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贴近摄影测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2726发布日期:2022-12-07 02:1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贴近摄影测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测绘遥感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贴近摄影测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2.贴近摄影测量是指利用无人机作为载体,贴近物体表面进行飞行拍摄获取影像数据,在实际应用中,以无人机为载体的贴近摄影测量存在诸多限制,由于无人机飞行高度及空中摄影角度的局限,近地面及遮挡区域会造成地物纹理结构信息丢失或不足,实景三维模型会出现拉花变形及破洞现象,例如在一些老旧小区,其房屋密度大,街巷窄,且树木多,遮挡问题尤为严重,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角度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了无人机的贴近摄影测量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人机不方便贴近摄影测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贴近摄影测量的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贴近摄影测量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台,所述转台远离底座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物体,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机仓,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安装有四个支座,所述机仓的内表面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机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仓的内表面连通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第一轴承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远离螺纹杆的一侧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圆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螺纹帽的尺寸与第一活动槽的尺寸相适配,所述螺纹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箱,所述机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测量装置,所述机箱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的尺寸与连接杆的尺寸相适配。
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调节装置,达到了便于对物体进行贴近摄影测量的效果,解决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老旧小区,其房屋密度大,街巷窄,且树木多,遮挡问题尤为严重,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角度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了无人机的贴近摄影测量工作的问题。
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测量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机箱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与齿轮相啮合。
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齿轮旋转使齿轮在齿板上移动,齿轮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测量装置移动,达到了对测量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以便于对物体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测量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架,所述固定杆的圆弧面套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架和连接
杆固定连接。
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拉动限位架使限位架在固定杆上滑动并拉伸第一弹簧,达到了便于对测量装置进行拆卸的效果,以便于对测量装置进行维护。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滑动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靠近限位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拉动限位架使限位架在固定杆上滑动并拉伸第一弹簧,直到限位架脱离挡板时,推动支撑杆使支撑杆在固定板内滑动,支撑杆带动挡板移动使挡板卡住限位架,达到了对限位架进行临时限位的效果,以便于对测量装置进行安装。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靠近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
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带动挡板移动使挡板卡住限位架,提高了对限位架进行限位的效果。
14.优选的,所述转台的圆弧面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转台的圆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内螺纹插设有螺杆,所述螺杆靠近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螺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限位板远离螺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限位装置,达到了对物体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以便于工作人员对物体不同角度进行测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6.优选的,所述转台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内滑动插设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靠近衔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卡板的一端与衔接板固定连接。
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第三弹簧的弹力带动卡板移动使卡板夹紧物体,达到了能对不同尺寸的物体进行限位的效果,提高了测绘的稳定性。
18.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调节装置,达到了便于对物体进行贴近摄影测量的效果,解决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老旧小区,其房屋密度大,街巷窄,且树木多,遮挡问题尤为严重,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角度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了无人机的贴近摄影测量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图;
22.图3为本技术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中图2的a处放大图;
24.图5为本技术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例说明:1、底座;2、转台;3、物体;4、机仓;5、调节装置;501、第一电机;502、第一轴承;503、螺纹杆;504、转轴;505、第二轴承;506、螺纹帽;507、第一活动槽;508、机箱;509、滑杆;510、连接杆;511、测量装置;512、第二活动槽;513、第二电机;514、齿轮;515、齿板;516、固定杆;517、限位架;518、第一弹簧;519、固定板;520、支撑杆;521、挡板;522、第二弹簧;6、限位装置;61、连接板;62、螺杆;63、手柄;64、限位板;65、防滑垫;66、衔接板;67、限位
