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8758发布日期:2023-01-13 22:3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文监测系统适用于水文部门对降雨量、降雨强度、湖泊、水库、渠道和地下水等水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大大提高水文部门的工作效率。
3.然而由于野外环境的恶劣,用于支撑监测装置的支撑件很容易受到风力的作用而发生摇晃甚至倾倒,导致监测装置发生晃动或者损坏,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水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旨在改善支撑件受到风力的作用而发生摇晃甚至倾倒,导致监测装置发生晃动或者损坏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立柱组件、定位组件以及监测固定组件。
7.所述立柱组件包括立柱体。
8.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连接块、连接杆、滑动块、轴杆、限位块、弹性件以及底座,所述连接块连接在所述立柱体的两侧,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块与所述轴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轴杆贯穿于所述柱体,所述轴杆的两端与所述限位块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滑动块之间,所述弹性件套接在所述轴杆的外表面,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限位块的底端。
9.所述监测固定组件包括外箱体、内箱体以及锁紧件,所述外箱体设置在所述立柱体的上方一侧,所述内箱体设置在所述外箱体内部,所述锁紧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外箱体的内部,所述锁紧件贯穿于所述内箱体。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体的底端套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连接有固定杆。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拉伸组件,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电机、顶板、滑轮组以及钢丝绳,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立柱体的上方一侧,所述顶板连接在所述立柱体的上方,所述滑轮组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钢丝绳与所述滑轮组之间滑动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设置在防护罩内,所述防护罩与所述立柱体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防护罩之间设置有固定座。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包括衔接板、支撑杆以及滚动滑轮,所述滚动滑轮与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上方,所述滚动滑轮与所述滚动滑轮之间通过衔接板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有吊钩,所述吊钩设置在所述外箱体的上方。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箱体的上方连接有吊环,所述吊环与所述吊钩连接,所述外箱体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外箱体与所述立柱体之间。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体的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间隙配合。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锁紧件包括螺杆、手柄、螺帽以及压板,所述螺杆贯穿于所述内箱体,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外箱体的内部底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外箱体的底端连接,所述螺帽与所述螺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螺帽之间转动连接。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杆之间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连接在所述内箱体的底端。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水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使用时,立柱体底端为倒锥形,这样设置为了使立柱体的底部固定的更稳固。当立柱体受到风力影响时,立柱体推动连接杆向其受力的方向移动,同时另一侧的连接杆和弹性件受到拉力,连接杆推动滑动块对弹性件进行压缩,限位块对弹性件的位置进行固定,受到挤压的弹性件对滑动块和连接杆产生相反的弹力,另一侧的弹性件在受到拉力的同时也会产生使弹性件复位的弹力,两边同时产生力的效果使得立柱体受到风力的影响最小化。当监测装置放置在内箱体内部时,通过锁紧件对监测装置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监测装置固定在外箱体和内箱体内,改善了支撑件受到风力的作用而发生摇晃甚至倾倒,导致监测装置发生晃动或者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水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立柱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拉伸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监测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滑槽与滑轨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00-立柱组件;110-立柱体;112-滑轨;120-固定盘;130-固定杆;200-定位组件;210-连接块;220-连接杆;230-滑动块;240-轴杆;250-限位块;260-弹性件;270-底座;300-拉伸组件;310-电机;312-固定座;314-防护罩;320-顶板;330-滑轮组;332-衔接板;334-支撑杆;336-滚动滑轮;340-钢丝绳;350-吊钩;400-监测固定组件;410-外箱体;412-滑槽;414-吊环;420-内箱体;430-锁紧件;432-螺杆;433-手柄;434-螺帽;436-压板;438-螺纹孔;440-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实施例
