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7546发布日期:2023-02-28 21:5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线路雷电及飞行安全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雷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雷击大地时,雷电释放出的脉冲电流将在数千米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强烈的辐射电磁场。架空输配电线路距离长,裸露于空气当中,极易与雷电电磁场相耦合,形成线路过电压,严重的会造成线路对地或相间闪络、损坏端接变压器及开关设备等。因此需要在电力线路上安装雷电安全装置,实现科学有序地雷电防护。现阶段所使用的雷电安全装置功能较单一,一般只具有预警功能,逐渐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是电力线路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系统主要综合了:线路大雾预警+ 线路雷电监测+局地雷电预警+雷击空间定位+航空障碍灯,五项与线路综合运维安全系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内部设有主控板、电场传感器、电磁传感器、励磁传感器线圈a、励磁传感器线圈b,所述电场传感器、电磁传感器、励磁传感器线圈a、励磁传感器线圈b均与主控板电连接,所述励磁传感器线圈a、励磁传感器线圈b对称设于主机内侧两端部,所述主控板设有无线收发模块、定位模块;所述主机两端设有航空障碍灯,所述航空障碍灯采用光敏开关,所述主机在两端端面方向设置多个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能见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量装置与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主机外壳上设置光伏单元,光伏单元为所述主机内的电池进行充电。
6.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块采用北斗+gps定位,采用dtu+公网信号作为通讯方式。
7.进一步地,所述航空障碍灯采用符合民航法规要求并满足mh/t6012标准参数的型号。
8.进一步地,所述电场传感器可以通过对电场的监测,实现本地雷电预警功能。
9.进一步地,所述电磁传感器可以通过对区域电磁场的监测及设备间的组网功能实现雷电事前预警功能。
10.进一步地,主机安装在电力带电线路上,主机内的励磁传感器线圈a、励磁传感器线圈b可以为线路监测电流运行状态,通过对电流波的监测可以实现对线路上雷电流的状态进行监测。
11.进一步地,在线路出现雷击后,运维人员需要对线路进行巡检,则可以利用安装在
主机两端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和能见度传感器进行大雾监测,如果出现浓雾不利于开车上山作业,则可以在超过限定值时发出预警信号。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单机或者多机组网模式实现对电力线路覆盖范围内5-10公里的雷电预警、雷击定位功能(电场传感器,预警+磁场传感器,实现差值定位)及通过励磁传感器线圈可以通过行波原理对集中电力线路的雷电进行测距定位;同时,通过在主机两端安装的航空障碍灯结合激光测距传感器可以引导无人机经线路巡线,并在巡线过程中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的主机内部部件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的应用状态参考图。
16.如图所示:1、主机,2、主控板,3、电场传感器,4、电磁传感器,5、励磁传感器线圈a,6、励磁传感器线圈b,7、航空障碍灯,8、测量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8.结合附图1-3,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包括主机1,所述主机1内部设有主控板2、电场传感器3、电磁传感器4、励磁传感器线圈a5、励磁传感器线圈b6,所述电场传感器3、电磁传感器4、励磁传感器线圈a5、励磁传感器线圈b6均与主控板2电连接,所述励磁传感器线圈a5、励磁传感器线圈b6 对称设于主机1内侧两端部,所述主控板2设有无线收发模块、定位模块;所述主机1两端设有航空障碍灯7,所述航空障碍灯7采用光敏开关,所述主机1在两端端面方向设置多个测量装置8,所述测量装置8 包括能见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量装置8与主控板2电连接,所述主机1外壳上设置光伏单元,光伏单元为所述主机1内的电池进行充电。
19.所述定位模块采用北斗+gps定位。
20.所述航空障碍灯7采用符合民航法规要求并满足mh/t6012标准参数的型号。
21.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电场传感器3、电磁传感器4可以预测一定范围内的雷电发展情况,并且通过多点分布式安装的测量装置8可以实现单路线路的局地雷击空间定位功能,通过在电力线路杆塔的对点安装可以通过测量装置8实现对电力杆塔巡线安全的能见度预警,通过设置航空障碍灯7,使电力线路杆塔符合按照民航标准,航空障碍灯7采用光敏开关,通过光敏开关控制航空障碍灯7昼夜闪烁的时段,通过励磁传感器线圈a5、励磁传感器线圈b6可以实现对线路(电缆或者钢芯绞线)的雷电流变化数据采集,并根据行波原理可以计算线路雷击电位,基于本安全系统的线路雷击定位于组网型的结构拓扑,可以实现局地的电力杆塔、线路的雷击空间定位于线路定位的立体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
2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
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所述主机(1)内部设有主控板(2)、电场传感器(3)、电磁传感器(4)、励磁传感器线圈a(5)、励磁传感器线圈b(6),所述电场传感器(3)、电磁传感器(4)、励磁传感器线圈a(5)、励磁传感器线圈b(6)均与主控板(2)电连接,所述励磁传感器线圈a(5)、励磁传感器线圈b(6)对称设于主机(1)内侧两端部,所述主控板(2)设有无线收发模块、定位模块;所述主机(1)两端设有航空障碍灯(7),所述航空障碍灯(7)采用光敏开关,所述主机(1)在两端端面方向设置多个测量装置(8),所述测量装置(8)包括能见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测量装置(8)与主控板(2)电连接,所述主机(1)外壳上设置光伏单元,光伏单元为所述主机(1)内的电池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采用北斗+gps定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线路雷电安全系统,包括主机,主机内部设有主控板、电场传感器、电磁传感器、励磁传感器线圈A、励磁传感器线圈B,电源转换系统、电池,外壳有光伏单元,主控板设有无线收发模块、定位模块;主机两端设有航空障碍灯,航空障碍灯采用光敏开关,主机两端端面设有多个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能见度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单机或者多机组网模式实现对电力线路覆盖范围内5-10公里的雷电预警、雷击定位功能,及通过励磁传感器线圈可以通过行波原理对集中电力线路的雷电进行测距定位;通过航空障碍灯结合激光测距传感器可以引导无人机经线路巡线,并在巡线过程中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并在巡线过程中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并在巡线过程中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玺 庄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乾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3/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