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3677发布日期:2023-01-17 18:3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座椅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座椅测试时,座椅的可移动特性是进行测试的重要条件。进行座椅此特性分析时,需要对座椅运动状态进行跟踪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有效的测试数据,可以反映座椅的安全性能,还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在交通事故中,由于座椅的性能问题造成人身的二次伤害的问题。
3.现有的检测方式大多采用人工进行批量抽样检测,检测速度慢、检测精确度较低。且目前国内现有的座椅多为成品座椅,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座椅调节速度受到限制,难以满足测试人员简洁快速测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能够检测座椅的可移动性。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包括:
6.支撑框架,包括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框和顶框,所述底框和所述顶框通过第一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高度方向平行;
7.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顶框并相对所述顶框沿第一方向可滑动设置,所述滑动机构用于支撑所述座椅;
8.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框并连接于所述滑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滑动机构相对于所述顶框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高度方向相交。
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10.丝杠,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成型;
11.配合螺母,所述配合螺母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丝杠上,所述配合螺母与所述滑动机构固定连接;
12.电机,用以驱动所述丝杠旋转,进而驱动所述配合螺母沿着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1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14.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电机与所述丝杠之间。
1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底框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长支撑杆和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短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短支撑杆和两个所述第一长支撑杆交替设置并首尾相接,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高度方向均相交。
16.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丝杠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短支撑杆之间;所述电机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短支撑杆上。
1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顶框上还设有至少一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的滑轨;所述滑动机构包括:
18.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轨上;
19.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用于支撑所述座椅,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滑块、所述配合螺母均固定连接。
20.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座包括:
21.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块、所述配合螺母均固定连接;
22.容纳件,所述容纳件与所述连接板通过第二连接杆相互连接,所述容纳件用于支撑所述座椅并容纳检测元件,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高度方向平行。
2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顶框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长支撑杆,所述顶框上设有两条所述滑轨,两条所述滑轨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二长支撑杆上。
2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长支撑杆与所述第一长支撑杆的长度相等。
2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顶框还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短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二短支撑杆和两个所述第二长支撑杆交替设置并首尾相接。
26.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支撑座椅的滑动机构及驱动滑动机构运动的驱动机构,使得座椅能相对支撑框架沿第一方向运动。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方便有效地进行检测;通过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框和顶框,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使得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所占空间小且重量轻。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和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示出一种示例的图1中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和座椅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示出一种示例的图1中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和座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示出一种示例的图1中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中支撑框架在隐藏滑轨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示出一种示例的图1中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示出一种示例的图1中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中滑轨、滑块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示出一种示例的图1中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中滑动机构在隐藏连接板和滑块后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36.100、座椅;
37.10、支撑框架;11、底框;111、第一长支撑杆;112、第一短支撑杆;12、顶框;121、第二长支撑杆;122、第二短支撑杆;13、第一连接杆;14、滑轨;
38.20、滑动机构;21、连接座;211、连接板;212、容纳件;2121、底板;2122、顶板;2123、
侧板;213、第二连接杆;22、滑块;
39.30、驱动机构;31、丝杠;32、配合螺母;33、电机;34、联轴器;35、电机支撑架;36、螺母连接架;37、u型板;38、丝杠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技术,而不是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2.请参考图1至图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进行介绍。在次说明,附图中的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z方向为高度方向。
43.请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应用于座椅100的检测,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包括:支撑框架10、滑动机构20和驱动机构30。支撑框架10包括底框11、顶框12和多个第一连接杆13,第一连接杆13与高度方向(图中的z方向)平行,底框11和顶框12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底框11和顶框12通过第一连接杆13相互连接。滑动机构20用于支撑待测的座椅100,滑动机构20设置于顶框12上并相对顶框12沿第一方向(图中的x方向)可滑动设置。驱动机构30设置于底框11并连接于滑动机构20,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滑动机构20相对于顶框12沿第一方向移动。其中,第一方向与高度方向相交。
44.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连接座椅100的滑动机构20及驱动滑动机构20运动的驱动机构30,使得座椅100能相对支撑框架10沿第一方向运动。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方便有效地进行检测;通过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框11和顶框12,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使得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所占空间小且重量轻。
45.请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包括丝杠31、配合螺母32和电机33,丝杠31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配合螺母32可滑动地安装在丝杠31上,配合螺母32与滑动机构20固定连接。电机33用以驱动丝杠31旋转,进而驱动配合螺母32沿着第一方向运动。
