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灯模组多参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1278发布日期:2022-10-05 05:1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灯模组多参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led灯模组多参数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检测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led灯模组多参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led灯模组多参数检测装置多为微型光谱仪,微型光谱仪能够对led相对光谱的功率分布、色容差、峰值波长、光通量、光效等光色电参数进行组合式综合测试,目前,微型光谱仪单次的只能够对单个的led灯模组进行检测,当工作人员检测完led灯模组后,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更换led灯模组,这就对工作人员的操作经验要求较高,工作人员的上手难度较大。
3.因此,提出一种led灯模组多参数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led灯模组多参数检测装置,包括:通电安装座,所述通电安装座的上端安装有均匀分布的led灯本体;检测组件,用于检测led灯本体的所述检测组件安装于通电安装座的上端;其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通电安装座上端的遮光罩,所述遮光罩的下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所述遮光罩的内部安装有检测机构,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通电安装座卡接的引导机构,通过设置检测组件,在微型光谱仪检测led灯本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上移其他的第四安装管并将led灯本体安装于通电安装座的上端,待到微型光谱仪检测好正下方的led灯本体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滑轨将微型光谱仪移动至其他led灯本体的正上方,使得微型光谱仪继续检测其他的led灯本体,这能够在不改变微型光谱仪检测范围的前提下,缩短了微型光谱仪暂停使用的时间,以提高对led灯本体的检测速率,并且该装置更换led灯本体简单便捷,这不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为纯熟的操作经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上手难度。
5.优选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遮光罩内顶壁的微型光谱仪,所述微型光谱仪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二安装管的下端贯穿第一安装管并与右侧所述引导机构接触。
6.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弹簧,所述橡胶弹簧的上端与微型光谱仪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橡胶弹簧可使第二安装管与第三安装管连接更加紧密,以降低光源泄漏的概率,这能够提高微型光谱仪检测的精准度。
7.优选的,所述遮光罩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下端与微型光谱仪固定连接,电动滑轨能够受工作人员控制将微型光谱仪移动至指定位置,不需要工作人员凭借经验移动,以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8.优选的,右侧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孔内壁的第三安装管,所述第三安装管的上端与第二安装管接触,所述第三安装管的下端贯穿至安装孔的外部,所述安装孔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与通电安装座卡接的第四安装管,所述led灯本体设置于第四安装管的内部,这能够给led灯本体营造一个暗室环境,以提高微型光谱仪检测的精确度。
9.优选的,所述第四安装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增阻环,下方所述增阻环与通电安装座卡接,当第四安装管与通电安装座或安装孔卡接时,增阻环能够增加第四安装管与通电安装座或安装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稳定连接的效果。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环,所述第三安装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环,所述第一引导环的外表面与第二引导环的内表面接触,这能够不仅能够将第二安装管与第三安装管辅助对接到一起,同时这能够增加第二安装管与第三安装管连接的紧密性,进一步地降低了光源泄漏的概率。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通过设置检测组件,在微型光谱仪检测led灯本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上移其他的第四安装管并将led灯本体安装于通电安装座的上端,待到微型光谱仪检测好正下方的led灯本体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滑轨将微型光谱仪移动至其他led灯本体的正上方,使得微型光谱仪继续检测其他的led灯本体,这能够在不改变微型光谱仪检测范围的前提下,缩短了微型光谱仪暂停使用的时间,以提高对led灯本体的检测速率,并且该装置更换led灯本体简单便捷,这不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为纯熟的操作经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上手难度;
13.2、通过设置橡胶弹簧可使第二安装管与第三安装管连接更加紧密,以降低光源泄漏的概率,这能够提高微型光谱仪检测的精准度,同时采用第一引导环外表面与第二引导环内表面相接触的设计,这能够不仅能够将第二安装管与第三安装管辅助对接到一起,同时这能够增加第二安装管与第三安装管连接的紧密性,进一步地降低了光源泄漏的概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17.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8.图中:1、通电安装座;2、led灯本体;3、检测组件;301、遮光罩;302、安装孔;303、检测机构;3031、微型光谱仪;3032、第一安装管;3033、第二安装管;3034、橡胶弹簧;3035、第一引导环;3036、电动滑轨;304、引导机构;3041、第三安装管;3042、第四安装管;3043、增阻环;3044、第二引导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具体实施时:如图1-4所示,一种led灯模组多参数检测装置,包括:通电安装座1,通电安装座1的上端安装有均匀分布的led灯本体2;检测组件3,用于检测led灯本体2的检测组件3安装于通电安装座1的上端;其中,检测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通电安装座1上端的遮光罩301,遮光罩301的下端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302,遮光罩301的内部安装有检测
机构303,安装孔3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通电安装座1卡接的引导机构304,遮光罩30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微型光谱仪3031与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通电安装座1和电动滑轨3036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器控制通电安装座1是否为led灯本体2进行供电,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滑轨3036将微型光谱仪3031移动至相应位置,工作人员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微型光谱仪3031的开关,微型光谱仪3031能够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一共工作人员查看检测结构。
2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检测机构303包括滑动连接于遮光罩301内顶壁的微型光谱仪3031,微型光谱仪30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管3032,第一安装管303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安装管3033,第二安装管3033的下端贯穿第一安装管3032并与右侧引导机构304接触,遮光罩301、第一安装管3032、第二安装管3033、第三安装管3041和第四安装管3042的内壁均喷涂有黑漆,第二安装管303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弹簧3034,橡胶弹簧3034的上端与微型光谱仪3031固定连接,橡胶弹簧3034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橡胶弹簧3034可对第二安装管3033始终施加一个下推力,使得第二安装管3033与第三安装管3041连接更加紧密,遮光罩30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3036,电动滑轨3036的下端与微型光谱仪3031固定连接,电动滑轨3036受工作人员控制将微型光谱仪3031移动至相应位置,右侧引导机构304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孔302内壁的第三安装管3041,第三安装管3041的上端与第二安装管3033接触,第三安装管3041的下端贯穿至安装孔302的外部,安装孔30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与通电安装座1卡接的第四安装管3042,led灯本体2设置于第四安装管3042的内部,第四安装管304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增阻环3043,下方增阻环3043与通电安装座1卡接,上方增阻环3043设置于靠近第四安装管3042顶部的表面,下方增阻环3043设置于靠近第四安装管3042底部的表面,增阻环3043为橡胶材料构件,第二安装管303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引导环3035,第三安装管304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导环3044,所述第一引导环3035的外表面与第二引导环3044的内表面接触。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工作人员需要检测led灯本体2时,工作人员上移相应的第四安装管3042,第四安装管3042与通电安装座1分离,然后与安装孔302卡接在一起,此时工作人员将led灯本体2安装到通电安装座1的表面,然后工作人员再下移第四安装管3042,使得第四安装管3042与安装孔302分离并与通电安装座1卡接,将led灯本体2笼罩于第四安装管3042的内部,此时工作人员即可控制开启微型光谱仪3031,微型光谱仪3031通过第一安装管3032、第二安装管3033、第三安装管3041和第四安装管3042垂直检测led灯本体2,在微型光谱仪3031检测led灯本体2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上移其他的第四安装管3042并将led灯本体2安装于通电安装座1的上端,待到微型光谱仪3031检测好正下方的led灯本体2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滑轨3036将微型光谱仪3031移动至其他led灯本体2的正上方,使得微型光谱仪3031继续检测其他的led灯本体2,这能够在不改变微型光谱仪3031检测范围的前提下,保障了高微型光谱仪3031的检测效率,以提高对led灯本体2的检测速率,并且这不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为纯熟的操作经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上手难度。
2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