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5920发布日期:2022-11-25 20:3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铅鱼,特别是一种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


背景技术:

2.铅鱼是一种用金属铅或铅铁混合铸造成的具有一定重量和细长比外形呈流线型的水文测验器具,传统铅鱼一般按照质量25千克、50千克、75千克、100千克、150千克、200千克等成一个系列铸造,以适应大小不同的流速测流要求;传统铅鱼形状,有
ꢀ“
纺锤”形、“炮弹”形等各种形状,虽略有差异或者变形,看似都像“鱼”,因大多以铅为铸材,一般均称铅鱼。
3.传统铅鱼的牵引方法一般是三种:手提软绳拉拽、刚性牵引和过河缆道钢丝绳悬索牵引,手提软绳拉拽方式测流一般用于小流速小铅鱼情况,刚性牵引铅鱼测流只在小流速、窄河(渠)测流断面使用,大流速、宽大河流测流断面以水文缆道悬索(钢丝绳)牵引铅鱼为主;目前,悬索牵引的铅鱼使用较多,但是,悬索悬吊的传统铅鱼还存在一些问题:
4.1、传统铅鱼的尾翼为十字型板,既有竖向尾翼,也有横向尾翼,横向尾翼在大流速时产生
ꢀ“
滑板效应”(或称“打水漂”),即铅鱼入水时水面高速水流对横向尾翼产生向上的推力,导致铅鱼尾部上翘不能入水的现象,致使铅鱼和流速仪无法达到测速点从而无法完成测速任务;
5.2、传统铅鱼的身体部分为滚圆形,当大流速时,铅鱼入水与水面的接触面也形似滑板,同样产生“滑板效应”,使得铅鱼身体不能入水,无法完成测速任务;
6.3、传统铅鱼身体正对流速方向的截面积大,铅鱼初入水或者在高速水流冲击下,铅鱼向下游方向飘移,或无法入水,或偏离测验断面,不能完成或不能高质量完成测验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消除铅鱼入水时的滑板效应,能够很好完成测速测验任务的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包括铅鱼本体,铅鱼本体的竖向呈平板化设计,铅鱼本体的横向呈扁窄化设计;在铅鱼本体的头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流速仪安装固定的支撑架,在铅鱼本体的尾端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尾翼板,在铅鱼本体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便于与悬索连接的悬吊孔。
9.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所述铅鱼本体整体呈仿石刀形、翘嘴鱼形或鳊鱼形。
10.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所述铅鱼本体、支撑架和尾翼板均为硬铅合金材质。
1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所述铅鱼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钢制作的骨架,铅鱼本体的外部固定安装与骨架固定连接的壳体。
1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所述壳体与骨架采用铆钉的方式进行固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所述支撑架包括端部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杆和横杆,横杆与铅鱼本体的头端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所述铅鱼本体、尾翼板的外表边缘均采用流线化或者钝化设计。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1、本技术可以消除横向尾翼在铅鱼入水时与水面的接触(降至0接触面积),从而消除横向尾翼板在大流速情况下铅鱼入水时的“滑板效应”;
17.2、本技术能够降低高速水流对铅鱼入水时身体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减小高速水流对铅鱼身体向上的推力,达到减小铅鱼身体在大流速时入水的“滑板效应”;
18.3、本技术通过减小铅鱼迎着水流的接触面积(投影面积),从而达到减小铅鱼受高速水流冲击时偏离测验断面的距离即减小流速仪在测速垂线上的偏角;
19.4、在已有缆道设计和建设标准不提高的情况下,本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铅鱼入水性能和改善铅鱼偏离测流断面的情况,即有效提升铅鱼的工作范围(测速范围)。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参照图1至图2,一种去滑板效应的悬索悬吊的流速仪测流铅鱼,包括铅鱼本体1,铅鱼本体1的竖向呈平板化设计,铅鱼本体1的横向呈扁窄化设计,即所述铅鱼本体1整体呈仿石刀形、翘嘴鱼形或鳊鱼形,使得铅鱼本体1整体呈现横向的扁窄形、竖向的近似平板形,从而可以降低高速水流对铅鱼入水时身体与水流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减小高速水流对铅
鱼身体向上的推力,达到减小铅鱼身体在大流速时入水的“滑板效应”,并且减小铅鱼迎着水流的接触面积(投影面积),从而达到减小铅鱼受高速水流冲击时偏离测验断面的距离即减小流速仪在测速垂线上的偏角;
24.在铅鱼本体1的尾端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尾翼板2,不设置横向尾翼板,从而消除横向尾翼在铅鱼入水时与水面的接触(降至0接触面积),进而消除横向尾翼板在大流速情况下铅鱼入水时的“滑板效应”,并且竖向设置的尾翼板2相当于“舵”的作用,能满足铅鱼本体1在水流中的顺水流方向的专业要求;
25.在铅鱼本体1的头端固定安装有用于流速仪安装固定的支撑架3,便于将流速仪固定到铅鱼本体1上,从而可以利用铅鱼本体1将流速仪带移动到测速点,以完成测速任务;优选的,所述支撑架3包括端部垂直固定连接的竖杆和横杆,横杆与铅鱼本体1的头端固定连接,便于将流速仪快速安装到铅鱼本体1上,简化操作;
26.在铅鱼本体1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便于与悬索连接的悬吊孔4,方便将悬索与铅鱼本体1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利用悬索对铅鱼本体1进行悬吊,以实现牵引铅鱼本体1,进行测流操作;
27.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铅鱼一般采用铅材料制成,而铅材料偏软,所有本技术的铅鱼本体1、支撑架3和尾翼板2均为硬铅合金材质,以加强自身的强度;
28.为了进一步提高铅鱼本体1的强度和耐用度,所述铅鱼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钢制作的骨架,铅鱼本体1的外部固定安装与骨架固定连接的壳体;
29.具体的,所述壳体与骨架采用铆钉的方式进行固连接,以保证壳体与骨架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0.为了保证本技术的铅鱼的表面平滑度,所述铅鱼本体1、尾翼板2的外表边缘均采用流线化或者钝化设计,便于更好的在水流中移动,完成测速任务。
31.在已有缆道设计和建设标准不提高的情况下,本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铅鱼入水性能和改善铅鱼偏离测流断面的情况,即有效提升铅鱼的工作范围(测速范围),实际使用时,还需要注意,由于铅鱼本体1的横向扁窄化、竖向平板化,因而在运输、放置和维护时都需要置于牢固的箱子中,以防磕碰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