杆;68、卡板;69、第三弹簧;7、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贴近摄影测量的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台2,转台2远离底座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物体3,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机仓4,底座1的下表面安装有四个支座7,机仓4的内表面设有调节装置5,通过设置调节装置5,达到了便于对物体3进行贴近摄影测量的效果,解决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老旧小区,其房屋密度大,街巷窄,且树木多,遮挡问题尤为严重,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角度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了无人机的贴近摄影测量工作的问题,转台2的圆弧面设有限位装置6,通过设置限位装置6,达到了对物体3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以便于工作人员对物体3不同角度进行测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7.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调节装置5和限位装置6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28.参照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调节装置5包括第一电机501,第一电机501与机仓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机仓4的内表面连通有第一轴承502,第一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03,螺纹杆503与第一轴承502的内表面转动连接,螺纹杆503远离第一轴承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504,转轴504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505,第二轴承505远离螺纹杆503的一侧与底座1固定连接,螺纹杆503的圆弧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506,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507,螺纹帽506的尺寸与第一活动槽507的尺寸相适配,螺纹帽50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箱508,机箱50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滑杆509,滑杆509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510,连接杆510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测量装置511,机箱508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活动槽512,第二活动槽512的尺寸与连接杆510的尺寸相适配,连接杆510远离测量装置5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13,第二电机5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514,机箱50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板515,齿板515与齿轮514相啮合,通过第二电机513带动齿轮514旋转使齿轮514在齿板515上移动,齿轮514带动连接杆510移动,连接杆510带动测量装置511移动,达到了对测量装置511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以便于对物体3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测量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连接杆5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16,固定杆516的圆弧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架517,固定杆516的圆弧面套有第一弹簧518,第一弹簧518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架517和连接杆510固定连接,通过拉动限位架517使限位架517在固定杆516上滑动并拉伸第一弹簧518,达到了便于对测量装置511进行拆卸的效果,以便于对测量装置511进行维护,连接杆5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19,固定板519内滑动插设有支撑杆520,支撑杆520靠近限位架5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521,拉动限位架517使限位架517在固定杆516上滑动并拉伸第一弹簧518,直到限位架517脱离挡板521时,推动支撑杆520使支撑杆520在固定板519内滑动,支撑杆520带动挡板521移动使挡板521卡住限位架517,达到了对限位架517进行临时限位的效果,以便于对测量装置511进行安装,固定板519靠近挡板5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22,第二弹簧522远离固定板519的一端与挡板521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簧522的弹力带动挡板521移动使挡板521卡住限位架517,提高了对限位架517进行限位的效果。
29.参照图5所示,具体的,限位装置6包括连接板61,连接板61与转台2的圆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61内螺纹插设有螺杆62,螺杆62靠近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4,螺杆
62远离限位板6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63,限位板64远离螺杆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65,转台2远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衔接板66,衔接板66内滑动插设有限位杆67,两个限位杆67彼此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板68,卡板68靠近衔接板6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弹簧69,第三弹簧69远离卡板68的一端与衔接板66固定连接,通过第三弹簧69的弹力带动卡板68移动使卡板68夹紧物体3,达到了能对不同尺寸的物体3进行限位的效果,提高了测绘的稳定性。
30.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测量装置511的位置进行调节时,打开第一电机501使第一电机501带动螺纹杆503在第一轴承502内转动,螺纹杆503带动转轴504在第二轴承505内转动,螺纹杆503带动螺纹帽506在螺纹杆503的圆弧面上移动,螺纹帽506带动机箱508移动,机箱508带动滑杆509移动,滑杆509带动连接杆510移动,连接杆510带动测量装置511移动,此时达到了对测量装置511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当需要对测量装置511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打开第二电机513,通过第二电机513带动齿轮514旋转使齿轮514在齿板515上移动,齿轮514带动连接杆510移动,连接杆510带动测量装置511移动,达到了对测量装置511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以便于对物体3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测量的效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当需要对测量装置511进行拆卸时,拉动限位架517使限位架517在固定杆516上滑动并拉伸第一弹簧518,直到限位架517脱离挡板521时,通过第二弹簧522的弹力带动挡板521移动使挡板521卡住限位架517,从连接杆510上取下测量装置511,此时达到了对测量装置511进行拆卸的效果,以便于对测量装置511进行维护,当需要对测量装置511进行安装时,将测量装置511抵在连接杆510上,拉动支撑杆520使支撑杆520带动挡板521移动并压缩第二弹簧522,直到挡板521脱离限位架517时,通过第一弹簧518的弹力带动限位架517在固定杆516上滑动使限位架517对测量装置511进行夹持,此时达到了对测量装置511进行安装的效果。
31.当需要对物体3的角度进行调节时,旋转手柄63使手柄63带动螺杆62在连接板61内转动,螺杆62带动限位板64移动,限位板64带动防滑垫65移动,直到防滑垫65脱离底座1时,旋转转台2使转台2在底座1上转动,转台2带动物体3旋转,当物体3旋转指定角度后,转回手柄63,手柄63带动螺杆62在连接板61内转动,螺杆62带动限位板64移动,限位板64带动防滑垫65移动,直到防滑垫65与底座1接触并紧贴底座1时,此时达到了对物体3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以便于工作人员对物体3不同角度进行测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第三弹簧69的弹力带动卡板68移动使卡板68夹紧物体3,达到了能对不同尺寸的物体3进行限位的效果,提高了测绘的稳定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