒架顶端部之间套设有连接弹簧;所述端筒座顶端部螺纹连接有抓取杆;所述外筒架顶端部螺纹连接有外套杆;所述外套杆与抓取杆相互套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筒座内部为空心且底端部为圆锥形结构;所述端筒座底端部环形阵列开设有槽口;所述端筒座顶端部设有与抓取杆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端头;所述端筒座外周侧面环形阵列设有限位导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架包括与端筒座相互套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外周侧面环形阵列设有与限位导块相配合的限位导槽;所述套筒底端部环形阵列设有连接轴。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顶端部环形阵列设有连接架;若干所述连接架端部之间设有与外套杆相配合的第二螺纹端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所述瓣形片合围构成圆锥形结构并与端筒座底端相互套接;所述瓣形片顶端边沿设有与连接轴相配合的铰座;所述铰座内侧与扭力弹簧相互套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抓取杆远离与端筒座连接端设有第一抓取把手。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套杆远离与外筒架连接端周侧面设有第二抓取把手。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端筒座、外筒架、瓣形片、扭力弹簧、连接弹簧、抓取杆和外套杆的配合使用,抓取杆推动端筒座与外筒架相互配合,位于外筒架端部铰接的瓣形片张开后,淤泥经端筒座底端的槽口进入,抓取杆回缩后,瓣形片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对端筒座底端进行密闭,避免对淤泥造成扰动和对淤泥造成的破坏,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满足了实际使用的需要。
15.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重金属污染的河底淤泥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端筒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外筒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瓣形片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抓取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外套杆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4.1-端筒座,2-外筒架,3-瓣形片,4-扭力弹簧,5-连接弹簧,6-抓取杆,7-外套杆,101-槽口,102-第一螺纹端头,103-限位导块,201-套筒,202-限位导槽,203-连接轴,204-连接架,205-第二螺纹端头,301-铰座,601-第一抓取把手,701-第二抓取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具体实施例一:
27.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重金属污染的河底淤泥取样装置,包括端筒座1,端筒座1内部为空心且底端部为圆锥形结构;端筒座1底端部环形阵列开设有槽口101;端筒座1外周侧面环形阵列设有限位导块103;端筒座1外周侧面套设有外筒架2;外筒架2包括与端筒座1相互套接的套筒201;套筒201外周侧面环形阵列设有与限位导块103相配合的限位导槽202;套筒201底端部环形阵列设有连接轴203;外筒架2底端部环形阵列设有瓣形片3;瓣形片3与外筒架2连接处套设有扭力弹簧4;若干瓣形片3合围构成圆锥形结构并与端筒座1底端相互套接;瓣形片3顶端边沿设有与连接轴203相配合的铰座301;铰座301
内侧与扭力弹簧4相互套接;端筒座1顶端外周侧面与外筒架2顶端部之间套设有连接弹簧5;端筒座1顶端部螺纹连接有抓取杆6;抓取杆6远离与端筒座1连接端设有第一抓取把手601;端筒座1顶端部设有与抓取杆6相互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端头102;外筒架2顶端部螺纹连接有外套杆7;外套杆7与抓取杆6相互套接;外套杆7远离与外筒架2连接端周侧面设有第二抓取把手701;套筒201顶端部环形阵列设有连接架204;若干连接架204端部之间设有与外套杆7相配合的第二螺纹端头205。
28.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双手分别通过第一抓取把手601和第二抓取把手701对抓取架6和外套架7进行抓取,将装置整体置于河底,并将其插入河道淤泥内部,通过将抓取架6相对外套杆7前推,且抓取架6带动端筒座1相对外筒架2前移并推动瓣形片3翻转张开,使得端筒座1底端插入淤泥内,淤泥经端筒座1底端的槽口101进入内部储存,松开与外套杆7抓取的第二抓取把手701时,外筒架在连接弹簧5的恢复作用在拉动外筒架2沿端筒座1后移,且位于外筒架2端部的瓣形片3在扭力弹簧4的作用下重新对端筒座1底端的槽口101进行密闭,避免对淤泥造成扰动和对淤泥造成的破坏,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满足了实际使用的需要。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0.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