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1916发布日期:2022-11-16 01:5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


背景技术:

2.接近开关是指当物体与其接近到设定距离时就可以发出"动作"信号的开关,它无需和物体直接接触,接近开关有很多种类,主要有电磁式、光电式、差动变压器式、电涡流式、电容式、干簧管、霍尔式等,行程传感器是通过多个接近开关之间的配合,来判断机械所运动的行程,光电式接近开关因为原理简单,使用体积小,精度较高,所以最为多见。现有的行程传感器多为光电式,其原理是通过相对的发射管与接收管的安装,发射管发射光线,接收管接收光线,当有物体从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经过时,会阻挡光线,从而改变信号,判断出有物体经过,但是现有的光电式接近开关安装较为复杂,还需要在待测物体上安装独立的铁片来进行光线的切割,操作较为复杂,且不能够进行安装距离的调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便于安装,能够进行安装距离调整,不需要安装其他辅助工具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框架,所述直角框架内部设置有线路板,主要用于进行基本的原理计算,所述线路板一侧连接有发射管,用于发射信号,所述线路板另一侧连接有接收管,用于接收信号,所述线路板下方设置有总线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直角框架底面位于总线接口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直角框架一端下方位于发射管处开设有孔洞一,所述孔洞一中镶嵌有发射器透镜,防止发射出的光线较为发散,所述直角框架底端一侧位于接收管处开设有孔洞二,所述孔洞二中镶嵌有接收器透镜,用于聚集发射管发出的光线,所述直角框架顶端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直角框架一旁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固定有伸出杆,所述伸出杆一端下面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在滑槽中滑动,能够使直角框架进行横向调整。
5.首先将支撑杆一侧的强磁体固定在待测物体的机架或者固定架上,然后通过滑块与滑槽调整直角框架与待测物体间的距离,使物体顶部一端的直角处能够切割到发射管发出的光线,将多个光电传感器调试好后,便可进行探测,发射管发射光线,接收管接收光线,当有物体从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经过时,会阻挡光线,从而改变信号,判断出有物体经过,通过多个光电传感器之间的配合,便可推算物体的行程。
6.所述发射管与接收管之间相距十至十五厘米,能够使物体直角处顺利通过。
7.所述线路板通过总线接口与外部电源相电性连接。
8.所述总线接口底端穿过通孔设置在直角框架外部。
9.所述线路板通过若干个螺钉与直角框架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发射管、接收管分别通过若干个卡扣固定在直角框架内部一侧。
10.所述直角框架与支撑杆之间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11.所述支撑杆一侧固定有强磁体,便于安装的同时能够调整与物体间的高度。
12.所述发射管与接收管为对角固定,便于发射与接收信号。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对立安装的发射管与接收管的结构,将其安装在了直角的两条边上,但是其角度依然是对立的状态,接收管依然能够接收到发射管的信号,当物体一端的直角处从该直角处经过,便会阻挡住信号,实现光电式接近开关的效果,增加了滑槽结构,能够调整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强磁体,便于安装的同时能够调整与物体间的高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的直角框架内部结构剖视图。
17.附图中:
18.1、直角框架;2、支撑杆;1.1、线路板;1.2、发射管;1.3、接收管;1.4、总线接口;1.5、发射器透镜;1.6、接收器透镜;1.7、滑槽;2.1、伸出杆;2.2、滑块;2.3、强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为了解决安装较为复杂,还需要在待测物体上安装独立的铁片来进行光线的切割,操作较为复杂,且不能够进行安装距离的调节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框架1,所述直角框架1内部设置有线路板1.1,主要用于进行基本的原理计算,所述线路板1.1一侧连接有发射管1.2,用于发射信号,所述线路板1.1另一侧连接有接收管1.3,用于接收信号,所述线路板1.1下方设置有总线接口1.4,用于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直角框架1底面位于总线接口1.4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直角框架1一端下方位于发射管1.2处开设有孔洞一,所述孔洞一中镶嵌有发射器透镜1.5,防止发射出的光线较为发散,所述直角框架1底端一侧位于接收管1.3处开设有孔洞二,所述孔洞二中镶嵌有接收器透镜1.6,用于聚集发射管1.2发出的光线,所述直角框架1顶端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直角框架1一旁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部固定有伸出杆2.1,所述伸出杆2.1一端下面固定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在滑槽1.7中滑动,能够使直角框架1进行横向调整。
2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发射管1.2与接收管1.3之间相距十至十五厘米,能够使物体直角处顺利通过。
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路板1.1通过总线接口1.4与外部电源相电性连接。
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总线接口1.4底端穿过通孔设置在直角框架1外部。
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线路板1.1通过若干个螺钉与直角框架1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发射管1.2、接收管1.3分别通过若干个卡扣固定在直角框架1内部一侧。
2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直角框架1与支撑杆2之间通过滑块2.2与滑槽1.7滑动连接。
2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杆2一侧固定有强磁体2.3,便于安装的同时能够调整与物体间的高度。
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发射管1.2与接收管1.3为对角固定,便于发射与接收信号。
28.本实施例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在进行行程探测时,要将多个光电传感器固定在待测物体的机架或者固定架上来进行行程的探测,首先将支撑杆2一侧的强磁体2.3固定在待测物体的机架或者固定架上,然后通过滑块2.2与滑槽1.7调整直角框架1与待测物体间的距离,使物体顶部一端的直角处能够切割到发射管1.2发出的光线,将多个光电传感器调试好后,便可进行探测,发射管1.2发射光线,接收管1.3接收光线,当有物体从发射管1.2与接收管1.3之间经过时,会阻挡光线,从而改变信号,判断出有物体经过,通过多个光电传感器之间的配合,便可推算物体的行程。
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角框架(1),所述直角框架(1)内部设置有线路板(1.1),所述线路板(1.1)一侧连接有发射管(1.2),所述线路板(1.1)另一侧连接有接收管(1.3),所述线路板(1.1)下方设置有总线接口(1.4),所述直角框架(1)底面位于总线接口(1.4)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直角框架(1)一端下方位于发射管(1.2)处开设有孔洞一,所述孔洞一中镶嵌有发射器透镜(1.5),所述直角框架(1)底端一侧位于接收管(1.3)处开设有孔洞二,所述孔洞二中镶嵌有接收器透镜(1.6),所述直角框架(1)顶端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直角框架(1)一旁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部固定有伸出杆(2.1),所述伸出杆(2.1)一端下面固定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在滑槽(1.7)中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1.2)与接收管(1.3)之间相距十至十五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1)通过总线接口(1.4)与外部电源相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接口(1.4)底端穿过通孔设置在直角框架(1)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1.1)通过若干个螺钉与直角框架(1)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发射管(1.2)、接收管(1.3)分别通过若干个卡扣固定在直角框架(1)内部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框架(1)与支撑杆(2)之间通过滑块(2.2)与滑槽(1.7)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一侧固定有强磁体(2.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管(1.2)与接收管(1.3)为对角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包括直角框架,直角框架内部有线路板,线路板一侧连接有发射管,线路板另一侧连接有接收管,线路板下方有总线接口,直角框架底面位于总线接口处开设有通孔,直角框架一端下方位于发射管处开设有孔洞一,孔洞一中镶嵌有发射器透镜,直角框架底端一侧位于接收管处开设有孔洞二,孔洞二中镶嵌有接收器透镜,直角框架顶端开设有滑道,滑道两侧均开设有滑槽,直角框架一旁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有伸出杆,伸出杆一端下面有滑块,滑块在滑槽中滑动。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能够进行安装距离调整,不需要安装其他辅助工具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行程传感器。


技术研发人员:宁兆路 高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兆路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