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5614发布日期:2023-02-28 21:2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


背景技术:

2.食品安全检测是按照国家指标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一些有害有毒的指标的检测,比如重金属、黄曲霉毒素等,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入和运用化工单元操作,并发展形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促进食品工业向大规模、连续化和自动化
3.的方向发展,食品安全检测制样装置工作方式大多先通过对食品进行取样,取样后对取出的样品进行破碎,从而得到便于检测的食品样本,以便于之后的食品安全检测操作。
4.目前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在对食品取样破碎后,不便于对装置内进行清洁消杀,取样装置和破碎装置内会有残留现象,残留物会影响后续的采样,从而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包括:
8.主体;
9.抽拉盒,所述抽拉盒位于主体的一端;
10.设置有第一移动座、取样管和搅拌座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主体的顶端且延伸至主体的内部,用于对取样管进行清洁消杀操作;
11.设置有固定座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位于主体的一侧且延伸至主体的内部,用于对搅拌座进行清洁消杀操作。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第一移动座、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螺纹杆、第一传动电机、第二螺纹杆、第二传动电机、转动座、第一电推杆、取样管、搅拌座、消杀箱、转动臂和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连接在主体的顶端,所述第一传动电机位于第一移动座的一侧,所述第一螺纹杆连接在第一移动座的内壁,且从第一移动座的内壁贯穿至第一传动电机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座位于第一移动座内壁且套接于第一螺纹杆的外壁,所述第二移动座位于主体的内壁且位于第一连接座的底端,所述第二连接座位于第二移动座的内壁且位于第一连接座的下方,所述转动臂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座的上端且对称设置在第二移动座的两侧,所述转动座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座的内壁且连接在转动臂的外壁,所述第二螺纹杆位于第一连接座的内壁且套接于转动座的内壁,所述第二传动电机安装在第二移动座的一侧且贯穿至第二螺纹杆一侧,所述第一电推杆连接在
第二连接座的底端,所述取样管设置在第一电推杆的底端,所述搅拌座设置在主体的上端且位于取样管的下方,所述消杀箱位于主体的上端且位于搅拌座的一端。
13.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座、挤压槽、套接座、弹簧、第三连接座、清洗管和输水软管,所述固定座对称设置在第二移动座的底端,所述挤压槽设置在固定座的一侧,所述套接座连接在第二连接座的底端,所述第三连接座套接于套接座的外壁,所述弹簧位于套接座的外壁且位于第三连接座的内壁,所述清洗管连接在第三连接座的底端,所述输水软管连接在清洗管的外壁。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移动座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移动座与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电机通过外部支架与第一移动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1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移动座呈“t”形状,所述第二移动座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主体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座的内壁与第二连接座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移动块相匹配的第一移动槽,所述第二移动座的内壁位于第二连接座的内壁设置有滑动杆。
1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臂分别与第二连接座和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座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移动块相匹配的第二移动槽,两个所述转动座的内壁均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杆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两个所述转动座的内螺纹呈相反状态,所述取样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推杆,所述第二电推杆的底端位于取样管的内壁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消杀箱 内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
