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3530发布日期:2023-01-04 11:2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锅炉是煤电站中的最为重要的设备,其中锅炉内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就是管道,一旦有管道产生破裂或者变形,就会对电厂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厂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锅炉进行停机,随后对管道表面进行检查。
3.传统的对炉管检测的方式是人工利用脚手架爬上炉管对炉管肉眼观察,但由于炉管较高,人工攀爬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在检测的过程中,人工肉眼容易有误差。
4.公开号cn114322807a提出了一种火力发电厂炉管磨损检测装置,包括移动装置、调节装置和检测装置,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板、定位组件和升降组件,移动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定位组件,移动板的正上方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正上方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正上方设置有检测装置,此装置是安装在炉管侧边的,检测时还需要对装置进行移动,较难对炉管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使用具有局限性,检测效率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具备便于对炉管进行检测,操作简单,可全方位的检测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人工攀爬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在检测的过程中,人工肉眼容易有误差,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半环体和安装在第一半环体一端的第二半环体,所述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的内壁上均安装有内环体,所述内环体的内壁上安装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辊轴和穿插在辊轴内的探针,以及套接在探针上的滑块,所述辊轴的两端转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内环体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连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共同组合成一个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的一端为铰接,另一端安装可拆卸的磁性卡扣。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内环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四个所述检测机构等距安装在凹槽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探针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辊轴内壁、滑块固定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嵌槽,所述内嵌槽内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分别与两个内环体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
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的内壁上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内环体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穿插有滑杆,所述滑杆安装在滑槽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稳固块,所述稳固块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稳固块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其中,每两个第二伸缩杆的下端共同安装有稳固杆,所述稳固杆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滚轮。
14.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在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的作用下,能包裹在炉管的外壁上,本装置能沿着炉管外壁度旋转,无需人工对本装置进行换位移动,操作便捷,使用方便,通过安装辊轴,辊轴贴合着炉管外壁移动,探针的一端接触管径,便于快速检测,无需人工肉眼观察,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16.2、该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通过安装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伸长时,两个内环体的直径变小,第一伸缩杆缩短时,两个内环体直径变大,便于根据炉管的直径进行调节,确保辊轴能贴合于炉管外壁。
17.3、该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通过滑槽和滑动块的配合,确保了两个内环体能分别与第一半环体、第二半环体始终连接在一起,不易松动,稳定性强,避让槽为两个内环体直径调节提供了避让空间,不影响两个内环体的调节,便于确保本本装置的稳定性。
18.4、该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第二伸缩杆伸长时,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即可抬高,便于对炉管的高处进行检测,无需人工攀爬,通过安装滚轮,确保了本装置的灵活性,便于对本装置进行灵活旋转,确保了本装置能多角度、多方位地对炉管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局部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平面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23.图中:1、第一半环体;11、内嵌槽;12、第一伸缩杆;13、滑槽;14、滑杆;2、第二半环体;3、内环体;31、凹槽;32、滑动块;33、避让槽;4、稳固块;5、第二伸缩杆;6、稳固杆;7、滚轮;8、检测机构;81、连杆;82、限位块;83、辊轴;84、探针;85、滑块;86、弹簧;9、磁性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本实施例意在促进解决如何对炉管外壁进行全方位检测的问题,请参阅图1-2,一
种电厂炉管磨损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半环体1和安装在第一半环体1一端的第二半环体2,第一半环体1和第二半环体2的内壁上均安装有内环体3,内环体3的内壁上安装有检测机构8,检测机构8包括辊轴83和穿插在辊轴83内的探针84,以及套接在探针84上的滑块85,辊轴83的两端转动安装有限位块82,限位块82和内环体3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连杆81。
27.探针84的一端通过传导线缆连接有圆度检测仪(图中未标出),圆度检测仪的型号为dtp-550a,必要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两个圆度检测仪分别固定在第一半环体1和第二半环体2上。
28.第一半环体1和第二半环体2共同组合成一个环形结构,第一半环体1 和第二半环体2的一端为铰接,另一端安装可拆卸的磁性卡扣9。
29.使用时,将第一半环体1和第二半环体2分开,再使其套接在炉管的外壁上,再将两个合并,两个磁性卡扣9对接起来,即可完成了本装置的安装,操作较为简单。
30.通过安装辊轴83,辊轴83贴合着炉管外壁移动,探针84的一端接触管径,其中,由探针84检测的管径大小可传递到圆度检测仪中,并在其上端显示,圆度检测仪可根据管径大小的不同来判断炉管外壁是否磨损,通过此方式,便于快速检测,无需人工肉眼观察,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在辊轴 83的作用下,本装置能沿着炉管外壁360度旋转,无需人工对本装置进行换位移动,操作便捷,使用方便。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意在促进解决如何确保辊轴83能贴合炉管外壁的问题,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3,内环体3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31,四个检测机构8等距安装在凹槽31上。
33.四个检测机构8安装在凹槽31内,凹槽31可将辊轴83防护起来,使辊轴83、探针84在密闭的环境内检测,减少了灰尘下落对本装置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34.探针84上套接有弹簧86,弹簧86的两端分别与辊轴83内壁、滑块85 固定连接。
35.第一半环体1和第二半环体2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嵌槽11,内嵌槽11内安装有第一伸缩杆12,第一伸缩杆1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伸缩杆12分别与两个内环体3连接。
36.通过安装第一伸缩杆12,第一伸缩杆12伸长时,两个内环体3的直径变小,第一伸缩杆12缩短时,两个内环体3直径变大,便于根据炉管的直径进行调节,确保辊轴83能贴合于炉管外壁。
37.实施例3
38.本实施例意在促进解决如何确保内环体3稳定性的问题,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2-4,第一半环体1和第二半环体2的内壁上还开设有滑槽13,滑槽13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块32,滑动块32与内环体3固定连接。
39.通过滑槽13和滑动块32的配合,确保了两个内环体3能分别与第一半环体1、第二半环体2始终连接在一起,不易松动,在本装置移动时,也会因为滑动块32、滑槽13的限位作用,不会在第一半环体1和第二半环体2左右偏移,稳定性强。
40.滑动块32上开设有避让槽33,避让槽33内穿插有滑杆14,滑杆14安装在滑槽13内。
41.避让槽33的口径大于滑杆14的直径,因此,为两个内环体3直径调节提供了避让空间,不影响两个内环体3的调节,便于确保本本装置的稳定性。
42.实施例4
43.本实施例意在促进解决如何对炉管的高处进行监测的问题,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具体的,请参阅图1,第一半环体1和第二半环体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稳固块4,稳固块4设置有四个,四个稳固块4 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5,其中,每两个第二伸缩杆5的下端共同安装有稳固杆6,稳固杆6的下端转动安装有滚轮7。
44.通过安装第二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5伸长时,第一半环体1和第二半环体2即可抬高,便于对炉管的高处进行检测,无需人工攀爬,通过安装滚轮7,确保了本装置的灵活性,便于对本装置进行灵活旋转,确保了本装置能多角度、多方位地对炉管进行检测。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