36.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立柱组件100、定位组件200以及监测固定组件400。
37.请参阅图1和图2,立柱组件100包括立柱体110,立柱体110的底端套接有固定盘120,固定盘120上连接有固定杆130。立柱体110和固定杆130的底端都为倒锥形,这样设置为了使立柱体110的底部固定的更稳固。
38.请参阅图1和图3,定位组件200包括连接块210、连接杆220、滑动块230、轴杆240、
限位块250、弹性件260以及底座270,连接块210连接在立柱体110的两侧,连接杆220的一端与连接块210转动连接,连接杆220的另一端与滑动块230转动连接,滑动块230与轴杆240之间滑动连接,轴杆240贯穿于立柱体110,轴杆240的两端与限位块250连接,弹性件260设置在限位块250与滑动块230之间,弹性件260套接在轴杆240的外表面,底座270固定设置在限位块250的底端,两者之间焊接连接。底座270与地面之间通过螺钉对限位块250进行固定,当立柱体110受到风力影响时,立柱体110推动连接杆220向其受力的方向移动,同时另一侧的连接杆220和弹性件260受到拉力,连接杆220推动滑动块230对弹性件260进行压缩,限位块250对弹性件260的位置进行固定,受到挤压的弹性件260对滑动块230和连接杆220产生相反的弹力,另一侧的弹性件260在受到拉力的同时也会产生使弹性件260复位的弹力,两边同时产生力的效果使得立柱体110受到风力的影响最小化。
39.请参阅图1和图4,还包括拉伸组件300,拉伸组件300包括电机310、顶板320、滑轮组330以及钢丝绳340,电机310设置在立柱体110的上方一侧,顶板320连接在立柱体110的上方,滑轮组330连接在顶板320的上方,钢丝绳340的一端与电机310的输出端连接,钢丝绳340与滑轮组330之间滑动连接。电机310设置在防护罩314内,防护罩314与立柱体110连接,电机310与防护罩314之间设置有固定座312。滑轮组330包括衔接板332、支撑杆334以及滚动滑轮336,滚动滑轮336与支撑杆334转动连接,支撑杆334固定在顶板320的上方,滚动滑轮336与滚动滑轮336之间通过衔接板332连接。钢丝绳340的另一端连接有吊钩350。
40.请参阅图1-6,监测固定组件400包括外箱体410、内箱体420以及锁紧件430,外箱体410设置在立柱体110的上方一侧,内箱体420设置在外箱体410内部,锁紧件430的一端设置在外箱体410的内部,锁紧件430贯穿于内箱体420。外箱体410的上方连接有吊环414,吊钩350设置在外箱体410的上方,吊环414与吊钩350连接。通过电机310的转动带动钢丝绳340进行收放,钢丝绳340通过吊钩350带动外箱体410上下运动,钢丝绳340与滚动滑轮336之间滑动连接,减少了钢丝绳340受到的摩擦力,使得钢丝绳340收放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外箱体410的表面开设有滑槽412,滑槽412开设在外箱体410与立柱体110之间。立柱体110的表面设置有滑轨112,滑轨112与滑槽412间隙配合。开设滑轨112和滑槽412使得外箱体410上下的过程中运动的更加平稳。
41.锁紧件430包括螺杆432、手柄433、螺帽434以及压板436,螺杆432贯穿于内箱体420,螺杆432的一端与手柄433连接,外箱体410的内部底端开设有螺纹孔438,螺杆43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孔438与外箱体410的底端连接,螺帽434与螺杆432之间螺纹连接,压板436与螺帽434之间转动连接。压板436的一端与内箱体420接触,这样设置使压板436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旋转螺帽434时,由于压板436受到内箱体420的限位,使得压板436不旋转并跟随螺帽434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螺杆432与螺杆432之间设置有放置板440,放置板440连接在内箱体420的底端。当监测装置放置在放置板440上时,通过调节螺帽434与螺杆432之间的位置从而改变压板436的位置,当压板436与监测装置接触时,旋紧螺帽434对监测装置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监测装置固定在外箱体410和内箱体420内,减少因风力对监测装置的影响。通过设置电机310和钢丝绳340使得人员在对监测装置查看时更加方便不用爬高,减少了意外的发生。
42.该水文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立柱体110的底端套接有固定盘120,固定盘120上连接有固定杆130。立柱体110和固定杆130的底端都为倒锥形,这样设置
为了使立柱体110的底部固定的更稳固。当立柱体110受到风力影响时,立柱体110推动连接杆220向其受力的方向移动,同时另一侧的连接杆220和弹性件260受到拉力,连接杆220推动滑动块230对弹性件260进行压缩,限位块250对弹性件260的位置进行固定,受到挤压的弹性件260对滑动块230和连接杆220产生相反的弹力,另一侧的弹性件260在受到拉力的同时也会产生使弹性件260复位的弹力,两边同时产生力的效果使得立柱体110受到风力的影响最小化。通过电机310的转动带动钢丝绳340进行收放,钢丝绳340通过吊钩350带动外箱体410上下运动,钢丝绳340与滚动滑轮336之间滑动连接,减少了钢丝绳340受到的摩擦力,使得钢丝绳340收放的过程中更加顺畅。通过设置电机310和钢丝绳340使得人员在对监测装置查看时更加方便不用爬高,减少了意外的发生。当监测装置放置在放置板440上时,通过调节螺帽434与螺杆432之间的位置从而改变压板436的位置,当压板436与监测装置接触时,旋紧螺帽434对监测装置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监测装置固定在外箱体410和内箱体420内,减少因风力对监测装置的影响。改善了支撑件受到风力的作用而发生摇晃甚至倾倒,导致监测装置发生晃动或者损坏的问题。
43.需要说明的是,电机310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述。
44.电机310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