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8884发布日期:2022-11-05 10:1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漏液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市场上电动汽车的保有量逐年增加,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近年来,电动汽车在碰撞到异物后导致的自燃、起火、爆炸的现象频发,更是引起更多人们对安全的关注。电动汽车的碰撞区别于传统油车,其起火、爆炸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源于电池系统,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安全。电池系统一般包含单体电芯或模组、连接件、支撑架、电池管理系统等,在发生碰撞事故时,电池包及组成部件受到挤压容易造成机械变形,会引发电池包横梁断裂、电芯破损等情况,导致电池漏液、短路、热失控等现象。对于动力电池的安全主体包含电芯、模组、电池系统、电动汽车等,安全是整个系统的安全,而非某一个子组成部件的安全,所有零部件的安全均需一一验证。因此,在电池系统设计、生产、验证等多个环节均会考虑以上因素。
3.在动力电池设计时针对安全因素的考量大致可以分为四大部分。首先是电气安全,主要包含过流能力、绝缘防护、外部短路、爬坡距离等;其次是功能安全,如温度保护、过充/过放保护、热管理、循环寿命等;然后化学安全,包括电芯安全、材料阻燃、热扩散等;还有与碰撞直接相关的机械安全,比如耐振动/冲击、挤压、碰撞防护等。
4.在验证阶段也会分为材料体系验证、电气电性能验证、安全可靠验证。实验室在对电池(包)进行机械性能的安全验证时,测试标准要求在挤压或碰撞等测试条件下不起火、不爆炸、不漏液。在进行结果判定时,起火和爆炸在测试过程中均可以通过观察窗获得结果。而在测试漏液的现象时,目前实验室中通常是人工将测试样品放置在电解液检测试纸上,待测试结束后由测试人员通过观察检测试纸的变化来确认是否漏液,不仅测试效率低,而且试纸上挥发的电解液对测试人员的嗅觉也有一定影响,不利于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指示灯、外部壳体和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电源的负极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线与指示灯电连接且其正极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线,指示灯连接有第三导线;外部壳体内开设有多个检测槽且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分别与多个检测槽一一对应设置,漏液检测电气元件包括支撑座、第四导线和第五导线,支撑座底部设置在检测槽内且支撑座底部与检测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第四导线、第五导线一端均设置在检测槽内且第四导线、第五导线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导线、第三导线连接。
7.优选的,支撑座呈圆台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
8.优选的,支撑座包括上下布置的绝缘上座体、导电下座体,导电下座体处于检测槽内且导电下座体与检测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9.优选的,外部壳体内安装有绝缘支撑板,绝缘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所述检测槽。
10.优选的,绝缘支撑板上与各检测槽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两个与检测槽连通的安装孔,第四导线、第五导线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伸入到检测槽内。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检测槽和漏液检测电气元件,检测槽之间彼此独立,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的支撑座共同支撑待测电池,一旦电池某处发生漏液时,电解液可以沿支撑座流入检测槽与支撑座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第四导线、第五导线、电解液之间形成电流通路,通过指示灯来反馈漏液信号。本实用新型的漏液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避免了人工判定是否漏液的危害;通用性强且简单方便,提高了测试效率;可以对装置进行清洁后再次使用,降低了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的原理图;
14.图3为实施例一提出的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中外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实施例二提出的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一
17.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电源1、指示灯2、外部壳体10和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其中:
18.电源1的负极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线5与指示灯2电连接且其正极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线6,指示灯2连接有第三导线7。
19.外部壳体10内开设有多个检测槽3且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分别与多个检测槽3一一对应设置,漏液检测电气元件包括支撑座4、第四导线8和第五导线9,支撑座4底部设置在检测槽3内且支撑座4底部与检测槽3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第四导线8、第五导线9一端均设置在检测槽3内且第四导线8、第五导线9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导线6、第三导线7连接。
20.本实施例中,支撑座4呈圆柱形结构,支撑座4包括上下布置的绝缘上座体、导电下座体,导电下座体处于检测槽3内且导电下座体与检测槽3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21.本实施例中,外部壳体10内安装有绝缘支撑板11,绝缘支撑板11上开设有多个所述检测槽3。绝缘支撑板11上与各检测槽3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两个与检测槽3连通的安装孔,第四导线8、第五导线9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伸入到检测槽3内。
22.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检测槽3和漏液检测电气元件,检测槽3之间彼此独立,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的支撑座4共同支撑待测电池,一旦电池某处发生漏液时,电解液可以沿支撑座4流入检测槽3与支撑座4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第四导线8、第五导线9、电解液之间形成电流通路,通过指示灯2来反馈漏液信号。
23.实施例二
24.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支撑座4呈圆台形结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1)、指示灯(2)、外部壳体(10)和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电源(1)的负极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线(5)与指示灯(2)电连接且其正极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线(6),指示灯(2)连接有第三导线(7);外部壳体(10)内开设有多个检测槽(3)且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分别与多个检测槽(3)一一对应设置,漏液检测电气元件包括支撑座(4)、第四导线(8)和第五导线(9),支撑座(4)底部设置在检测槽(3)内且支撑座(4)底部与检测槽(3)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第四导线(8)、第五导线(9)一端均设置在检测槽(3)内且第四导线(8)、第五导线(9)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导线(6)、第三导线(7)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座(4)呈圆台形结构或圆柱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座(4)包括上下布置的绝缘上座体、导电下座体,导电下座体处于检测槽(3)内且导电下座体与检测槽(3)内壁之间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部壳体(10)内安装有绝缘支撑板(11),绝缘支撑板(11)上开设有多个所述检测槽(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支撑板上与各检测槽(3)相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两个与检测槽(3)连通的安装孔,第四导线(8)、第五导线(9)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伸入到检测槽(3)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电源、指示灯、外部壳体和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电源的负极输出端通过第一导线与指示灯电连接且其正极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导线,指示灯连接有第三导线;外部壳体内开设有多个检测槽且多个漏液检测电气元件分别与多个检测槽一一对应设置,漏液检测电气元件包括支撑座、第四导线和第五导线,支撑座底部设置在检测槽内且支撑座底部与检测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第四导线、第五导线一端均设置在检测槽内且第四导线、第五导线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导线、第三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漏液检测装置可以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避免了人工判定是否漏液的危害;通用性强且简单方便,提高了测试效率。提高了测试效率。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麻姗姗 杨刘倩 方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3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