46.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采用丝杠31作为传动件,丝杠31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使得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能更精确地控制座椅100地移动精度,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47.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也可以采用齿轮齿条、柱塞泵等其他的传动形式。
48.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还可以包括联轴器34,联轴器34位于电机33与丝杠31之间,用以在电机33与丝杠31之间传递扭矩。
49.联轴器34除了在两个机构之间传递扭矩,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
50.请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框11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长支撑杆111和沿第二方向(图中的y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短支撑杆112,两个第一长支撑杆111和两个第一短支撑杆112交替设置并收尾相接,第一短支撑杆112的长度小于第一长支撑杆111的长度。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高度方向均相交。
51.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时,底框11为矩形底框。第一长支撑杆111、第一短支撑杆112和第一连接杆13均由金属型材制备,型材可以为角钢、槽钢、方钢、圆钢、钢管、工字钢中的一种或多种。底框11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第一短支撑杆112将两个第一长支撑杆111连接,作为加强件提高底框11的连接强度。第一连接杆13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第一连接杆13数量越多,底框11与顶框12的连接强度越大。
52.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采用金属型材作为底框11的制造材料,型材为标准件,型号众多,工艺成熟,采购方便。同时,型材在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所占空间小且重量轻。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将第一长支撑杆111沿与座椅100的运动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且第一长支撑杆111的长度比第一短支撑杆112的长度长,保证支撑框架10平稳的同时,使支撑框架10结构布局更合理。
53.请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还可以包括电机支撑架35、螺母连接架36、两个u型板37和两个丝杠连接架38。电机支撑架35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一短支撑杆112上,电机33与电机支撑架35连接,既电机33通过电机支撑架35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一短支撑杆112上。螺母连接架36与配合螺母32连接,且跟随配合螺母32运动。
54.两个u型板37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短支撑杆112上,两个丝杠连接架38分别与两个u型板37连接,丝杠3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丝杠连接架38上,既丝杠31通过u型板37、丝杠连接架38连接于两个第一短支撑杆112之间。
55.请参考图2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框12上设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成型的滑轨14。滑动机构20包括连接座21和至少一个滑块22,滑块22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14上,连接座21用于支撑座椅100,连接座21与滑块22、螺母连接架36均固定连接。既连接座21通过螺母连接架36与配合螺母32相连,连接座21通过滑块22在滑轨14上滑动。
56.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滑轨14与滑块22的配合,实现滑动机构20相对于支撑框架10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实现座椅100相对于支撑框架10沿第一方向运动。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块22也可以替换成滚轮。
58.请参考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顶框12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长支撑杆121和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短支撑杆122,两个第二长支撑杆121和两个第二短支撑杆122交替设置并收尾相接。第二长支撑杆121与第一长支撑杆111的长度相等,第二短支撑杆122与第一短支撑杆112的长度相等,既顶框12与底框11的形状相等。
59.需要说明的是,当高度方向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均垂直时,既第一连接杆13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均垂直时,支撑框架10为长方体形状。第二长支撑杆121和第二短支撑杆
122均由金属型材制备,型材可以为角钢、槽钢、方钢、圆钢、钢管、工字钢中的一种或多种。顶框12还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第二短支撑杆122将两个第二长支撑杆121连接,作为加强件提高顶框12的连接强度。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支撑架35也可以安装于其中一个第一短支撑杆112与其中一个第二短支撑杆122上,连接电机支撑架35的第一短支撑杆112与第二短支撑杆122相对设置。
61.请参考图3,顶框12上设有两条滑轨14,两条滑轨14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二长支撑杆121上。滑块22的数量为偶数,相对设置,分别可滑动地安装在两条滑轨14上。
62.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采用金属型材作为顶框12的制造材料,型材为标准件,型号众多,工艺成熟,采购方便。同时,型材在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所占空间小且重量轻。通过设置两条滑轨14,对称支撑滑动机构20,使滑动机构20运动时更平稳。通过设置两个第二长支撑杆121,用于分别支撑两条滑轨14,加强支撑框架10强度,使结构更稳定。
63.请参考图2、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座21包括连接板211、容纳件212和多个第二连接杆213。连接板211与滑块22、螺母连接架36均固定连接。既连接板211通过螺母连接架36与配合螺母32相连,连接板211通过滑块22在滑轨14上滑动。容纳件212与连接板211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杆213相互连接,第二连接杆213与高度方向平行,第二连接杆213用于增加容纳件212的高度尺寸。
64.容纳件212用于支撑座椅100并容纳检测元件(未画出),容纳件212包括底板2121、顶板2122和两个侧板2123,底板2121和顶板2122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底板2121和顶板2122通过侧板2123相互连接,两个侧板2123与高度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底板2121与第二连接杆213连接,顶板2122与座椅100连接。底板2121、顶板2122和侧板2123之间形成容纳腔(未图示),容纳腔用于容纳检测元件。
65.其中,检测元件可以为检测速度、加速度、受力等参数的元件。
66.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容纳件212用以容纳检测元件,使检测元件位于座椅100的底部,更贴近座椅100实际使用时的场景,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同时合理利用空间,减小检测装置的体积。
6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安装,可为螺栓连接、焊接、卡扣连接、胶接等工艺方式的其中一组或多种。
68.本技术实施例的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连接座椅100的滑动机构20及驱动滑动机构20运动的驱动机构30,使得座椅100能相对支撑框架10沿第一方向运动。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帮助测试人员方便有效地进行检测;通过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底框11和顶框12,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使得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所占空间小且重量轻。
69.其次,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采用丝杠31作为传动件,丝杠31具有很小的摩擦阻力,同时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使得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能更精确地控制座椅100地移动精度,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采用金属型材作为底框11的制造材料,型材为标准件,型号众多,工艺成熟,采购方便。同时,型材在保证连接稳固的同时,所占空间小且重量轻。座椅可移动性检测装置通过将第一长支撑杆111沿与座椅100的运动方向平
行的方向延伸,且第一长支撑杆111的长度比第一短支撑杆112的长度长,保证支撑框架10平稳的同时,使支撑框架10结构布局更合理。通过采用联轴器34在两个机构之间传递扭矩,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通过滑轨14与滑块22的配合,实现滑动机构20相对于支撑框架10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实现座椅100相对于支撑框架10沿第一方向运动。通过设置两条滑轨14,对称支撑滑动机构20,使滑动机构20运动时更平稳。通过设置两个第二长支撑杆121,用于分别支撑两条滑轨14,加强支撑框架10强度,使结构更稳定。通过设置容纳件212用于容纳检测元件,使检测元件位于座椅100的底部,更贴近座椅100实际使用时的场景,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同时合理利用空间,减小检测装置的体积。
7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