1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接座与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套接座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滑动槽相匹配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外壁设置有与挤压槽相匹配的第二滑动块,所述搅拌座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座,所述搅拌座内设置有搅拌叶,所述输水软管与外部水箱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实现对取样管消杀的功能,第二传动电机转动使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转动使两个转动座移动,转动座移动使转动臂转动,转动臂转动使第二连接座移动,第二连接座移动使第一电推杆移动至消杀箱正上方,第一电推杆使取样管进入消杀箱内,消杀箱内对取样管进行灭菌操作,从而实现对取样管消杀的功能;
20.2、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实现对搅拌座清洗的功能,第二连接座移动使第三连接座外壁的第二滑动块沿着挤压槽移动,当清洗管移动至搅拌座上方位置时,第一滑动块移动至挤压槽斜面位置处,第一滑动块移动使第三连接座下移,第三连接座下移并对弹簧压缩,清洗管移动至搅拌座内,此时外壁水箱通过输水软管供水并通过清洗管排出并对搅拌座内部进行清洗,从而实现对搅拌座清洗的功能。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的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的搅拌座和第二移动座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的转动机构和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主体;2、抽拉盒;3、转动机构;301、第一移动座;302、第一连接座;303、第二连接座;304、第一螺纹杆;305、第一传动电机;306、第二螺纹杆;307、第二传动电机;308、转动座;309、第一电推杆;310、取样管;311、搅拌座;312、消杀箱;313、转动臂;314、第二移动座;4、移动机构;401、固定座;402、挤压槽;403、套接座;404、弹簧;405、第三连接座;406、清洗管;407、输水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清洁消杀的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包括:
27.主体1;
28.抽拉盒2,抽拉盒2位于主体1的一端;
29.设置有第一移动座301、取样管310和搅拌座311的转动机构3,转动机构3设置在主体1的顶端且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用于对取样管310进行清洁消杀操作;
30.设置有固定座401的移动机构4,移动机构4位于主体1的一侧且延伸至主体1的内部,用于对搅拌座311进行清洁消杀操作。
31.该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通过设置抽拉盒2便于摆放食品,通过设置转动机构3便于对取样管310进行清洁消杀操作,通过设置移动机构4便于对搅拌座311进行清洁操作。
32.在图2-4中:转动机构3包括有第一移动座301、第一连接座302、第二连接座303、第一螺纹杆304、第一传动电机305、第二螺纹杆306、第二传动电机307、转动座308、第一电推杆309、取样管310、搅拌座311、消杀箱312、转动臂313和第二移动座314,第一移动座301连接在主体1的顶端,第一传动电机305位于第一移动座301的一侧,第一螺纹杆304连接在第一移动座301的内壁,且从第一移动座301的内壁贯穿至第一传动电机305的一侧,第一连接座302位于第一移动座301内壁且套接于第一螺纹杆304的外壁,第二移动座314位于主体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连接座302的底端,第二连接座303位于第二移动座314的内壁且位于第一连接座302的下方,转动臂313对称设置在第二连接座303的上端且对称设置在第二移动座314的两侧,转动座308对称设置在第一连接座302的内壁且连接在转动臂313的外壁,第二螺纹杆306位于第一连接座302的内壁且套接于转动座308的内壁,第二传动电机307安装在第二移动座314的一侧且贯穿至第二螺纹杆306一侧,第一电推杆309连接在第二连接座303的底端,取样管310设置在第一电推杆309的底端,搅拌座311设置在主体1的上端且位于取样管310的下方,消杀箱312位于主体1的上端且位于搅拌座311的一端。
33.该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通过第二传动电机307转动使第二螺纹杆306转动,第二螺纹杆306转动使两个转动座308移动,转动座308移动使转动臂313转动,转动臂313转动使第二连接座303移动,第二连接座303移动使第一电推杆309移动至消杀箱312正上方,第一电推杆309使取样管310进入消杀箱312内,消杀箱312内对取样管310进行灭菌操
作,从而实现对取样管310消杀的功能。
34.在图4中:移动机构4包括有固定座401、挤压槽402、套接座403、弹簧404、第三连接座405、清洗管406和输水软管407,固定座401对称设置在第二移动座314的底端,挤压槽402设置在固定座401的一侧,套接座403连接在第二连接座303的底端,第三连接座405套接于套接座403的外壁,弹簧404位于套接座403的外壁且位于第三连接座405的内壁,清洗管406连接在第三连接座405的底端,输水软管407连接在清洗管406的外壁。
35.该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通过第二连接座303移动使第三连接座405外壁的第二滑动块沿着挤压槽402移动,当清洗管406移动至搅拌座311上方位置时,第一滑动块移动至挤压槽402斜面位置处,第一滑动块移动使第三连接座405下移,第三连接座405下移并对弹簧404压缩,清洗管406移动至搅拌座311内,此时外壁水箱通过输水软管407供水并通过清洗管406排出并对搅拌座311内部进行清洗,从而实现对搅拌座311清洗的功能。
36.在图2-4中:第一连接座302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块,第一移动座30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一限位槽,第一移动座301与主体1固定连接,第一传动电机305通过外部支架与第一移动座30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座302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杆304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37.该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通过设置与第一螺纹杆304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便于第一连接座302通过第一限位槽移动。
38.在图2-4中:第二移动座314呈“t”形状,第二移动座314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二限位块,主体1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块相匹配的第二限位槽,第二连接座303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一移动块,第二移动座314的内壁与第二连接座303相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与第一移动块相匹配的第一移动槽,第二移动座314的内壁位于第二连接座303的内壁设置有滑动杆。
39.该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便于第一连接座302移动使第二移动座314通过第二限位槽移动,通过设置第一移动块和第一移动槽便于第二连接座303通过第一移动槽移动。
40.在图2-4中:转动臂313分别与第二连接座303和转动座308转动连接,转动座308的外壁对称设置有第二移动块,第二移动座314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移动块相匹配的第二移动槽,两个转动座308的内壁均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杆306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两个转动座308的内螺纹呈相反状态,取样管310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推杆,第二电推杆的底端位于取样管310的内壁连接有活塞块,消杀箱312 内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
41.该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通过设置与第二螺纹杆306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便于第二螺纹杆306转动使转动座308移动,通过转动座308移动使转动臂313转动,通过转动臂313转动使第二连接座303移动,通过设置第二电推杆和活塞块便于第二电推杆移动使活塞块移动,通过活塞块移动产生气压对食品进行吸取,通过设置紫外线灭菌灯便于对取样管310灭菌。
42.在图4中:套接座403与第二连接座303固定连接,套接座403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滑动槽,第三连接座405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一滑动槽相匹配的第一滑动块,第三连接座405的外壁设置有与挤压槽402相匹配的第二滑动块,搅拌座31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座,搅拌座311内设置有搅拌叶,输水软管407与外部水箱连接。
43.该种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便于第三连接座405通过套接座403移动,通过设置排料座便于搅拌座311内的食品粉末排出,也便于冲洗搅拌座311的污水排出,通过设置输水软管407便于对搅拌座311内进行清洗。
4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食品安全检测用制样装置使用时,将抽拉盒2从主体1的内部抽出,放入需要检测的食品进入抽拉盒2内,使抽拉盒2进入主体1的内部,此时第一传动电机305转动使第一螺纹杆304转动,第一螺纹杆304转动使第一连接座302移动,第一连接座302移动使第二移动座314和第二连接座303移动,第二连接座303移动使第一电推杆309移动,当第一电推杆309移动至抽拉盒2上方位置时,第一电推杆309推动取样管310进入抽拉盒2内部进行取样,第二电推杆拉动活塞块移动,活塞块上移产生气压使食品进入取样管310内,从而实现取样的功能,取样结束后,第一电推杆309拉动取样管310上移,此时第一传动电机305反方向转动使第一连接座302向初始方向移动,第一连接座302移动使取样管310移动至搅拌座311正上方位置处,第二电推杆推动活塞块移动使进入取样管310内的食品掉落至搅拌座311内进行搅拌,搅拌结束后,第二传动电机307转动使第二螺纹杆306转动,第二螺纹杆306转动使两个转动座308移动,转动座308移动使转动臂313转动,转动臂313转动使第二连接座303移动,第二连接座303移动使第一电推杆309移动至消杀箱312正上方,于此同时,第二连接座303移动使第三连接座405外壁的第二滑动块沿着挤压槽402移动,当清洗管406移动至搅拌座311上方位置时,第一滑动块移动至挤压槽402斜面位置处,第一滑动块移动使第三连接座405下移,第三连接座405下移并对弹簧404压缩,清洗管406移动至搅拌座311内,此时外壁水箱通过输水软管407供水并通过清洗管406排出并对搅拌座311内部进行清洗,从而实现对搅拌座311清洗的功能,第一电推杆309使取样管310进入消杀箱312内,消杀箱312内对取样管310进行灭菌操作,从而实现对取样管310消杀的功能。
4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